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0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郭长明 陈怀君 +4 位作者 袁橙 袁圣 贾国华 王义仁 朱善元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当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状况和生物学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新的数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广东罗非鱼主养区茂名、湛江地区采集病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 本研究旨在明确当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状况和生物学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新的数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广东罗非鱼主养区茂名、湛江地区采集病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通过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31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和多重耐药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61份病样中分离到35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检测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均为Ia型;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证明,cylE、sodA、gapC基因在所有鱼源分离株及人源、牛源和鱼源参考株中检出率均为100%,而scpB只在人源参考菌株中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敏感率为90%以上,对6种抗菌药耐药率为50%以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部分一致,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均多重耐药,其中5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为27株,占总菌株数的77.1%;斑马鱼致病试验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可导致斑马鱼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特性和致病性,为广东乃至全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张险朋 丁文桂 +5 位作者 胡毅军 李小军 李永福 黄育浩 李敏 李建军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通过设计筛选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浓度和退火温度,构建一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 通过设计筛选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浓度和退火温度,构建一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当引物、探针浓度分别为0.9μmol·L^(-1)、0.3μmol·L^(-1)且退火温度为56.9℃时,建立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dd PCR方法阴、阳性微滴分布界限明显,平均拷贝数高,有较高扩增反应效率;线性关系线良好(R^(2)=0.997 3),最低检测限为2.56 copies·μL^(-1);与猪链球菌2型、鱼类海豚链球菌和其他5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疫病病原体无交叉反应;重复变异系数为3.15%;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的符合率100%,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结果符合率为94.12%。结果表明,建立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dd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定量检测,为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微滴式数字PCR 定量检测 罗非鱼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及其防治策略
3
作者 王岱 韩锦萍 +3 位作者 郭颖竹 祝垚 薛云新 林新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逃避免疫杀伤,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的防治主要是抗生素干预,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对该菌的检测方法也受到检测速度、灵敏度、成本等限制,因此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方法依然有限.现阶段针对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及其耐药性的研究已被大量报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无乳链球菌防治方法的新探索及其进展.[展望]上述进展为科研人员后续深入研究无乳链球菌并开发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对无乳链球菌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在检测手段上还缺乏高效、灵敏的方法.未来对无乳链球菌与宿主的作用靶点、检测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有望找到特异性防治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降低无乳链球菌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致病因子 耐药性 临床检测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致病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晶 马骏 +2 位作者 范钊玮 刘慧婷 崔玉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7-1285,共9页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性致病菌,通过形成生物膜可在奶牛乳腺中黏附、定植并长期存活,同时增强对宿主免疫防御的抵抗,引起奶牛乳腺感染而发生亚临床型乳腺炎,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奶牛乳腺炎的最常...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性致病菌,通过形成生物膜可在奶牛乳腺中黏附、定植并长期存活,同时增强对宿主免疫防御的抵抗,引起奶牛乳腺感染而发生亚临床型乳腺炎,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奶牛乳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和奶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其还可感染骆驼与罗非鱼等多种动物,造成严重的动物福利恶化,且存在人与动物间接传播的可能。无乳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机会致病菌,可在健康成年人的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中无症状定植,感染新生儿可导致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及脑膜炎的发生,并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成人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易感率,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更为严重的败血症、脑膜炎和心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尽管使用抗生素治疗可部分缓解症状,但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逐步下降,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控制愈发困难。笔者就无乳链球菌对多种动物及不同人群的致病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感染 致病性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何小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1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确认无乳链球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1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确认无乳链球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检出无乳链球菌104例(6.27%),其中产科、妇科、泌尿外科检出率较高。104例乳链球菌标本来源包括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中段尿,其中阴道分泌物检出率最高。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未出现耐药;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34%,其中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率较高,常见于产科、妇科、泌尿外科,阴道分泌物采集可以作为标本采集的主要方式,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女性 泌尿生殖道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1例
6
作者 范春晖 邢爽 乔芯蕊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37-338,共2页
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学者统计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5%~0.13%[1],多在术后24~96h内急骤起病,极短时间内视力严重受损,治疗及处理极为棘手。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会导致患者... 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学者统计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5%~0.13%[1],多在术后24~96h内急骤起病,极短时间内视力严重受损,治疗及处理极为棘手。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会导致患者眼球组织严重破坏、眼球萎缩和视力丧失的严重后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白内障手术 乳链球菌
下载PDF
两个奥利亚罗非鱼品系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性研究
7
作者 李可心 祝璟琳 +5 位作者 李大宇 邹芝英 肖炜 喻杰 陈炳霖 杨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3,共12页
为探讨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品系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耐受性,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品系(AE品系)和“夏奥1号”(AX品系)为研究对象,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并在感染后0、7h、24h、48h、72h、120... 为探讨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品系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耐受性,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品系(AE品系)和“夏奥1号”(AX品系)为研究对象,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并在感染后0、7h、24h、48h、72h、120h和168h采集罗非鱼血液和脾脏,比较感染后7d存活率差异,研究血清生化指标和脾脏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AE奥利亚罗非鱼存活率显著高于AX奥利亚罗非鱼。感染后两种奥利亚罗非鱼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球蛋白(GLO)、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溶菌酶(LZM)含量在感染后都显著升高;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球蛋白(A/G)显著下降,呼吸暴发受抑制;且AE品系的血清GLO和SOD水平在感染后期显著高于AX品系。定量PCR结果显示两种奥利亚罗非鱼脾脏TNF-α、IL-1β和IL-6表达在感染后7h都显著升高,但AE品系在感染后期3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都显著低于AX品系。研究表明,AE品系对无乳链球菌的抗病力强于AX品系,在感染后期的抗氧化能力更强,炎症程度更轻,从而保持对无乳链球菌更大的耐受性。研究结果为培育抗链球菌病的奥尼罗非鱼提供抗性的亲本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血清生化指标 促炎性细胞因子 抗病力 疾病耐受性 奥利亚罗非鱼
下载PDF
硒化甘草多糖、甘草多糖及其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分析
8
作者 张梦圆 朱晓庆 +7 位作者 谷新利 王燕 杨慧莹 刘雨然 王蒙蒙 孙国结 连科迅 李效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9-478,共10页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 【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素,采用最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I index,FICI);将无乳链球菌与120、60、30 mg/mL的SeGUP、GUP及抗生素分别等量混合后绘制细菌生长速率图;通过ELISA法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胞内DNA浓度,研究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细菌细胞膜、细胞壁及DNA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无乳链球菌对SeGUP 480 mg/mL、GUP 480 mg/mL均呈现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4.0、11.0 mm;无乳链球菌对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极敏;SeGUP和GUP分别对肺炎链球菌的MIC、MBC为120、240 mg/mL和240、480 mg/mL;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0.75、1、0.5,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之间为相加关系,与氟苯尼考间为协同关系,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1、1.5、0.75,GUP与盐酸卡那霉素、头孢曲松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间为相加关系;SeGUP、GUP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其中SeGUP 120 mg/mL效果最强,SeGUP、GUP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联合使用后增强了抑制效;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使用后均能显著升高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β-半乳糖苷酶(β-gal)、蛋白质含量(P<0.05),显著降低胞内DNA含量(P<0.05),显著抑制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结论】SeGUP能够通过损伤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影响DNA含量对无乳链球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抗菌活性优于GUP。SeGUP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后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SeGUP、GUP和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多糖 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 联合抗菌 乳链球菌 生物膜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nrdD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检测
9
作者 陈怀君 袁橙 +5 位作者 袁圣 陈智怡 张紫菡 朱善元 王晓晔 郭长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为研究nrdD基因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登录号:NC_018646)的nrdD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融合PCR的方法将nrdD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到一起,构建nrdD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连接至温... 为研究nrdD基因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登录号:NC_018646)的nrdD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融合PCR的方法将nrdD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到一起,构建nrdD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连接至温敏型自杀质粒pSET4s。PCR克隆含有启动子序列的nrdD基因,连接至链球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SET2。分别构建nrdD基因的缺失株ΔnrdD及互补株CΔnrdD。经PCR和基因测序,证明nrdD基因的缺失株及互补株构建成功。通过对ΔnrdD和CΔnrdD的形态学变化的观察,生长速率、小鼠血清中增殖能力、小鼠组织载量的测定以及小鼠攻毒试验的分析,评价nrdD基因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株GD201008-001相比,ΔnrdD在细菌染色形态上链长明显增加,但不影响荚膜的形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ΔnrdD在与GD201008-001生长速率无明显差异;在小鼠血清中增殖试验中,ΔnrdD在血清中的增殖能力较野生株明显减缓;在小鼠感染14 h后,ΔnrdD在其血液、脾脏及脑部的载量明显低于野生株,而CΔnrdD在各组织中的载量与野生株相比差异不显著;小鼠的攻毒试验显示,ΔnrdD注射组小鼠存活时间较野生株与互补株延长,差异显著。研究证明,nrdD基因与无乳链球菌毒力密切相关,本试验结果也为深入研究无乳链球菌nrdD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nrdD基因 基因缺失株 毒力
下载PDF
儿童侵袭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陈寰 董方 +3 位作者 吕志勇 甄景慧 陈梅 苏建荣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无乳链球菌(B组链球菌,GBS)血清型和耐药性,为减少GBS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分离自139例患儿无菌部位临床样本的GBS,进行血清分型和体外药物敏感...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无乳链球菌(B组链球菌,GBS)血清型和耐药性,为减少GBS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分离自139例患儿无菌部位临床样本的GBS,进行血清分型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39例患儿以新生儿为主(61.2%),其次为婴儿期患儿(38.8%)。共分离出185株侵袭性GBS,其中46.0%(64/139)分离自血液样本,20.9%(29/139)分离自脑脊液样本,33.1%(46/139)同时分离自血液和脑脊液样本。共检出5种血清型,以Ⅲ型检出率最高,占54.6%(76/139),以下依次为Ⅰb型(28.1%,39/139)、Ⅰa型(12.9%,18/139)、Ⅱ型和Ⅴ型(2.2%,3/139)。139株GBS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9.9%),其次为克林霉素(74.1%),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1.7%。未检测出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不同血清型GBS耐药性有一定差异。结论GBS引起的儿童侵袭性感染主要为血流感染和脑膜炎,掌握其血清型和耐药特征,对儿童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儿童 侵袭性感染 血清型 耐药性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11
作者 陈建飞 徐浩 郭丽丽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19-1423,1427,共6页
目的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 目的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SDSE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年龄≥60岁、存在有创操作史(或既往手术)、有放化疗史、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4周、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咳嗽、头痛等。SDS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46.94%)、血液(22.45%)和尿液(14.29%),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28.57%)、肿瘤内科(24.49%)、皮肤科(14.29%)、感染科(10.20%)。药敏试验未发现SDSE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青霉素G、阿莫西林、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100.00%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45.00%,且2020—2022年SDSE对以上7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SDSE感染患者选用头孢曲松、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治愈或有好转。结论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β-内酰胺类药物可作为治疗SDSE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2
作者 徐晶晶 蔡扩军 +3 位作者 马亚珍 符玉涓 袁立岗 徐敏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流行以及耐药性情况,为本地奶牛场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市、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及周边地区5家规模化奶牛场的300份奶牛乳房炎奶样...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流行以及耐药性情况,为本地奶牛场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市、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及周边地区5家规模化奶牛场的300份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培养,利用荧光PCR方法鉴定,同时对分离出的阳性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无乳链球菌的分离率为8.3%,其对链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均超过50%,对万古霉素、头孢噻肟、诺氟沙星敏感性≥60%;此外,7株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建议奶牛场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及科学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优先选择糖肽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奶牛房炎 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
下载PDF
一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CS2108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
13
作者 施金谷 马振花 +6 位作者 王志强 韩书煜 罗福广 文衍红 易弋 苏在权 佀再勇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1-7,F0003,共8页
无乳链球菌是罗非鱼的主要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实验室前期从罗非鱼肝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命名为Sreptococcus agalactiae CS2108。深入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 CS2108的致病机制,为有效... 无乳链球菌是罗非鱼的主要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实验室前期从罗非鱼肝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命名为Sreptococcus agalactiae CS2108。深入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 CS2108的致病机制,为有效防治无乳链球菌病提供理论支撑。采用Illumina Hiseq+PacBio的测序方法获得S.agalactiae CS2108基因组完成图,进一步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预测与功能注释,并在相应数据库预测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S.agalactiae CS2108基因组包含1条染色体和1个质粒,染色体大小为2189951 bp,质粒大小为4440 bp;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分别为CP123969、CP123970;含有8个基因组岛,2个前噬菌体和6个CRISPR-Cas序列;得到248个毒力因子和141个耐药基因。报道这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其基因功能,为后续罗非鱼无乳链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乳链球菌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功能
下载PDF
三丁酸甘油酯对红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以及感染无乳链球菌后鱼体抗病力变化的影响
14
作者 岳敏 吴胜 HUAThai Nhan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试验旨在探讨三丁酸甘油酯对红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以及感染无乳链球菌后鱼体抗病力变化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30.56±6.02)g的红罗非鱼1 08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 试验旨在探讨三丁酸甘油酯对红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以及感染无乳链球菌后鱼体抗病力变化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30.56±6.02)g的红罗非鱼1 08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1 0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周期90 d。生长试验结束后对各处理组红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攻毒,观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红罗非鱼的体长、末重、体增重、特定生长率、成活率(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提高生长成绩;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1 0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能提高红罗非鱼的肠壁厚度、绒毛高度、绒毛宽度(P<0.05),进而增强肠道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其中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组改善更明显;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能够增强鱼体对无乳链球菌的抵御能力,降低鱼体死亡率(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能显著改善肠道形态,促进肠道发育,增强营养物质利用效率,提高红罗非鱼生长成绩和抗病力,其适宜添加水平为5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酸甘油酯 红罗非鱼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乳链球菌
下载PDF
胎膜早破患者无乳链球菌、加德纳菌与妊娠结局和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王维贵 俞萌 罗大江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PROM)患者无乳链球菌(GBS)、加德纳菌和妊娠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妊娠结局分成早产PROM组(n=110)和足月PROM组(n=88),结合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成绒毛膜羊膜炎...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PROM)患者无乳链球菌(GBS)、加德纳菌和妊娠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妊娠结局分成早产PROM组(n=110)和足月PROM组(n=88),结合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成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n=140)和阴性组(n=58),统计早产PROM组和足月PROM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情况,对比绒毛膜羊膜炎、GBS、加德纳菌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早产以及新生儿感染率,比较绒毛膜羊膜炎阳性与阴性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分析各项指标和妊娠结局以及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结果 早产PROM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高于足月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早产发生率及新生儿感染率高于阴性组,GBS、加德纳菌阳性患者的早产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GBS阳性患者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阴性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感染和加德纳菌感染、早产、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率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PROM患者加德纳菌、GBS阳性表达会增加早产风险,GBS阳性表达会增加新生儿感染风险,加德纳菌、GBS阳性表达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存在较高相关性,结合上述指标能为临床预防有关不良后果带来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加德纳菌 乳链球菌 妊娠结局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鱼源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耐药性及合理用药研究
16
作者 罗福广 黄杰 +4 位作者 王志强 黄德生 李明 佀再勇 郭忠宝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目的]探讨鱼源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特性和与实际生产用药效果的相关性,为鱼源链球菌感染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比较2013—2022年已报道文献以及笔者所在实验室纯化分离的183株鱼源链球菌对13种常规... [目的]探讨鱼源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特性和与实际生产用药效果的相关性,为鱼源链球菌感染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比较2013—2022年已报道文献以及笔者所在实验室纯化分离的183株鱼源链球菌对13种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结合生产实际用药效果评价药敏试验的科学指导性。[结果]141株无乳链球菌对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新霉素以及42株海豚链球菌对磺胺嘧啶、新霉素具有高耐药率,分别为100%、100%、99%、82%、100%、100%,而141株无乳链球菌和42株海豚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西环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眼氟沙星、氟苯尼考等无耐药现象,与2013—2022年已报道文献统计发生高耐药率与低耐药率的药物类型大致相同;药敏试验判定为高耐药率的磺胺类药物在鱼源链球菌感染治疗中有75%以上的有效率。[结论]鱼源链球菌药敏试验中磺胺类、氟苯尼考等药物按现有判定标准并不适用,应重新建立新的判定标准和渔药说明书剂量;鱼源链球菌在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试结果与实际临床用药效果不一致,单一感染时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海豚链球菌 药敏试验 耐药率 合理用药 药物残留
下载PDF
抗无乳链球菌天然产物的筛选
17
作者 庞茂达 杜加园 +6 位作者 孙利厂 包红朵 曾小轩 王志博 刘永杰 尼博 王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基于MedChemExpress天然产物库筛选对无乳链球菌有抗菌效果的天然产物,采用成药性预测工具Swisse-ADME分析其成药性,并测定抗菌天然产物对人源、奶牛源、鱼源等不同来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结果表... 基于MedChemExpress天然产物库筛选对无乳链球菌有抗菌效果的天然产物,采用成药性预测工具Swisse-ADME分析其成药性,并测定抗菌天然产物对人源、奶牛源、鱼源等不同来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结果表明:从2443个天然产物中共鉴定出104个对无乳链球菌有显著抗菌效果的天然产物,其中15个成药性前景较好的天然产物,其最小抑菌浓度介于4~256μg·mL^(-1)之间,藤黄酸、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冬凌草甲素和积雪草酸等5个天然产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介于4~64μg·mL^(-1)之间,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介于32~128μg·mL^(-1)之间,具有开发成新型无乳链球菌抗菌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天然产物 抗菌药物
下载PDF
39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18
作者 赵新国 张洪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39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人次发作的SDSE血流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SDSE药物敏感性分析、治疗及转归。结果39例确诊的SDSE血流感染... 目的分析39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人次发作的SDSE血流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SDSE药物敏感性分析、治疗及转归。结果39例确诊的SDSE血流感染患者中38例(97.4%)有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17例,46.1%)。SDSE血流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以急性高热为主。16人次诊断为丹毒;4人次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诊断为急性下肢静脉炎合并淋巴水肿。有4例次多次(2~3次)确诊为SDSE血流感染。所有患者全部行血培养检查。14例仅行1套血培养检查,31例行2套血培养检查。38份需氧培养结果阳性,40份厌氧培养结果阳性,33份厌氧和需氧培养结果阳性。22例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28例升高;3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都降低。42人次行药敏试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0.4%,76.2%。入院时或出现发热后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为SDSE后根据药敏选用药物。最终41人次治愈,4例死亡。结论SDSE血流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及丹毒,且易复发。SDSE血流感染首选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联合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血流感染 丹毒 血培养 耐药分析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眼内炎患者房水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1例
19
作者 刘佳 王玉飞 +4 位作者 张金红 曹雪平 段菲非 张翠 张薇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称B群链球菌,常在阴道及直肠被检出,健康人带菌率为30%[1],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常见菌。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肾盂肾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1,2],但引起眼部感染的报道少见。解放军总医... 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称B群链球菌,常在阴道及直肠被检出,健康人带菌率为30%[1],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常见菌。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肾盂肾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1,2],但引起眼部感染的报道少见。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例GB引起的眼内炎,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d,肿胀疼痛1d”于2022-10-13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二病区住院治疗。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30年余,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高血压病史20年余,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狼疮性肾炎病史5年余;高血脂病史5年余;低钾血症2年余,口服氯化钾治疗半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眼内炎 感染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并急性肝衰竭1例
20
作者 赵金珍 吕萍 郑少忆 《广州医药》 2023年第6期52-55,60,共5页
目的 探讨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经过积极抗感染、血浆置换和体外循环下赘生物清除、瓣膜置换手... 目的 探讨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经过积极抗感染、血浆置换和体外循环下赘生物清除、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疗,患者脏器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顺利出院。结论 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不全,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和准确评估围术期风险有助于提高急危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球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肝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