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乾嘉史学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暴鸿昌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3期90-92,共3页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之学风靡学界,考据之著述繁多如林。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以考据学来概括乾嘉史学,考据学成了乾嘉史学的代名词,乾嘉史学被概括为两种特征,一是考据,二是不问经世。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一是未能全面地观察乾嘉...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之学风靡学界,考据之著述繁多如林。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以考据学来概括乾嘉史学,考据学成了乾嘉史学的代名词,乾嘉史学被概括为两种特征,一是考据,二是不问经世。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一是未能全面地观察乾嘉史学,二是把乾嘉经学与史学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史学 考据学 乾嘉时期 乾嘉经学 代名词 经世
下载PDF
罗炳良的乾嘉史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兆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7-54,共8页
罗炳良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才俊。从1980年起,他先后在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兰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走完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习史之路。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他就开始了对18世纪中国史学的研究。在20... 罗炳良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才俊。从1980年起,他先后在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兰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走完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习史之路。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他就开始了对18世纪中国史学的研究。在20年的时间里,他对乾嘉史学的理论、方法及代表人物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讨,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启了了解中国史学史上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史学现象的门径,留下了嘉惠后人的丰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炳良 史学 乾嘉史学
下载PDF
《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遗风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继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0-26,共7页
黄式三《周季编略》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为研究战国史基本史料之一。黄式三虽作为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但《周季编略》对乾嘉史学遗风也有明显继承与发扬:首先《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考据精神相融,其次《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细节情怀... 黄式三《周季编略》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为研究战国史基本史料之一。黄式三虽作为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但《周季编略》对乾嘉史学遗风也有明显继承与发扬:首先《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考据精神相融,其次《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细节情怀相通,最后《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议论特征相合。因此,透过浙东学术"以经明史"、"践履之笃"精神传统与乾嘉史学遗风在《周季编略》中双重表现之个案分析,亦可看出浙东学派在近代以来新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季编略》 乾嘉史学 浙东学派 发展趋向
下载PDF
乾嘉史学的理性诉求及其现代价值
4
作者 罗炳良 《甘肃理论学刊》 2010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清代的乾嘉史学内涵丰富,不仅在历史考证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其理性诉求意识极为鲜明,主要表现为"实事求是"的治史理念、"护古惠后"的治史品格、"辟持风气"的治史精神。这不仅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产... 清代的乾嘉史学内涵丰富,不仅在历史考证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其理性诉求意识极为鲜明,主要表现为"实事求是"的治史理念、"护古惠后"的治史品格、"辟持风气"的治史精神。这不仅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国史学建设也具有明显的启示、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史学 “实事求是” 现代价值
下载PDF
惠栋与乾嘉史学
5
作者 李立民 《清史论丛》 2016年第1期234-248,共15页
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惠栋史学研究中所忽略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惠栋在乾嘉历史考据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问题。《后汉书补注》是惠栋治史的主要成就,但在此之前,其稿本《后汉书训纂》则多为学术界所忽视。从《后汉书训纂》到《后汉书补... 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惠栋史学研究中所忽略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惠栋在乾嘉历史考据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问题。《后汉书补注》是惠栋治史的主要成就,但在此之前,其稿本《后汉书训纂》则多为学术界所忽视。从《后汉书训纂》到《后汉书补注》的转变,标志着惠栋史学考据的确立,从而开启了乾嘉历史考据学时代的序幕。二是惠栋治史的动机问题。惠栋对《后汉书》的整理与其治经宗旨密切相关。惠栋的史学一方面成为其经学考据的工具,另一方面惠栋又进而能以古通今,在关注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中,深化了对史学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栋 乾嘉史学 《后汉书》
下载PDF
从《四库全书》小说著录情况看乾嘉史学对清代小说目录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振祥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子部小说 乾嘉史学 目录学思想 志怪小说 清代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 《汉武故事》 小说家 《史记》
下载PDF
试论乾嘉史学
7
作者 仓修良 《史学史研究》 1981年第3期44-58,共15页
乾嘉史学在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史学史上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史学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畸形的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的后果,正是清朝统治者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的产物,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必须认真加以研... 乾嘉史学在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史学史上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史学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畸形的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的后果,正是清朝统治者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的产物,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分析,以便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史学 乾嘉时代 章学诚 考证 学术发展 评论 史学思想 校勘 后汉书 廿二史札记
下载PDF
洪颐煊《史记考异》的比较研究——兼对乾嘉考据史学衰落原因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29-37,共9页
洪颐煊《史记考异》凡129条,其中有28条是钱大昕、王鸣盛、王念孙、梁玉绳等乾嘉考据名家曾经考证过的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此28条之中洪说略同他说者凡8条,洪说误、他说是者亦有8条,洪说不如他说详备者达11条,洪说是、他说非者仅1条... 洪颐煊《史记考异》凡129条,其中有28条是钱大昕、王鸣盛、王念孙、梁玉绳等乾嘉考据名家曾经考证过的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此28条之中洪说略同他说者凡8条,洪说误、他说是者亦有8条,洪说不如他说详备者达11条,洪说是、他说非者仅1条。洪氏晚出,却在考史内容、体例、方法等方面皆未能超越前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到洪颐煊之时乾嘉考据史学颓势已显,失去了突破传统史学研究范式而重获生机的内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颐煊 史记考异 乾嘉考据史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乾嘉考据史学与中国考据史学
9
作者 毛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61-66,共6页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是我国史学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考据学风盛行,许多学科都以考据为治学的主要手段。在历史研究中,考据史学垄断了史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考据史学趋于成熟。乾嘉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考据史学成熟并垄断史...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是我国史学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考据学风盛行,许多学科都以考据为治学的主要手段。在历史研究中,考据史学垄断了史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考据史学趋于成熟。乾嘉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考据史学成熟并垄断史坛的局面呢?这决非偶然,有其产生的内在必然性。长期以来,对于乾嘉考据史学产生并得以盛行的原因众说纷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乾嘉时代 考据史学 史料学 乾嘉史学 史学 乾嘉时期 经世致用 文献学 正式形成
下载PDF
关于清代考史学家理性意识的考察
10
作者 罗炳良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3-119,共7页
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 ,清代乾嘉时期形成的历史考证学独树一帜。历史考证学派史家以求真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治史的理性意识比前代史家大大深化与增强。考察乾嘉史家理性意识的内涵 ,不仅能够拓宽传统史学研究... 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 ,清代乾嘉时期形成的历史考证学独树一帜。历史考证学派史家以求真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治史的理性意识比前代史家大大深化与增强。考察乾嘉史家理性意识的内涵 ,不仅能够拓宽传统史学研究的层面 ,对于研究中国史学史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有助于澄清过去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史学 清代考史学 理性意识
下载PDF
认真发掘中国史学遗产中的精神财富——读陈其泰教授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
11
作者 张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遗产 乾嘉史学 精神财富 中国史学 陈其泰 传统文化 历史地位 文化视角
下载PDF
江苏学术史的华彩乐章——乾嘉三大史家的学术风范
12
作者 陈其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81-289,共9页
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赵翼撰《廿二史劄记》是清乾嘉时期三部考史名著,不仅在研究历代正史的版本、文字考订、编纂体例等方面是集大成之作,而且涉及各个时代的事件和人物、制度、社会状况、盛衰大势等广阔... 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赵翼撰《廿二史劄记》是清乾嘉时期三部考史名著,不仅在研究历代正史的版本、文字考订、编纂体例等方面是集大成之作,而且涉及各个时代的事件和人物、制度、社会状况、盛衰大势等广阔领域,提出了丰富的研究课题,共同铸造了乾嘉历史考证学的高峰。同样可贵的是,三位学者又都展现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在专擅的领域、治学的路数、历史的见识上各具特色。三大家活动在同一时期,彼此交谊深厚、互相推重,共同谱写了江苏学术史的华彩乐章。他们的成就和学术风范对于当今学术的发展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史学 钱大昕 王鸣盛 赵翼 严密考证 议论褒贬 经世致用
下载PDF
求真·重意·致用——罗炳良教授史学本体论思想初探
13
作者 曹守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罗炳良教授关于史学本体论思想的研究大致是以史学史为依托,重新阐释求真、重意和致用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三条贯穿史学研究始终的红线展开的。对历史学"求真"属性的研究是他对史学自身定位的重新思考。对"重意"特色... 罗炳良教授关于史学本体论思想的研究大致是以史学史为依托,重新阐释求真、重意和致用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三条贯穿史学研究始终的红线展开的。对历史学"求真"属性的研究是他对史学自身定位的重新思考。对"重意"特色的发掘不仅是他对"重通""会通"思想的阐发,而且还展示出他以"史义"为主线梳理、研究中国史学的新尝试。对"致用"属性的探讨,则反映出他在史学与社会、史学的根本任务、史家理想人格等重要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罗炳良教授的史学本体论思想是对史学性质的深刻反思,在一定意义上标识出他的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所达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本体论 乾嘉史学 求真 重意 致用
下载PDF
实事求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珍贵遗产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其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13,共12页
20世纪中国史学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回眸历史,其中最值得我们总结的,是在百年之中属于不同流派的几代史家大力发扬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或是高度重视运用新史料和不断拓展史料范围,或是重视唯物史观... 20世纪中国史学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回眸历史,其中最值得我们总结的,是在百年之中属于不同流派的几代史家大力发扬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或是高度重视运用新史料和不断拓展史料范围,或是重视唯物史观理论的指导并努力同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接连创造出学术佳绩——这就是百年史学为我们提供的珍贵的思想遗产。围绕这一中心,我们应当增强理论的敏感性和学术创造力,推进对以下诸项课题的研究:"实事求是"精神为何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与新历史考证学派为何不是根本对立,而是平行发展的关系;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为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实事求是与教条主义两种学风的根本对立",为何是正确评价"十七年史学"的重要方法论问题。当前,进一步发扬前辈学者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在大力吸收国外学者成果的同时,做到善于鉴别、"洋为中用",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拓新世纪史学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学风 乾嘉时期史学 新历史考证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十七年史学 洋为中用”
下载PDF
被遮蔽的史才:焦循与乾嘉史学再认识
15
作者 屈宁 《东岳论丛》 2024年第5期77-85,共9页
焦循史家的身份,长期以来为其经学盛名所掩。今人论其史学,多着眼于历史编纂学尤其是方志学,既未全面揭示其史识,也未触及其史学本体论问题。焦循不仅是清中叶《国史儒林传稿》成书的幕后功臣,于全书有发凡起例和奠定框架之功,还是章学... 焦循史家的身份,长期以来为其经学盛名所掩。今人论其史学,多着眼于历史编纂学尤其是方志学,既未全面揭示其史识,也未触及其史学本体论问题。焦循不仅是清中叶《国史儒林传稿》成书的幕后功臣,于全书有发凡起例和奠定框架之功,还是章学诚思想早期重要的“发现者”,二人在经史观、文史观、历史编纂学、历史认识论等方面有诸多共识,他对章氏学术的理解和接受,远超同时代学人。焦循重视史学,根本上源于他贯通的学术思维,他以天地、阴阳比附经史关系,在区分经、史各自学术属性和研究范式的同时,又强调二者交叉互补之关系,既以经义统摄历史编纂,又善用史学的思维和方法治经。他视史学为征实之学,但又不局限于史实考证,而以认识和解释历史为宗旨;既强调史家认识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又严守历史主义的方法。焦循史学的“发现”,不惟有助于深化对乾嘉史学和《文史通义》早期传播史的认识,也不失为以“整体”视角推进古代史学史研究的一个显著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章学诚 乾嘉史学 扬州学派 阮元
原文传递
傅斯年史学思想的主要源流之探讨
16
作者 杨茂庆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3-76,共4页
傅斯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史学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一、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思想;二、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思想。他将两者加以融合,找到了中西史学的结合点:强调直接材料,从而使西方的史学理论、科学方法移植于中华传统史学... 傅斯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史学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一、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思想;二、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思想。他将两者加以融合,找到了中西史学的结合点:强调直接材料,从而使西方的史学理论、科学方法移植于中华传统史学的沃土中,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向近代新史学的转型,反映了中国新史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史学思想 乾嘉史学 实证主义 源流
下载PDF
清代乾嘉时期的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治忠 杨永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137,共7页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不仅官方史学繁荣鼎盛,私家历史考据也精深广博,在编纂史书、理论阐发、历史考据、文献整理等方面皆超越往代,是传统史学大清理、大总结的阶段。近代以来,学术界在评价乾嘉学...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不仅官方史学繁荣鼎盛,私家历史考据也精深广博,在编纂史书、理论阐发、历史考据、文献整理等方面皆超越往代,是传统史学大清理、大总结的阶段。近代以来,学术界在评价乾嘉学术时,多称其时考据学独领风骚,事实上,所谓的"乾嘉史学",应当是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的总合,而不能仅仅关注私家之历史考据。官方与私家史学之间,有挤压,也有竞争,但以相互补益为主,史学思想与历史观念也趋向于一致。但是,这种"盛世"史学的繁荣,却增强了传统史学思想体系拖延转型的力量,并不利于长时段史学的发展。中国近代史学的产生,之所以滞后于鸦片战争多年,原因之一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史学 官方史学 私家史学
原文传递
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春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22-27,共6页
梁启超不仅借鉴西方近代的史学理论与方法 ,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向近代的转型 ,而且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尤其是乾嘉学派文献整理的基础上 ,对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资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其历史文献学思想... 梁启超不仅借鉴西方近代的史学理论与方法 ,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向近代的转型 ,而且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尤其是乾嘉学派文献整理的基础上 ,对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资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其历史文献学思想会通中西 ,既充分吸纳了学术界的新思想、新方法 ,又继承了乾嘉史学在文献整理上的优良传统。考证的目的是为信史进而为良史的产生创造条件 ,这是梁启超历史文献学思想的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历史文献学 史学 乾嘉史学 考证学
下载PDF
王鸣盛史论性质商榷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炳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3-97,共5页
18世纪中国史家王鸣盛主张把记载和考证历史事实作为治史鹄的 ,不赞成轻易褒贬历史 ,更反对脱离史实而驰骋议论 ;然而他在考史过程中却作了大量的议论 ,而且在某些场合公开宣称治史需要褒贬。当代学者中有人认为王鸣盛的议论褒贬是驰骋... 18世纪中国史家王鸣盛主张把记载和考证历史事实作为治史鹄的 ,不赞成轻易褒贬历史 ,更反对脱离史实而驰骋议论 ;然而他在考史过程中却作了大量的议论 ,而且在某些场合公开宣称治史需要褒贬。当代学者中有人认为王鸣盛的议论褒贬是驰骋议论 ,和他的史学主张自相矛盾。本文通过考察王鸣盛的历史评论 ,认为其性质并不属于驰骋议论 ,对王氏治史“矛盾”之说提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鸣盛 乾嘉史学 史学理论 性质
下载PDF
邵晋涵与宋史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秀平 罗炳良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5,共7页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邵晋涵对宋史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却鲜为人知。他致力于重撰《宋史》,考证了大量宋史研究史料,清理宋史著作,为重撰《宋史》做了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邵晋涵主张修史要有明确的史学宗旨,应褒扬士大夫“先天下之忧...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邵晋涵对宋史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却鲜为人知。他致力于重撰《宋史》,考证了大量宋史研究史料,清理宋史著作,为重撰《宋史》做了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邵晋涵主张修史要有明确的史学宗旨,应褒扬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主张南北宋资料、著述比例要力求协调,应加强南宋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晋涵 乾嘉史学 宋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