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寻找中国争议政治的理论基础:范式选择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振华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4,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益冲突的整合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CZZ0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目前的社会冲突呈现出两种表征:一是触发冲突的传统结构要素有所减少,二是新型冲突不断涌现。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两种情形何者会占据主导?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部分取决于所选择的理论范式。在评述社会冲突研究的社会中心与国家中心两种范式基础上,政治过程理论被作为建构与理解中国争议政治的核心。它在回应上述问题的同时,也为推动我国冲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启示:治理冲突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冲突制度化,即引导当事方选择国家认可或建立的冲突解决程序、方式和渠道来解决争议与矛盾;我国冲突治理体制应该以(社会)整合与(国家)协调为核心,即社会组织作为整合个人利益的初级主体和基础力量,国家在对抗的社会利益间扮演协调者的角色。
-
关键词
社会冲突
争议政治
冲突治理
群体性事件
-
Keywords
Social Conflicts
Contentious Politics
Conflict Governance
Mass Accidents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西方社会中的“争议政治”:一个分析框架
- 2
-
-
作者
安建增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09YJC810003
-
文摘
西方社会中存在两类政治参与方式:一类是受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护的"常规政治";另一类是具有非常规性和非制度性特征的"争议政治"。争议政治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差异、怨恨表达、制度缺陷和社会网络推动等,它对政治秩序和社会生活具有相当程度的危害,但可被看作是弱者表达价值和诉求的被迫性举措,对政府有某种警醒作用;也可能引发公共讨论,促进社会进步。消除争议政治的方式有两种基本思路:保守型的分析框架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
关键词
西方社会
争议政治
政治参与
-
Keywords
western society
contentious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
分类号
D52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民意调查与中国政权韧性的五大“意外”发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唐文方
杨端程
-
机构
美国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
-
出处
《中国政治学》
2019年第1期41-56,230,共17页
-
文摘
本文检视了民意调查对研究中国政权韧性的独特贡献,它描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意调查研究兴起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这些研究如何揭示一些'意外'并有趣的发现。具而言之,这些发现分别是民众之间彼此存在高度的人际信任,公民政治积极性也很高,政府对民众需求具有高度的回应性以及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始终表现出高度的拥护和支持等。这些基于民意调查的'意外'发现一反西方主流观点的直觉,因此也在其阵营中引起了相当程度的争议,但是要挑战这些发现只能通过更可靠的经验证据而不能只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
-
关键词
民意
政权韧性
有争议的政治
人际信任
政治积极性
政府回应性
政治支持
-
Keywords
public opinion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contentious politics
interpersonal trust
political activism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political support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海上周边形势现状
- 4
-
-
-
出处
《中国尖端武器报道(进攻与防御)》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
文摘
近些年来.我国海上存在三大热点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由于朝鲜核问题使得其周边海域形势也变得骤然紧张。目前.在我国海上方向所有相邻的国家均与我国存在着海域或岛礁争议,我国主张的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中,有一半以上存在着争议和矛盾。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各海域中.依然沿袭着“海域被瓜分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局面.有些矛盾还相当尖锐和激烈。
-
关键词
中国
海洋战略
资源争夺
政治争议
国家安全
-
分类号
E815
[军事—战略学]
E255
[军事—军事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