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事件总线模式的Web应用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柳伟 张兴元 《科技资讯》 2006年第2期43-44,共2页
分层的思想在Web应用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并没有涉及到各个层之间的协调以及业务层的可扩展性等问题。文章将事件总线模式应用于Web应用架构的设计,有效提高业务层的可扩展性并且解除了业务对象耦合性。并使用优秀开源技术(JS... 分层的思想在Web应用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并没有涉及到各个层之间的协调以及业务层的可扩展性等问题。文章将事件总线模式应用于Web应用架构的设计,有效提高业务层的可扩展性并且解除了业务对象耦合性。并使用优秀开源技术(JSF、Hibernate)对该架构予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总线模式 WEB应用架构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事件的情境感知框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涛 林慧苹 孙亚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7期37-39,共3页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支持情境感知服务,提出一种基于事件的情境感知框架。该框架包括传感器层、事件总线和应用服务层,采用事件触发的方式调用应用服务与用户交互,并建立基于规则的事件过滤机制,对无效事件进行屏蔽。应用结...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支持情境感知服务,提出一种基于事件的情境感知框架。该框架包括传感器层、事件总线和应用服务层,采用事件触发的方式调用应用服务与用户交互,并建立基于规则的事件过滤机制,对无效事件进行屏蔽。应用结果表明,该框架可提高系统的感知性能和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计算 情境感知 基于事件的情境感知框架 事件总线 事件驱动 过滤机制
下载PDF
基于Serverless架构的知识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3
作者 张宇 蒋维 《计算机与网络》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针对传统知识管理平台架构日益复杂、难以跟随企业需求变化而快速演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服务器(Serverless)架构的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充分利用云服务厂商提供的函数计算和事件总线等云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平台建设和维护的工作... 针对传统知识管理平台架构日益复杂、难以跟随企业需求变化而快速演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服务器(Serverless)架构的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充分利用云服务厂商提供的函数计算和事件总线等云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平台建设和维护的工作量,同时具有松耦合、高弹性、高可用性和高数据持久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对知识管理平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服务器 知识管理 架构设计 函数计算 事件总线 云搜索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支撑平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文 于戈 王彩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分布式实时系统支撑平台试图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一个开发分布式实时应用的通用框架·该支撑平台由事件总线、数据访问总线和系统服务组成 ,具有开放的分布式实时系统结构·概述了事件总线和数据访问总线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 分布式实时系统支撑平台试图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一个开发分布式实时应用的通用框架·该支撑平台由事件总线、数据访问总线和系统服务组成 ,具有开放的分布式实时系统结构·概述了事件总线和数据访问总线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等·重点讨论了实现实时QoS的描述、实时QoS的映射、实时资源的监视与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该支撑平台已在True6 4UNIX系统上实现 ,并应用于电力实时控制系统·应用表明 ,该支撑平台可以满足实时应用的可预见性、可扩充性、高可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系统 分布式计算 支撑平台 事件总线 数据总线 实时QoS
下载PDF
基于OPC技术的快速故障诊断实时数据平台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树彬 韩笑冬 +1 位作者 王执铨 薄迎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8-672,共5页
为了实现快速故障诊断,该文提出了1种利用过程控制中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PC)技术实现分布式容错控制实时数据平台的设计方法,建立实时快速故障诊断模块,将故障诊断部分交给故障诊断模块来处理,将故障诊断的结果作为实时优化先进控制模块... 为了实现快速故障诊断,该文提出了1种利用过程控制中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PC)技术实现分布式容错控制实时数据平台的设计方法,建立实时快速故障诊断模块,将故障诊断部分交给故障诊断模块来处理,将故障诊断的结果作为实时优化先进控制模块的输入和控制器重构或重组部分的依据,同时事件总线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检测率和检测时间,为将容错控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数据平台 故障诊断 容错控制 事件总线
下载PDF
组件开发架构及在继电保护配置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贺敏 陈宏君 《软件工程》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主要由开发人员直接编写程序,开发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需要提高开发效率,为此开发了基于组件化、图形化配置软件。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的组件开发架构,架构由主框架、组件库、事件总线、主程序组成。主程序读取组... 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主要由开发人员直接编写程序,开发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需要提高开发效率,为此开发了基于组件化、图形化配置软件。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的组件开发架构,架构由主框架、组件库、事件总线、主程序组成。主程序读取组件配置文件,加载和创建相关组件对象,组件对应的主窗体放置在主框架的界面容器内。组件之间需要协同配合时,通过发送和响应预定义的事件实现。在继电保护配置软件中应用了该组件架构,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关系,提高了软件可扩展能力和开发集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 主框架 事件总线 继电保护软件
下载PDF
德阳市智慧城市大脑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斌 彭艳芳 +2 位作者 陈志彬 范彩云 周坤 《智能城市》 2023年第5期94-96,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背景、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提出“3+3”城市大脑模型,结合属地特色,探索适合一般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实践表明,德阳“3+3”城市大脑模型可以充... 文章通过分析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背景、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提出“3+3”城市大脑模型,结合属地特色,探索适合一般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实践表明,德阳“3+3”城市大脑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在城市大脑数据共享、跨部门业务协同、城市精细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成效,可为其他城市在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脑 城市管理 感知总线 事件总线 数据总线
下载PDF
微前端化微应用管理控制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一田 曹一鸣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年第9期126-130,共5页
微服务架构下开发时技术栈分离提升了开发效率以及运行时服务编排能力,但微应用数量倍增导致微应用管理控制台集成复杂度加大,跨微应用之间通信及操作交互体验差.本文给出一种微前端解决方案,结合典型微前端框架、管理控制台事件总线、... 微服务架构下开发时技术栈分离提升了开发效率以及运行时服务编排能力,但微应用数量倍增导致微应用管理控制台集成复杂度加大,跨微应用之间通信及操作交互体验差.本文给出一种微前端解决方案,结合典型微前端框架、管理控制台事件总线、微应用动态路由通信、微应用运行时上下文资源分离等技术机制,提高了管理控制台柔性与运行效率,降低了开发和运维成本,较好地实现了微应用管理控制台管理优化目标.经试验评估,柔性增强且代价更小,并在实际项目中验证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前端 管理控制台事件总线 微应用生命周期
下载PDF
Hybrid Task and Message Scheduling in Hard Real Time Distributed Systems over FlexRay Bus
9
作者 Houda Jaouani Rim Bouhouch +2 位作者 Amel Ben Ncira Salem Hasnaoui Khaled Jlassi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3年第9期445-454,共10页
FlexRay is a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ed to meet growing requirements in hard real time automotive systems and to support time triggered as well as event triggered paradigms. Thus, there has been a lot o... FlexRay is a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ed to meet growing requirements in hard real time automotive systems and to support time triggered as well as event triggered paradigms. Thus,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recent interest in timing analysis techniques in order to provide bounds for the message communication times on FlexRa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to compute the WCRT (worst case response time) for periodic and sporadic tasks, within a FlexRay node, responsible for sending messages on the FlexRay SS (static segment) and DS (dynamic segment). On the other hand, we propose a scheduling table for messages transmitted over the FlexRay SS. An interesting innovation would be the use of a scheduling algorithm performed on a FlexRay node to guarantee the arrival of the right data on the right time and to ensure that every task meets its deadline. As application, we will use the extended SA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benchmark for the FlexRay network to identify the static and dynamic tasks, and calculate the response time, based on a hybrid scheduling model to further prove that the deadline of the SAE benchmark applications is in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RAY fixed scheduling periodic tasks WCRT SAE benchmark.
下载PDF
Study on control strategy of CAN bus network based on event triggered mode
10
作者 林程 Zhou Hui Sun Fengchun Nan Jinrui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0年第1期85-89,共5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ad rate of CAN bus and improv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system, CAN bus control system of a pure electric vehicle is studied. Communication messages of each node are optimized and ...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ad rate of CAN bus and improv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system, CAN bus control system of a pure electric vehicle is studied. Communication messages of each node are optimized and redefined by sorting the message into three types: control message, status message and alann message. Event triggered mode is added to the communication way of CAN bus, and the communica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vehicle is made. It is proved that CAN bus load rate of control system is reduced after optimization, and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optimization event triggered CAN bus control strate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