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词“场”的事件量化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强 袁毓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在生成词库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检索相关语料考察量词"场"跟相关成分的组合情况,指出"场"具有事件量化的功能,要求与之搭配的成分必须具有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语义特征,并通过相关的类型强迫机制生成恰当的语义。此外,... 在生成词库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检索相关语料考察量词"场"跟相关成分的组合情况,指出"场"具有事件量化的功能,要求与之搭配的成分必须具有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语义特征,并通过相关的类型强迫机制生成恰当的语义。此外,"场"还具有非事件量化用法。据此,我们尝试将"场"的语义实现分为:(1)"场1":突出时间过程性;(2)"场2":突出时间过程性并兼具空间场景性;(3)"场3":淡化时间和空间性,突出事件计量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场” 生成词库论 类型强迫 事件量化 事件量化 时间性与事件
原文传递
“都”和“总”事件量化功能的异同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瓒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64,288,共14页
"总"和"都"都具有全称量化事件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子逻辑语义的表达。对两者的事件量化功能,以往文献或仅指出相同之处,或虽对不同之处做出比较,但语料的观察却欠全面。本文在全面观察语言事... "总"和"都"都具有全称量化事件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子逻辑语义的表达。对两者的事件量化功能,以往文献或仅指出相同之处,或虽对不同之处做出比较,但语料的观察却欠全面。本文在全面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总"和"都"在事件量化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量化方向的不同:"都"是左向量化,而"总"是全局量化。通过两者量化方向的不同,可以对两者分布环境的不同、语用差异以及共现时的语序特征等一系列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总” 事件量化 左向量化 全局量化
原文传递
“总”从量化个体到量化事件的历时演变——兼论汉语中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瓒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302,383,共14页
本文通过分析"总"量化功能的历时演变,探讨汉语中彼此独立而又紧密关联的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首先详细考察"总"量化功能的历时演变,指出在"总"由个体量化词演变为事件量化词的过程中,量化历时反... 本文通过分析"总"量化功能的历时演变,探讨汉语中彼此独立而又紧密关联的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首先详细考察"总"量化功能的历时演变,指出在"总"由个体量化词演变为事件量化词的过程中,量化历时反复发生事件所涉的对象是其变化的关键。然后分析个体与事件的事理关联,指出"总"从量化个体到量化事件的语义过渡以及这一演变的逻辑顺序,从个体与事件的事理关联可以得到解释;并进一步指出汉语中个体量化与事件量化的关系:二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既存在同一表达手段的功能交替,又有不同功能共享同一表达手段,在量化领域充分显示了个体与事件之间独立而又共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个体量化 事件量化 演变 关系
原文传递
“有”的个体/事件量化分野及其语义生成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满海霞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6-380,共15页
本文分析“有Φψ”结构的量化及语义生成机制,认为表存在量化的“有”在逻辑上是一个显性的存在量化算子,具有量化个体与量化事件两种用法,二者被量化约束的变元分别来自于Φ中的无定名词和ψ所对应的事件类。受自身存在义的影响,“有... 本文分析“有Φψ”结构的量化及语义生成机制,认为表存在量化的“有”在逻辑上是一个显性的存在量化算子,具有量化个体与量化事件两种用法,二者被量化约束的变元分别来自于Φ中的无定名词和ψ所对应的事件类。受自身存在义的影响,“有”对其所约束成分具有存在的本体论承诺,量化域为ψ时预设个体的存在,量化域为ψ时,预设事件的存在,表现为ψ满足非终结性事件条件。两种量化用法在语用上合而为一,均呈现“有(话题)(评论)”之三分结构,是对传统量词三分结构“量词(量化域)(限定域)”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量化算子 个体量化 事件量化 本体论承诺
原文传递
事件量化中的全称量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晓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从表面上看 ,汉语中“都”与其量化对象之间的线性关系既左亦右。本文提出 ,实质上“都”与其量化对象存在结构关系 ,在线性词序上呈左向量化。采用语言学 ,哲学中常常提到的隐性的事件论元使得“都”的表面左向量化成为可能 ,同时引进... 从表面上看 ,汉语中“都”与其量化对象之间的线性关系既左亦右。本文提出 ,实质上“都”与其量化对象存在结构关系 ,在线性词序上呈左向量化。采用语言学 ,哲学中常常提到的隐性的事件论元使得“都”的表面左向量化成为可能 ,同时引进事件切片的概念以满足“都”的复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 事件 事件量化 事件切片
原文传递
匹配性与“都”对事件的量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琼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6,共9页
本文考察"都"与阶段性/个体性谓词、一次性完成谓词、片段性/非片段性谓词等的共现情况,指出右向关联的"都"最好能处理为对事件量化的"都e";"都e"的作用对象是由语境和上下文提供的事件的集合,... 本文考察"都"与阶段性/个体性谓词、一次性完成谓词、片段性/非片段性谓词等的共现情况,指出右向关联的"都"最好能处理为对事件量化的"都e";"都e"的作用对象是由语境和上下文提供的事件的集合,"都e"对个体没有强制的"穷尽性"和"排他性"的语义要求;"都e"的语义可以通过匹配函数得到更直观的刻画,"都"对其作用对象的复数性语义条件是匹配函数的外在语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向关联 事件量化 分配量化 匹配性
原文传递
基于生成词库的量词“波”的语义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巩思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7-72,共6页
“波”能够作为量词使用的语义基础在于其能够凸显所搭配词语的物性角色,主要体现了所搭配词语的形式角色或构成角色。当“波”具备正式量词的地位后,它可以通过语义生成机制对所搭配词语进行语义上的类型调节和类型强迫。目前量词“波... “波”能够作为量词使用的语义基础在于其能够凸显所搭配词语的物性角色,主要体现了所搭配词语的形式角色或构成角色。当“波”具备正式量词的地位后,它可以通过语义生成机制对所搭配词语进行语义上的类型调节和类型强迫。目前量词“波”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事件量化功能,“波”要求其所搭配的动词成分具有内在时间过程性或者事件性,同时“波”也可以与多类最典型的事件名词相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词库 量词“波” 语义 事件量化
下载PDF
汉语否定词“没(有)”和“不”对焦点敏感度的差异性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宝伦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86,共19页
"不"和"没(有)"是汉语中两个主要的否定词,以往文献把它们视为对焦点敏感的算子,并不区分它们对焦点的敏感度。Herburger(2000)提出通过事件量化(event quantification)分析英语否定词,重新检视非焦点成分对句子所... "不"和"没(有)"是汉语中两个主要的否定词,以往文献把它们视为对焦点敏感的算子,并不区分它们对焦点的敏感度。Herburger(2000)提出通过事件量化(event quantification)分析英语否定词,重新检视非焦点成分对句子所述事件的量化影响,认为事件量化词的量化是受限于其辖域内的非焦点成分,该成分给出的是一个背景事件描述。Beaver和Clark(2003)也认为即使对焦点敏感的算子的释义可能与焦点直接或间接有关,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处理。根据Herburger及Beaver和Clark的分析,我们提出"不"和"没(有)"对焦点的敏感程度并不一样:"不"是一个对焦点敏感的否定算子,与焦点直接关联得出"不"字句的基本释义;而由于句法上的限制,"没"必须依附于"有","没"的释义只能是对焦点间接敏感。此外,通过事件量化分析,"没"可以被看作是否定情状存在的量化词,它的释义显示,量化结构中的背景或限定部分可以通过句子去掉焦点部分得出,而焦点在"没"字句中的角色是给出非焦点或背景部分,以对与"没"有关的背景事件进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词 焦点 否定情状存在量化 事件量化 背景事件描述
原文传递
论“都”的隐性否定和极项允准功能 被引量:70
9
作者 袁毓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20,共15页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关于范围副词"都"的关联成分和约束方向的争论,然后沿着蒋严(1998)关于"都"可以左向约束预设中的成分的思路,假设"小李都买呢子的衣服"一类句子省略了"买衣服"一类谓词性拷...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关于范围副词"都"的关联成分和约束方向的争论,然后沿着蒋严(1998)关于"都"可以左向约束预设中的成分的思路,假设"小李都买呢子的衣服"一类句子省略了"买衣服"一类谓词性拷贝式话题;并通过话题链接这种语用测试和照应关系、允准否定极项等语义测试来证明上述假设,揭示表示总括义、可以重读的"都"只能左向约束其关联成分,在特定句式中"都"具有隐性否定和允准"从来"等否定极项的语义功能。还顺便讨论了"都"允准否定极项造成的句法后果("都"和"也"在"Wh+都/也+VP"格式中有不同的分布选择)。最后,通过对真实文本语料的统计分析,证明"从来"的确是否定极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关联成分 约束方向 量化事件 拷贝式话题 隐性否定 否定极项
原文传递
“都”字句中疑问代词的分配索引功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90,共12页
既有文献把"都"看作局域性名物量化,"都"后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是不是量化对象等难题无法解决。以"都"全局性量化事件为出发点,本文全面考察了疑问代词在"都"前后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句法位置... 既有文献把"都"看作局域性名物量化,"都"后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是不是量化对象等难题无法解决。以"都"全局性量化事件为出发点,本文全面考察了疑问代词在"都"前后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句法位置、信息结构对"都"字句中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具有明显的限定作用,不同语义类别的疑问代词与句法分布呈现出不同的互动关系。在"都"前,表任指义的疑问代词充当分配索引,与分配算子"都"之间是分配性依存关系;在"都"后,当且仅当分配项有差异且分配域、分配索引在"都"前都隐含时,疑问代词才须作复数性解读。此时,"都"后分配项中的疑问代词间接起到了分配索引的功能,同隐含在预设中的分配域在数方面保持一致。实际上,这仍是"都"量化事件的连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字句 疑问代词 分配索引功能 量化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