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教学目标的实现
1
作者 杜艳华 《成功》 2017年第17期107-107,共1页
说明事理类课文的教学,要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设计教学活动:一、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二、通过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三... 说明事理类课文的教学,要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设计教学活动:一、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二、通过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三、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培养学生广泛涉猎及捕捉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说明事理类课文 人文性 工具性
下载PDF
《晏子春秋》的助动词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振武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6,共11页
本文研究《晏子春秋》的助动词系统。主要观点是:1.助动词"欲"应该分为两个,"欲_1"表示施事者即将独立做出他想做的行为,"欲_2"则相当于"愿"。"不欲"全部相当于"不愿"。2.... 本文研究《晏子春秋》的助动词系统。主要观点是:1.助动词"欲"应该分为两个,"欲_1"表示施事者即将独立做出他想做的行为,"欲_2"则相当于"愿"。"不欲"全部相当于"不愿"。2."可"和"能",虽然都是表示可能性,但所关涉的动作行为的方向不一样。"可"表示由外向内,因此极少带动宾结构宾语;"能"表示由内向外,其最大特点就是能以动宾(或介宾)结构及其各种扩展式作为宾语。"可以"总体上相当于"能"而不相当于"可"。3."能"重在对施事者自身能力的估计或认定,"得"则重在表客观的许可。二者在典型的句子里界限清楚,在一些非典型场合则界限比较模糊,而在现代汉语里,二者都用"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助动词 晏婴 短篇小说集 意愿 能可 事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