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钧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7-42,共6页
本文通过对音乐在二人转中的重要作用、莲花落的秧歌属性以及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音乐之间亲缘关系的分析,阐明了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艺术。二人转是莲花落艺术在东北衍变而成的歌舞演唱形式。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莲花落音乐 秧歌属性 歌舞演唱形式 民间音乐 母体 音乐形式
下载PDF
关注地方乡土艺术传承 促二人转音乐顺兴发展——二人转音乐文化在地方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导学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国忠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4-145,共2页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期的热点问题。二人转是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多年来一直深受东北大众喜爱。本文试图通过本土民间音乐艺术在地方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导学模式,探索二人转音乐文化延流的新...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期的热点问题。二人转是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多年来一直深受东北大众喜爱。本文试图通过本土民间音乐艺术在地方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导学模式,探索二人转音乐文化延流的新途径。让学生在探研中掌据二人转音乐文化内容和信息、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使地方乡土二人转音乐文化资源能得以、保护、传承和幔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地方高校 课程体系导学
下载PDF
二人转音乐的艺术特点及其美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士贵 黄明亮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5期54-54,共1页
二人转音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旋律优美动听,说唱结合、载歌载舞,生动幽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通过介绍二人转音乐丰富的唱腔音乐曲牌以及独特的音乐体制等艺术特色,从而挖掘出二人转音乐的淳朴美... 二人转音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旋律优美动听,说唱结合、载歌载舞,生动幽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通过介绍二人转音乐丰富的唱腔音乐曲牌以及独特的音乐体制等艺术特色,从而挖掘出二人转音乐的淳朴美、喜兴之美、旋律美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艺术特点 美学特征
下载PDF
谈二人转音乐作用概说
4
作者 徐永刚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6期0072-0072,共1页
东北二人转是集曲艺、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正如著名吉剧作家王肯先生所言:“如从说唱角度上看,它是破格的歌舞、戏剧成分很重的说唱;如从歌舞角度上看,它是罕见的说唱性、戏剧性突出的歌舞;如从戏曲角度上看,它又是少有的... 东北二人转是集曲艺、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正如著名吉剧作家王肯先生所言:“如从说唱角度上看,它是破格的歌舞、戏剧成分很重的说唱;如从歌舞角度上看,它是罕见的说唱性、戏剧性突出的歌舞;如从戏曲角度上看,它又是少有的保存说唱、歌舞技艺较多的戏曲。”因此,现在按一般艺术分类法,把二人转归入走唱类曲艺之中。但是,作为说唱类的曲艺,二人转又有着特殊的艺术个性与整体丰富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艺术性
下载PDF
从电视剧《刘老根》看二人转音乐艺术的传承
5
作者 何国忠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0-241,共2页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历史记事透过时空的跨越呈现出的视觉与听觉的再现和永续。作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点、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表演艺术二人转,自形成至今,始终受到东北广大民众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二人转音乐艺术在地方性电视...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历史记事透过时空的跨越呈现出的视觉与听觉的再现和永续。作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点、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表演艺术二人转,自形成至今,始终受到东北广大民众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二人转音乐艺术在地方性电视剧的传播现象,探索二人转作为地方乡土特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二人转音乐 传承现象
原文传递
二人转的音乐魅力——浅谈东北二人转音乐的审美价值
6
作者 张金彪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大家都知道,东北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演出形式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她是集视觉、听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之所以她能常盛不衰,枝繁叶茂,尤其是近些年这门艺术的审美价值已达到了历史新高,二人转艺人的身价倍增,给二人转艺人带来... 大家都知道,东北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演出形式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她是集视觉、听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之所以她能常盛不衰,枝繁叶茂,尤其是近些年这门艺术的审美价值已达到了历史新高,二人转艺人的身价倍增,给二人转艺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们拥有了豪华的住宅,高档的轿车,更主要的是他们拥有了一大批喜爱他们,支持他们的观众群体既审美主体。我为二人转艺人们而骄傲,为二人转艺术的繁荣而自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曲目 审美价值 编曲 东北
原文传递
丰富多彩的二人转表演形式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佳蕊 《戏剧之家》 2013年第4期17-17,共1页
对二人转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句话。它听上去亲切,赶劲儿,实惠,过瘾,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老百姓对二人转割舍不掉的情与爱。二人转在东北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吸纳了东北民歌、东北大鼓、东北皮影、... 对二人转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句话。它听上去亲切,赶劲儿,实惠,过瘾,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老百姓对二人转割舍不掉的情与爱。二人转在东北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吸纳了东北民歌、东北大鼓、东北皮影、喇叭戏以及太平鼓、评剧、河北梆子、单鼓、吕剧及流行歌曲等不同门类艺术的音调和表演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艺术 曲牌 曲艺 戏曲音乐 九腔十八调 二人转音乐
下载PDF
浅谈龙江剧的音乐创作
8
作者 霍振邦 《北方音乐》 1983年第4期50-56,36,共8页
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发展起来的剧种都有它自己的母体,也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壤,如山东吕剧是在坐唱扬琴发展的。
关键词 龙江剧 音乐创作 地方戏曲 四平调 二人转音乐 坐唱 曲牌音乐 声腔系统 打枣 喇叭牌子
下载PDF
试谈龙江剧的音乐创作
9
作者 王启程 《北方音乐》 1983年第3期68-70,共3页
龙江剧这一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北方新剧种,经过二十四年的努力,已初步完成了它独特的戏曲形式的基本建设。在首都戏剧舞台上的成功演出。
关键词 龙江剧 音乐创作 戏曲形式 二人转音乐 板腔体 喇叭牌子 喇叭戏 地方戏曲 戏剧舞台 音乐语言
下载PDF
风格各异 精彩纷呈——“榆树杯”吉林省第二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音乐管窥
10
作者 李敏杰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1,共2页
2005年9月10日至15日,“榆树杯”吉林省第二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在长春榆树举行。来自全省三十个专业团体近六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届艺术节在集中展示了当代二人转艺术之魅力的同时,更彰显当今二人转音乐创作之成就。充分... 2005年9月10日至15日,“榆树杯”吉林省第二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在长春榆树举行。来自全省三十个专业团体近六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届艺术节在集中展示了当代二人转艺术之魅力的同时,更彰显当今二人转音乐创作之成就。充分体现了二人转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二人转 曲艺 戏剧小品 艺术节 榆树 绿荫林木 吉林省
原文传递
音协黑龙江分会一九八四年工作安排
11
《北方音乐》 1983年第4期3-4,共2页
一九八四年的分会工作,要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总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向和方针、政策,以提高会员和音乐工作者的思想、业务水平,提高创作和表演质量,积极促进群众音乐活动的广泛、健康发展为中心。
关键词 文艺方向 一九 音协 音乐工作者 业务水平 工作安排 音乐活动 指导思想 民间歌曲 二人转音乐
下载PDF
勤奋为“四化”工作的会员
12
作者 舍予 《北方音乐》 1983年第4期9-16,共8页
△中国文联委员、中国音协理事,省歌舞团副团长郭颂,是广大音乐爱好者熟悉的著名歌唱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演唱和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韵味和地方特色的独特风格,因而深受北方农村所喜爱,普遍反映:“
关键词 龙江剧 中国音协 音乐爱好者 中国文联 黑龙江省杂技团 二人转音乐 创作奖 副团长 北方农村 寒江关
下载PDF
多媒体时代的东北音乐文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玉琴 李江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7-210,共4页
东北音乐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它是以口传文化视听艺术传承为主,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体现出人性复归的生命活力。东北音乐文化是在黑土地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具有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其形式和内容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东北音乐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它是以口传文化视听艺术传承为主,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体现出人性复归的生命活力。东北音乐文化是在黑土地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具有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其形式和内容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发生新的转变。电视节目这一大众文化载体形式,曾为东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展现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 民间音乐 多媒体时代 电视节目 东北民歌 文化艺术 地域文化 二人转音乐 载体形式 戏曲频道
原文传递
二人转曲牌【红柳子】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劲 李昂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48,共4页
二人转音乐丰富多彩,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中的数字都是虚指,并不确切指称二人转曲牌的数量,意在表达二人转曲牌数量之丰富。二人转丰富的音乐曲牌并不是一时一地形成的,艺谚有云:二人转是“... 二人转音乐丰富多彩,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中的数字都是虚指,并不确切指称二人转曲牌的数量,意在表达二人转曲牌数量之丰富。二人转丰富的音乐曲牌并不是一时一地形成的,艺谚有云: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这种说法能够说明二人转是一种融合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城喇叭戏 二人转音乐 东北民歌 柳腔 姐妹艺术 凤阳花鼓 演出实践 二人转研究 地方剧种 联曲体
原文传递
二人转曲牌【武嗨嗨】的来源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劲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0-133,共4页
【武嗨嗨】在二人转众多曲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艺人们称为“宝调”。它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是二人转演叙故事情节时最常用的曲牌,有“二人转音乐千斤重,【武嗨嗨】能担八百斤”的说法。郭文宝(艺名白菊花)演唱的《燕青卖线》共37... 【武嗨嗨】在二人转众多曲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艺人们称为“宝调”。它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是二人转演叙故事情节时最常用的曲牌,有“二人转音乐千斤重,【武嗨嗨】能担八百斤”的说法。郭文宝(艺名白菊花)演唱的《燕青卖线》共378句唱词,其中【武嗨嗨】占177句(见寄明编著的《东北蹦蹦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音乐 燕青卖线 叙事功能 白菊花 唱词 蹦蹦 曲牌
原文传递
二人转曲牌【胡胡腔】的形成与发展
16
作者 李昂 马劲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二人转曲牌是在二人转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二人转常用曲牌有很大的变化。受时代的发展、审美的变化以及对其他戏曲、曲艺音乐的吸收和借鉴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常用曲牌逐渐被替代,也有一些曲牌逐渐发展... 二人转曲牌是在二人转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二人转常用曲牌有很大的变化。受时代的发展、审美的变化以及对其他戏曲、曲艺音乐的吸收和借鉴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常用曲牌逐渐被替代,也有一些曲牌逐渐发展为常用曲牌。在二人转艺术的历史中,一段时间之内有些曲牌、曲牌连接的使用方式逐渐形成一种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传统 二人转音乐 伴奏乐器 西秦腔 曲艺音乐 二人转研究 抱板 汉调桄桄 四股弦 唱秧歌
原文传递
新兴剧种音乐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包澄絜 《戏曲研究》 1994年第2期123-142,共20页
在我国现存戏曲剧种中,形成于辛亥革命前后、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的剧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剧种占有很大比例,一说占二分之一。它们与那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在戏曲舞台上交相辉映,并以其多姿多彩受到观众的欢迎。
关键词 音乐传统 戏曲音乐 流派唱腔 二人转音乐 戏曲舞台 曲牌体 民间说唱 辛亥革命前后 说唱艺术 板腔体
原文传递
在传统二人转中淘宝
18
作者 王中堂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9,共2页
东北二人转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才形成了兼有歌舞、说唱、戏曲三重复合因素的相对独立而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以东北大秧歌为母体从孕育、产生到发展,一直不断吸收其他形式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关键词 二人转 导演 东西 曲艺 演员表演 戏曲舞蹈 二人转音乐 东北大秧歌 拉场戏 情节 二人转舞蹈 扇子
原文传递
二人转艺术影响力新论
19
作者 谭吉龙 《戏剧文学》 2003年第3期78-,共1页
由于二人转艺术本身具有强大恒久的艺术魅力,所以它对其它文艺便形成了强大恒久的艺术辐射力,或谓艺术影响力。尽管这种艺术影响力为文艺圈内大多数人所认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故大有重新议论并加以强调的必要。... 由于二人转艺术本身具有强大恒久的艺术魅力,所以它对其它文艺便形成了强大恒久的艺术辐射力,或谓艺术影响力。尽管这种艺术影响力为文艺圈内大多数人所认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故大有重新议论并加以强调的必要。一、对文学创作的影晌二人转艺术首先影响到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演员 曲艺 二人转音乐 龙江剧 艺术 影响力
原文传递
二人转唱功之我见
20
作者 李华兵 《戏剧文学》 2004年第5期41-,共1页
关于二人转表演的“五功”,一致认为是说(说口)、唱(唱功)、扮(使相)、舞(舞蹈)、绝(绝活)。对此说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同意这“五功”,但不同意将说排在首位。我认为,应将唱功排在第一位,即应当是:唱、说、扮、舞、绝。
关键词 二人转 曲艺 唱功 二人转音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