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的尾矿库污染程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嘉慧 张雪峰 +1 位作者 王建英 邓攀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4-69,74,共7页
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评价尾矿库污染程度及范围。在尾矿库周边18个采样点采集盐地碱蓬、苦菜、芦苇和地下水潜层水样,分析3种植物中5种生物标志物活性(含量)以及地下水中53种离子浓度。根据每种生物标志物与地下水中离... 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评价尾矿库污染程度及范围。在尾矿库周边18个采样点采集盐地碱蓬、苦菜、芦苇和地下水潜层水样,分析3种植物中5种生物标志物活性(含量)以及地下水中53种离子浓度。根据每种生物标志物与地下水中离子浓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筛选芦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作为评价指标,将这4种生物标志物响应值用于计算IBR。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17个采样点(GW-4未取到样品)的IBR介于5.63~512.37,差异性显著(P〈0.05),依次为GW-16〉GW-8〉GW-7〉GW-11〉GW-5〉GW-1〉GW-17〉GW-2〉GW-6〉GW-10〉GW-18〉GW-3〉GW-13〉GW-12〉GW-15〉GW-14〉GW-9。IBR评价结果与采样点地下水中污染离子变化趋势及浓度监测结果基本一致。IBR与微核千分率、地下水中各种离子相关性较为显著(P〈0.05),表明IBR可以直接用于尾矿库的生态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芦苇 生物标志 综合生物标志响应指数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应用鱼类生物标志物和IBRv2监测与评价泉州湾石油类污染生物效应状况 被引量:5
2
作者 薄军 郑榕辉 +6 位作者 陈晔 洪幅坤 谢晴 陈金民 邝伟明 陈荣 张玉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 A mRNA和肝CYP1 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 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 A mRNA和肝CYP1 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同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沉积物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新一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v2)对监测站位石油类和PAHs污染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站位的上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相应站位表层水中石油类含量及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相吻合;IBRv2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位IBRv2指数介于1.5-4.2之间,其中2号站环境污染压力最大,4号站最小.在复杂的海洋污染条件下,采用CYP1 A多种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石油类等污染及其生物效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细胞色素P4501A 生物标志 石油类污染 野外监测 二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