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犯罪参与体系中的行为概念与行为人概念
被引量:
4
1
作者
江溯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34-41,共8页
犯罪参与体系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理解集体现象中个人责任问题,即如何将集体现象所产生的结果归责给个人。为了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在刑事立法上发展出了两种犯罪参与的立法体系,即二元参与体系与一元参与体系。一元参与体系可以更为明...
犯罪参与体系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理解集体现象中个人责任问题,即如何将集体现象所产生的结果归责给个人。为了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在刑事立法上发展出了两种犯罪参与的立法体系,即二元参与体系与一元参与体系。一元参与体系可以更为明确地贯彻个人责任原则,因此是更加值得采用的犯罪参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责任
二元参与体系
一元
参与
体系
行为
行为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类犯罪参与体系理论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刑法的犯罪参与体系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洪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7年第5期9-14,共6页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统一正犯的本质并不在于是否区分不同的参与样态,而在于对统一正犯而言,不同的犯罪加功样态并无刑罚制裁资格上的重要性...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统一正犯的本质并不在于是否区分不同的参与样态,而在于对统一正犯而言,不同的犯罪加功样态并无刑罚制裁资格上的重要性;二元参与体系在法律条文中,不仅就犯罪成立概念性地区别正犯与狭义共犯,亦于刑罚评价上区别二者之体系。二元参与体系的主要特点并非在于对犯罪加功类型的区分,而是其在规范上对于不同的加功样态机械地配置了轻重不同的刑罚效果。统一正犯概念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参与类型区分上的困难。我国刑事立法上对犯罪参与体系采用的是统一正犯概念,共犯自然不需从属于正犯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参与
统一正犯
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大陆地区犯罪参与体系的归属研究
3
作者
兰迪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通常将世界各国家、地区有关共同犯罪的立法体例区分为单一正犯体系和正犯与共犯区分体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共同犯罪立法模式与典型的单一正犯体系和区分参与体系进行细致比较,可以认为大陆地区的立法...
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通常将世界各国家、地区有关共同犯罪的立法体例区分为单一正犯体系和正犯与共犯区分体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共同犯罪立法模式与典型的单一正犯体系和区分参与体系进行细致比较,可以认为大陆地区的立法模式兼具两种犯罪参与体系的特征,实为混合的犯罪参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正犯
体系
二元
犯罪
参与
体系
混合犯罪
参与
体系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一正犯体系初论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斯凡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虽然单一正犯体系将所有提供原因力贡献的参与者都视为正犯,但不妨碍在不同的行为人之间进行区分,该体系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正犯和狭义共犯的区分,最大的缺点是弱化了构成要件行为的概念;我国采取的是二元区分体系,但是因为带有单一共...
虽然单一正犯体系将所有提供原因力贡献的参与者都视为正犯,但不妨碍在不同的行为人之间进行区分,该体系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正犯和狭义共犯的区分,最大的缺点是弱化了构成要件行为的概念;我国采取的是二元区分体系,但是因为带有单一共犯体系的某些特征,导致共犯认定上的一系列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正犯
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共犯从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限制的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批判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伟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9,共14页
从规范论的角度看,正犯与共犯犯罪性质当属相同。在犯罪参与的场合,应当从规范论而非存在论角度把握构成要件及其实现。在限制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下,为弥补刑罚处罚漏洞、较好地实现罪刑相当,正犯概念不得不趋于实质化,并呈现...
从规范论的角度看,正犯与共犯犯罪性质当属相同。在犯罪参与的场合,应当从规范论而非存在论角度把握构成要件及其实现。在限制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下,为弥补刑罚处罚漏洞、较好地实现罪刑相当,正犯概念不得不趋于实质化,并呈现'肥大化'现象。在正犯概念实质化过程中,在间接正犯与共同正犯的延长线上衍生出诸多非典型正犯类型,正犯的外延不再是'限缩'而是'扩张'的。在犯罪参与场合,直接行为人与间接行为人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依赖关系,但事实上的依赖并非规范上的从属。参与犯的不法判断应坚持个别的、独立的立场与方法。考虑到我国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明显不同于德、日区分制立法,以单一正犯概念与统一正犯体系为指导展开我国犯罪参与理论的研究不失为妥当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的正犯概念
二元
犯罪
参与
体系
构成要件
从属性
原文传递
我国刑法共犯参与体系性质探讨——从统一正犯视野
被引量:
12
6
作者
刘洪
《政法学刊》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两种体系各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刑法并未提到正犯的概念,我国学者在共犯研究中鲜有涉及到我国犯罪参与体系性质的问题。...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两种体系各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刑法并未提到正犯的概念,我国学者在共犯研究中鲜有涉及到我国犯罪参与体系性质的问题。我国刑法对共犯分类采用的是统一正犯体系,与传统的统一正犯体系相比又具有我国的特色。确定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参与体系性质对于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与实务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正犯
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犯罪
参与
原文传递
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进路及其反思
7
作者
王萌
王志强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0-36,共7页
“破”共犯、“立”正犯的帮助行为正犯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立法模式。对具备严重社会危害性和类型化的犯罪行为,应独立定罪,单独处刑,予以正犯化处理;对于一般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据既有共犯理论和刑法分则已有罪名处理。这样既符...
“破”共犯、“立”正犯的帮助行为正犯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立法模式。对具备严重社会危害性和类型化的犯罪行为,应独立定罪,单独处刑,予以正犯化处理;对于一般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据既有共犯理论和刑法分则已有罪名处理。这样既符合刑法实质正义和罪责刑相适应的要求,又有利于积极的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实现和惩罚犯罪、保证人权的刑法机能的发挥。我国帮助行为正犯化的路径选择应在对帮助行为做出有无正犯化必要的区分的基础上,依据二元制参与体系的理论前提,采用双层二元制参与共犯体系作为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行为正犯化
立法
双层
二元
制
参与
体系
刑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接正犯泛化与统一正犯体系的确立
被引量:
16
8
作者
张伟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94,共12页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国家犯罪参与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伴随犯罪支配理论的兴起,间接正犯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外延也呈现泛化趋势。间接正犯泛化不仅使正犯与共犯的界限愈显模糊,而且侵蚀并瓦解了限制正犯概念及以此为基础建...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国家犯罪参与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伴随犯罪支配理论的兴起,间接正犯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外延也呈现泛化趋势。间接正犯泛化不仅使正犯与共犯的界限愈显模糊,而且侵蚀并瓦解了限制正犯概念及以此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二元犯罪参与体系。通过对间接正犯泛化现象的检讨,发掘并梳理参与犯刑法评价的基本向度与合理方法,反向推演刑法上科学的行为人概念,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新尝试,对我国犯罪参与体系的准确定位乃至重构具有导向意义。我国现行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与扩张正犯概念、统一正犯立法的基本精神及价值旨趣不谋而合。在以统一正犯为视点的我国刑法语境下,间接正犯概念应予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正犯
限制正犯
共同犯罪
二元参与体系
统一正犯
体系
原文传递
限制正犯概念的批判性考察——基于构成要件的视角
9
作者
符天祺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157-171,共15页
引论犯罪参与,是多人共同作用于同一法益侵害结果的现象,是一个事实范畴,并不意味着刑罚的发动。当犯罪参与进入刑法的视野时,即当多数人作用于刑法所规定的不法构成要件,或者对于一定犯罪结果有所作用时,刑法首先要判断的行为人,究竟...
引论犯罪参与,是多人共同作用于同一法益侵害结果的现象,是一个事实范畴,并不意味着刑罚的发动。当犯罪参与进入刑法的视野时,即当多数人作用于刑法所规定的不法构成要件,或者对于一定犯罪结果有所作用时,刑法首先要判断的行为人,究竟是以限定于一定条件之下者,方属于所欲规范与判断的行为人?或者只要与行为作用或结果发生具有关联性存在之人,均可纳入行为人的范围?〔1〕或者说,在共同犯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要件行为
从属性
二元参与体系
帮助犯
教唆犯
构成要件
犯罪
参与
原文传递
题名
犯罪参与体系中的行为概念与行为人概念
被引量:
4
1
作者
江溯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34-41,共8页
文摘
犯罪参与体系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理解集体现象中个人责任问题,即如何将集体现象所产生的结果归责给个人。为了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在刑事立法上发展出了两种犯罪参与的立法体系,即二元参与体系与一元参与体系。一元参与体系可以更为明确地贯彻个人责任原则,因此是更加值得采用的犯罪参与体系。
关键词
个人责任
二元参与体系
一元
参与
体系
行为
行为人
Keywords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differentiate system
unitary system
act
actor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类犯罪参与体系理论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刑法的犯罪参与体系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洪
机构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7年第5期9-14,共6页
文摘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统一正犯的本质并不在于是否区分不同的参与样态,而在于对统一正犯而言,不同的犯罪加功样态并无刑罚制裁资格上的重要性;二元参与体系在法律条文中,不仅就犯罪成立概念性地区别正犯与狭义共犯,亦于刑罚评价上区别二者之体系。二元参与体系的主要特点并非在于对犯罪加功类型的区分,而是其在规范上对于不同的加功样态机械地配置了轻重不同的刑罚效果。统一正犯概念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参与类型区分上的困难。我国刑事立法上对犯罪参与体系采用的是统一正犯概念,共犯自然不需从属于正犯成立。
关键词
犯罪
参与
统一正犯
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Keywords
crime participation
Einheits system
Differenzierungs system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大陆地区犯罪参与体系的归属研究
3
作者
兰迪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7-91,共5页
文摘
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通常将世界各国家、地区有关共同犯罪的立法体例区分为单一正犯体系和正犯与共犯区分体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共同犯罪立法模式与典型的单一正犯体系和区分参与体系进行细致比较,可以认为大陆地区的立法模式兼具两种犯罪参与体系的特征,实为混合的犯罪参与体系。
关键词
单一正犯
体系
二元
犯罪
参与
体系
混合犯罪
参与
体系
比较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一正犯体系初论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斯凡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摘
虽然单一正犯体系将所有提供原因力贡献的参与者都视为正犯,但不妨碍在不同的行为人之间进行区分,该体系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正犯和狭义共犯的区分,最大的缺点是弱化了构成要件行为的概念;我国采取的是二元区分体系,但是因为带有单一共犯体系的某些特征,导致共犯认定上的一系列难题。
关键词
单一正犯
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共犯从属性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G23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限制的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批判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9,共14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典型正犯”(项目号:15NDJC113YB)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质正犯理论与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研究”(项目号:15CFX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从规范论的角度看,正犯与共犯犯罪性质当属相同。在犯罪参与的场合,应当从规范论而非存在论角度把握构成要件及其实现。在限制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下,为弥补刑罚处罚漏洞、较好地实现罪刑相当,正犯概念不得不趋于实质化,并呈现'肥大化'现象。在正犯概念实质化过程中,在间接正犯与共同正犯的延长线上衍生出诸多非典型正犯类型,正犯的外延不再是'限缩'而是'扩张'的。在犯罪参与场合,直接行为人与间接行为人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依赖关系,但事实上的依赖并非规范上的从属。参与犯的不法判断应坚持个别的、独立的立场与方法。考虑到我国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明显不同于德、日区分制立法,以单一正犯概念与统一正犯体系为指导展开我国犯罪参与理论的研究不失为妥当之举。
关键词
限制的正犯概念
二元
犯罪
参与
体系
构成要件
从属性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limited actor
the system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accomplic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subordinate quality of complicity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刑法共犯参与体系性质探讨——从统一正犯视野
被引量:
12
6
作者
刘洪
机构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政法学刊》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文摘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两种体系各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刑法并未提到正犯的概念,我国学者在共犯研究中鲜有涉及到我国犯罪参与体系性质的问题。我国刑法对共犯分类采用的是统一正犯体系,与传统的统一正犯体系相比又具有我国的特色。确定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参与体系性质对于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与实务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统一正犯
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犯罪
参与
Keywords
unified principal offender system
duality participation system
criminal participation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进路及其反思
7
作者
王萌
王志强
机构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出处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0-36,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FX089)。
文摘
“破”共犯、“立”正犯的帮助行为正犯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立法模式。对具备严重社会危害性和类型化的犯罪行为,应独立定罪,单独处刑,予以正犯化处理;对于一般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据既有共犯理论和刑法分则已有罪名处理。这样既符合刑法实质正义和罪责刑相适应的要求,又有利于积极的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实现和惩罚犯罪、保证人权的刑法机能的发挥。我国帮助行为正犯化的路径选择应在对帮助行为做出有无正犯化必要的区分的基础上,依据二元制参与体系的理论前提,采用双层二元制参与共犯体系作为评价思路。
关键词
帮助行为正犯化
立法
双层
二元
制
参与
体系
刑法
Keywords
Alternation of Assisting Behavior to Principal Offenders
Legislation
The Participation Mode of Double Dual System
Criminal Law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接正犯泛化与统一正犯体系的确立
被引量:
16
8
作者
张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9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CFX025)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预研究项目(2017ECNU-YYJ009)
文摘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国家犯罪参与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伴随犯罪支配理论的兴起,间接正犯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外延也呈现泛化趋势。间接正犯泛化不仅使正犯与共犯的界限愈显模糊,而且侵蚀并瓦解了限制正犯概念及以此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二元犯罪参与体系。通过对间接正犯泛化现象的检讨,发掘并梳理参与犯刑法评价的基本向度与合理方法,反向推演刑法上科学的行为人概念,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新尝试,对我国犯罪参与体系的准确定位乃至重构具有导向意义。我国现行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与扩张正犯概念、统一正犯立法的基本精神及价值旨趣不谋而合。在以统一正犯为视点的我国刑法语境下,间接正犯概念应予消解。
关键词
间接正犯
限制正犯
共同犯罪
二元参与体系
统一正犯
体系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限制正犯概念的批判性考察——基于构成要件的视角
9
作者
符天祺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157-171,共15页
文摘
引论犯罪参与,是多人共同作用于同一法益侵害结果的现象,是一个事实范畴,并不意味着刑罚的发动。当犯罪参与进入刑法的视野时,即当多数人作用于刑法所规定的不法构成要件,或者对于一定犯罪结果有所作用时,刑法首先要判断的行为人,究竟是以限定于一定条件之下者,方属于所欲规范与判断的行为人?或者只要与行为作用或结果发生具有关联性存在之人,均可纳入行为人的范围?〔1〕或者说,在共同犯罪中。
关键词
构成要件行为
从属性
二元参与体系
帮助犯
教唆犯
构成要件
犯罪
参与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犯罪参与体系中的行为概念与行为人概念
江溯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类犯罪参与体系理论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刑法的犯罪参与体系
刘洪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大陆地区犯罪参与体系的归属研究
兰迪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一正犯体系初论
刘斯凡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限制的正犯概念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批判
张伟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原文传递
6
我国刑法共犯参与体系性质探讨——从统一正犯视野
刘洪
《政法学刊》
2007
12
原文传递
7
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进路及其反思
王萌
王志强
《梧州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间接正犯泛化与统一正犯体系的确立
张伟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6
原文传递
9
限制正犯概念的批判性考察——基于构成要件的视角
符天祺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