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混合工质灌注式替代的冰箱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鞠飙 刘志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12,共7页
本文从理论制冷循环上计算分析得出了几种全HFC混合替代物HFC32/HFC134a、HFC32/HFC152a、HFC125/HFC134a和HFC125/HFC152a,并对之进行了冰箱实验研究。得出一种性能较为优... 本文从理论制冷循环上计算分析得出了几种全HFC混合替代物HFC32/HFC134a、HFC32/HFC152a、HFC125/HFC134a和HFC125/HFC152a,并对之进行了冰箱实验研究。得出一种性能较为优良的冰箱二元混合替代制冷剂HFC125/HFC15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HFC 二元混合工质 冰箱 实验
下载PDF
二元混合工质HFC23/CFC13池核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强 公茂琼 +1 位作者 吴剑峰 徐烈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实验测量了二元混合工质HFC23/CFCl3池核沸腾传热特性。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0.1-0.55MPa。热流范围为10kW/m^3-300kW/m^2。实验数据同现有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Fujita and Tsutsu/关联式和Thome an... 实验测量了二元混合工质HFC23/CFCl3池核沸腾传热特性。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0.1-0.55MPa。热流范围为10kW/m^3-300kW/m^2。实验数据同现有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Fujita and Tsutsu/关联式和Thome and Shakir关联式对混合工质HFC23/CFC13的传热系数预测较准确,预测值与实验值之差≤±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传热 二元混合工质 共沸
下载PDF
二元混合工质HFC32/125绝热指数计算模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谷波 裴勇华 郑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4,共5页
绝热指数与定压比热在制冷系统数值分析和计算中极为重要。本文以纯物质的PR状态方程为基础 ,利用适当的混合法则对绝热指数和定压比热进行理论推导 ,得出适用于二元混合工质的绝热指数与定压比热方程 ;对HFC32 /1 2 5的定压比热分区间... 绝热指数与定压比热在制冷系统数值分析和计算中极为重要。本文以纯物质的PR状态方程为基础 ,利用适当的混合法则对绝热指数和定压比热进行理论推导 ,得出适用于二元混合工质的绝热指数与定压比热方程 ;对HFC32 /1 2 5的定压比热分区间进行数值拟合 ,得出定压比热的拟合方程。本文对理论推导和数值拟合的结果进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型 二元混合工质 HFC32/125 绝热指数 定压比热 制冷剂 热物理性质
下载PDF
用于脉动热管的二元混合工质热力特性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褚红蕊 解国珍 刘蕾 《制冷与空调》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传热元件。工质种类的选取影响脉动热管的运行与传热,因此应根据脉动热管的用途及相应的温度范围选择适当的工质。提出选取二元混合工作介质(简称混合工质)作为脉动热管的工作介质。分析二元混合工质的露点温度或泡... 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传热元件。工质种类的选取影响脉动热管的运行与传热,因此应根据脉动热管的用途及相应的温度范围选择适当的工质。提出选取二元混合工作介质(简称混合工质)作为脉动热管的工作介质。分析二元混合工质的露点温度或泡点温度与工质的种类、配比、压力之间的关系,以选取适合脉动热管传热特性的二元混合工质热力参数,得到选取混合工质的相应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二元混合工质 配比 压力 泡点温度 露点温度
下载PDF
氦氮二元混合工质脉管制冷特性实验
5
作者 甘智华 陈国邦 +3 位作者 G.Thummes C.Heiden 邱利民 余建平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12,共8页
进行了氦氮二元混合工质在单级脉管制冷机中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氮组分在 3%~ 2 5 %范围内的氦氮混合工质都可以提高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 ,实验中观察到了氦氮混合工质在制冷过程中存在气 液相变和液 固相变温度 ,并得到氮组... 进行了氦氮二元混合工质在单级脉管制冷机中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氮组分在 3%~ 2 5 %范围内的氦氮混合工质都可以提高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 ,实验中观察到了氦氮混合工质在制冷过程中存在气 液相变和液 固相变温度 ,并得到氮组分在其三相点附近的温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 氦氮二元混合工质 制冷特性实验
下载PDF
R170、R600a二元混合工质池内核态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雪东 吴玉凤 +1 位作者 公茂琼 吴剑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9,共6页
进行了R170/R600a二元混合工质池内核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在0.3 MPa饱和压力下,不同热流密度、不同浓度配比的池内核态沸腾传热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各浓度配比下,壁面过热度和池内沸腾换热系数都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进行了R170/R600a二元混合工质池内核态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在0.3 MPa饱和压力下,不同热流密度、不同浓度配比的池内核态沸腾传热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各浓度配比下,壁面过热度和池内沸腾换热系数都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泡露点温差和气液相浓度差都随着R170液相组分浓度配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池内沸腾换热系数则先减小后增大。通过对沸腾换热系数实验数据与相应的经验关联式计算值的比较分析发现,Inoue关联式能够比较好的关联各浓度配比下的沸腾换热系数,其平均绝对偏差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内核态沸腾换热 R170/R600a 二元混合工质 关联式
下载PDF
二元混合工质的节流最大转变温度状态方程计算
7
作者 陈琪 冯仰浦 陈国邦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基于对 Joule- Thomson系数αh 及转变曲线计算公式的推导 ,计算了二元混合工质的最大转变温度 Tkm 。
关键词 节流制冷 转变曲线 状态方程 二元混合工质 节流转变温度 Joule-Thomson系数
下载PDF
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推算二元及三元HFC/HC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胡芃 高静轩 +1 位作者 陈龙祥 陈则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0-355,共6页
以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利用建立的二元相互作用系数kij差值关联模型,对11组二元HFC/HC混合工质及5组三元HFC/HC混合工质(HFC32/HFC125/HFC134a,HC290/HC600a/HFC32,HFC125/HFC143a/HFC134a,HFC32/HC290/HFC227ea,HFC32/HFC125/HC290... 以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利用建立的二元相互作用系数kij差值关联模型,对11组二元HFC/HC混合工质及5组三元HFC/HC混合工质(HFC32/HFC125/HFC134a,HC290/HC600a/HFC32,HFC125/HFC143a/HFC134a,HFC32/HC290/HFC227ea,HFC32/HFC125/HC290)汽液相平衡性质进行了推算,并与文献实验数据比较,对压力计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23%、8.32%、1.43%、0.40%、1.71%,对气相组分计算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086、0.0132、0.0054、0.0071、0.0089。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推算二元及三元HFC/HC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相平衡 二元混合工质 三元混合工质 HFC/HC 推算
下载PDF
二元氮-氟里昂低温混合工质的最佳配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名尧 何雅玲 吴沛宜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5期54-58,共5页
从高技术应用的要求出发,论述了纯质及氮-烃类混合工质的不足,用PR方程分析了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节流循环特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的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是十分必要的。并以不同温度下的△H_T为目标函... 从高技术应用的要求出发,论述了纯质及氮-烃类混合工质的不足,用PR方程分析了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节流循环特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的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是十分必要的。并以不同温度下的△H_T为目标函数,优化计算了一些二元氮,氟里昂低温混合工质的最佳成分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工质 制冷循环 最佳配比 制冷机
下载PDF
三元混合工质在变浓度空气源热泵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永亮 陈光明 +1 位作者 陈斌 王勤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2-137,共6页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变浓度(容量)热泵系统中混合工质的研究进展,结合理论和试验结果,提出了在变浓度空气源热泵系统中使用三元混合工质的概念,并与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比较。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具有较大潜力的R32/R125/R227ea,R32/R143a/R2...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变浓度(容量)热泵系统中混合工质的研究进展,结合理论和试验结果,提出了在变浓度空气源热泵系统中使用三元混合工质的概念,并与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比较。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具有较大潜力的R32/R125/R227ea,R32/R143a/R227ea,R32/R143a/R134a和R32/R125/R134a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分析了它们在变浓度热泵系统中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它们在满足热泵变浓度容量调节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是替代R22的理想工质,其中首推R32/R125/R227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合工质 变浓度 热泵 节能 空气源热泵 非共沸混合工质 R134A 应用 热泵系统 二元混合工质
下载PDF
二元工质Marangoni对流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志强 陈淑玲 +1 位作者 刘秋生 同少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4-679,共6页
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正值表面张力温度系数的二元醇类特殊水溶液Marangoni对流流动.首先通过实验测量确定正戊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在特定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区间内具有明显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变化区域,然后利用特定浓度配比的正戊醇... 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正值表面张力温度系数的二元醇类特殊水溶液Marangoni对流流动.首先通过实验测量确定正戊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在特定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区间内具有明显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变化区域,然后利用特定浓度配比的正戊醇水溶液,采用PIV方法实验观测了矩形液池中二元工质液层在水平温差驱动下的Marangoni对流,发现了不同于常规的反向热毛细对流流动,测量的表面速度分布与相同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变化趋势一致.实验观测和理论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表面张力温度系数为正值时二元工质液层的热毛细流动输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工质 Marangoni对流 表面张力 PIV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混合工质热力参数特性与脉动热管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褚红蕊 解国珍 刘蕾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以PR状态方程、逸度系数方程、混合法则、相平衡方程组为基础,求解出混合工质特定压力下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从而绘制出二元混合工质在特定压力下的气液相平衡图。分析了二元混合工质的露点温度或泡点温度与工质的种类、配比、压力之... 以PR状态方程、逸度系数方程、混合法则、相平衡方程组为基础,求解出混合工质特定压力下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从而绘制出二元混合工质在特定压力下的气液相平衡图。分析了二元混合工质的露点温度或泡点温度与工质的种类、配比、压力之间的关系。以选取适合脉动热管传热特性的二元混合工质热力参数为例,得到选取混合工质的相应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工质 配比 压力 泡点温度 露点温度
下载PDF
用状态方程法研究混合工质的热物性
13
作者 苏志军 阙雄才 +2 位作者 陈芝久 严家騄 鲍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用状态方程法研究混合工质的热物性苏志军,阙雄才,陈芝久(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30)严家 ,鲍雷(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教研室哈尔滨150001)关键词状态方程,CFCs替代工质,二兀混合工质,汽液平衡性... 用状态方程法研究混合工质的热物性苏志军,阙雄才,陈芝久(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30)严家 ,鲍雷(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教研室哈尔滨150001)关键词状态方程,CFCs替代工质,二兀混合工质,汽液平衡性质1前言混合工质作为一种新型工质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方程 二元混合工质 制冷剂 热物性
下载PDF
混合工质摩尔配比对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密晓光 陈杰 +3 位作者 余思聪 丁超 胡海涛 丁国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0,12,共5页
为了明确混合工质摩尔配比对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换热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乙烷/丙烷二元混合工质两相流体在壳侧的换热特性试验研究。其中,乙烷与丙烷摩尔配比分别为10:90、30:70与60:40,干度工况范围为0.2~1.0,质流密度为40~80 kg/(m^2&#... 为了明确混合工质摩尔配比对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换热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乙烷/丙烷二元混合工质两相流体在壳侧的换热特性试验研究。其中,乙烷与丙烷摩尔配比分别为10:90、30:70与60:40,干度工况范围为0.2~1.0,质流密度为40~80 kg/(m^2·s),热流密度为6 kW/m^2。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乙烷/丙烷二元混合工质,当干度小于0.7时,换热系数随乙烷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干度大于0.7时,换热系数随乙烷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绕管式换热器 乙烷/丙烷二元混合工质 两相流 换热
下载PDF
混合工质R134a/R23焓-浓度图的绘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雁 杜垲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6,共6页
使用PR(Peng-Robinson)方程对混合工质R134a/R23进行了气液相平衡的预测和焓、熵的计算。针对PR方程液相精度比较差的问题,对PR方程引入了修正系数,重新推导了逸度系数、余函数等表达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根据计算得到... 使用PR(Peng-Robinson)方程对混合工质R134a/R23进行了气液相平衡的预测和焓、熵的计算。针对PR方程液相精度比较差的问题,对PR方程引入了修正系数,重新推导了逸度系数、余函数等表达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根据计算得到的R134a/R23热物性数据,绘制了工程上广泛使用的二元混合工质的焓-浓度图,为基于该混合工质的循环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34A 浓度图 绘制 二元混合工质 PR方程 气液相平衡 热物性数据 修正系数 逸度系数 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 循环计算 基础数据 表达式 余函数
下载PDF
二元环保型混合工质一次分凝循环性能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勤 孙腾飞 +2 位作者 崔抗 陈福胜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9-552,共4页
应用定循环运行压比优化方法,对采用环保型二元混合工质的单级压缩一次分凝循环,进行了-60℃温度位的循环性能数值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循环COP的因素有混合工质成分(工质组元、工质浓度)和循环压力位(循环低压和循环压比),必须综合... 应用定循环运行压比优化方法,对采用环保型二元混合工质的单级压缩一次分凝循环,进行了-60℃温度位的循环性能数值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循环COP的因素有混合工质成分(工质组元、工质浓度)和循环压力位(循环低压和循环压比),必须综合考虑进行优化。不可燃混合工质R23/R134a、R23/R227ea和R23/R236ea中,R23摩尔浓度为0.55和0.6的R23/R236ea循环在压比为7和10时,分别有最大的COP;自然混合工质R170/R290、R170/R600a和R170/R600中,R170摩尔浓度为0.65和0.7的R170/R600循环在压比为7和10时,分别有最大的C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工质 优化 自复叠 环保
原文传递
小型制冷机替代工质的研究(上)
17
作者 张于峰 《制冷与空调》 2000年第4期39-45,共7页
1.替代工质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1.1替代工质的研究历史 一个多世纪以来,制冷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早成功应用的制冷剂为挥发性液体乙醚(R610),后来以二氧化碳(R744)、氨(R717)、和二氧化硫(R764)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相继开发成... 1.替代工质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1.1替代工质的研究历史 一个多世纪以来,制冷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早成功应用的制冷剂为挥发性液体乙醚(R610),后来以二氧化碳(R744)、氨(R717)、和二氧化硫(R764)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相继开发成功,这就是所谓的第一代制冷剂。到本世纪末又有几种工质采用,它们分别是氯甲烷(R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工质 混合制冷剂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 小型制冷机 制冷系统 温室效应 替代制冷剂 近共沸 蒙特利尔议定书 二元溶液
下载PDF
甲醇/丙酮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乔铁梁 崔晓钰 +1 位作者 韩华 李治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8-154,共7页
作为高效传热元件,振荡热管在解决微小空间但热通量较高的电子器件散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工质的选取对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甲醇、丙酮纯工质及两者不同配比(7︰1,4︰1,1︰4,1︰7)的混合工质,对不同充液率(45... 作为高效传热元件,振荡热管在解决微小空间但热通量较高的电子器件散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工质的选取对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甲醇、丙酮纯工质及两者不同配比(7︰1,4︰1,1︰4,1︰7)的混合工质,对不同充液率(45%,62%,70%)和加热功率(10~100 W)工况时的热阻特性进行试验,分析甲醇、丙酮工质的物性及其相互作用特性对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甲醇/丙酮二元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小充液率时,振荡热管蒸发段均出现明显的烧干现象,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烧干时热阻较纯工质小,即在50 W时,甲醇、丙酮纯工质振荡热管热阻分别为1.509℃/W、1.484℃/W,而甲醇/丙酮1︰7时振荡热管热阻为0.88℃/W,其他配比时热阻在纯工质及混合工质配比1︰7之间,特别是在丙酮中加入少量甲醇(比如甲醇/丙酮1︰7)能有效地改善振荡热管的烧干情况;大充液率下,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热阻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变得较为平缓且相互之间相差不是不大,传热性能普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热管 二元混合工质 传热特性 热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DME混合物竖直圆管内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博文 樊永岳 +2 位作者 王岩松 洪文鹏 牛晓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1-488,共8页
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超临界CO_(2)/DME(二甲醚)二元混合工质在竖直圆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管径4 mm,管长为1000 mm;CO_(2)/DME浓度配比分别为97/3、95/5、92/8、90/10、85/15、以及70/30;质量流速为125~200 kg... 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超临界CO_(2)/DME(二甲醚)二元混合工质在竖直圆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管径4 mm,管长为1000 mm;CO_(2)/DME浓度配比分别为97/3、95/5、92/8、90/10、85/15、以及70/30;质量流速为125~200 kg·m^(-2).s^(-1);热流密度为15~30 kW.m^(-2),入口温度295~308 K,入口压力8~15 MPa。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工质在各自临界压力下应用时,随着DME浓度的增加,换热系数的峰值逐渐减低,但在温度大于310 K时混合工质的换热系数会高于纯CO_(2)。压力相同时,随着DME浓度的增大,拟临界温度升高,换热系数峰值点也随之向温度升高的方向移动。混合工质的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拟临界点前,增大热流密度及降低压力对管内传热有利,而在拟临界点之后,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升高以及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2 二元混合工质 对流传热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