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禅法
1
作者 温珍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二入四行禅法。二入四行禅法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融摄性,涵盖佛教的基本见地(理法)、教化方法(教法)和行证方法(行法),是一套完整的禅法体系。这一禅法体系为早期禅宗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范...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二入四行禅法。二入四行禅法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融摄性,涵盖佛教的基本见地(理法)、教化方法(教法)和行证方法(行法),是一套完整的禅法体系。这一禅法体系为早期禅宗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范式,也为后世禅宗五家七宗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禅宗 二入四行 禅法体系
下载PDF
论菩提达摩“二入四行”思想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瑾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6,共4页
菩提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其禅法思想造就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中国禅宗上。从禅宗思想内核来看,达摩后世的中国禅宗,主要遵循并继承着达摩“二入四行”的思想本质。其所开展的理入行入,不但兼容世间、出世间二法,更为中... 菩提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其禅法思想造就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中国禅宗上。从禅宗思想内核来看,达摩后世的中国禅宗,主要遵循并继承着达摩“二入四行”的思想本质。其所开展的理入行入,不但兼容世间、出世间二法,更为中国禅宗的终极追求,开创了佛教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二入四行 中国佛教
下载PDF
马祖与《楞伽经》、《二入四行论》
3
作者 石井公成 《佛学研究》 2005年第1期180-188,共9页
马祖道一禅师决定中国禅宗的前进方向。然而,若为南宗、北宗的图式以及《六祖坛经》所缚局限的话,则无法了解马祖的初衷。马祖与弘忍及老安同样重视《楞伽经》,然而对于“心”的说明则不仅彻底地基准于《楞伽经》的主张,亦从独自实践的... 马祖道一禅师决定中国禅宗的前进方向。然而,若为南宗、北宗的图式以及《六祖坛经》所缚局限的话,则无法了解马祖的初衷。马祖与弘忍及老安同样重视《楞伽经》,然而对于“心”的说明则不仅彻底地基准于《楞伽经》的主张,亦从独自实践的立场来追求“心”与“佛”的关系。此外,其也同样重视与《楞伽经》内容相一致的《二入四行论》。马祖的“平常心”的主张即是基于《二入四行论》。此种倾向,更为其徒孙黄檗希运所继承。我们有必要以《二入四行论》至马祖的发展为中心,在注意其对《楞伽经》加以活用的同时,对早期禅宗史进行新的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安 《楞伽经》 二入四行论》 平常心
下载PDF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导读
4
作者 道坚 《广东佛教》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达摩禅师(?-536年)出生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致力于大乘佛教及禅定的修习。梁·普通八年(527年)航海来到广州,受到梁武帝的启请赴金陵,因缘不契而游化嵩洛之间,修习壁观入定之术。弟子道育、慧可、僧副和昙林等人跟随达摩禅师... 达摩禅师(?-536年)出生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致力于大乘佛教及禅定的修习。梁·普通八年(527年)航海来到广州,受到梁武帝的启请赴金陵,因缘不契而游化嵩洛之间,修习壁观入定之术。弟子道育、慧可、僧副和昙林等人跟随达摩禅师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禅师 二入四行论》 禅法思想 佛教 般若思想
下载PDF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禅法(上)——禅宗源头“达摩西来意”发微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笑天 《法音》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0,共8页
关键词 禅宗 佛教文化 二入四行 菩提达摩
原文传递
戒行合一: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
6
作者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并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敦煌本《二入四行论》 声闻戒 般若“六度”如来藏
下载PDF
僧稠与菩提达摩禅法之比较——兼论北朝禅风的转向
7
作者 黄敏 《人文论丛》 2019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僧稠与菩提达摩禅法的差异可追溯至道宣《续高僧传》对二人的评价。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指出僧稠禅法的基于四念处、十六特胜、五停心等系列小乘禅观修行法而建立,为北朝流行禅法,其禅法的种种神异传说,又体现出佛道交融下禅学与道术的... 僧稠与菩提达摩禅法的差异可追溯至道宣《续高僧传》对二人的评价。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指出僧稠禅法的基于四念处、十六特胜、五停心等系列小乘禅观修行法而建立,为北朝流行禅法,其禅法的种种神异传说,又体现出佛道交融下禅学与道术的结合,这是其禅法的基本特征。而菩提达摩以二入四行追求契理的无所得智,其以大乘空慧御定,力图还原大乘佛教修行的本来面目。僧稠禅法与达摩禅法的这种差异,折射出当时北方地区禅风的一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稠 念处 菩提达摩 二入四行 壁观
下载PDF
题《达摩神悟图》
8
作者 净慧 《法音》 1983年第6期101-,共1页
其心寂寂, 其目炯炯, 虑绝情忘, 廓然无圣。以言遣言, 将楔出楔, 觅心无处, 安心已毕。
关键词 达摩 以言 海众 二入四行 五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