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明外史》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小说潮 被引量:1
1
作者 佘小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文联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小说流行的历史环境,分析了《春明外史》的时代特点和文学成就,以及它在当时取得成功并受到作者偏爱的原因,探讨了环境、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春明外史》 社会小说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文学作品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学生运动短暂沉寂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斌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9-11,共3页
"五四"之后学生分流现象严重、社会各界及教育界的反感、学生内部的分裂、政府调控与学界内外的引导以及工农运动作用的凸显等原因,学生运动出现短暂沉寂。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学生运动 短暂沉寂 原因
下载PDF
女性的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内蕴
3
作者 李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从“人”之子的觉醒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追求恋爱自由到建立现代性爱观念,从批判男权文化到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反映女性从“女”到“... 从“人”之子的觉醒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追求恋爱自由到建立现代性爱观念,从批判男权文化到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反映女性从“女”到“人”再到“女人”的发展过程,记录了女性成长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和沉重的前进步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 内蕴 主题 发现 现代女作家 “人” 话语方式 男权文化 群体形象 发展过程 心路历程 女性成长 性爱观 “女” 觉醒 言说
下载PDF
文史结合的多重启示——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
4
作者 程玉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96,共3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敏感的复杂文史现象,它表面上是对“五四文学”的悖离与反叛,本质上却是对新文化精神的继承与超越。如今,这一度被忽视的学术难题首次得到了周全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供了文史结合研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敏感的复杂文史现象,它表面上是对“五四文学”的悖离与反叛,本质上却是对新文化精神的继承与超越。如今,这一度被忽视的学术难题首次得到了周全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供了文史结合研究的多重学术启示。2013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即是这样一部不负众望的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革命文学” 文史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继承与超越 新文化精神 五四文学 学术
下载PDF
性与性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叙事
5
作者 卢建红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性文学创作形成一脉强劲的支流 ,出现了郁达夫、张资平、叶灵凤、凌叔华、丁玲一批涉性的作家和作品。他 (她 )们的创作被视为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一部分 ,受到后世的肯定。但从性别叙事的角度看 ,男女作家表现出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性文学创作形成一脉强劲的支流 ,出现了郁达夫、张资平、叶灵凤、凌叔华、丁玲一批涉性的作家和作品。他 (她 )们的创作被视为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一部分 ,受到后世的肯定。但从性别叙事的角度看 ,男女作家表现出鲜明的不同 ,表明二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性别差异和创作者的性别自觉问题刚刚浮出水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叙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小说 性叙事 郁达夫 张资平 叶灵凤 性解放 茅盾 沈从文 冯沅君 凌淑华 丁玲
下载PDF
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春晖园名师聚散之谜
6
作者 俞英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3,共1页
现在人们谈论白马湖和春晖中学的时候,最愿意谈论其文化成就:夏丐尊在他的“平屋”里翻译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和丰子恺的漫画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在白马湖畔。回顾历史,... 现在人们谈论白马湖和春晖中学的时候,最愿意谈论其文化成就:夏丐尊在他的“平屋”里翻译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和丰子恺的漫画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在白马湖畔。回顾历史,白马湖确实呈现出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实.上世纪二十年代这批文人在历史转折期走向乡间的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是让现代人更加叹为观止的。现在谁愿意舍弃大都市而跑到这样的乡村里来呢?而当初却是这样一批文化精英,他们愿意独处一隅,在春晖园里.他们试图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国?为何又匆匆结束了这个春晖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春晖中学 名师 解读 《爱的教育》 白马湖 亚米契斯 文化成就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工人运动探究
7
作者 李明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9-62,共4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当时,河南爆发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人运动,其中以陇海铁路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及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推动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党史学习深入开展的当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当时,河南爆发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人运动,其中以陇海铁路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及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推动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党史学习深入开展的当下,对这段工人运动史的探究很有积极意义,彰显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的磅礴伟力,汇集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运动 中国工运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河南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浙江宁波地区的县议会
8
作者 周泉胜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8-74,共7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宁波地区的地方自治再起,各县于1922年陆续成立了县议会。但是在议员的选举中诸如贿选﹑作弊等问题不断,而在县议会运作过程中更是暴露出内部派系林立,议案数量少与质量差等问题。以上县议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基层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宁波地区的地方自治再起,各县于1922年陆续成立了县议会。但是在议员的选举中诸如贿选﹑作弊等问题不断,而在县议会运作过程中更是暴露出内部派系林立,议案数量少与质量差等问题。以上县议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基层民主建设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宁波地区 县议会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新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周莉萍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2期37-41,50,共6页
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女性”在行为、就业、教育和两性关系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她们特立独行,就业和教育呈上升趋势,两性关系朝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变化,与20年代消费社会的出现、性革命思想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密切的关... 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女性”在行为、就业、教育和两性关系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她们特立独行,就业和教育呈上升趋势,两性关系朝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变化,与20年代消费社会的出现、性革命思想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密切的关系,并对妇女运动、美国社会的妇女观和妇女的自我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美国 “新女性” 行为 就业 教育 婚姻 家庭 社会经济 文化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晏妮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日本 中国 电影研究 电影发展史 电影文化
原文传递
刘海粟的一九二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从油画至国画创作转型探析
11
作者 万伊 《荣宝斋》 2016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一九二四年对近于而立之年的刘海粟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广为人知的"人体模特儿"风波把他推到历史的前沿。与此同时,对中西绘画认识的转向影响了他的创作实践。本文试从刘海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与吴法鼎等人的交游活动中,探寻其... 一九二四年对近于而立之年的刘海粟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广为人知的"人体模特儿"风波把他推到历史的前沿。与此同时,对中西绘画认识的转向影响了他的创作实践。本文试从刘海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与吴法鼎等人的交游活动中,探寻其中国画创作思想的萌发,以及他转向中国画研究与创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创作转型 刘海粟 中国画 油画 创作实践 中西绘画 创作思想
原文传递
评述“五四”后二十年代的“自然主义论战”
12
作者 程红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自然主义论战”主要集中于1922年至1923年。1922年第十三卷第2号《小说月报》上,沈雁冰发表致读者信,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文学“不宜拘泥于某种主义”的说法,鲜明地提出“中国文学若要上前,别自然主义这一期是跨不过的。”由此引起许... “自然主义论战”主要集中于1922年至1923年。1922年第十三卷第2号《小说月报》上,沈雁冰发表致读者信,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文学“不宜拘泥于某种主义”的说法,鲜明地提出“中国文学若要上前,别自然主义这一期是跨不过的。”由此引起许多读者来信,发表各自对自然主义的看法。创造社的作家们也就此问题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现点。这次论战,区分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异同处,认识了自然主义在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论战" 中国文学 "五四"运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现实主义 客观 描写
下载PDF
美国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服饰色彩探究——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
13
作者 沈志豪 《流行色》 202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通过剖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的服饰色彩来探究“爵士时代”的服饰流变,利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方式从案例中探寻“爵士时代”的服饰文化底蕴,并通过电影发掘现代服饰色彩这一文化符号的变迁,反映了“爵士时代”文化背景下... 通过剖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的服饰色彩来探究“爵士时代”的服饰流变,利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方式从案例中探寻“爵士时代”的服饰文化底蕴,并通过电影发掘现代服饰色彩这一文化符号的变迁,反映了“爵士时代”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貌与传统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为探究“爵士时代”服饰色彩文化对服饰审美特性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供理论依据,对加深理解爵士时代的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士时代 服饰色彩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下载PDF
孙科与二十年代广州的市政革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文宁 《档案与史学》 2003年第2期53-57,共5页
关键词 孙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广州 市政建设 城市建设
下载PDF
“登高英雄”杨连第
15
作者 张如炎 《协商论坛》 2023年第7期58-59,共2页
“哐啷,哐啷”……童年的绿皮火车站站都停,让人昏昏欲睡。进入三门峡观音堂境内时,我总会被声音拂去睡意:“快看,快看,杨连第大桥到了!”以前我从未认真了解过这个名字,依稀觉得这或许只是一个地名。却不曾想,这是荒山僻岭之间的一段... “哐啷,哐啷”……童年的绿皮火车站站都停,让人昏昏欲睡。进入三门峡观音堂境内时,我总会被声音拂去睡意:“快看,快看,杨连第大桥到了!”以前我从未认真了解过这个名字,依稀觉得这或许只是一个地名。却不曾想,这是荒山僻岭之间的一段传奇。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铁路时代”到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开始营建铁路,古老的崤函古道也因途经的陇海铁路焕发出新的活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陇海铁路线上当时最高的桥梁——8号桥诞生,位于今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和硖石乡之间,高45米,长172.5米,由法国、英国、比利时三国工程师共同设计,是陇海铁路贯通东西的关键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陇海铁路 杨连第 观音堂 工业革命 三门峡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新的活力
下载PDF
小资产阶级:压抑、膨胀和分裂 被引量:13
16
作者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共11页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分裂 膨胀 资产阶级意识 文学史 概念
下载PDF
独辟蹊径的书院史力作——读肖永明教授《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视野中的书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胜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发表“书院的历史与精神”、“书院制史略”两篇文章至今.中国的书院研究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历程。在这九十年中,相关论文发表2000余篇、专著出版70余部.研究成果堪称丰硕。其中.某些开创新范式、开辟新方向...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发表“书院的历史与精神”、“书院制史略”两篇文章至今.中国的书院研究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历程。在这九十年中,相关论文发表2000余篇、专著出版70余部.研究成果堪称丰硕。其中.某些开创新范式、开辟新方向的成果。无一不是独辟蹊径.发前人之未发。导来者之先路.从而成为书院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肖永明教授《儒学·书院·社会一一社会文化视野中的书院》(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出版)一书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书院与儒学在社会中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详密考察,既有新方向的开辟,也有新观点的提出.还有新方法的使用.堪称别开生面。可以预言。它也必将成为书院研究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史 文化视野 社会 儒学 教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力作 研究成果
下载PDF
生命意识的追寻与表现——刘庆邦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志平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6,共6页
文学的生命意识这一命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的。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郭沫若就提出了“生命底文学”这一观点,认为“生命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随后,只想建造供奉人性... 文学的生命意识这一命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的。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郭沫若就提出了“生命底文学”这一观点,认为“生命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随后,只想建造供奉人性的“希腊神庙”的沈从文先生更是极其崇尚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小说创作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刘庆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为艺术而艺术 文学的本质 生命哲学
下载PDF
丝网版画与数码综合实验技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磊 李臣义 《上海艺术家》 2008年第3期90-91,共2页
从原始的孔漏版印制技术到现代先进的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1915年.美国首先发明了丝网感光版.从而结束了手工雕版的丝印制版技术.这是丝网印刷技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丝网印刷的技术虽然有了很高的水平.但用... 从原始的孔漏版印制技术到现代先进的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1915年.美国首先发明了丝网感光版.从而结束了手工雕版的丝印制版技术.这是丝网印刷技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丝网印刷的技术虽然有了很高的水平.但用于艺术则要迟得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只有少数画家曾用丝网版做过版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版画 数码综合实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技法 印刷技术 印刷工艺 印制技术
下载PDF
木斋古诗研究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旭 《琼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7-38,共2页
近现代以来,《古诗十九首》得到的关注与认可,是无可置疑的,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不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学者铃木虎雄、中国学者梁启超等认为《古诗十九首》成于东汉。①此说影响甚广,又得罗根泽、刘大杰、马茂元、游... 近现代以来,《古诗十九首》得到的关注与认可,是无可置疑的,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不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学者铃木虎雄、中国学者梁启超等认为《古诗十九首》成于东汉。①此说影响甚广,又得罗根泽、刘大杰、马茂元、游国恩等学者的继承与播扬,遂致近八十年间无甚异响,几成定论。二十一世纪初,这个众口一词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其中声音最响、力量最大的是木斋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学术意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 日本学者 铃木虎雄 中国学者 近现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