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构与纪实交织的城市之歌——《二十四城记》的真实探讨
1
作者 赖嘉祎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纪录片中虚构与纪实的界定历来被众多电影理论家讨论,而虚构与纪实也恰恰像是两个极端,电影在两个极点之间徘徊旋转,寻找对真理、真实的定义。相较于纪录电影,“伪纪录片”也吸引了当下的导演和学者实验性地实践着对真实的构造,引起了... 纪录片中虚构与纪实的界定历来被众多电影理论家讨论,而虚构与纪实也恰恰像是两个极端,电影在两个极点之间徘徊旋转,寻找对真理、真实的定义。相较于纪录电影,“伪纪录片”也吸引了当下的导演和学者实验性地实践着对真实的构造,引起了电影界的广泛争议。而由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辩证性地将纪实与虚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现实的描绘与解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亦真亦幻的时代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 虚构 二十四城记》
下载PDF
元巩昌汪总帅府二十四城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治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7,共6页
巩昌汪总帅府为元代唯一允许世袭罔替的漠南地方军政官府。降蒙初汪总帅府所辖"二十四城"的地盘,应该是"癸卯春"皇子阔端"手札付"秦、巩等十九州,再加原属金熙河、庆阳二路而后割出的安西、河、泾、邠、... 巩昌汪总帅府为元代唯一允许世袭罔替的漠南地方军政官府。降蒙初汪总帅府所辖"二十四城"的地盘,应该是"癸卯春"皇子阔端"手札付"秦、巩等十九州,再加原属金熙河、庆阳二路而后割出的安西、河、泾、邠、宁五州。"五府二十七州"、"四府十五州"及"五十余城"说,则反映元世祖朝至元五年等不同时段,因汪氏军功权势及其与蒙古诸王、脱思麻宣慰司等彼此消长而造成的地盘扩张或缩小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汪总帅府 二十四城
下载PDF
“间离”的《二十四城记》:消解“真实与虚构”界线的首次反叛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龙过 李泽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聚焦贾樟柯跨学科的继承发展布莱希特“间离”理论,并赋予其兼容于电影创作的实践方法。贾樟柯在影片结构、人物及处理方式上使用多种隔离手段遏制观众“共鸣”心理,使其有意识透过影片幻觉挖掘本质,而理性思维过程则消解了“沉浸式”... 聚焦贾樟柯跨学科的继承发展布莱希特“间离”理论,并赋予其兼容于电影创作的实践方法。贾樟柯在影片结构、人物及处理方式上使用多种隔离手段遏制观众“共鸣”心理,使其有意识透过影片幻觉挖掘本质,而理性思维过程则消解了“沉浸式”体验带来的无意识盲从现象。影片《二十四城记》在更佳呈现布莱希特理论的同时,首次使学者们在“伪纪录片”核心问题——“真实与虚构”间寻得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真实与虚构”
下载PDF
元巩昌总帅府二十四城补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治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5,共5页
元代巩昌总帅府二十四城辖地虽基本清楚,但对河州、岷州、洮州、徽州是否属二十四城仍存分歧。分歧焦点就在于注重阔端“手札付”等早期状况,抑或注重综合多个年份的记载存续。笔者肯定河州、岷州、洮州、徽州在二十四城之内,高度重视... 元代巩昌总帅府二十四城辖地虽基本清楚,但对河州、岷州、洮州、徽州是否属二十四城仍存分歧。分歧焦点就在于注重阔端“手札付”等早期状况,抑或注重综合多个年份的记载存续。笔者肯定河州、岷州、洮州、徽州在二十四城之内,高度重视阔端“手札付”等,并认为迄中统元年该府辖地大体是二十四城的早期形态,由此形成所谓巩昌总帅府二十四城的稳定说法或辖地框架。而后在此框架内又有至元五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和大德七年若干次地盘增缩及州城数变动。在这个意义上,迄中统元年的早期形态及界定,又构成揭示二十四城辖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巩昌总帅府二十四城 早期形态 界定
下载PDF
元代西北诸“二十四城”释疑——从巩昌二十四城谈起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小鹏 杨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3,共8页
元代巩昌二十四城,并非实指,而是一个统称或习称。这一称呼的形成可能有两个源头:其一,从史学结合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巩昌二十四城之外,还有唐兀惕二十四城(京兆等处二十四城)、火州“贰拾肆个城子”、(脱思麻)二十四城的用法,它们... 元代巩昌二十四城,并非实指,而是一个统称或习称。这一称呼的形成可能有两个源头:其一,从史学结合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巩昌二十四城之外,还有唐兀惕二十四城(京兆等处二十四城)、火州“贰拾肆个城子”、(脱思麻)二十四城的用法,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阔端王位下和安西王忙哥剌位下、畏兀儿亦都护位下、西平王奥鲁赤位下。“二十四城”相当于一个首领代表的完整的地方政治集团,用“二十四城”指称某王位下或封地,是草原文化传统,其渊源可上溯至匈奴时代的“二十四长”制。其二,从陕西地方史的角度考察,巩昌二十四城之称或许是特殊时期由宋金陕西五路之地习称“二十四州军”变异而来。两个源头可能共同作用形成了巩昌二十四城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巩昌总帅府 二十四城 匈奴二十四
下载PDF
记忆之诗——《二十四城记》中的互文与间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致远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体现了一种新的影片形式层面的探索,这种探索可以主要被视为对两种手法的运用——互文与间离。它们在影片的诸多层面都有所体现。这两种手法不仅使影片在形式层面具有很强的张力,拓展了影片主题的表达内涵,... 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体现了一种新的影片形式层面的探索,这种探索可以主要被视为对两种手法的运用——互文与间离。它们在影片的诸多层面都有所体现。这两种手法不仅使影片在形式层面具有很强的张力,拓展了影片主题的表达内涵,还通过对观众与影片之间距离的控制,促使观众去主动积极地参与影片,探寻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二十四城 互文 间离
下载PDF
精神返乡与价值探寻——对《二十四城记》《出梁庄记》的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春光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二十四城记》和《出梁庄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表达了相同的精神困境和艺术思考。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70后艺术家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象征了70一代人精神的回乡,这种精神回乡... 《二十四城记》和《出梁庄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表达了相同的精神困境和艺术思考。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70后艺术家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象征了70一代人精神的回乡,这种精神回乡最终抵达的恰恰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以后,怎样真正地在日常生活中将"人文观照"和"社会救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内部动因,也是潜意识里祈求获得的社会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出梁庄记》 70后 人文观照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二十四城记》:叙事吊诡与隐喻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曾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9-70,156,共3页
在影片《二十四城记》中,贾樟柯惯有的纪实性叙事风格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异——人物的"双重视阈"、叙事结构的"诗化"倾向以及"反视觉"的话语转向。这种变异加剧了影片叙事行为与叙事内容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二十四城记》的叙事语... 在影片《二十四城记》中,贾樟柯惯有的纪实性叙事风格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异——人物的"双重视阈"、叙事结构的"诗化"倾向以及"反视觉"的话语转向。这种变异加剧了影片叙事行为与叙事内容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二十四城记》的叙事语境变得扑朔迷离、虚实难辨。而正是在这种诡异的叙事语境中,贾樟柯建构起了一个有关个体生命与存在价值的隐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双重视阈 诗化结构 反视觉话语转向 隐喻
下载PDF
叠层表述与废墟记忆: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
9
作者 余夏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以口述史的形式,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转型做了重要回应和再现。电影通过并置和容纳来自不同地区的口音进行了底层讲述,拆解了大历史叙述的整一性和严正性,同时也发掘了同一音调中荒腔走板的趋向。在三代厂...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以口述史的形式,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转型做了重要回应和再现。电影通过并置和容纳来自不同地区的口音进行了底层讲述,拆解了大历史叙述的整一性和严正性,同时也发掘了同一音调中荒腔走板的趋向。在三代厂花的重写型叙述中,建立了另一种纵向的多音关系,揭示了历史记忆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影片浓郁的感伤、怀旧气息,既可以看成是导演对20世纪80年代乡土寻根的一个礼敬和传承,也是他试图复杂化先锋反抗的使用语境,探索全球商品化潮流中,地方是如何变身为“球域化”的典型而进行文化上的抵抗与反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多音性 二十四城记》 民间记忆 贾樟柯
下载PDF
回忆的荒凉与归乡的无望——对《二十四城记》、《出梁庄记》的互文性解读
10
作者 马春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6-90,共5页
《二十四城记》和《出梁庄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表达了相同的精神困境和艺术思考。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70后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隐喻着一代人回忆的荒凉与归乡的无望。处于转... 《二十四城记》和《出梁庄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表达了相同的精神困境和艺术思考。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70后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隐喻着一代人回忆的荒凉与归乡的无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以后,怎样真正地在日常生活中将"人文观照"和"社会救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内部动因,也是潜意识里祈求获得的社会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出梁庄记》 70后 人文观照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两层客体的双重表意——怀旧、诉苦与入世的《二十四城记》
11
作者 张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1-52,共2页
电影《二十四城记》秉承了导演贾樟柯一贯积极的入世心态,将两层客体,即人物个体和工厂生命体,糅合于双重的表意,即怀旧与诉苦之中,借助这种丰满的电影语言,完成了以工厂回忆为载体的对现时世界反向而清晰地坦诚接受和美好寄望。... 电影《二十四城记》秉承了导演贾樟柯一贯积极的入世心态,将两层客体,即人物个体和工厂生命体,糅合于双重的表意,即怀旧与诉苦之中,借助这种丰满的电影语言,完成了以工厂回忆为载体的对现时世界反向而清晰地坦诚接受和美好寄望。此外,影片在历史纵深中挖掘被政治与时间合谋屏蔽的苦难声音,使其内容具有人类学文献的价值意义,带给观众以边缘化的他者之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入世 他者
下载PDF
《二十四城记》中小人物的坚定
12
作者 李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二十四城记》是一部反映经历社会变革期的国营420厂几位普通员工人生经历的文艺片。影片采取类似纪录片的叙述方式,通过几名曾经在420厂工作的普通员工面对面采访,用历史感的镜头给观众展现出普通人在经历变革的时代,面对人生巨变时... 《二十四城记》是一部反映经历社会变革期的国营420厂几位普通员工人生经历的文艺片。影片采取类似纪录片的叙述方式,通过几名曾经在420厂工作的普通员工面对面采访,用历史感的镜头给观众展现出普通人在经历变革的时代,面对人生巨变时的心路历程。虽然影片中每个人境遇和结局大不相同,有的安度晚年,有的则显得特别失落,有的则仍然在商海中拼搏,但无一例外,他们对于明天都抱有坚定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精神财富 生活态度
下载PDF
萎缩的呐喊——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的态度
13
作者 逯俊宁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8期169-171,共3页
《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第一部反映体制内事件的影片。由于影片内容的敏感性,导演采用了独特的故事结构.以及一系列的多媒介表达来阐释自己的观念。导演想要唤起的正是社会对体制弊端的关注,对普通民众的关注.特别是对这些为祖国建... 《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第一部反映体制内事件的影片。由于影片内容的敏感性,导演采用了独特的故事结构.以及一系列的多媒介表达来阐释自己的观念。导演想要唤起的正是社会对体制弊端的关注,对普通民众的关注.特别是对这些为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普通人的关注,是一种对现代人良知的呼唤,更是对现代人良知的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集体 体制 多媒介
下载PDF
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广告公关的协同——以电影《二十四城记》中植入式广告为个案
14
作者 聂昊 《新闻世界》 2012年第11期98-100,共3页
本文以《二十四城记》为个案,在呈现民间对于影片多方"争议"的同时,通过对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台本分析阐释其对企业广告公关的协同传播效果。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植入式广告 企业公关
下载PDF
游走于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浅析《二十四城记》
15
作者 王彩霞 《魅力中国》 2011年第11期230-230,共1页
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拍摄手法也愈加多样化。作为新生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贾樟柯作品《二十四城记》定位则游离于我们通常认知下的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本文将以此部电影作为一个切入点来剥离出它其中作为故事片和纪... 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拍摄手法也愈加多样化。作为新生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贾樟柯作品《二十四城记》定位则游离于我们通常认知下的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本文将以此部电影作为一个切入点来剥离出它其中作为故事片和纪录片时的相似及不同之处,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故事片和纪录片在视听语言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二十四城 纪录片
下载PDF
从《二十四城记》与《我的诗篇》看转型期中国工人形象的影像表达
16
作者 车志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45,共6页
影片《二十四城记》与《我的诗篇》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老工人"和"新工人"形象的影像表达,从"老工人"到"新工人",工人阶级经历了巨大变迁。两部影片在"静物"与"流动&... 影片《二十四城记》与《我的诗篇》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老工人"和"新工人"形象的影像表达,从"老工人"到"新工人",工人阶级经历了巨大变迁。两部影片在"静物"与"流动"空间叙事中注解了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时间的讲述中,二者又共同构筑了新中国70年工业的历史记忆与现实经验。通过两部纪录片,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社会结构性重组的脉动,思考如何重构中国工人的"劳动价值"和"尊严政治",进而想象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我的诗篇》 转型期 工人形象
下载PDF
贾樟柯电影的“时代记忆”建构方式——以《二十四城记》为例
17
作者 苗雨昕 李艳丹(指导) 《视听》 2020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贾樟柯的电影一直以独特的手法与别致的视角,游走在商业片之外,徘徊于各大世界级奖项之间。其作品往往利用新颖的创作方式,引起受众群体强大的时代共鸣。本文以电影《二十四城记》为例,从影片主题、人物、语言等多个方面探究贾樟柯电影... 贾樟柯的电影一直以独特的手法与别致的视角,游走在商业片之外,徘徊于各大世界级奖项之间。其作品往往利用新颖的创作方式,引起受众群体强大的时代共鸣。本文以电影《二十四城记》为例,从影片主题、人物、语言等多个方面探究贾樟柯电影中的"时代记忆"构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电影 时代记忆 二十四城记》
下载PDF
成都:华润二十四城
18
《城市住宅》 2010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华润二十四城74~89平方米极致三房.130-170平方米极景峰墅珍稀收藏.均价10000元/平方米.按揭优惠1%。
关键词 成都市 房地产行业 发展现状 华润二十四城
下载PDF
影像中的人、城、史——从《二十四城记》到《海上传奇》 被引量:3
19
作者 苟蓝方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贾樟柯擅以鲜明的纪实影像关注现世中的人,既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构,呈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又借由观照个体生命的途径,达到对其背后的"城"与"史"的透析,以此,实现他试图用自己手中的摄影机记下一个时代的... 贾樟柯擅以鲜明的纪实影像关注现世中的人,既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构,呈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又借由观照个体生命的途径,达到对其背后的"城"与"史"的透析,以此,实现他试图用自己手中的摄影机记下一个时代的宏愿,影片《二十四城记》与《海上传奇》即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城记》 《海上传奇》 寓言 废墟意象 互文性 碎片化
原文传递
诗性的记录和记录的诗性——从《二十四城记》到《海上传奇》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翰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0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从《三峡好人》以后,贾樟柯再度把目光转向了纪录片,《二十四城记》和《海上传奇》虽然从影片的分类上不同,前者是文艺的故事片,而后者是纪录片,但是从手法和形式却又如此相像,从成都到上海,这两部讲述城市命运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 从《三峡好人》以后,贾樟柯再度把目光转向了纪录片,《二十四城记》和《海上传奇》虽然从影片的分类上不同,前者是文艺的故事片,而后者是纪录片,但是从手法和形式却又如此相像,从成都到上海,这两部讲述城市命运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姊妹篇:第一部是被聚焦的成发集团的线性历史,第二部则是散点透视下无法捉摸的复杂上海,两个城市,两种记录。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比较和评论是有趣的,我们也许能够看出贾樟柯电影在最近几年的一些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 记录 二十四城 海上传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