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芥酸和二十碳烯酸含量的基因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定富 刘后利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以甘蓝型油菜的4种纯合芥酸基因型之间所有可能的6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P_2、B_1和B_2世代为材料,用生统遗传学方法研究了芥酸和二十碳烯酸的基因作用形式及效应。发现无论亲本是单基因差异还是二基因差异,F_1和F_2代的芥酸含量... 以甘蓝型油菜的4种纯合芥酸基因型之间所有可能的6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P_2、B_1和B_2世代为材料,用生统遗传学方法研究了芥酸和二十碳烯酸的基因作用形式及效应。发现无论亲本是单基因差异还是二基因差异,F_1和F_2代的芥酸含量都接近中亲值,F_1略大于中亲值和F_(20)世代均值分析表明,芥酸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显性效应不显著。用数量遗传学方法估计的芥酸基因数与已知的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芥酸 二十碳烯酸 基因效应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二十碳烯酸异常代谢调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庭赞 孙丹莉 孙士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670-671,共2页
目的:通过本次临床观察,了解急性胰腺炎时二十碳烯酸的异常代谢规律,并试图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此异常代谢的调节.方法:对于急性轻型及急性重型胰腺炎,根据是否使用PGE1的干预因素分别加以研究,患者在入院时即刻及入院满4d后取血清样... 目的:通过本次临床观察,了解急性胰腺炎时二十碳烯酸的异常代谢规律,并试图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此异常代谢的调节.方法:对于急性轻型及急性重型胰腺炎,根据是否使用PGE1的干预因素分别加以研究,患者在入院时即刻及入院满4d后取血清样本,测定6-keto-PGFIα及血栓烷素TXB2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6-keto-PGFIα在各组间及PGE1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关于TXB2,入院时,急性重型胰腺炎组均显著高于急性轻型胰腺炎组(P<0.01).经过PGE1的干预,4d后急性重型胰腺炎升高的TXB2明显回落,明显低于未使用PGE1的急性重型胰腺炎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特别在急性重型胰腺炎时二十碳烯酸出现了异常代谢如TXB2的明显升高,而PGE1对此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对于改善微循环及改善预后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急性胰腺炎 二十碳烯酸 临床研究 微循环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与大黄素、生长抑素的作用
3
作者 袁耀宗 吴建新 徐家裕 《胃肠病学》 1997年第2期74-78,共5页
重症胰腺炎(AHNP)胰组织出血、坏死被认为与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有关。在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AHNP模型,测定前列腺素E_1(PGE_2)、6-酮-前列腺素F_2(6-keto-PGF_2),血栓烷B_2(TXB_2)等变化,并以大黄素、生长抑素进行药物干预,以了解AHN... 重症胰腺炎(AHNP)胰组织出血、坏死被认为与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有关。在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AHNP模型,测定前列腺素E_1(PGE_2)、6-酮-前列腺素F_2(6-keto-PGF_2),血栓烷B_2(TXB_2)等变化,并以大黄素、生长抑素进行药物干预,以了解AHNP时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和上述药物的作用,结果显示,重症胰腺炎时血浆TXB_2显著增高,发病6小时达假手术组的4.5倍,而6-keto-PGF或PGE的测定值则呈降低趋势。应用大黄素或生长抑素后,TXB_2测定值显著降低,生长抑素组TXB_2测定值较之于大黄素组降低更为显著:6-keto-PGF_1和PGE_2则呈上升趋势。给药两组12小时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治疗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示给药两组腺细胞坏死等病理损害减轻。作者认为,大黄素和生长抑素对AHNP时TXB_2等异常代谢有明显调整作用,与此相关的改善微循环和细胞保护机制可能是两药治疗AHNP的重要药理基础:联合应用大黄素与生长抑素可能会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大黄素 生长抑素 二十碳烯酸
下载PDF
二十碳烯酸和炎症性肠病
4
作者 严良钧 《医学综述》 1997年第11期535-536,共2页
二十碳烯酸是一组可溶性脂类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总称。它们共同起源于花生四烯酸(AA)——一种含20个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AA从细胞内磷脂释出,至少有三种酶参与磷脂释放AA。证据显示,AA特异性磷脂酶A_2(PLA_2)可促进细胞膜释... 二十碳烯酸是一组可溶性脂类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总称。它们共同起源于花生四烯酸(AA)——一种含20个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AA从细胞内磷脂释出,至少有三种酶参与磷脂释放AA。证据显示,AA特异性磷脂酶A_2(PLA_2)可促进细胞膜释放AA。在PLA_2作用下,AA从细胞膜磷脂C-2位游离出来。游离AA主要通过两条代谢途径,环氧化酶途径和脂氧化酶途径,转变为二十碳烯酸类脂类炎症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碳烯酸 炎症性肠病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通过调节Nrf2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焦亡
5
作者 李洁 冯烨 +1 位作者 陆庆雪 梁君梦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以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为切入点,基于Nrf2/NLRP3/GSDMD信号通路探究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结... 目的:以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为切入点,基于Nrf2/NLRP3/GSDMD信号通路探究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结合Nrf2激动剂(4-OI)、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ound oligomerized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受体抑制剂(MCC950)探究EPA调控焦亡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LPS体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焦亡模型,并根据不同药物处理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LPS组、LPS+EPA组、LPS+EPA+4-OI组和LPS+EPA+MCC950组,其中LPS浓度为10μg/mL,EPA、4-OI和MCC950的浓度均为200μmol/L,按分组将药物同时加入培养板中处理48 h,利用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TUNEL染色检测细胞损伤,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释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rf2、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与EPA共处理HBZY-1细胞的细胞活力实验表明,10μg/mL LPS刺激48 h显著降低了细胞活力(P<0.05),但20~200μmol/L EPA对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采用200μmol/L EPA进行后续实验发现,EPA可明显保护LPS造成的细胞损伤(P<0.01),减少炎性因子(P<0.01)、LDH的释放(P<0.01)和DNA的断裂并抑制焦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Nrf2蛋白的表达(P<0.01)。结合4-OI、MCC950共处理发现4-OI可以促进EPA对焦亡的抑制作用(P<0.05),减少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因子的释放(P<0.05),并增强EPA对细胞的保护(P<0.01),而MCC950对EPA发挥的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EPA通过Nrf2抑制LPS诱导的HBZY-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各分子的表达,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焦亡 细胞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对糖尿病肾足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磊 于芳 +4 位作者 曹瑞 王晓慧 徐孝娜 王枫 刘寒强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13-919,共7页
目的探究二十碳五烯酸(EPA)在模拟高糖诱导肾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PC5肾足细胞,高糖诱导足细胞出现损伤,用不同浓度的EPA干预处理。采用CCK-8法评估MPC5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 目的探究二十碳五烯酸(EPA)在模拟高糖诱导肾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PC5肾足细胞,高糖诱导足细胞出现损伤,用不同浓度的EPA干预处理。采用CCK-8法评估MPC5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及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检测法分析高糖刺激后ROS的生成,ELISA进一步检测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结果CCK-8细胞活力显示,EPA能维持高糖诱导的细胞活力,EPA干预后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in和synaptopodin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EPA干预后高糖刺激的足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P<0.05,P<0.01),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P<0.01);相较于高糖组,EPA干预后ROS生成明显降低(P<0.01),ELISA结果显示EPA干预降低高糖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炎性因子分泌(P<0.01);EPA干预后炎性信号通路蛋白TLR4和MYD88蛋白降低(P<0.05,P<0.01),EPA干预后脂质代谢蛋白SREBP1的表达下降(P<0.05,P<0.01);过表达SREBP1后,EPA对高糖诱导MPC5细胞上述检测结果被逆转。结论EPA可以抑制高糖刺激后足细胞内ROS的产生及减少足细胞凋亡,同时EPA可能通过调节SREBP1来抑制炎症通路激活,从而对糖尿病肾足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十烯酸 足细胞损伤 SREBP1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联合麦芽糊精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有机酸及脂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变玲 王维维 +6 位作者 赵程洋 张东新 赵旭东 陈军 彭磊 陈琼 冯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8,共7页
该文探讨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联合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ED)膳食补充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血液有机酸及脏器脂分布的影响。构建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以不同剂量MED灌胃患病大鼠,观察其对患病大鼠血糖水平、脏器指数及... 该文探讨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联合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ED)膳食补充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血液有机酸及脏器脂分布的影响。构建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以不同剂量MED灌胃患病大鼠,观察其对患病大鼠血糖水平、脏器指数及脏器脂类蓄积的影响,收集实验大鼠血液和粪便,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液的有机酸含量,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获取各实验组肠道菌群的信息数据。MED灌胃尤其中剂量对糖尿病引起的多饮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糖尿病导致的大鼠各器官脏器系数的增大有较好的改善趋势,但会引起脂类在心肝脾肺肾中的蓄积。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肠道菌群的改变,中剂量MED有恢复某些优势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的趋势。MED可在一定趋势上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血液有机酸(如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正戊酸)的变化。MED对Ⅱ型糖尿病引起的多饮、高血糖、脏器系数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会引起脂类在各脏器的蓄积,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麦芽糊精 糖尿病 肠道菌群 有机酸 脂类分布
下载PDF
转酯联合动态轴向色谱法制备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工艺优化
8
作者 陈梁 胡宇航 +4 位作者 罗翌元 楚玉柔 王家星 张宾 孙继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8-316,共9页
目的 优化转酯联合动态轴向色谱法制备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icosapentaenoic acid ethyl ester,EPA-EE)工艺。方法 首先对鱼油原料中杂质进行分析鉴定,然后以EPA乙酯纯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探究NaOH浓度、... 目的 优化转酯联合动态轴向色谱法制备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icosapentaenoic acid ethyl ester,EPA-EE)工艺。方法 首先对鱼油原料中杂质进行分析鉴定,然后以EPA乙酯纯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探究NaOH浓度、油醇质量比、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EPA乙酯化的影响。原料在经最优乙酯化条件前处理后,再通过单因素实验,以EPA-EE回收率、纯度和洗脱时间为评价指标,对动态轴向高压制备液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EPA乙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5%、油醇质量比1:2.8、反应时间4.2 h,经转酯处理,原料EPA-EE纯度由72%增加到82.69%;制备液相(C18填料, 250 mm×50 mm, 10μm)的最佳流动相为95%的甲醇、流速60 mL/min,在此制备条件下, EPA-EE纯度可达98%,回收率为80%。结论 通过一步乙酯化转酯反应,在降低原料中杂质含量的同时可提高EPA-EE含量,再通过动态轴向色谱法精制可获得纯度较高的EPA-EE,本研究建立了转酯联合动态轴向色谱法制备高纯度EPA-EE的方法,获得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高纯EPA-EE制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乙酯 高纯度 响应面法 优化 乙酯化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二十碳烯酸的异常代谢与大黄素、施他宁的作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袁耀宗 吴建新 徐家裕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AHNP)胰组织出血、坏死与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关系。方法:以牛黄胆酸钠诱发大鼠AHNP模型,测定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E1a)、血栓烷B2(TXB2)等变化,并以大黄素、施他宁药物...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AHNP)胰组织出血、坏死与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关系。方法:以牛黄胆酸钠诱发大鼠AHNP模型,测定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E1a)、血栓烷B2(TXB2)等变化,并以大黄素、施他宁药物干预,以了解AHNP时二十碳烯酸类的异常代谢和上述药物的作用。结果:重症胰腺炎时血浆TXB2显著增高.发病6小时达假手术组的4.5倍,而6-keto-PGF1a或PGE2的测定值则呈降低趋势.应用大黄素或施他宁后,TXB2测定值显著降低,施他宁组TXB2测定值较之于大黄素组降低更为显著;6-keto-PGE1a和PGE2则呈上升趋势.给药两组12小时生存率高于非治疗组;给药两组胰腺细胞坏死等病理损害减轻.结论:大黄素和施他宁对AHNP时TXB2等异常代谢有明显调整作用,与此相关的改善微循环和细胞保护机制可能是两药治疗AHNP的重要药理基础;联合应用大黄素与施他宁可能会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大黄素 施他宁 二十碳烯酸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大黄素与善得定对重症胰腺炎二十碳烯酸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建新 徐家裕 袁耀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与善得定对重症胰腺炎(AHNP)二十碳烯酸类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AHNP模型,观察前列腺素E_2(PGE_2)、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血栓烷B_2(TXB_2)等变化以及大黄素、善得定的作用.结果:重症胰腺... 目的;观察大黄素与善得定对重症胰腺炎(AHNP)二十碳烯酸类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AHNP模型,观察前列腺素E_2(PGE_2)、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血栓烷B_2(TXB_2)等变化以及大黄素、善得定的作用.结果:重症胰腺炎发病6小时血浆TXB_2增高达假手术组的4.5倍;6-keto-PGF_1a以及PGE_2则呈下降趋势.大黄素或善得定组TXB_2增高显著受抑制;PGE_2和6-keto-PGF_1a则见上升趋势.两治疗组12小时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治疗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示给药组胰腺细胞坏死现象减轻.结论:大黄素和善得定能调整AHNP时TXB_2等的异常代谢,胰循环与细胞保护机制的改善可能是两药治疗的重要药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大黄素 善得定 二十碳烯酸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法测定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及其品质评价
11
作者 朱丽君 王鲁霞 +3 位作者 孟令军 牛红霞 游海东 任康 《实验室检测》 2023年第4期13-20,共8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并对不同原料来源鱼油的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并对不同原料来源鱼油的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第一法内标法中的水解提取法、色谱条件和结果分析方法等分别进行优化,然后进行方法验证。应用优化后的方法检测实际样品鱼油中EPA与DHA的含量,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EPA和DHA分别在5.57~278.50μg/mL和6.95~347.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其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通过对不同来源鱼油中的EPA和DH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市场所售的鱼油存在假冒伪劣现象。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鱼油中EPA和DHA含量的测定。市场所售的鱼油产品优劣掺杂,此方法可以作为鱼油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内标法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深海鱼油 淡水鱼油
下载PDF
从深海鱼油中制备提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乙酯的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相年 刘演波 +1 位作者 赵树进 吴新荣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用尿素沉淀法和分子蒸馏法研究了二十碳五烯酸( 简称 E P A) 、二十二碳六烯酸( 简称 D H A) 乙酯的分离提纯。实验表明,尿素沉淀法能够将 E P A、 D H A 乙酯提纯到90 % ,分子蒸馏法能提纯到70 % 以上。两种... 用尿素沉淀法和分子蒸馏法研究了二十碳五烯酸( 简称 E P A) 、二十二碳六烯酸( 简称 D H A) 乙酯的分离提纯。实验表明,尿素沉淀法能够将 E P A、 D H A 乙酯提纯到90 % ,分子蒸馏法能提纯到70 % 以上。两种方法对比,分子蒸馏法提纯工序简单,效率高,尿素沉淀法工序繁杂,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分子蒸馏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艳霞 芦玲巧 +5 位作者 王晓燕 穆晶 曾翔俊 张立克 唐朝枢 郝刚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肌线粒体功能以及心功能...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肌线粒体功能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11,12-EET预处理和后处理对IR大鼠心肌的作用及其机制。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EET预处理组(Pre-EET)、EET后处理组(Post-EET),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30min。监测左心室内压差(ΔLVP)和左心室内压升降的最大变化率(±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测定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灌流结束后,测定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Ca2+-ATPase、Na+-K+-ATPase活性以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1)与IR组相比,Pre-EET组及Post-EET组Na+-K+-ATPase和SDH活性均增强,Ca2+-ATPase活性均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re-EET与Post-EET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与IR组相比,Pre-EET组及Post-EET组心功能明显改善,LDH漏出显著减少,心肌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re-EET与Post-EET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11,12-EET预处理及后处理均可通过上调心肌线粒体Na+-K+-ATPase、SDH活性以及下调Ca2+-ATPase活性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拮抗心肌IR损伤;11,12-EET预处理及后处理还可通过提高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IR心肌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烯酸 预处理 后处理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下载PDF
除草剂精喹禾灵用于硅藻过量产生二十碳五烯酸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小红 李松耀 +1 位作者 王春玲 鲁梅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5-890,共6页
硅藻Nitzschia laevis是EPA很好的替代来源。除了对硅藻进行高密度培养外,EPA的产量还能利用除草剂来提高。本文研究了除草剂精喹禾灵对硅藻的生长和产EPA的影响。DMSO作为除草剂的溶剂,会对硅藻的生长造成抑制,DMSO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 硅藻Nitzschia laevis是EPA很好的替代来源。除了对硅藻进行高密度培养外,EPA的产量还能利用除草剂来提高。本文研究了除草剂精喹禾灵对硅藻的生长和产EPA的影响。DMSO作为除草剂的溶剂,会对硅藻的生长造成抑制,DMSO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最好不要超过0.2%。除草剂能对硅藻的细胞形态造成损害,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硅藻的产量减低了,但脂质和EPA的含量提高了。当除草剂浓度为0.1mmol/L时,EPA的含量从3.00%增加到3.58%,提高了19.3%,EPA占总脂肪酸的含量也由25.15%提高到了32.88%。实验表明,除草剂精喹禾灵能促进硅藻EPA的积累,因而在筛选过量产生EPA微藻方面有重要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精喹禾灵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烯酸 硅藻 异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卫东 于健春 +4 位作者 刘玉琴 康维明 彭维朝 顾蓓 董继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8,I0006,共7页
目的评估二十碳五烯酸(EPA)联合表阿霉素(EPI)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对细胞的作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等效线图解法判断两药合用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EPA可... 目的评估二十碳五烯酸(EPA)联合表阿霉素(EPI)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对细胞的作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等效线图解法判断两药合用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EPA可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0.0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经EPA培养的胃癌细胞核周存在大量异常颗粒,电镜下在核周及胞浆内可见异常电子致密物;EP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PF)生长起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EPA与EPI联合应用对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P<0.05);EPA有一定的G0/G1期阻滞作用,EPI有明显的S期阻滞作用,两者可从不同环节抑制细胞增殖。结论EPA对胃癌细胞株MGC-803有抑制作用,相同剂量对正常细胞无抑制作用。EPA与EPI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用EPI相比,联合应用可减少EPI的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表阿霉素 药物疗法 联合 流式细胞术 体外研究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其龙 熊任天 +1 位作者 王宪达 吴平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76-1078,共3页
以二氧化碳单一作流动相,ODS柱为固定相,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了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考察了操作温度和压力对容量因子(k′)和分离度(R)的影响,并根据EPA和DHA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对实验结果做... 以二氧化碳单一作流动相,ODS柱为固定相,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了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考察了操作温度和压力对容量因子(k′)和分离度(R)的影响,并根据EPA和DHA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对实验结果做了定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不饱和脂肪酸 鱼油 分离
下载PDF
硅藻变温发酵生产二十碳五烯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小红 赵玉华 +2 位作者 鲁梅芳 雷静 王春玲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60,共4页
考察不了同温度(10℃~30℃)对硅藻(Nitzschia laevis)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影响,对不同温度下的发酵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PA合成的变温培养方法:延滞期及对数期初期温度控制在25℃,从对数期中期开始在20℃条... 考察不了同温度(10℃~30℃)对硅藻(Nitzschia laevis)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影响,对不同温度下的发酵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PA合成的变温培养方法:延滞期及对数期初期温度控制在25℃,从对数期中期开始在20℃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此变温培养进行发酵,EPA的含量和产量分别达到了6.00%和291.60mg/L,较采用单一温度(25℃)发酵的最大值分别提高了24.07%和1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EPA 硅藻 NITZSCHIA LAEVIS 变温发酵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许友卿 张海柱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关键词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代谢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66
19
作者 黄明发 吴桂苹 焦必宁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2A期69-71,共3页
综述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来源及生理功能的研究新进展,指出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关键词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抗拴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尚雪原 张世玲 +3 位作者 焦波 鲁凤友 程艳娜 袁玮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5年第4期6-9,共4页
对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抗栓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PA在体内、体外均有明显抗栓作用,并能增强纤溶活力,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放射免疫测定证明,EPA能降低小鼠血浆血拴素B_2(TXB... 对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抗栓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PA在体内、体外均有明显抗栓作用,并能增强纤溶活力,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放射免疫测定证明,EPA能降低小鼠血浆血拴素B_2(TXB_2)含量,提高6-酮前列腺素F_(1α)与TXB_2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抗血栓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