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双斑唇瓢虫对矢尖蚧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1 位作者 熊继文 何永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02-1606,共5页
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 (Chilocorusbijugus Mulsant)对矢尖蚧 (Unaspisyanonensis Kuwana)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 ,瓢虫雌成虫对矢尖蚧各虫态的功能反应呈 Holling II型。瓢虫对矢尖蚧的捕食效应随捕食者个体间干扰作用的增加而下降 ,捕食... 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 (Chilocorusbijugus Mulsant)对矢尖蚧 (Unaspisyanonensis Kuwana)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 ,瓢虫雌成虫对矢尖蚧各虫态的功能反应呈 Holling II型。瓢虫对矢尖蚧的捕食效应随捕食者个体间干扰作用的增加而下降 ,捕食作用率 (E)随着瓢虫数增加呈幂函数下降曲线。温度对瓢虫的捕食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 ,寻找效率 (a)和处置时间 (Th)与温度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猎物密度对瓢虫生殖力的影响呈 logistic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矢尖蚧 功能反应 干扰反应 数值反应 柑桔害虫 捕食作用
下载PDF
二双斑唇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国华 陶玫 +1 位作者 杨本立 卢白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二双斑唇瓢虫捕食朝鲜球坚蚧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头二双斑唇瓢虫成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最佳寻找密度为32 65头,其... 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二双斑唇瓢虫捕食朝鲜球坚蚧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头二双斑唇瓢虫成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最佳寻找密度为32 65头,其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球坚蚧 二双斑唇瓢虫 捕食作用 Holling—Ⅱ型方程 果树害虫 天敌
下载PDF
二双斑唇瓢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懿 陈勇 +3 位作者 叶寿德 王自力 王绍云 毛玉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8-331,共4页
二双斑唇瓢虫的初步研究*焦懿陈勇叶寿德王自力王绍云毛玉芬关键词二双斑唇瓢虫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防治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在白蜡白生长... 二双斑唇瓢虫的初步研究*焦懿陈勇叶寿德王自力王绍云毛玉芬关键词二双斑唇瓢虫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防治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在白蜡白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形态特征 生物学习性 防治
下载PDF
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熊继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发育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双斑唇瓢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3℃,临界最低温度为5℃左右,临界最高温度为38—41℃。在17—31℃温度范围内,以25℃的存活率最高,以31℃的存活率最低。越冬成虫的抗寒...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发育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双斑唇瓢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3℃,临界最低温度为5℃左右,临界最高温度为38—41℃。在17—31℃温度范围内,以25℃的存活率最高,以31℃的存活率最低。越冬成虫的抗寒性较强,1985年越冬期间的过冷点温度平均为-4.26—-5.6℃。测得在室温下二双斑唇瓢虫的内禀增长率(r)为0.0402,周限增长率(λ)为1.0410,净增殖率(R_o)为89.63,世代平均时间为111.76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温度 实验种群
下载PDF
二双斑唇瓢虫幼虫空间格局及其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熊继文 《昆虫知识》 CSCD 1993年第5期287-290,共4页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二双斑唇瓢虫幼虫在柑桔树内呈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同时采用Iwao模型进行了资料代换。根据二阶抽样理论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枝-树抽样数的配额;应用...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二双斑唇瓢虫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二双斑唇瓢虫幼虫在柑桔树内呈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同时采用Iwao模型进行了资料代换。根据二阶抽样理论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枝-树抽样数的配额;应用Kuno模型探讨了序贯抽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天敌 空间格局
下载PDF
矢尖蚧的重要天敌二双斑唇瓢虫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任顺祥 郭振中 +1 位作者 熊继文 何永福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0年第2期71-73,共3页
二双斑唇瓢虫是多种果树蚧类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该虫在贵阳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单雌产卵量平均为94.41粒,最多465粒。成虫寿命平均为124.71天,最多222天。该虫与矢尖蚧的发生期较为一致,能在柑桔园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种群,对矢尖... 二双斑唇瓢虫是多种果树蚧类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该虫在贵阳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单雌产卵量平均为94.41粒,最多465粒。成虫寿命平均为124.71天,最多222天。该虫与矢尖蚧的发生期较为一致,能在柑桔园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种群,对矢尖蚧种群有较大的控制作用,田间对矢尖蚧的捕食率以8,9月间为最高,可达4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天敌 矢尖蚧
下载PDF
二双斑唇瓢虫的发生与危害
7
作者 焦懿 赵苹 《云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63-65,共3页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双斑唇瓢虫 白蜡虫 发生与危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