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及邻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和生物古地理 被引量:7
1
作者 郭胜哲 《地质与资源》 CAS 2012年第1期59-66,共8页
研究分析了大兴安岭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着重介绍各地层单元的分布范围、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特征,特别总结了早、中二叠世冷水型和暖水型生物组合在本区局部出现的混生现象.根据本区板块构造发育,结合生物组合特征,进行了生物古... 研究分析了大兴安岭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着重介绍各地层单元的分布范围、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特征,特别总结了早、中二叠世冷水型和暖水型生物组合在本区局部出现的混生现象.根据本区板块构造发育,结合生物组合特征,进行了生物古地理分区的划分.本区北部属于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区,兴安亚区;南部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北区,华北北缘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地层 生物古地理 大兴安岭
下载PDF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奚伯雄 张健 刘增仁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58-66,共9页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系分布广泛,层位齐全,化石丰富.据实测剖面及系统采集的类及腕足、牙形石、孢粉等化石较准确地厘定了石炭—二叠系各地层单元界线和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划分出卡拉巴西塔克组、克里塔克组、和什拉甫组、...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系分布广泛,层位齐全,化石丰富.据实测剖面及系统采集的类及腕足、牙形石、孢粉等化石较准确地厘定了石炭—二叠系各地层单元界线和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划分出卡拉巴西塔克组、克里塔克组、和什拉甫组、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塔哈奇组和克孜里奇曼组、棋盘组、普司格组、达里约尔组、杜瓦组,其中下石炭统仅分布于莫莫克以西.早二叠世中晚期—晚二叠世早期新藏公路以东普司格组属河流-湖泊-冲积扇相沉积,莫莫克—齐姆根地区棋盘组,达里约尔组以浅海相与河流三角洲相交互沉积及湖泊-河流相沉积为特征,晚二叠世晚期仅于新藏公路以东沉积冲积扇-扇三角洲相的杜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 石炭-二叠纪地层 划分与对比
下载PDF
中-伊联合工作组对伊朗二叠纪地层开展考察
3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第8期67-67,共1页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深入研究伊朗与中国二叠系及其生物群的对比关系,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专家沈树忠、王伟、张以春于日前赴伊朗,与该国USB(University of Sistan and Baluchestan)大学的专家Mohammad Gorgij小组开展合作,对...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深入研究伊朗与中国二叠系及其生物群的对比关系,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专家沈树忠、王伟、张以春于日前赴伊朗,与该国USB(University of Sistan and Baluchestan)大学的专家Mohammad Gorgij小组开展合作,对伊朗中部地区的海相和陆相二叠系剖面进行了联合考察,并采集了大量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地层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伊朗 联合工作 组对 对比关系 中部地区 二叠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发现与意义
4
作者 马永强 王贵鹏 +1 位作者 侯婷婷 王磊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14年第9期57-57,共1页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陆续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地质成果。大兴安岭塔河地区在地层分区中,归属于北疆一兴安地层大区额尔古纳地层小区。在该地层区内前古生代地层较为连续,...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陆续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地质成果。大兴安岭塔河地区在地层分区中,归属于北疆一兴安地层大区额尔古纳地层小区。在该地层区内前古生代地层较为连续,而晚古生代地层明显缺失,有人提出:晚古生代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拼合完成以后,处于地壳抬升阶段,不接受沉积,从而不发育晚古生代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地区 二叠纪地层 古生代地层 中国地质调查局 区域地质调查 额尔古纳地块 黑龙江省 地质成果
下载PDF
江西修水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海平面下降的岩石学证据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亚生 YANG Wan +1 位作者 姜红霞 范嘉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39-3046,共8页
在江西修水四都镇东岭村发现了一个连续的、出露完好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剖面。在剖面中有一段厚约2.1m 的地层具有指示海平面下降的岩石组构。这段地层的底部为红色的碳酸盐颗粒岩。红色是颗粒表面的红色铁染,成分为褐铁矿,是出露... 在江西修水四都镇东岭村发现了一个连续的、出露完好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剖面。在剖面中有一段厚约2.1m 的地层具有指示海平面下降的岩石组构。这段地层的底部为红色的碳酸盐颗粒岩。红色是颗粒表面的红色铁染,成分为褐铁矿,是出露地表风化形成的。这层红色颗粒岩之上有约2.0 m 的去白云石化灰岩,其中保留了原来粉晶白云石的晶形。去白云石化作用是白云岩受淡水影响而发生的,指示海平面下降事件。这段地层之上是厚1m 的颗粒岩和灰泥岩,代表浅水潮下环境。其上是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这段地层之下的地层中生物丰富多样,并且有复(蜒)、钙藻等大绝灭前的生物。这段地层及其以上的地层中生物种类很少,(蜓)、钙藻等已经消失,表明集群绝灭事件开始于这段地层之下,生物大绝灭的发生与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发生是基本同时的。由此认为,可能是海平面下降有关的环境剧变事件引发了二叠纪末的集群绝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二叠纪 集群绝灭 海平面下降 去白云石化
下载PDF
川东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萍 郑荣才 +2 位作者 常海亮 梁宁 周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44,共16页
PTB界线是地学界长期以来讨论最热烈、最前缘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之一。以华蓥山涧水沟和重庆尖刀山2个PTB界线地层剖面为例,按生物演化过程和沉积相特征,将剖面中的PTB界线地层划分为生物富集层、生物绝灭层和生物萧条层3个生物演替层... PTB界线是地学界长期以来讨论最热烈、最前缘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之一。以华蓥山涧水沟和重庆尖刀山2个PTB界线地层剖面为例,按生物演化过程和沉积相特征,将剖面中的PTB界线地层划分为生物富集层、生物绝灭层和生物萧条层3个生物演替层组,从中识别出生物地层PTB(B)界线和岩石地层PTB(R)界线2种性质的PTB界线,其中位于下部的PTB(B)界线以Hindeodus parvus牙形石首现为标志,上部的PTB(R)界线以古暴露面和暴露面两侧岩性、岩相突变的沉积超覆面为标志,两者相距约4.56 m,分别为3个生物演替层的组分界线。P—T之交发生的所有海平面下降、生物绝灭、火山喷发及晚二叠世晚期正常海向早三叠世早期文石海转化等复杂地质事件,都发生在此2个不同性质的PTB界线之间。Fe、Mn、Sr微量元素和C、O、Sr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规律性变化与相关控制因素,也都出现在此2个PTB界线之间,与PTB界线地层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地质事件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和沉积学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全球海平面下降 生物大绝灭 火山活动 牙形石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重庆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的干裂缝和侵蚀面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姜红霞 吴亚生 袁生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9,共7页
剖面研究揭示,重庆老龙洞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地层中发育厚约3m的微生物岩。该微生物岩的上部发育树枝状构造,下部具斑点状构造,因此被明显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岩层顶面发育有侵蚀面,下部岩层顶面发育干裂缝。根据微生物岩... 剖面研究揭示,重庆老龙洞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地层中发育厚约3m的微生物岩。该微生物岩的上部发育树枝状构造,下部具斑点状构造,因此被明显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岩层顶面发育有侵蚀面,下部岩层顶面发育干裂缝。根据微生物岩上下岩层的沉积相分析和相关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经历了暴露和侵蚀过程。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这一重要地质时期的海平面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裂缝 微生物岩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海平面下降
下载PDF
重庆老龙洞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的海平面下降事件
8
作者 吴亚生 姜红霞 廖太平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老龙洞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许多学者做过研究,关于其海平面变化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解决。本文的研究首次在该剖面上发现了明显的侵蚀面,说明曾经有海平面下降事件。对沉积环境的解释也有新的认识。该剖面在长兴期钙质海绵灰... 老龙洞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许多学者做过研究,关于其海平面变化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解决。本文的研究首次在该剖面上发现了明显的侵蚀面,说明曾经有海平面下降事件。对沉积环境的解释也有新的认识。该剖面在长兴期钙质海绵灰岩之上沉积了一套开阔台地相的沉积,其上是1.4m厚的局限台地相沉积,具有斑点状构造。此层顶部出现一个波状起伏的侵蚀面。侵蚀面上下的岩性不同。此面之上是0.8m厚的浅水的局限台地相沉积,具有树枝状的构造和外貌。此层顶面是一个更加明显的侵蚀面,起伏高差达到0.3m以上。侵蚀面上下的岩性截然不同,以及其上岩石层理与侵蚀面的斜交关系,以及侵蚀面的形态把侵蚀面同缝合线区分开来。这个侵蚀面代表一次显著海平面下降事件之后的一次较长时间的出露和风化剥蚀。侵蚀面之上是透镜状分布的灰色的层状的小腹足类的颗粒岩,再上是一薄层灰黄色的泥粒岩,含丰富的小双壳类。此层以上是青灰色的薄板状的泥质灰泥岩,含丰富的0.3~3mm大小的、内部重结晶的同生角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二叠纪 海平面下降 侵蚀面 四川
下载PDF
微生物岩的概念和重庆老龙洞剖面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成因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亚生 姜红霞 +1 位作者 虞功亮 刘丽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775,共39页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的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的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一般由无定形的亮晶充填体和其间的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的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亮晶充填体内部的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的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的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的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的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的亮晶充填体的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的地方运移形成较粗的晶体而造成的,并不符合凝块石的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的矿物组成而做的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的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凝块石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蓝细菌 微囊菌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月厚 连世恩 巴图 《西部资源》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大兴安岭中段指的是阿尔山—龙江一线(北纬47°20′)至林东—天山北侧(北纬44°)和霍林郭勒(东经118°45′)以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且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铜、铅锌、银和稀有稀土元素成矿带。在已知的134处铜多金属矿床(点)中,90%以上赋存于二叠纪地层中。故对二叠纪地层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了解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成矿控制因素以及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段 二叠纪地层 成矿元素丰度
下载PDF
湖北五峰地区发现二叠系页岩气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浩涵 杜江 +3 位作者 陈科 李飞 宋腾 王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2-1933,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鄂西地区发育四套页岩层系,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均已获得重要发现和突破,只有二叠系尚未获得实质性发现。目前的观点认为四川盆地外围复杂构造区页岩气主要受有机质成熟度和构造保存条件控制,而二叠纪地层... 1研究目的(Objective)鄂西地区发育四套页岩层系,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均已获得重要发现和突破,只有二叠系尚未获得实质性发现。目前的观点认为四川盆地外围复杂构造区页岩气主要受有机质成熟度和构造保存条件控制,而二叠纪地层时代较新,受到构造运动影响更少;且埋藏深度相对较浅,成熟度条件更适中。通过沉积相判断,湖北五峰地区仁和坪向斜二叠系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为深水陆棚相沉积,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有必要加强研究以摸清页岩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成熟度 深水陆棚相 龙潭组 二叠纪地层 埋藏深度 震旦系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丹予 李颖 张晓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14期55-57,共3页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 ,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 ,其中成矿元素 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 ,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 ,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 ,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 ,其中成矿元素 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 ,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 ,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段 二叠纪地层 成矿元素丰度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13
作者 任雯 陈淑莲 陈晓宇 《西部资源》 2012年第5期137-138,共2页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大石寨组发育两套火山岩,即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细碧+角斑岩类和大石寨地区钙碱性岩石系列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类。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大石寨组发育两套火山岩,即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细碧+角斑岩类和大石寨地区钙碱性岩石系列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类。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段 二叠纪地层 成矿元素丰度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14
作者 韩峰 侯建军 《西部资源》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段 二叠纪地层 成矿元素丰度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四川通江诺水河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牙形石的发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牟传龙 马永生 +3 位作者 余谦 郭旭升 谭钦银 李国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台地相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划分一向存在分歧,因为在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发育一套40-100m的白云岩的时代缺乏古生物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在四川通江诺水河剖面进行地层古生物研究,在剖面34层和41层的白云岩中首次分别发...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台地相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划分一向存在分歧,因为在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发育一套40-100m的白云岩的时代缺乏古生物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在四川通江诺水河剖面进行地层古生物研究,在剖面34层和41层的白云岩中首次分别发现了牙形石化石Hindeodus latidentatus、Hindeodus typicalis和Hindeousminutus,Hindeous parvus、Isarcicella cf.staeschei、Isarcicella isacica。根据当前国内外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34层的牙形石属于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化石,41层中的牙形石为早三叠世印度期的化石。结合两者的之间的岩石地层特点,初步将通江诺水河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置于38层与39层、即白云岩与灰岩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 通江 四川
原文传递
李四光教授在■类研究上的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李四光 英国伯明翰大学 地质科学 二叠纪地层 微体古生物 第四纪冰川 地质学家 石油勘探
下载PDF
禹州市华夏植物群获批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17
作者 张延伟 《资源导刊》 2012年第2期28-28,共1页
2012年1月9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通知,正式授予禹州市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禹州市位于嵩箕地块南部,地貌上处于伏牛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二叠纪地层出露完整,发育最佳,层位连续,保存良好,不仅形成了著... 2012年1月9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通知,正式授予禹州市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禹州市位于嵩箕地块南部,地貌上处于伏牛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二叠纪地层出露完整,发育最佳,层位连续,保存良好,不仅形成了著名的“北型南相”含煤地层,而且古植物化石含量极其丰富,河南中北部地区分布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共发现古植物化石约130属54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公园建设 禹州市 资格 地质 省级 二叠纪地层 古植物化石
下载PDF
邦多区幅、措麦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55
18
作者 谢国刚 邹爱建 +6 位作者 袁建芽 李晓勇 廖思平 唐峰林 黄传冠 陈振华 徐祖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8-505,共8页
查证测区内发育晚二叠世敌布错组,将原中侏罗世达雄群修定为二叠纪地层,完善与丰富了二叠纪地层系统。将原“木嘎岗日群”修定为沙木罗组。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资料,重新修定了班戈-八宿地层分区与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 查证测区内发育晚二叠世敌布错组,将原中侏罗世达雄群修定为二叠纪地层,完善与丰富了二叠纪地层系统。将原“木嘎岗日群”修定为沙木罗组。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资料,重新修定了班戈-八宿地层分区与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的界线。新发现晚白垩世中—基性杂岩、始新世造山型环斑花岗岩及新近纪白榴石响岩。新发现阿索构造混杂岩带和具特大型远景的富磁铁矿、具中型远景的铜多金属矿各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地层 混生生物群 新生代白榴石响岩 构造混杂岩 富磁铁矿 冈底斯
下载PDF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绝灭的方式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亚生 范嘉松 +1 位作者 姜红霞 Yang Wa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的绝灭是怎样发生的?一蹴而就,还是分几步发生的?对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顶二个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PTB)剖面的研究表明:礁生态系的绝灭是分二幕进行的.第一幕是钙质海绵、蜓等狭适性生物的完全绝灭,发生在Clark...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的绝灭是怎样发生的?一蹴而就,还是分几步发生的?对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顶二个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PTB)剖面的研究表明:礁生态系的绝灭是分二幕进行的.第一幕是钙质海绵、蜓等狭适性生物的完全绝灭,发生在Clarkina yini带内.此后的生物群是由小腹足类、一些介形虫以及某些小型钻孔生物组成的简单生物群,或仅由藻席组成.在Hindeodus parvus带开始的时候,生物礁顶部变成缺氧环境.原来以小腹足类或藻席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发生绝灭(此为第二个绝灭幕),代之以小球状的疑源类微生物为主的特化生物群.以后在环境变成有氧时,这个特化生物群又被微小腹足类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取代,代表海洋生态系的初步复苏.此后随着海洋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个生物群被正常大小的菊石、双壳类、腹足类组成的较为多样性的生物群取代,代表海洋生态系的进一步恢复.谈陆寨剖面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生物礁发育到二叠纪最晚期并遭受大绝灭事件影响的剖面.与煤山金钉子剖面和意大利Dolomites的Tesero剖面的对比表明,非礁生态系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同的第一幕绝灭事件.发生缺氧事件的非礁生态系,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似的第二幕绝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生物礁 集群绝灭 贵州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原文传递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suggesting deep-water basin deposition associated with hydrothermal events(Shangsi Section, Northwest Sichuan Basin-South China) 被引量:3
20
作者 CHEN Hui XIE Xi'nong +1 位作者 MAO Kainan HUANG Junhu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7-85,共9页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records for Shangsi Sec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Basin, South China can help investigating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nd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burial rate and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hydr...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records for Shangsi Sec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Basin, South China can help investigating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nd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burial rate and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hydrothermal events. Samples from the lower Chihsian Formation show δ13CPDB and δ18OPDB values close to those of typical marine limestone. However, the overlying Permian middle-upper Chihsian, Wujiaping, and Maokou Formation samples reveal negative δ18OSMOW values and strong positive δ13CPDB values. These indicate high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and rapid burial of organic carbon. Samples from the Dalong Formation present both negative δ13CPDB and negative δ18OPDB values, 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underlying Permian strata. These abnormal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along Formation may suggest that hydrothermal processes contributed to de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记录 盆地沉积 四川盆地 有机碳 西北部 热液活动 中国 二叠纪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