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二四六分明”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左林霞 《云梦学刊》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四六分明 五言近体诗 七言近体诗 格律
下载PDF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质疑
2
作者 周桂琴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5-26,共2页
此口诀是指七律(包括七绝)而言.五律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说每句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平可仄,因三字不是节凑点;而二四六字是节凑点,平仄要分明,不能通融.准确讲,“一三五不论”,不包括因拗救而改变的第一三五... 此口诀是指七律(包括七绝)而言.五律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说每句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平可仄,因三字不是节凑点;而二四六字是节凑点,平仄要分明,不能通融.准确讲,“一三五不论”,不包括因拗救而改变的第一三五字,也就是说,除了孤平拗救、变格拗救以及对句拗救而外的一三五字才不论,拗救之平仄还是要论的.许多《古代汉语》教材,对究竞是哪几个一三五字不论都不曾说清楚.今个儿,笔者欲多费点笔墨,将此千古之迷弄个水落石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页)按此说法,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中共有三处平仄可以活用,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被圈起来的字表示可平可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1523页上写道:“对于仄收的句子 (A型和B型)来说,的确是一三五不论(五律是一三不论)”.他所说的A型和V型,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种基本句式和第三种基本句式,也就是“仄脚的句子”,前者说只有两个字不论,后者却说“一三”都不论,两句加起来那不就是四个字吗?为此,我们作了考察,结果证明,前者正确,后者谬矣.第一种句式的第三字为平声,倘换成仄声就发拗了,当然不可随便活用.例如:“此地一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古代汉语》 基本句式 拗救 五言律诗 平声字 诗词格律 句子 七言律诗
下载PDF
近体诗平仄律的判断
3
作者 杨巨中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79-81,共3页
用“三二原则”(即无变格的五律平仄律构成须是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且尾部不能是三平或三仄 )及部分传统方法可简便地判断出近体诗的平仄律 ,并可分析出“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的确切条件。讨论“二四六分明”也具有判断古代... 用“三二原则”(即无变格的五律平仄律构成须是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且尾部不能是三平或三仄 )及部分传统方法可简便地判断出近体诗的平仄律 ,并可分析出“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的确切条件。讨论“二四六分明”也具有判断古代入声字转化为今平声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二原则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入声字
下载PDF
楹联创作要注意意境和格律——《扬子晚报》征联简评
4
作者 马国征 《传媒观察》 1998年第3期62-64,共3页
扬子晚报和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合作,从1997年4月开始在第十四版“娱乐碰碰车”举办“楹联征对”活动,由有关作者出上联,发动读者对下联,然后择优公布。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版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而且对弘扬民族文化,普及楹联知识,... 扬子晚报和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合作,从1997年4月开始在第十四版“娱乐碰碰车”举办“楹联征对”活动,由有关作者出上联,发动读者对下联,然后择优公布。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版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而且对弘扬民族文化,普及楹联知识,培养读者的审美情操和欣赏楹联的兴趣,以及提高写作楹联的技巧,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晚报》 楹联 仄声 格律诗 意境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声字 二四六分明 弘扬民族文化 孙中山
下载PDF
形以写神意,无招胜有招
5
作者 陈妍言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第16期30-31,共2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意 香菱 二四六分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