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解剖二尖瓣功能三尖瓣闭锁1例
1
作者 侯传举 邓东安 +1 位作者 潘玉萍 张仁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9期550-550,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二尖瓣功能三尖瓣闭锁
原文传递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聂淑婷 周畅 +5 位作者 孙恒 许涛 李安妮 董雅馨 胡文姝 李心怡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7,196,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有无AFMR分为单纯房颤组48例和心房AFMR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有无AFMR分为单纯房颤组48例和心房AFMR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P_(tw)),比较上述参数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绘制3D-STI各参数评价AFMR隐匿性左心室功能受损的ROC曲线,确定GLS、GCS、GRS及LVP_(tw)对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房颤组GLS、GCS、GRS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单纯房颤组比较,AFMR组GLS、GCS、GRS、LVP_(tw)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GCS、GRS和LVP_(tw)诊断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788、0.865及0.850。结论:应用3D-STI可检测AFMR患者早期左心室心肌受损的情况,根据其心肌应变及心肌扭转参数,对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乳头肌功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湘 刘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分别比较前后乳头肌的缩短率(AFS、PFS)、前后乳头肌(APM、PPM)到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APM-AMA、PPM-AMA)、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MLC)、乳头肌间距离(IPMD)、前后乳头肌相对于左心室前壁的角度变化(Ang I、Ang II)、前后乳头肌的纵向峰值应变(ALS、P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APT、PPT)及达峰延迟时间(DT)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LVIDD、LVEDV、LVE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S、PFS、IPMD、MLC、ALS、PLS及D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S、PLS、AFS、PFS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V呈负相关(P<0.05);MLC、IPMD、DT与LVEF呈负相关(P<0.0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ALS、PLS、MLC、AFS、PFS、IPMD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0.78、0.54、-0.51、-0.57、0.49。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PMD、MLC、PLS、DT与IMR有关联(P<0.05),OR值分别为1.26、1.32、1.37、1.52。结论应用2D-ST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心肌缺血导致的乳头肌功能障碍,并且IPMD及MLC增加、PLS减低、两组乳头肌运动不同步均为IMR的危险因素,该结果有助于临床预测I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乳头肌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三尖瓣闭锁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丽君 张玉奇 +2 位作者 鲍圣芳 钟舒文 王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098-1101,1106,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估测三尖瓣闭锁患儿腔-肺动脉吻合术前及术后心室收缩功能。方法三尖瓣闭锁患儿15例于Glenn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和心脏磁共振检查,并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估测三尖瓣闭锁患儿腔-肺动脉吻合术前及术后心室收缩功能。方法三尖瓣闭锁患儿15例于Glenn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和心脏磁共振检查,并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收缩功能并比较。结果与正常儿童对比,三尖瓣闭锁患儿术前射血分数[(57.886±2.112)%vs(63.986±3.236)%]、扭转角度[(7.428±1.771)°vs(11.632±1.937)°]、扭力[(2.119±0.599)°/cm vs(3.083±0.553)°/cm]、心底旋转角度[(-3.789±1.201)°vs(-6.674±1.132)°]减小(P<0.01),术后射血分数、扭转角度、扭力、心底旋转角度数值较术前增大(P<0.05)。心底旋转角度与三维超声估测的射血分数相关性较好(r=0.822)。结论三尖瓣闭锁患儿心室收缩功能和扭转运动减弱,术后有所改善;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三尖瓣闭锁患儿左室的心功能;心底旋转角度是评估心室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闭锁 心室收缩功能 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单孔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和平 李勇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52-1556,共5页
目的:观察单孔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的疗效。方法:选择二尖瓣病变合并FTR患者9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45例)和传统组(46例)。两组均行二尖瓣置换术(MVR)联合三尖瓣成形术(TVP)。微创组... 目的:观察单孔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的疗效。方法:选择二尖瓣病变合并FTR患者9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45例)和传统组(46例)。两组均行二尖瓣置换术(MVR)联合三尖瓣成形术(TVP)。微创组采用单孔腋下小切口入路,传统组采用常规正中开胸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情况、应激反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高于传统组(均P<0.05)。微创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红细胞输注量、第1~3天引流量低于传统组(均P<0.05)。术后1 d,微创组前列腺素E 2、皮质醇、醛固酮水平低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急性肾损伤、二次开胸止血、切口感染、Ⅲ度传导阻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腋下小切口行微创MVR和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FTR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病变 功能尖瓣关闭不全 单孔腋下小切口 二尖瓣置换术 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结合三尖瓣成形术对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汝核 黄健宏 +2 位作者 梁清 李华 李志连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4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FTI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FTI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MVR治疗,观察组采用MVR同期TVP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半个月观察组患者右房内径(RA)、右室舒张末径(RV)、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径(DTV)、肺动脉高压(SP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三尖瓣反流复发率2.86%较对照组11.43%更低,1年存活率97.14%、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94.29%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FTI患者,MVR同期TVP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存活率,避免三尖瓣反流复发,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病变 功能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量影响的超声研究
7
作者 韩建明 杨小兰 孟云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8期835-835,共1页
关键词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功能尖瓣反流量 影响 超声研究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中度及以上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特征
8
作者 王彦涵 张莱 +4 位作者 王君 张琪 杨吉猛 方旭 陶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8-1564,共7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伴中度及以上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trial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AFM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7月—2024年3月入住南京医科...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伴中度及以上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trial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AFM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7月—2024年3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F伴AFMR患者共313例,根据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中度以下AFMR组(A组,249例)与中度及以上AFMR组(B组,64例)。比较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F伴中度及以上AFMR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CHA2DS2-VASc评分、房颤类型、肾功能不全病史、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病史、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三尖瓣反流程度、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OR=1.067,95%CI:1.002~1.137,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OR=1.153,95%CI:1.052~1.264,P<0.05)、三尖瓣轻-中度反流(OR=6.571,95%CI:1.362~31.705,P<0.05)、三尖瓣中度反流(OR=10.795,95%CI:3.816~30.543,P<0.05)、三尖瓣中-重度反流(OR=19.525,95%CI:4.593~82.999,P<0.05)、三尖瓣重度反流(OR=20.701,95%CI:5.799~73.896,P<0.05)是AF伴中度及以上AFM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AF伴中度以下AFMR患者相比,AF伴中度及以上AFMR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通常有更多的临床伴发疾病,左房内径增大、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和三尖瓣轻度以上反流是AF伴中度及以上AFR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二尖瓣反流 尖瓣反流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姜婧璇 姜志荣 +3 位作者 王小凡 吕启凤 宋晓霞 田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4-898,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检测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左心房容积变化及心肌应变,评价左心房功能。资料与方法采集8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二尖瓣反流(MR)分为无MR组(30例)及MR组(58例,包括轻度反流20例、中度反...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检测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左心房容积变化及心肌应变,评价左心房功能。资料与方法采集8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二尖瓣反流(MR)分为无MR组(30例)及MR组(58例,包括轻度反流20例、中度反流20例、重度反流18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RT3D-STI分别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及左心房心肌整体纵向、径向、圆周应变(GLS、GRS、GCS),计算左心房被动及主动射血分数(LApEF、LAaEF),并分析左心房心肌应变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结果 (1)无MR组与MR组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ApEF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MR组LApEF低于无MR组(P<0.05);(2)无MR组与MR组心肌GLS及GC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MR组低于无MR组(P<0.05);随反流程度的增加,GLS、GCS及GRS均不同程度降低;(3)左心房心肌整体应变能力(GLS、GCS、GRS)与LAEF呈显著相关(无MR组:r=-0.810、-0.760、0.851;MR组:r=-0.680、-0.745、0.583;P<0.05)。结论 RT3D-STI技术可通过测量左心房容积变化、计算LAEF及追踪心肌运动,评价MR患者左心房心肌运动的改变及评估左心房功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房功能
下载PDF
1例三尖瓣闭锁患儿上腔静脉—肺功能双向分流术后护理
10
作者 陈小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三尖瓣闭锁(TA)是一种以右向左分流为主的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4%[1]。而上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术(双向Glenn分流术)是治疗TA的一种主要的手术方式,即将上腔静脉横断后,
关键词 上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术 尖瓣闭锁 术后护理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功能 患儿 右向左分流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超声诊断成人先天性三尖瓣闭锁并双孔二尖瓣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宴鹏 胡晓阳 毛翠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56-456,共1页
病例 女,24岁,平时无明显不适,近期患上感4d.活动后感胸闷。自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查体:鸡胸,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两腔心切面:二尖瓣位置处探及两处开放的房室瓣口,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尖瓣闭锁 二尖瓣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连续波多普勒和心导管测压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晓霞 智光 +3 位作者 荆晶 徐勇 冷文修 孙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连续波多普勒和心导管对比评价二尖瓣反流血流频谱,估测左心室dp/dtmax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10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测量二尖瓣反流频谱加速支中的两点速度及两点时间差,以100mm/s的速度记录,用于估测左室dp/dtmax。其中40例患者进... 目的连续波多普勒和心导管对比评价二尖瓣反流血流频谱,估测左心室dp/dtmax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10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测量二尖瓣反流频谱加速支中的两点速度及两点时间差,以100mm/s的速度记录,用于估测左室dp/dtmax。其中40例患者进行了心导管左室造影检查,并同时记录左室dp/dtmax。结果40例患者多普勒频谱dp/dtmax与心导管dp/dtmax的相关系数为0.84(P<0.01),二者呈线性相关;105例患者频谱dp/dtmax与射血分数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1(P<0.01)。41例射血分数小于50%的患者,多普勒频谱dp/dtmax为842±295mmHg/s,64例射血分数大于50%的患者,多普勒频谱dp/dtmax为1802±389mmHg/s。结论应用连续波多普勒二尖瓣反流速度频谱测量左室dp/dtmax的方法简便、实用,为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供了无创、准确、可重复追踪测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导管 收缩功能 左室压力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三尖瓣闭锁并双孔二尖瓣及大动脉转位1例
13
作者 宋宴鹏 唐燕 +1 位作者 胡晓阳 冷辉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8期513-513,共1页
患者女,23岁,活动后感胸闷5年余,加重7天。查体:鸡胸,胸骨左缘第2~3、3~4肋间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心房正位,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心室右襻,房室连接一致;舒张期于心尖四腔面三尖瓣处探及瓣膜样... 患者女,23岁,活动后感胸闷5年余,加重7天。查体:鸡胸,胸骨左缘第2~3、3~4肋间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心房正位,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心室右襻,房室连接一致;舒张期于心尖四腔面三尖瓣处探及瓣膜样纤维组织,未见瓣叶开闭活动(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尖瓣闭锁 二尖瓣 大动脉转位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M型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兵 王义成 +3 位作者 温德惠 黄嘉诚 焦桂青 张力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M型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孕20~41+6周孕妇243例(除外心内及心外畸形),其中...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M型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孕20~41+6周孕妇243例(除外心内及心外畸形),其中三尖瓣反流胎儿83例,依照反流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反流组(63例)、中度反流组(20例),160例无三尖瓣反流胎儿为对照组。应用STIC-M型技术测量各组胎儿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displacement,TAD),并用TDI技术测量各组胎儿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并计算E'/A'值,比较各组参数。结果:轻度反流组胎儿TAD、E'、A'、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反流组胎儿TAD、E'、A'、E'/A'值均低于对照组及轻度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TIC-M型技术联合TDI技术能够评价准确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积极治疗及适当时机分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闭锁不全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兵 杨贺 +4 位作者 张力维 黄嘉诚 焦桂青 郭华贤 王义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17,41,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综合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方法:选取孕20~41^(+6)周孕妇253例(除外心内及心外畸形),其中三尖瓣反流胎儿88例,依照反流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反流...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综合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方法:选取孕20~41^(+6)周孕妇253例(除外心内及心外畸形),其中三尖瓣反流胎儿88例,依照反流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反流组(68例)、中度反流组(20例),165例无三尖瓣反流胎儿为对照组。首先应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然后测量各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A、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结果:轻度反流组胎儿右心Tei指数、ICT+IRT、ET、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A、RI及P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反流组胎儿右心Tei指数、ICT+IRT、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A、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及轻度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中度反流组胎儿右室ET均低于对照组及轻度反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能够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功能的改变,可对临床积极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闭锁不全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克山病患者二、三尖瓣闭锁不全(MR、TR)的诊断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德义 董显辉 +4 位作者 邹玉臣 漆炜 张治国 赵焕喜 关振中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本文观察34例克山病,对比21例扩张型心肌病,48例冠心病,60例风心病及34例健康人配对对照。观察各组的MR、TR的出现率,逆流速度及心腔大小与杂音关系等。讨论各组MR、TR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UCG)诊断、出现的原因、意义彼此的不同。提... 本文观察34例克山病,对比21例扩张型心肌病,48例冠心病,60例风心病及34例健康人配对对照。观察各组的MR、TR的出现率,逆流速度及心腔大小与杂音关系等。讨论各组MR、TR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UCG)诊断、出现的原因、意义彼此的不同。提出慢型克山病,心肌病的MR多为二尖瓣环扩大所致;冠心病及潜在型克山病多为乳头肌功能不全所致。并指出克山病患者的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是MR所致时,才有诊断价值。对存在MR的克山病患者应及地有效的治疗、管理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二尖瓣 尖瓣 闭锁不全
下载PDF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病因、预后及其外科处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学钧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44-347,共4页
伴有二尖瓣疾病的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较为常见,大多为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少数为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引起的TR。FTR的治疗仍然是心脏手术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为其... 伴有二尖瓣疾病的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较为常见,大多为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少数为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引起的TR。FTR的治疗仍然是心脏手术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为其诊断、手术指征、理想的手术方法和远期结果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所以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同时明确TR的发生机理、自然病史、预后及其处理方法,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闭锁不全 功能尖瓣反流 尖瓣成形 二尖瓣疾病
下载PDF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瓣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O.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超声心动图 功能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心室收缩功能保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后三尖瓣闭锁患者的心肌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
19
作者 Eicken A. Petzuch K. +1 位作者 Marek J. 刘少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7期52-53,共2页
背景:心肌多普勒超声检查(DME)可作为评估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TCPC)后三尖瓣闭锁(TA)患者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的一种极好的附加手段。方法和结果:用DME检测33例TCPC后收缩期缩短分数/射血分数正常(M型超声)的TA患者... 背景:心肌多普勒超声检查(DME)可作为评估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TCPC)后三尖瓣闭锁(TA)患者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的一种极好的附加手段。方法和结果:用DME检测33例TCPC后收缩期缩短分数/射血分数正常(M型超声)的TA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6岁(极差1.5~17岁)。将其测量结果与1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腔静脉-肺动脉分流的中位时间是5.2年(极差0.6~13.3年)。等容加速度和等容速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尖瓣闭锁 肺动脉连接 全腔静脉 心室收缩 手术后 功能保留 心肌
下载PDF
二尖瓣闭锁7例报告
20
作者 黄星原 江钟炎 +2 位作者 麦根荣 姜霞 孙有刚 《骨科》 CAS 1990年第2期79-80,共2页
二尖瓣闭锁是一种罕见心血管畸形,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将7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4天~14岁。5例出生时发现紫绀,2例2个月后出现症状。2例在出生后2个月内死亡,1例14岁死亡。二、症状和体征:青紫7例,气急5例,晕厥4... 二尖瓣闭锁是一种罕见心血管畸形,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将7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4天~14岁。5例出生时发现紫绀,2例2个月后出现症状。2例在出生后2个月内死亡,1例14岁死亡。二、症状和体征:青紫7例,气急5例,晕厥4例,活动受限4例。7例均在胸骨左缘第2~4肋间听到I^W级收缩期杂音,3例在三尖瓣区听到舒张期杂音,7例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2例肝大。三、心电图:各例均为窦性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 心血管畸形 肺动脉瓣区 尖瓣 房室瓣 窦性节律 舒张期杂音 临床诊断 房室传导 收缩期杂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