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瓣膜成形术对冠心病伴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靖凯 任安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8期5273-5275,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对冠心病(CAD)伴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M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CAD伴MMI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对冠心病(CAD)伴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M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CAD伴MMI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ABG联合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CABG联合MVP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二尖瓣反流面积、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二尖瓣反流面积更小,LVEDD更短,LVEF更大(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改善,观察组患者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与MVP联合治疗CAD伴MMI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通气、住院时间,减轻反流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2
作者 曾立新 肖爱萍 史晋红 《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7年第4期281-282,共2页
对32例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呼吸道管理。32例MVP患者无1例发生呼吸道并发症。作者认为,预防为主及积极有效、针对性强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及防止MVP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围手术期 呼吸道 MVP 咳嗽训练
下载PDF
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对重度肺高压和心输出量的即刻和远期影响:频谱多普勒与心导管对比研究
3
作者 葛志明 张运 +7 位作者 王丽清 季晓平 张梅 张薇 黎莉 M.E.Fawzy L.Hatle CMG.Duran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定量评价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对肺高压和心输出量的即刻和远期影响。方法 应用频谱多普勒和心导管技术测定了47 例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MBVP) 患者术前和术后长期随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MBVP后即刻和随访期较... 目的 定量评价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对肺高压和心输出量的即刻和远期影响。方法 应用频谱多普勒和心导管技术测定了47 例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MBVP) 患者术前和术后长期随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MBVP后即刻和随访期较术前心脏指数显著增加。肺动脉高压状态显著降低(P< 0.01)。结论 MBVP可显著改善二狭患者术后即刻和长期的血流动力学;频谱多普勒是无创定量评价和随访MBVP疗效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多普勒 心导管 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疗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沙 黄晓燕 +6 位作者 李学文 王宗超 宋宝国 张国安 魏涛 石践 邵展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1-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病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非风湿性、缺血性、合并大血管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62.5%),女27例(37.5%);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病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非风湿性、缺血性、合并大血管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62.5%),女27例(37.5%);年龄19~69(48.81±12.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63例(后瓣病变51例,前瓣病变12例,含腱索断裂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8例(房间隔缺损6例,室间隔缺损2例),左房粘液瘤1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8例,重度44例,平均返流量(14.93±8.22)ml。结果:术中经注水实验或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形效果满意,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71个月(41.53±13.32)月,随访72例,随访率100%;硬膜下出血1例,无溶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48例,Ⅱ级21例,Ⅲ级3例。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LAD[(47.03±9.36)mm与(54.69±11.73)mm,t=6.297,P<0.05],LVEDD[(49.08±4.93)mm与(53.97±7.00)mm,t=4.759,P<0.05]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术前比较也有明显变化[(61.33±5.21)%与(58.94±6.32)%,t=-2.413,P<0.05]。无或微量返流55例(76.4%),轻度返流15例(20.8%),重度返流2例(2.8%,1例二尖瓣A1、A2区撕脱,1例二尖瓣人工腱索乳头肌撕脱,均行二次换瓣手术),再手术率2.8%。未发现明显二尖瓣狭窄。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二尖瓣成形手术相对复杂,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经验,选择相应的成形方法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外科学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方法
下载PDF
频谱多普勒对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47例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张聪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定量评价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对肺高压和心输出量的即刻和远期影响。方法 应用频谱多普勒和心导管技术测定了 47例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 (MBVP)患者术前和术后长期随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MBVP后即刻和随访期较术前心脏指... 目的 定量评价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对肺高压和心输出量的即刻和远期影响。方法 应用频谱多普勒和心导管技术测定了 47例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 (MBVP)患者术前和术后长期随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MBVP后即刻和随访期较术前心脏指数显著增加。肺动脉高压状态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MBVP可显著改善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后即刻和长期的血流动力学 ;频谱多普勒是无创定量评价和随访MBVP疗效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多普勒 心导管技术 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CD16+单核细胞对中重度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晓征 沈冬炎 +3 位作者 邹鹏 詹雨 李永超 杨栩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CD16+单核细胞对中重度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多中心因中重度IMR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200例,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26例)和生存组(174例... 目的探讨CD16+单核细胞对中重度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多中心因中重度IMR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200例,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26例)和生存组(174例)。分别于术前(T0)、术后1d(T1)、3d(T2)和7d(T3)检测患者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比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D16+单核细胞比例预测患者术后死亡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CD16+单核细胞高比例组和低比例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MACE未发生率。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hs-CRP水平、二尖瓣瓣环扩张比例和T0~T3时CD16+单核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生存组,而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均为P<0.05);hs-CRP升高、LVEF降低和CD16+单核细胞比例(T0)升高同为患者全因死亡和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CD16+单核细胞比例(T0)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P=0.825,P=0.001),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P=-0.802,P=0.001);CD16+单核细胞比例(T0)预测患者术后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1.47%,CD16+单核细胞高比例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MACE未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比例组(均为P<0.05)。结论术前CD16+单核细胞比例升高是中重度IMR患者全因死亡和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作为其二尖瓣成形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6+单核细胞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存活率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运动改变的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鼎文 禇雯 +2 位作者 王华 王振华 张社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运动的改变。方法:选取30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患者组)和年龄、性别与其相近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行常规超...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运动的改变。方法:选取30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患者组)和年龄、性别与其相近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后期2D-STI脱机分析,获得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扭转角度峰值(Ptw),对比成形术前后常规参数及Ptw的变化,并探究容量负荷改变对扭转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组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134.99±23.62)、(44.58±9.10)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7±9.56)、(27.87±3.61)mL(均P<0.05),这2个参数在患者组术后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Ptw值术前、术后分别为12.41°±3.50°、9.30°±2.57°,术后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Ptw值8.29°±1.67°,与患者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Ptw与LVEDV呈中度相关性(r=0.432,P<0.001)。结论:左心功能代偿期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Ptw值受容量负荷增加而增大,二尖瓣成形术后恢复正常,且Ptw与LVEDV呈中度相关性。Ptw可较敏锐地发现左心室心肌在容量负荷影响下代偿性运动增强,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对有左心房血栓的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伦知见 阎培全 +4 位作者 高文献 傅存玉 王世龙 王彦英 武俭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4年第2期70-70,共1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心房存在血栓条件下的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PBM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左心房及心耳部存在血栓的患者在TEE监视引导下,行PBMV术,引导导丝和导管避开左心耳及附近左心房壁的血栓,即刻评定球囊扩张的...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心房存在血栓条件下的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PBM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左心房及心耳部存在血栓的患者在TEE监视引导下,行PBMV术,引导导丝和导管避开左心耳及附近左心房壁的血栓,即刻评定球囊扩张的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左心房及心耳部存在机化性血栓、直径≤1.0 cm的左心耳孤立性低回声附壁血栓、直径≤0.5cm的活动性血栓,行PBMV术未出现栓塞并发症;Lutembacher综合征先行PBMV术,后用Amplatzer伞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封堵,获得成功.结论TEE为PBMV术提供了新的监测手段,在左心房存在血栓条件下,使PBMV术由禁忌证变成相对适应证,缩短了病程,提高了介入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 血栓 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健 郭惠明 +7 位作者 高强 陈波 谢斌 黄焕雷 刘菁 卢聪 陈寄梅 庄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60例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接受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47岁。采用的二尖... 目的探讨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60例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接受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47岁。采用的二尖瓣成形技术包括人工种植53例、瓣环成形58例、后瓣切除13例、前瓣切除2例、交界切开1例。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本组2例患者术中中转行二尖瓣置换术,无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时间为(213±37)min,心肺转流时间(129±3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21)min,术后住院时间(7±3)d。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无出院后再次手术病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Z=-6.286,P=0.000;Z=-6.237,P=0.000),无新发心房颤动。结论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安全,在二尖瓣成形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二尖瓣脱垂患者微创胸腔镜辅助下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短期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华琨 刘玉华 +2 位作者 张良 周元 杨秀滨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2728-2730,共3页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行微创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成形术的56例二尖瓣脱垂患者资料,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5±14)岁。结果显示,所有二尖瓣成形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手术中转正中开...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行微创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成形术的56例二尖瓣脱垂患者资料,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5±14)岁。结果显示,所有二尖瓣成形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手术中转正中开胸,体外循环时间(207±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4±59)min,手术时间(374±90)min;术中出血量(690±268)ml,5例(8.9%)患者需要术中输血;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9±9)h,24 h胸腔引流量(460±247)ml,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25±6)h,总住院时间(13±4)d。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成形术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围手术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胸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成形效果可行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泽雁 何怡华 +3 位作者 李治安 孟旭 韩杰 张海波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1期31-34,共4页
目的评价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成形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我院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11例,术后复跳即刻二尖瓣反流面积为2~4cm2。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复跳即刻、术后1周测量并计算患者二尖瓣A1-P1区、A2-P2区... 目的评价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成形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我院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11例,术后复跳即刻二尖瓣反流面积为2~4cm2。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复跳即刻、术后1周测量并计算患者二尖瓣A1-P1区、A2-P2区、A3-P3区对合高度指数。术后复跳即刻、术后1周定量描记患者二尖瓣反流量。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术后即刻出现大量反流(≥8cm2)行二尖瓣置换术外,其余10例均完成二尖瓣成形术。10例患者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术前分别为:A1-P1区(15.1±13.0)%,A2-P2区(5.7±9.3)%,A3-P3区(6.4±9.4)%;术后复跳即刻分别为:A1-P1区(37.7±9.6)%,A2-P2区(43.1±6.4)%,A3-P3区(35.8±7.0)%;术后1周分别为:A1-P1区(41.1±7.9)%,A2-P2区(43.1±7.4)%,A3-P3区(36.7±6.9)%。10例患者术后复跳即刻二尖瓣各区域对合高度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10.5和7.9,P均<0.05),但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例患者二尖瓣反流量术后复跳即刻为(2.84±0.44)cm2,术后1周为(0.70±0.4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可行。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可作为一项超声定量指标即时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成形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玲芳 郑哲岚 +1 位作者 牟芸 虞忠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脱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对二尖瓣结构精细化诊断、成形环选择的意义及术后即刻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二尖瓣脱垂,并...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脱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对二尖瓣结构精细化诊断、成形环选择的意义及术后即刻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二尖瓣脱垂,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患者。19例患者均在麻醉后体外循环之前行实时三维TEE检查。并在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即刻再次进行检查,实时显示并记录存储图像。整个检查过程中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同时观察图像,直接交流并与术中所见相对照,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对19例中度以上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检查测量,观察二尖瓣瓣膜与腱索,测量二尖瓣的瓣环、瓣膜长度及纤维三角的直径。结果术中TEE检查可从任意角度清晰显示二尖瓣瓣膜、瓣环、腱索、乳头肌的解剖结构、运动情况。实时观察二尖瓣厚度、活动度、有无钙化及赘生物,腱索有无断裂,并能补充诊断有无血栓及卵圆孔未闭。本组19例患者TEE判断二尖瓣脱垂区域与术中基本一致,以后叶P2区最多见。检出病因:二尖瓣腱索断裂导致脱垂共15例,其中12例探查到2处腱索断裂,与术中一致,准确率100%。本组19例患者TEE测量后提供的成形环尺寸14例一致,准确率73.7%(4/9),4例术中选择测瓣器size比TEE测值小一号,1例术中选择测瓣器size比TEE测值大一号。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可客观地反映二尖瓣脱垂的病因及病变情况,提供直观的立体图像,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为选择成形环的大小提供依据,节约了手术时间,具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术后即刻评价自体成形瓣膜的功能,并实时了解室壁运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也可以监测左心气体,有助于麻醉医师术中监护,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原文传递
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文超 胡旭 +1 位作者 吴正国 夏道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双孔成形术在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35例二尖瓣前叶病变患者行双孔成形术,在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瓣膜进行评价,并对手术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前瓣口面积为(5.41±1.50)cm2,术... 目的探讨双孔成形术在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35例二尖瓣前叶病变患者行双孔成形术,在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瓣膜进行评价,并对手术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前瓣口面积为(5.41±1.50)cm2,术后瓣口面积为(3.01±0.70)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例患者无明显反流,5例可探及轻度反流信号,2例中度反流信号。随访1~12个月,除1例失访外,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均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无瓣口狭窄。除1例发生心房颤动、1例发生胸腔积液、2例发生心包积液外,其余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疗效稳定,并发症少,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心脏瓣膜疾病 双孔成形术
原文传递
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哲 张成鑫 +4 位作者 龚倩 史学功 金朝龙 许金国 葛圣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40-648,共9页
目的探讨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VP的2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56±14.40)岁。患者MVP术前均... 目的探讨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VP的2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56±14.40)岁。患者MVP术前均行4D-TEE检查,精准评估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及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和反流程度,测量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收缩期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叶各个分区(将二尖瓣前叶和后叶的外、中、内部分别命名为A1~A3和P1~P3)的高度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探查对术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选择合适的成形环尺寸,完成MVP操作后,利用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心脏复跳后再次行TEE检查,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即刻评估手术效果。21例MVP患者术后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再次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1)观察术前通过4D-TEE诊断的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反流程度,以及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术前4D-TEE所得的二尖瓣各参数与手术最终使用的成形环尺寸的相关性;(3)比较心脏复跳后利用TEE测得的对合高度与术中术者在直视下利用亚甲蓝染色测量的对合高度的相关性等;(4)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4D-TEE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的结果对比,25例患者病因和病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0%(24/25)。对病变部位发生在瓣叶的单一区域或某两个区域诊断的准确率为14/14,对交界区病变及多个区域联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2/3、4/5。术前4D-TEE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2级6例、3级2例、4级17例,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通过术前4D-TEE测得的各指标对术中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AP(X1)、左右纤维三角距离(X2)两个参数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方程:成形环尺寸?=10.506+0.230X1+0.395X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为0.613,提示模型拟合的效果良好。DAP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86,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50,提示二者对成形环尺寸的预测均有较大意义。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即刻TEE测量的A1-P1、A2-P2、A3-P3的对合高度及三个对合缘的平均对合高度与术中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16、0.951、0.953,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为术后反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30.0(P<0.05),提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再次加重。结论 4D-TEE不仅可以在MVP术前精准地判定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并根据测量的定量参数预测术中实际使用的成形环尺寸,协助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决策,而且可以在术中实时评估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它提供的参数对术后早期的成形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四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原文传递
二尖瓣狭窄程度对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哲 王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8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评分将191例≤8分者归入A组,93例〉8分者归...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8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评分将191例≤8分者归入A组,93例〉8分者归为B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Inoue球囊法行PBMV。对PBMV成功者术后进行至少48个月的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PBMV成功率为97.9%(187/191),显著高于B组的92.5%(8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O.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指标与术前变化值中的左心房平均压[(14.31±4.79)mmHg(1mmHg=0.133kPa)比(15.42±5.14)mmHg]、跨瓣压差[(9.18±4.66)mmHg比(10.21±4.38)mmHg]、肺动脉收缩压[(26.21±8.76)mmHgl:L(32.04±9.58)mmHg]及二尖瓣12I面积[(1.01±0.16)cm2比(1.21±0.18)cm2]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PBMV成功的273例患者术后均完成48—92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于随访末的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随访末各指标与术前变化值中的左心房平均压[(12.91±5.00)mmHg比(15.17±5.14)mmHg]、跨瓣压差[(7.26±4.58)mmHg比(9.63±4.22)mmHg]、肺动脉收缩压[(20.54±7.68)mmHg比(29.11±8.53)mmHg]及二尖瓣口面积[(0.92±0.15)cm。比(1.09±0.18)cm2]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期间32例出现再狭窄(11.7%,32/273),其中A组再狭窄率为8.0%(15/187),显著低于B组的19.8%(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狭窄程度是决定PBMV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以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评分为评价标准,评分低者的PBMV成功率较高,且术后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再狭窄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二尖瓣狭窄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二尖瓣修复术与置换术在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8 位作者 徐明 蒋英硕 汪黎明 黄福华 刘培生 王睿 项飞 邵俊杰 秦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05-1709,共5页
目的观察二尖瓣修复术或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临床结果、病死率和生存率,评估重度IMR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共对378例冠心病并重度IMR的患者进行外科二尖瓣修复... 目的观察二尖瓣修复术或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临床结果、病死率和生存率,评估重度IMR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共对378例冠心病并重度IMR的患者进行外科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手术治疗,其中男215例,女163例,年龄36~79岁(65.7±9.5)岁,二尖瓣修复术组162例,二尖瓣置换术组2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事件,随访观察长期生存率及心功能状况、反流矫治情况。结果置换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修复组[(61.3±10.2)mm比(56.2±9.0)mm,P〈0.001],其余基线资料及手术情况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手术期死亡7例(1.9%),其中置换组5例,修复组2例,两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0);术后早期结果显示置换组的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修复组(均P〈0.05);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5 mm患者手术病死率,置换组低于修复组(5.9%比10.0%,P=0.036)。术后随访1~85(52.8±21.5)个月,随访率93%。置换组与修复组的总体中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比85%,P=0.568);二尖瓣修复组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置换组(8.82%比3.82%,P=0.003)。结论重度IMR行二尖瓣修复术还是置换术应根据患者左心室重构、二尖瓣病变的程度谨慎选择。保留瓣下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有效替代二尖瓣修复术的手术方式,特别适合于有合并症及复杂反流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外科手术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评价二尖瓣成形患者瓣叶及瓣环的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影 冯海艳 +4 位作者 倪璐佳 张明 赵英男 魏艳艳 高东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8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二尖瓣脱垂患者成形术前、术后瓣叶及瓣环各参数的改变,探讨各参数与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关系。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选取中日联谊医院心外科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0例患者入选。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探头存储图... 目的研究二尖瓣脱垂患者成形术前、术后瓣叶及瓣环各参数的改变,探讨各参数与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关系。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选取中日联谊医院心外科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0例患者入选。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探头存储图像,二尖瓣定量分析(MVQ)软件对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复跳即刻二尖瓣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参数包括:瓣环的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IPm)、前结合长度(LCA3dLf)、后结合长度(LCP3dLf)、前中部小叶节段的长度(L2DDA2)、后中部小叶节段的长度(L2DDP2)、前小叶面积(A3DTant)、后小叶面积(A3DTpost)、最大脱垂高度(HProl)、小叶脱垂体积(VProl)。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复跳即刻的二尖瓣反流面积(MR)。结果术前MR、DAIPm、LCA3dLf、LCP3dLf、L2DDA2、L2DDP2、A3DTant、A3DTpost、HProl、VProl分别为(16.64±6.24)cm2、(43.58±7.72)mm、(42.66±10.00)mm、(45.45±10.89)mm、(24.00±5.91)mm、(17.09±3.82)mm、(1 227.28±392.72)mm2、(774.79±221.18)mm2、(7.07±4.13)mm、(1.29±1.17)ml,术后上述参数分别为(1.53±1.30)cm2、(31.15±4.12)mm、(29.93±8.53)mm、(29.77±7.95)mm、(21.41±2.94)mm、(9.18±3.54)mm、(731.66±162.40)mm2、(348.23±112.56)mm2、(3.30±1.85)mm、(0.18±0.16)ml,术后各参数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76、8.108、5.789、7.343、2.201、6.861、7.344、10.441、4.193、4.398,P均<0.05)。术前LCP3dLf较LCA3dLf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P<0.05);术后LCA3dLf与LCP3d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为:Y(MR)=-0.037+0.031X1(A3DTpost)-0.361X2(L2DDA2),L2DDA2、A3DTpost是MR的独立影响因素,且L2DDA2与MR成反比,A3DTpost与MR成正比。测试者内部及测试者之间MR、A3DTpost及L2DDA2的测量结果于Bland-Altman图上呈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术前LCP3dLf较LCA3dLf大,将导致二尖瓣反流,术中保证LCA3dLf与LCP3dLf的等长意义重大。为减少MR,术中应保留足够而合理的L2DDA2,并且不能使A3DTpost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原文传递
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105例手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劲松 王辉山 +2 位作者 尹宗涛 韩宏光 宋恒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 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应用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治疗的退行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患者105例.其中,单纯人工腱索移植25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67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Sliding 13例... 目的 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应用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治疗的退行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患者105例.其中,单纯人工腱索移植25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67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Sliding 13例.结果 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术前心房颤动伴快-慢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置入l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9~21 (14±4)d.术后随访96例,随访率91.4%(96/105).随访3个月至5年.96例随访患者中,l例术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94例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74例,Ⅱ级20例.复查心脏彩超示微量及以下反流92例,轻度反流2例,未发现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恰当的手术技巧,同时做好术中成形效果的评估和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是提高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腱索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不同二尖瓣处理策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二尖瓣反流的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雷 李波 +1 位作者 张振忠 王晋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二尖瓣处理策略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致二尖瓣反流的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因IE致二尖瓣反流168例患者,其中65例实施二尖瓣修复术(A组),103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B组);对两组术前资料、... 目的对比不同二尖瓣处理策略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致二尖瓣反流的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因IE致二尖瓣反流168例患者,其中65例实施二尖瓣修复术(A组),103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B组);对两组术前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近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无一例手术死亡;A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重症监护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1.4±0.6)d比(1.9±0.9)d](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脑血管意外及住院死亡,B组发生脑出血、住院死亡各2例(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A、B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2%(4/65)、7.9%(8/101),感染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0%(3/1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E致二尖瓣反流患者实施二尖瓣修复术围手术期安全可靠,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应确保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可避免瓣膜置换术的相关并发症并降低抗凝治疗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细菌性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治疗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樊纪丹 杨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4期59-61,共3页
目的比较二尖瓣置换术或成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并发急性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方法对3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二尖瓣病变并发急性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14例(二... 目的比较二尖瓣置换术或成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并发急性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方法对3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二尖瓣病变并发急性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14例(二尖瓣成形组),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20例(二尖瓣置换组)。结果二尖瓣置换组有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二尖瓣成形组有1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于术后1个月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二尖瓣成形组术后1年和5年生存分别为13、12例,二尖瓣置换组分别为16、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或成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并发急性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心内膜炎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