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二战电影的夜与雾——论武士道与日本二战电影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卢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6,共6页
武士道是日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准则,渗透在日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解析日本二战电影就必须抓住武士道这条主线,以此来解释日本二战影片中"自杀""殉国""玉碎"等诸多现象。武士道精神具体到日本二战影像... 武士道是日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准则,渗透在日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解析日本二战电影就必须抓住武士道这条主线,以此来解释日本二战影片中"自杀""殉国""玉碎"等诸多现象。武士道精神具体到日本二战影像中可看作是对天皇的忠诚,对国家的赤诚,对长官的服从,对困难的隐忍和对同胞的仁爱等。因此,欲寻得日本二战电影之要义,就要厘清武士道这一重要元素在日本不同时期的二战电影中的表现,以此来洞悉其之根本与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二战电影 武士道 武勇
下载PDF
反战与否:简论日本二战电影塑造战争记忆的方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干瑞青 《艺苑》 2016年第4期41-43,共3页
战争电影中的士兵形象塑造不仅能让观众重温战时民族形象,也能重塑观众对战争的理解。从战时到新世纪以来,反战意识的缺乏和对战争责任的躲避,使得日本二战影片充斥了从"好战"到"情感化"再到"疯癫",以及&... 战争电影中的士兵形象塑造不仅能让观众重温战时民族形象,也能重塑观众对战争的理解。从战时到新世纪以来,反战意识的缺乏和对战争责任的躲避,使得日本二战影片充斥了从"好战"到"情感化"再到"疯癫",以及"困惑""被伤害"的影像,引发观众对日本电影中战争记忆偏好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电影 士兵形象 战争苦难 反战
下载PDF
“性别”与“身体”:日本二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卢伟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第3期63-69,共7页
日本二战电影中,女性通常以女儿(如《我对青春无悔》中的幸枝)、妻子(如《风中的母鸡》中的时子)和母亲(如《大曾根家的早晨》中的母亲)的形象出现,她们是'革命者''探求者''守护者',温柔、美丽的女性以坚忍的... 日本二战电影中,女性通常以女儿(如《我对青春无悔》中的幸枝)、妻子(如《风中的母鸡》中的时子)和母亲(如《大曾根家的早晨》中的母亲)的形象出现,她们是'革命者''探求者''守护者',温柔、美丽的女性以坚忍的力量、以母性之光慰藉日本之痛。但是女性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和救赎者,不仅没有反抗战争的话语权利,反而成为一种被'看'的对象,成为被男性世界排斥在外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电影 女性形象 影片 女儿 肉体解放 身体 日本 性别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的电影研究述评——以日本二战电影为例
4
作者 卢伟 刘云飞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7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日本电影有一半是战争电影,日本二战电影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乃至整个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日本二战电影在艺术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风格鲜明、成果卓著地屹立在世界二战电影史上。但是日本二战电影研... 日本电影有一半是战争电影,日本二战电影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乃至整个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日本二战电影在艺术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风格鲜明、成果卓著地屹立在世界二战电影史上。但是日本二战电影研究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目前基本情况是学术关注不够,文本资料稀缺,前人研究较少,日本二战电影亟待学界的充分重视,得到与之艺术水平像匹配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二战电影 比较视域 述评
下载PDF
二战电影新思维下德国文化透视——以《帝国陷落》和《伪钞制造者》为例
5
作者 秦屹 《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2-74,共3页
近年来,一些德国影片开始以新思维来透视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如取得重大突破及在德国本土及海外都极具影响力的《帝国陷落》和《伪钞制造者》。前者因打破以往禁忌而涉及敏感话题,对纳粹头目希特勒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招致诸多非议。后... 近年来,一些德国影片开始以新思维来透视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如取得重大突破及在德国本土及海外都极具影响力的《帝国陷落》和《伪钞制造者》。前者因打破以往禁忌而涉及敏感话题,对纳粹头目希特勒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招致诸多非议。后者则聚焦战争期间的普通德国人,让我们看到在二战反思中得以稍卸道德包袱的德国人如何剖析普通民众的战争体验,其对非常时期人性的解读也更为复杂。通过对这两部影片的深入分析,探讨德国文化在二战电影新思维下的具体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电影 《帝国陷落》《伪钞制造者》 新思维 德国文化
下载PDF
“他者”的视界——论何非光与华语二战电影
6
作者 邵瑜莲 《抗战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何非光是重庆时期拍摄战争题材影片最多的导演之一,对华语二战电影做出了重大贡献。有意味的是,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何非光所饰演及创作的角色都是一个反面的'他者'形象,这与其现实生活中的'他者'境遇构成了互为指涉... 何非光是重庆时期拍摄战争题材影片最多的导演之一,对华语二战电影做出了重大贡献。有意味的是,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何非光所饰演及创作的角色都是一个反面的'他者'形象,这与其现实生活中的'他者'境遇构成了互为指涉的微妙隐喻。何非光导演的华语二战电影虽是官方意志的代表,却也明显带有个人的独特印迹,这种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其跨境身份所赋予的。跨境身份所带来的主体自由,使其抗战电影创作在反思与批判中能够突破当时所流行的'颂歌'模式,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非光 华语二战电影 他者 非颂歌 流动的主体性
下载PDF
从斯皮尔伯格二战电影管窥好莱坞战争片世界 被引量:3
7
作者 殷洁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6期69-70,共2页
斯皮尔伯格的二战电影集中展现了好莱坞战争片的艺术特征。在视听语言上,采用冷调色彩及光影对差造就画面的异化感,尤擅将抽象音乐与具象画面相契合以形成影像表意的张力,利用交叉蒙太奇产生时差延宕。在叙事层面上,采用以英雄历险为核... 斯皮尔伯格的二战电影集中展现了好莱坞战争片的艺术特征。在视听语言上,采用冷调色彩及光影对差造就画面的异化感,尤擅将抽象音乐与具象画面相契合以形成影像表意的张力,利用交叉蒙太奇产生时差延宕。在叙事层面上,采用以英雄历险为核心的惯性叙事,在宏大的战争叙事框架下不乏个体戏剧化的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电影 斯皮尔伯格 影像语言 蒙太奇
下载PDF
被编码的历史记忆——透析二战电影的影像继承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陶赋雯 《文学与文化》 2020年第4期46-55,共10页
在大数据、云存储的高智能影像时代,历史记忆可以被影视编码、解码所控制,通过重新排序和建构形成一种新的影像史观。当前的世界二战记忆,日益受到国家、地区间即时政治需求影响。其中二战电影作为银幕上的情感装置、共情的文化记忆和... 在大数据、云存储的高智能影像时代,历史记忆可以被影视编码、解码所控制,通过重新排序和建构形成一种新的影像史观。当前的世界二战记忆,日益受到国家、地区间即时政治需求影响。其中二战电影作为银幕上的情感装置、共情的文化记忆和战争史观的承载者,通过影像编码,形成了易于植入的"软性意识形态"、充满争议的"历史变形遗产"和指涉未来的"现实政治认同"。未来的二战记忆将更多走向数字影像化跃迁,对"新战争史"的认知和继承部分来自对银幕解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电影 情感装置 文化遗产 战争史观 编码解码
下载PDF
战争悲歌与人性沉浮——论安杰伊·瓦依达的二战电影创作
9
作者 王文斌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作为享誉世界的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依达的作品以深刻的反思性、严肃的批判性与鲜明的民族性著称,尤其是以"战争三部曲"为代表的二战题材电影,通过悲剧性的英雄人物、反思性的主题诉求与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冲破了&qu... 作为享誉世界的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依达的作品以深刻的反思性、严肃的批判性与鲜明的民族性著称,尤其是以"战争三部曲"为代表的二战题材电影,通过悲剧性的英雄人物、反思性的主题诉求与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冲破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陈旧模式,开创了举世瞩目的"波兰电影学派",对冷战时期的东欧国家产生了积极的"解冻"效应,并造成世界性的影响。其中,前期的"抗战电影"谱写了一曲曲低沉阴郁的战争悲歌;后期的"大屠杀电影"则书写了集中营里的人性沉浮,它们至今依然为世界战争电影的创作实践提供着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杰伊·瓦依达 二战题材电影 抗战电影 大屠杀电影
下载PDF
以“二战电影课程”为例,谈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有效研发
10
作者 殷卫娟 《文理导航》 2016年第4期51-,共1页
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如音像资料、广播影视节目、网络资源等等。... 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如音像资料、广播影视节目、网络资源等等。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如何真正将这一课标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有效实践?如何以教材为中心,通过研发适合自己学生需要的英语课程资源?笔者以她和学生们共同研发的"二战电影赏析课程"为例,分析课程资源有效开放的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二战电影课程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二战电影《朗读者》的多模态话语叙事
11
作者 杨婕 《东南传播》 2020年第8期56-60,共5页
《朗读者》作为一部成功的二战电影,深刻反思了战争与民众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从多模态理论的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这四个面向探讨《朗读者》中字幕如何与多模态结合表达整体意义,并总结翻译经验。希望为全球... 《朗读者》作为一部成功的二战电影,深刻反思了战争与民众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从多模态理论的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这四个面向探讨《朗读者》中字幕如何与多模态结合表达整体意义,并总结翻译经验。希望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二战电影的制作与输出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者》 二战电影 多模态话语 字幕翻译
下载PDF
开战即投降?——评析丹麦二战电影《开战日》
12
作者 窦超 《轻兵器》 2023年第12期60-66,共7页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大举入侵当时国小军弱的丹麦。在强大的德军面前,年迈的丹麦国王自知无法抵挡,接到德国的最后通后很快决定投降。一些丹麦官兵因联络中断不知道政府已经下令投降,因此仍然继续抵抗直至被迫放下武器。不过他们的英...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大举入侵当时国小军弱的丹麦。在强大的德军面前,年迈的丹麦国王自知无法抵挡,接到德国的最后通后很快决定投降。一些丹麦官兵因联络中断不知道政府已经下令投降,因此仍然继续抵抗直至被迫放下武器。不过他们的英勇并不能改变战局。经过约6小时的小规模战斗,总人数约14000人的丹麦军队缴械投降。至此,丹麦迅速沦入德国法西斯的占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法西斯 大举入侵 二战电影 投降 丹麦
原文传递
语义的浮动与暧昧——从战后日本二战电影的历史表述透视《起风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启忠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6-103,共8页
被世界各地粉丝予以推崇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退休前的动画电影《起风了》,曾寄望于冲击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却最终落败。原因在于该片极具争议性,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影片中出现的曾是侵略者的日本军人,如何评价曾用于偷袭珍珠港和绞杀... 被世界各地粉丝予以推崇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退休前的动画电影《起风了》,曾寄望于冲击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却最终落败。原因在于该片极具争议性,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影片中出现的曾是侵略者的日本军人,如何评价曾用于偷袭珍珠港和绞杀亚洲人民的零式战斗机及其设计师堀越二郎。即使宫崎骏在创作时有"反战"思考,但影片对于军国主义的不置可否的模糊与暧昧,致使该作品极可能成为否定日本侵略历史浪潮的样品和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风了》 宫崎骏 日本二战电影 反战 拥战
原文传递
“二战”的另类记忆新解——电影《鬼子来了》与《美丽人生》比较
14
作者 张无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3,共2页
本文比较阐释了两部"二战题材"影片虽均采用了超常规的方式,但各自解构、戏谑及黑色喜剧风格并不相同,前者的内核依然是人文主义,而后者则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由此力图澄清某些学术混乱并提供些解读启示。
关键词 二战电影 解构 荒谬 黑色幽默
下载PDF
二战电影纵览
15
《中国尖端武器报道(进攻与防御)》 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好莱坞拍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不胜枚举,其中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就有好几十部。在这里,我们从战争的两个方面列出几部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反映“二战”题材的战争片,以期为广大读者在回忆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二战电影 战争题材 好莱坞 中国
原文传递
波兰二战题材电影典型风格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77,共2页
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灾难深重的国家,在战后涌现出了许多以此为题材的优秀影片。笔者凭借长期以来对波兰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是二战时期的,通过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鉴赏,揭示波兰二战题材电影的典型风格并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 波兰二战题材电影 天主教信仰 波兰精神 历史文化
下载PDF
当代丹麦“二战”题材电影中的历史书写与集体记忆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5-38,共4页
在宏大历史下,《开战日》和《地雷区》两部“二战”题材电影重现了丹麦在那场残酷战争中的命运与抉择。通过细节化的历史描述,两部影片将那段黑暗的战争记忆重新拉回公众视野,激起国家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与此同时,个人化的历史叙述调... 在宏大历史下,《开战日》和《地雷区》两部“二战”题材电影重现了丹麦在那场残酷战争中的命运与抉择。通过细节化的历史描述,两部影片将那段黑暗的战争记忆重新拉回公众视野,激起国家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与此同时,个人化的历史叙述调动了关于战争的存储记忆,从而更新了功能记忆的部分内容,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修补和重建。由此,影片引起观众对战争所带来的生存困境的反思,获得了现实上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二战”题材电影 历史书写 集体记忆
下载PDF
日本“二战”记忆的影像建构——以日本“二战”题材电影为中心
18
作者 姜小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9-33,共5页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大众艺术形式和视听媒介,电影在建构和形塑集体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政治意志以及历史问题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二战"题材电影对战争记忆的建构呈现选择性记忆、选...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大众艺术形式和视听媒介,电影在建构和形塑集体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政治意志以及历史问题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二战"题材电影对战争记忆的建构呈现选择性记忆、选择性遗忘和扭曲性记忆等特征。全球化语境下,日本"二战"电影应该思考如何从民族文化、政治桎梏和意识形态中自我救赎,建构符合史实的战争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电影 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遗忘 扭曲性记忆
下载PDF
国家利益与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以几部二战审判电影为例
19
作者 胡雨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3-51,共9页
二战结束后,针对德国和日本的两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束了世界性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历史,给世界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这两场审判其实都是由美国主导的,虽然有众多参战国的参与和认同,但依然充分显示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发挥... 二战结束后,针对德国和日本的两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束了世界性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历史,给世界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这两场审判其实都是由美国主导的,虽然有众多参战国的参与和认同,但依然充分显示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发挥出来的巨大影响力。围绕两场审判,苏联、美国、日本和中国先后拍摄了几部有关审判的电影,这几部影片在记录呈现历史事实的表象中,都隐含着各自不同的真实目的,它们都在表达生产国各自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诉求,并宣示各自的国家利益。通过对几部二战审判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意识形态批评在电影批评中的重要价值,提示我们应该将国家意识形态视角作为电影批评的根本视角,关注各国影片在重大历史题材上的意识形态选择。突破传统影视批评的知识视野局限,全面审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价值选择和利益诉求。尤其是面对那些对当代中国青少年影响最大的美国好莱坞影片,更应该从意识形态批评视野审视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对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核心利益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维护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二战审判电影 意识形态批评 国家利益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比较研究
20
作者 樊超 《声屏世界》 2020年第2期45-47,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电影作为最有力的艺术手段在战争前后和期间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不同的看法.中国作为受苦难的国家之一和作为"救世主"的美国对于二战题材把握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文章主要从界定研究对象开始到解析中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电影作为最有力的艺术手段在战争前后和期间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不同的看法.中国作为受苦难的国家之一和作为"救世主"的美国对于二战题材把握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文章主要从界定研究对象开始到解析中美二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背景和概况,再到对中美两国二战题材电影进行多方面详细比较,最后对此类电影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 美国 二战题材电影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