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
1
作者 苏林红 林军 +2 位作者 柳侠平 叶小丹 陈剑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目的:观察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草清肝合剂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中医证候评分、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清AST、ALT、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 (PTX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血清PTX3、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湿热蕴结证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肝功能、血脂状况,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湿热蕴结证 草清肝合剂 多烯磷脂胆碱胶囊 正五聚体蛋白3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老年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邱睿睿 宋慧东 +1 位作者 温凌 伍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老年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老年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因子[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TC(4.30±0.65)mmol/L、TG(1.38±0.25)mmol/L、LDL-C(2.13±0.38)mmol/L均较对照组的(5.09±0.78)、(1.74±0.31)、(2.61±0.46)mmol/L低,HDL-C(1.48±0.18)mmol/L较对照组的(1.24±0.11)mmol/L高(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TNF-α(21.44±4.23)ng/L、IL-6(10.36±2.3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9.79±3.34)、(18.02±2.69)ng/L(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ALT(42.56±6.51)U/L、AST(38.86±4.69)U/L均低于对照组的(63.91±7.89)、(58.02±5.92)U/L(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老年脂肪肝的疗效显著,可协同改善脂代谢和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胆碱 甘草酸 脂肪肝 血脂功能 肝功能 炎症因子 老年
下载PDF
HPLC-ELSD法与薄层色谱扫描法用于测定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有关物质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赵海云 王春芳 +4 位作者 陈德俊 张丹丹 王松 李宁宁 刘文坤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164-166,221,共4页
目的:建立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对比考察HPLC-ELSD液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扫描法。薄层色谱扫描法,采用硅胶G60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浓氨溶液(65∶25∶4∶0.4)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450 nm。液相色谱法采用C8... 目的:建立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对比考察HPLC-ELSD液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扫描法。薄层色谱扫描法,采用硅胶G60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浓氨溶液(65∶25∶4∶0.4)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450 nm。液相色谱法采用C8柱,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峰面积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薄层色谱扫描法虽也可定量,但仅检出少量已知杂质,不能有效检出未知杂质。液相色谱法所需样品量少、杂质检出量高、操作简便,优于薄层色谱扫描法。结论:建立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克服了原有薄层色谱法不能准确定量的弊端,检测灵敏度高,定值准确,可作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磷脂胆碱 脂质体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扫描法
下载PDF
扶正化瘀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禹硕 宋睿 +5 位作者 邓凯 孙彦利 杨晰晰 冀志远 肖玉清 安洪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肝纤维化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多烯磷脂酰...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肝纤维化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化瘀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清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D二聚体(D-D)、总胆汁酸(TBA)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瘀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调节D-D、TBA及CHE的表达水平,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片 多烯磷脂胆碱 慢性乙肝肝硬化 D-聚体 总胆汁酸 胆碱酯酶
下载PDF
胆固醇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多层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育敏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研究胆固醇对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多层膜结构的影响。在不同胆因醇浓度及不同温度下的衍射实验和热吸收曲线实验显示纯磷脂的尖锐的凝胶-液晶相变随胆固醇含量增加而逐渐消失... 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研究胆固醇对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多层膜结构的影响。在不同胆因醇浓度及不同温度下的衍射实验和热吸收曲线实验显示纯磷脂的尖锐的凝胶-液晶相变随胆固醇含量增加而逐渐消失。当胆固醇含量约为40(mol)%或更多时,衍射曲线和热吸收曲线均显示存在分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胆固醇 棕榈 磷脂胆碱 膜结构
下载PDF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花生酸(AA)复合LB膜的摩擦特性研究
6
作者 叶滨 杜祖亮 张平余 《科技传播》 2010年第10期27-27,26,共2页
通过LB技术,在处理为亲水的单晶硅表面成功制备出卵磷脂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DPPC)-花生酸(AA)复合LB膜,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UMT-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层还是多层,DPPC-AALB... 通过LB技术,在处理为亲水的单晶硅表面成功制备出卵磷脂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DPPC)-花生酸(AA)复合LB膜,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UMT-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层还是多层,DPPC-AALB膜均表现出远远优于花生酸LB膜的抗磨减摩性能。分析认为,DPPC-AALB膜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与DPPC分子的两个亲水极性基团有关,它可使DPPC-AA分子与亲水基底结合更为牢固,而花生酸AA的加入使薄膜更为平整,致使其摩擦系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磷脂胆碱(dppc) Langmuir-Blodget 摩擦磨损 摩擦学行为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铈离子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景抚军 方一非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6,共6页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元素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元素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荧光光谱 脂质体 棕榈 磷脂胆碱
下载PDF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LB膜诱导下草酸钙晶体生长的SEM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曾鑫华 欧阳健明 +3 位作者 郑文杰 姚秀琼 雷远江 杨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利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的Langmiur -Blodgett膜 (简称LB膜 )作为模板诱导草酸钙晶体的生长 ,进而模拟生物体内尿结石的形成和抑制 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磷脂DPPC的LB膜诱导过饱和溶液中生长的草酸钙晶体进... 目的 :利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的Langmiur -Blodgett膜 (简称LB膜 )作为模板诱导草酸钙晶体的生长 ,进而模拟生物体内尿结石的形成和抑制 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磷脂DPPC的LB膜诱导过饱和溶液中生长的草酸钙晶体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在膜压很小 (π =1mN/m)时 ,几乎没有草酸钙晶体 ,随着膜压增大 ,草酸钙晶体的密度增加、尺寸增大 .但当膜压增加到 35mN/m时 ,晶体却特别稀少 .结论 :作为模板的DPPC的LB膜的膜压不同时 ,可以诱导生成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密度和尺寸的CaC2 O4 晶体 LB膜中DPPC分子间的距离与CaC2 O4 晶体的结构相匹配是CaC2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控晶体生长 LB膜 草酸钙 棕榈磷脂胆碱 尿结石 形成 抑制 模拟
下载PDF
鬼臼毒素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局部外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江彬彬 曾抗 +2 位作者 张三泉 孙乐栋 颉玉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75-877,共3页
目的观察鬼臼毒素脂质体皮肤外用时的释药方式和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方法以超声波法制备鬼臼毒素的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DPPC)和大豆卵磷脂两种脂质体悬液,将相同浓度的鬼臼毒素酊剂及两种鬼臼毒素脂质体悬液涂于幼猪的背部皮肤上,以... 目的观察鬼臼毒素脂质体皮肤外用时的释药方式和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方法以超声波法制备鬼臼毒素的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DPPC)和大豆卵磷脂两种脂质体悬液,将相同浓度的鬼臼毒素酊剂及两种鬼臼毒素脂质体悬液涂于幼猪的背部皮肤上,以空白脂质体、空白酊剂作为对照。观察48 h内不同时间段、不同制剂中的鬼臼毒素在皮肤中的滞留量。结果鬼臼毒素酊剂在用药1 h后皮肤中出现药物高峰,随即很快下降;大豆卵磷脂脂质体鬼臼毒素在皮肤中缓慢释放,无明显药物高峰出现,药物浓度持续高于鬼臼毒素酊剂;DPPC脂质体鬼臼毒素用药后4 h在皮肤中出现药物高峰,然后缓慢下降至一定水平后,药物浓度维持稳定,48 h内药物浓度一直显著高于鬼臼毒素酊剂及鬼臼毒素大豆卵磷脂脂质体。结论DPPC脂质体包裹鬼臼毒素外用具有更好的皮肤靶向性,是较好的皮肤外用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脂质体 棕榈磷脂胆碱 包封率
下载PDF
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前体脂质体的研制及特性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中方 曾抗 +4 位作者 周再高 李国锋 谢方明 朱晓亮 张三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4-786,788,共4页
目的 研制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PPT-DPPC)前体脂质体,提高PPT-DPPC脂质体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选择海藻糖做冻干剂制备PPT-DPPC前体脂质体,并考察PPT-DPPC前体脂质体水合后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 PPT... 目的 研制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PPT-DPPC)前体脂质体,提高PPT-DPPC脂质体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选择海藻糖做冻干剂制备PPT-DPPC前体脂质体,并考察PPT-DPPC前体脂质体水合后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 PPT-DPPC前体脂质体经水合后在电镜下呈多层多室脂质体,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45±0.38)μm,药物包封率为72.3%。分别在4℃、20℃、40℃贮存1、3、6个月,脂质体形态、粒径及包封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冷冻干燥法制备PPT-DPPC前体脂质体,方法简便易行,制剂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高、有良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棕榈磷脂胆碱 前体脂质体 海藻糖 冷冻干燥法
下载PDF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豆固醇脂质体液态有序相的结构性质:同步辐射X光衍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邬瑞光 陈琳 尉志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8-2014,共7页
用同步辐射小角和宽角X光衍射实验技术研究了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豆固醇所形成的脂质体的液态有序相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液态有序相的小角X光衍射d值(d-spacing)随着固醇温度和浓度的变化仅有微小的改变.与凝胶相及液晶相的宽... 用同步辐射小角和宽角X光衍射实验技术研究了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豆固醇所形成的脂质体的液态有序相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液态有序相的小角X光衍射d值(d-spacing)随着固醇温度和浓度的变化仅有微小的改变.与凝胶相及液晶相的宽角X光衍射d值相比,液态有序相的宽角X光衍射d值有更宽的变化范围, 在30-52℃的温度范围内,液态有序相的宽角X光衍射d值从0.422nm变化到0.460nm.电子云密度计算表明液态有序相的脂双层厚度和水层厚度都要大于与之平衡共存的液晶相的脂双层厚度和水层厚度.电子云密度计算结果还表明液态有序相的脂双层厚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生物膜的相态及深入认识生物膜中的有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有序相 脂筏 豆固醇 棕榈磷脂胆碱 X光衍射 小角散射 电子云密度
下载PDF
胰岛素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宪荣 米谷芳芝 +3 位作者 侯新朴 张强 魏树礼 永井恒司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24-928,共5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方法 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 ,研究胰岛素对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脂质体对胰岛素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胰岛素诱发包埋钙黄绿素脂质体的泄漏。结果 胰岛素... 目的 研究胰岛素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方法 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 ,研究胰岛素对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脂质体对胰岛素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胰岛素诱发包埋钙黄绿素脂质体的泄漏。结果 胰岛素对粒径为 170~ 190nm的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影响不大 ,胰岛素的酪氨酸基团对中性磷脂膜插入不深 ,胰岛素与磷脂发生作用 ,在进入脂质体双层过程中扰动脂质体膜 ,导致钙黄绿素泄漏 ,随着多肽浓度的增加 ,脂质体所包封的钙黄绿素的泄漏加快。结论 多肽或蛋白类药物 ,例如胰岛素 ,可以通过亲水或疏水的相互作用扰动脂质体的结构完整性。对多肽与脂质体包封的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棕榈磷脂胆碱 脂质体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二棕榈磷脂酰胆碱单分子膜诱导碳酸钙结晶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中会 张动天 关荣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66-69,72,共5页
磷脂单分子膜是生物膜的简化模拟体系,采用二棕榈磷脂酰胆碱(DPPC)作为单分子膜的成膜材料将使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接近生物体系。利用LB技术,模拟生物体系研究二棕榈磷脂酰胆碱(DPPC)单分子膜对碳酸钙晶体生长的取向和形貌的控制作用。... 磷脂单分子膜是生物膜的简化模拟体系,采用二棕榈磷脂酰胆碱(DPPC)作为单分子膜的成膜材料将使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接近生物体系。利用LB技术,模拟生物体系研究二棕榈磷脂酰胆碱(DPPC)单分子膜对碳酸钙晶体生长的取向和形貌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DPPC单分子膜对碳酸钙晶体的取向和形貌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磷脂胆碱 单分子膜 碳酸钙
下载PDF
稀土离子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14
作者 王玮 李来明 +1 位作者 李志丽 席时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1-54,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稀土离子Nd^(3+)、Gd^(3+)和Yb^(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三种稀土离子的掺入都使磷脂的凝胶-液晶相转变温度明显升高,同时相变的协同性降低。稀土离子与磷脂极性头部的PO_2^...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稀土离子Nd^(3+)、Gd^(3+)和Yb^(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三种稀土离子的掺入都使磷脂的凝胶-液晶相转变温度明显升高,同时相变的协同性降低。稀土离子与磷脂极性头部的PO_2^-基团产生了键合作用,这种键合稳定,不受磷脂脂质体相态的影响。无论在凝胶相或液晶相,稀土离子的掺入都增加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构象有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棕榈 磷脂胆碱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白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44-47,共4页
探讨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效果。方法 研究以对比的形式展开,故而选择足够多符合标准病例,针对经纳入与排除标准筛查后满足要求的86例患者,遵循了以随机表法为原则分组,分成的组别上则是观察组、对... 探讨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效果。方法 研究以对比的形式展开,故而选择足够多符合标准病例,针对经纳入与排除标准筛查后满足要求的86例患者,遵循了以随机表法为原则分组,分成的组别上则是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都是43例。应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了对照组以多烯磷脂酰胆碱口服的方案用药干预,给予观察组所用治疗的药用选择则是多烯磷脂酰胆碱连同二甲双胍一同的口服给药方案。通过治疗3个月对观察到的肝功能以及血脂、疗效、不良反应来分析不同方式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结果 通过了3个月临床治疗之后,予以检测相应的指标,在测定指标项目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比较于治疗之前要更低,而且相比之下观察组也远远低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具有组间的差异性(P<0.05)。疗效评价情况,显示出观察组要比较在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主要数据为93.02%高于76.74%,这在统计学上也是有差异性(P<0.05)。在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虽然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但是数据在统计学上是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在治疗NAFLD的时候,通过使用二甲双胍、多烯磷脂酰胆碱相联合手段作为具体治疗方式,获得的效果是比一种药物治疗更加的满意,表现在症状的改变,调节肝脂代谢方面突出,而且不会额外增加疗程期间不良反应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甲双胍 多烯磷脂胆碱 肝功能 血脂 疗效
下载PDF
二次谐波光谱和布鲁斯特角显微镜研究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维生素B2的相互作用
16
作者 刘江清 于长卉 +2 位作者 郭源 雷圣宾 张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4-1489,共6页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分子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的Langmuir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膜模拟体系,其手性结构及其与外来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维生素B_(2)(VB_(2))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质...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分子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的Langmuir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膜模拟体系,其手性结构及其与外来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维生素B_(2)(VB_(2))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质沉积性类疾病中有大量的实例应用,经常在一些特殊的临床症状中有出乎意料的治疗奇效。目前,VB_(2)如何参与到膜上生物事件的过程和细胞乃至生命的作用过程中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VB_(2)分子与磷脂分子靶标的立体相互作用,其可能发生的手性分子识别现象会在许多生物事件中起着关键作用。综合二次谐波-线二色光谱(SHG-LD)、Langmuir膜天平和布鲁斯特角显微镜(BAM)技术初步研究了VB_(2)和DPPC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分别从气液界面上介观水平和宏观水平上互补表征脂质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分子骨架自组装的结构。压缩等温线发现纯水界面L-DPPC和DDPPC液态扩展相/液态凝聚相(LE/LC)共存阶段的膜压几乎不变,race-DPPC的共存相膜压区域稍微缩短,VB_(2)水溶液界面上race-DPPC的LE/LC共存相消失。此外,弹性模量研究表明VB_(2)分子可以提高L-DPPC单分子层膜的弹性模量,但降低D-DPPC和race-DPPC单层膜的弹性模量。结合SHG-LD研究发现,在膜压13mN·m^(-1)下,L-DPPC在纯水和VB_(2)水溶液界面上表面手性过量值(DCE)保持不变。与纯水界面相比较,D-DPPC在VB_(2)水溶液上DCE值出现反转,而race-DPPC的DCE值则不随亚相改变而变化。相同膜压下,BAM观察到单一手性相互作用使得L-DPPC和D-DPPC在纯水界面上各自组装成不同枝臂弯曲方向的手性三叶草微畴(microdomain)。VB_(2)诱导D-DPPC微畴,使其直径增大1~2倍。同时,VB_(2)也诱导了race-DPPC单层膜上近似圆形状的微畴伸展,并长出了三条有曲率的枝臂。对此可以解释为VB_(2)降低了非单一手性相互作用的能量,使得race-DPPC出现手性相分离。与此同时,VB_(2)也诱导了race-DPPC单层膜微畴的手性结构发生变化。该研究有助于理解VB_(2)调节磷脂膜横向组织结构的分子机理,在细胞膜界面发生的过程中,脂层单层的二维特性和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决定了生物分子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谐波-线色谱 布鲁斯特角显微镜 维生素B_(2) 棕榈磷脂胆碱 分子间相互作用 手性
下载PDF
靛玉红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余丹丹 何玉珏 邬瑞光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研究靛玉红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作用的特点。方法选用DPPC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不同摩尔百分比的靛玉红/DPPC脂质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靛玉红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 目的研究靛玉红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作用的特点。方法选用DPPC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不同摩尔百分比的靛玉红/DPPC脂质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靛玉红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靛玉红分子的加入会引起DPPC脂质体热致相变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加入靛玉红的摩尔百分浓度有关,靛玉红分子的加入会消除DPPC脂质体的预相变,改变其主相变温度及主相变焓值。结论靛玉红可改变脂质体膜流动性并且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具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棕榈磷脂胆碱 脂质体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小荣 洪涛 +2 位作者 余杰 曹艳文 曹玲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2组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各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烯磷脂胆碱 甲双胍 疗效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存序 郑宪玲 +3 位作者 檀增桓 崔凤勤 张瑞清 张洪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272-127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肝 多烯磷脂胆碱 甲双胍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毅 孟军 姜艳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96-497,共2页
关键词 多烯磷脂胆碱 甲双胍 肝病 脂肪性 非酒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