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用遗传算法探索最优试验条件 被引量:13
1
作者 仇丽霞 刘桂芬 +1 位作者 何大卫 肖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最优试验条件的确定方法。方法 以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为目标函数 ,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试验条件。结果 在试验范围内 ,遗传算法确定的最优试验条件精度较高 ,且可预测响应变量的水平 ;若根据实际的可行... 目的 探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最优试验条件的确定方法。方法 以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为目标函数 ,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试验条件。结果 在试验范围内 ,遗传算法确定的最优试验条件精度较高 ,且可预测响应变量的水平 ;若根据实际的可行性 ,外延因素的搜索范围 ,为研究提供新的试验方向。结论 模型与遗传算法结合 ,为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最优试验条件确定提供了精度高 ,信息量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回归模型 遗传算法 最优试验条件 GA 表达方式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响应面二次模型优化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提取工艺
2
作者 李梦薇 顾文宏 +5 位作者 张久旭 何军 韩星 尹济云 温浩然 刘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旨在优选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提取工艺。方法:运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二次模型,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异槲皮苷、紫云英苷、丹酚酸B的含量以及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考察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水提取过程中提取时间、提取次数、... 目的:研究旨在优选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提取工艺。方法:运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二次模型,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异槲皮苷、紫云英苷、丹酚酸B的含量以及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考察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水提取过程中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用水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用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采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二次模型优化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 中心复合-响应模型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基于耐撞性的多学科近似模型预测精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凡 吴光强 郭建波 《汽车科技》 2014年第2期6-12,共7页
以整车100%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三种近似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并选取前部结构中对汽车碰撞安全性影响较大的12个部件厚度为变量,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80个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应用多学科优化中常用的二次多项... 以整车100%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三种近似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并选取前部结构中对汽车碰撞安全性影响较大的12个部件厚度为变量,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80个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应用多学科优化中常用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Quadratic Polynomial Response Surface,QPRS)、Kriging以及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三种近似方法分别对选取部件的总质量、吸收总能量、B柱最大加速度和踏板侵入量建立近似模型。结果表明:RBF近似方法对部件总质量、吸收总能量、B柱最大加速度预测精度高于其他两种方法,Kriging近似方法对踏板侵入量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QPRS近似方法适合于部件总质量的近似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 多项式响应模型 KRIGING模型 RBF模型 预测精度
下载PDF
地脉动作用下主机装置靶室结构稳定性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学前 杜强 +2 位作者 鄂林仲阳 徐元利 刘信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90,共6页
在大型固体激光器结构稳定性设计中,数值模拟结果是结构稳定性设计的主要依据,故数值模拟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为了评估装置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基于现代模型验证与确认技术中关于不确定性源的量化及传播分析方法、模型形式误差与预... 在大型固体激光器结构稳定性设计中,数值模拟结果是结构稳定性设计的主要依据,故数值模拟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为了评估装置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基于现代模型验证与确认技术中关于不确定性源的量化及传播分析方法、模型形式误差与预测推断的叠加方法研究,对靶球结构的最大位移响应进行了预测推断。稳定性分析中为了快速进行不确定性参数的传播和灵敏度分析,使用二次响应面模型作为代理模型,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模态阻尼比对靶球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对关心量的稳定性预测结果表明,靶球结构最大位移响应的上界与稳定性设计指标相比,安全裕度仍大于7,说明主机装置的稳定性设计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结构稳定性 主机装置 模型形式误差 二次响应面模型
下载PDF
针对12岁儿童的主动式安全气囊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葛如海 崔义忠 +1 位作者 洪亮 肖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1-777,共7页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是汽车尤其是校车中儿童乘员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中针对12岁儿童的主动式安全气囊进行优化。首先,对气囊的上部、中部、下部拉带长度、泄气阀开度、气体质量流率、气囊安装高度和气囊开启压力等7个参数对12岁儿童乘员...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是汽车尤其是校车中儿童乘员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中针对12岁儿童的主动式安全气囊进行优化。首先,对气囊的上部、中部、下部拉带长度、泄气阀开度、气体质量流率、气囊安装高度和气囊开启压力等7个参数对12岁儿童乘员保护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接着,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找出主动式安全气囊的3个关键控制参数:上部拉带长度、泄气阀开度和气囊开启压力。最后,采用Latin Hypercube试验设计技术,结合构建综合损伤指标WIC与上部拉带长度、泄气阀开度和气囊开启压力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对气囊3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上部拉带长度为0.205 m、气囊开启压力为1.16×10^5 Pa和泄气阀开度为1.8时,12岁儿童乘员的综合损伤指标WIC能达到最小值0.240 5,比初始参数即上部拉带长度为0.235 m、气囊开启压力为1.25×10^5 Pa和泄气阀开度为1时的综合损伤指标WIC降低了24.75%,显著提高了儿童乘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乘员 主动式安全气囊 拉丁超立方采样 多项式响应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