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微絮凝改善过滤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齐玉玲 黄晓东 +1 位作者 张金松 全继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为改善过滤效果,开展了沉后水的二次微絮凝过滤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PAC)投量为0.2 mg/L、微絮凝时间为2~4 min时,可确保滤后水浊度<0.1 NTU的目标值.二次微絮凝过滤不仅解决了初滤水浊度偏高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对有机物和... 为改善过滤效果,开展了沉后水的二次微絮凝过滤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PAC)投量为0.2 mg/L、微絮凝时间为2~4 min时,可确保滤后水浊度<0.1 NTU的目标值.二次微絮凝过滤不仅解决了初滤水浊度偏高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率,同时滤后水的铝含量没有升高,过滤水头损失也没有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过滤 聚合氯化铝
下载PDF
二次微絮凝与常规絮凝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圣 娄华君 +2 位作者 王秋阳 娄俊鹏 丛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以石家庄某水库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物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和有机物化学极性分级技术从分子水平的变化对原水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其各组分质量分数与三卤甲烷生成势的相关性,获得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率较... 以石家庄某水库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物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和有机物化学极性分级技术从分子水平的变化对原水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其各组分质量分数与三卤甲烷生成势的相关性,获得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率较低的原因,同时进行了二次微絮凝和常规絮凝的混凝试验,考察了水体浊度、Zeta电位、抽滤时间、颗粒数和有机物等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二次微絮凝比常规絮凝有更强的混凝去除效果,当聚合氯化铝PAC总投加量为13 mg/L、絮凝时间为3 min时,滤后水浊度可达到0.1 NTU以下。二次微絮凝不但改变了胶体的Zeta电位,增加了絮凝效果,而且提高了对有机物和颗粒数的去除率,抽滤时间也相应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低温低浊 三卤甲烷生成势 二次微絮凝 聚合氯化铝
下载PDF
两种混凝剂的二次微絮凝过滤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有军 李涛 +5 位作者 王东升 杨敏 杨杨 虞睿 翟元鑫 马刚 《供水技术》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为改善过滤效果,开展了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AC和FeCl3对沉后水进行二次微絮凝可以显著降低滤后水中的颗粒数量,有利于提高滤后水水质,并且在适宜的投药量条件下不会造成过滤水头明显增加,且滤后水中的残余... 为改善过滤效果,开展了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AC和FeCl3对沉后水进行二次微絮凝可以显著降低滤后水中的颗粒数量,有利于提高滤后水水质,并且在适宜的投药量条件下不会造成过滤水头明显增加,且滤后水中的残余铝和残余铁含量均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不会对滤后水水质造成影响。综合各项指标,PAC比FeCl3更适宜作为二次微絮凝的投加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絮凝 颗粒数量 过滤水头
下载PDF
二次微絮凝工艺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龚淑艳 郑君 +1 位作者 王晓红 宋庆原 《供水技术》 2014年第1期15-18,25,共5页
结合生产工艺现状,天津塘沽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所辖水厂采用二次微絮凝工艺,在原有加药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沉淀后二次投药点,以期改善过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FeCl3作为二次微絮凝混凝剂,在投加量为4 ~6 mg/L的条件下能保证出厂水浊度≤0.2 ... 结合生产工艺现状,天津塘沽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所辖水厂采用二次微絮凝工艺,在原有加药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沉淀后二次投药点,以期改善过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FeCl3作为二次微絮凝混凝剂,在投加量为4 ~6 mg/L的条件下能保证出厂水浊度≤0.2 NTU.在实际应用中,二次微絮凝工艺可使滤后水浊度降低40%,同时制水药剂单耗较一次加药方式可降低18%左右.由于该絮凝方式对滤池的运行周期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滤池运行及反冲洗优化管理,以保持水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投加量 滤后水浊度 运行周期 总药耗
下载PDF
二次微絮凝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分析
5
作者 李琴 许峰 +1 位作者 华巍 胡昱帆 《城镇供水》 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
通过对进行二次微絮凝后,助滤剂的投加量,生产过程中的药剂消耗、滤后水的水质指标、滤池运行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微絮凝在该厂投加量在0.8~1.5mg/L时效果和价格比是最佳的,二次微絮凝后对滤池的运行有一些影响。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投加量 滤后水浊度 滤池运行
下载PDF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跃国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0期125-126,共2页
为提高过滤效果,开展了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微絮凝剂,可以明显改善过滤效果,PAM投量为0.01 mg/L,微絮凝时间为2 min条件下,出水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率增加了6.6%,5.6%和6.2%。滤池的水头... 为提高过滤效果,开展了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微絮凝剂,可以明显改善过滤效果,PAM投量为0.01 mg/L,微絮凝时间为2 min条件下,出水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率增加了6.6%,5.6%和6.2%。滤池的水头损失增长规律与常规过滤工艺基本相同。初滤水浊度明显降低,相比于未进行二次微絮凝的滤池而言成熟期可以缩短为30 min~40 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强化过滤 PAM 水头损失 滤池成熟期
下载PDF
二次微絮凝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嘉莉 彭进湖 +1 位作者 何孙胃 陈丽珠 《城镇供水》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改善砂滤池过滤效果,开展了混凝沉淀后出水二次微絮凝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南方某自来水厂原水常规水质,当待滤水浊度在4NTU以下,常规絮凝工艺与二次微絮凝工艺对浊度的处理效果相当;当待滤水处于4~9NTU时,二次微絮凝工艺有效... 为改善砂滤池过滤效果,开展了混凝沉淀后出水二次微絮凝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南方某自来水厂原水常规水质,当待滤水浊度在4NTU以下,常规絮凝工艺与二次微絮凝工艺对浊度的处理效果相当;当待滤水处于4~9NTU时,二次微絮凝工艺有效降低滤后水的浊度;不论常规絮凝工艺还是二次微絮凝工艺,只要把待滤水浊度控制在1NTU左右,滤后水浊度可以控制在0.1NTU左右;二次微絮凝工艺对TOC与三氯乙醛的处理效果都优于常规絮凝工艺;当二次投加PAC的量为0.3mg/L时,滤后水铝含量远低于国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浊度 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 铝含量
下载PDF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净水工艺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孔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0-52,共3页
结合苏州某水厂工程,介绍了二次强化微絮凝过滤的机理、主要设计参数及设计要点,对于以微污染湖、库水为水源的水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二次微絮凝 强化过滤 复合预氧化 低浊原水 高藻原水
原文传递
新型硫酸铝—壳聚糖助滤剂强化砂滤效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珊 张克峰 +1 位作者 李兴国 贾瑞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80-3788,共9页
将硫酸铝和壳聚糖复配作为微絮凝助滤剂(AS-CTS),考察其强化过滤性能.利用分子量分级、荧光光谱等手段分析有机物的去除特性,通过Zeta电位、絮体粒径、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其强化过滤机理.结果表明:AS-CTS较AS、CTS强化过滤效果明显,在AS... 将硫酸铝和壳聚糖复配作为微絮凝助滤剂(AS-CTS),考察其强化过滤性能.利用分子量分级、荧光光谱等手段分析有机物的去除特性,通过Zeta电位、絮体粒径、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其强化过滤机理.结果表明:AS-CTS较AS、CTS强化过滤效果明显,在AS/CTS复配比为2:1、CTS投加量0.3mg/L,转速300r/min,搅拌时间2min的条件下,砂滤出水浊度能达到0.1NTU、颗粒物125个/mL,残余铝浓度0.02mg/L;浊度和颗粒物去除率较未加AS-CTS分别提高了58%、61.7%.AS-CTS强化过滤可有效去除分子量>30KDa的腐殖酸和1~3KDa间的色氨酸类蛋白、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富里酸.AS-CTS主要靠高分子吸附架桥作用和界面化学作用,增加胶体颗粒在滤料表面的粘附;通过形成较大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微絮体,增强絮体向滤料表面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壳聚糖 二次微絮凝 强化过滤 ZETA电位 分形维数
下载PDF
笔架山水厂运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克新 曾海棠 +2 位作者 丘学荣 邢艳 乔铁军 《供水技术》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介绍了笔架山水厂强化常规工艺各工艺段和O3-BAC深度处理工艺现状、控制要点以及运行状况,并对O3-BAC工艺在改善水质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炭滤池出水细菌总数有时增加、运行初期pH值大幅升高以及运行稳定后pH值大幅降低等水... 介绍了笔架山水厂强化常规工艺各工艺段和O3-BAC深度处理工艺现状、控制要点以及运行状况,并对O3-BAC工艺在改善水质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炭滤池出水细菌总数有时增加、运行初期pH值大幅升高以及运行稳定后pH值大幅降低等水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水厂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网格反应池 二次微絮凝 臭氧活性炭
下载PDF
壳聚糖复配药剂助滤强化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英芹 张克峰 王珊 《城镇供水》 2020年第4期35-42,共8页
以济南某水厂冬季沉后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微絮凝强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以壳聚糖(CTS)复配药剂为助滤剂,并结合浊度、颗粒数、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等实验数据,对低温低浊水体强化过滤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工艺... 以济南某水厂冬季沉后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微絮凝强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以壳聚糖(CTS)复配药剂为助滤剂,并结合浊度、颗粒数、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等实验数据,对低温低浊水体强化过滤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对有较强的除浊、去除颗粒物及有机物的能力。并且投加CTS复配药剂可明显增强浊度、颗粒物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其中CT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配药剂可使浊度、颗粒物分别降至0.1NTU和100CNT/mL。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分级技术、三维荧光图谱技术并结合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变化,对水中水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探讨CTS复配药剂在二次微絮凝过滤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复配药剂 二次微絮凝 强化过滤
下载PDF
常规净水工艺的浊度控制技术研究
12
作者 黄晓东 齐玉玲 +2 位作者 乔铁军 汪义强 全继萍 《供水技术》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借助烧杯试验、中试和生产试验,从无机混凝剂投加量优化、高分子助凝剂强化混凝、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等方面开展了常规净水工艺浊度控制技术研究,确定了其中的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和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无机混凝剂投量,可改善... 借助烧杯试验、中试和生产试验,从无机混凝剂投加量优化、高分子助凝剂强化混凝、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等方面开展了常规净水工艺浊度控制技术研究,确定了其中的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和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无机混凝剂投量,可改善絮体絮凝沉降性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的最佳投量为0.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混凝剂 助凝剂 二次微絮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