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演化建模在实时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文永 李元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1-1268,共8页
遗传程序设计在复杂系统的建模中表现出智能性、自适应性等特点 ,它可以找出能描述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过程一系列相关联的函数或微分方程 ,为描述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针对传统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的搜索效率低、所建模型的精度... 遗传程序设计在复杂系统的建模中表现出智能性、自适应性等特点 ,它可以找出能描述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过程一系列相关联的函数或微分方程 ,为描述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针对传统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的搜索效率低、所建模型的精度不高等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演化建模算法 :二次演化建模 ,该算法引入人工智能中的系统公告板来公布最好的树及其子树 ,从而加速了优化过程 ,使之达到实时仿真的目的 ,并将其应用于描述一个实时仿真系统——轮机仿真系统 ,并结合仿真系统的特点来指导遗传算法 ,减少其搜索的盲目性 ,实验的结果表明无论在算法的求解速度还是模型的精度上二次演化建模算法均优于传统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演化建模 实时仿真 应用 遗传算法 系统仿真
下载PDF
倪丘集断陷石炭二叠系煤系二次演化生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云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笔者应用氯仿沥青A、烃含量、氢碳原子比、煤岩显微组分和镜煤反射率等参数,系统地对比了处于同一断陷中原始沉积相同,但新生代覆盖厚度不同的南6和南11井,发现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确实存在二次演化生烃过程,并初步判别了二次演化生烃门... 笔者应用氯仿沥青A、烃含量、氢碳原子比、煤岩显微组分和镜煤反射率等参数,系统地对比了处于同一断陷中原始沉积相同,但新生代覆盖厚度不同的南6和南11井,发现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确实存在二次演化生烃过程,并初步判别了二次演化生烃门限深度为3400m,起始排烃深度为4000m,上述认识对今后寻找煤系二次演化形成的煤成气(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丘集 断陷 石炭叠系 二次演化
下载PDF
巨厚煤层综放开采上覆临近采空区裂隙二次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鹏翔 王超 +5 位作者 李树刚 王绪友 林海飞 姜亦武 李磊 宁廷洲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为了研究巨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上覆临近采空区二次演化特征,实验以新疆某高瓦斯矿井(9-15)06及(9-15)08工作面为原型,利用自主研发的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台,开展巨厚煤层综放开采上覆临近采空区裂隙场二次演化实验... 为了研究巨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上覆临近采空区二次演化特征,实验以新疆某高瓦斯矿井(9-15)06及(9-15)08工作面为原型,利用自主研发的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台,开展巨厚煤层综放开采上覆临近采空区裂隙场二次演化实验,结果表明:(9-15)06工作面采空区不规则冒落带距煤层底板58.8 m,规则冒落带距煤层底板84.12 m,上覆岩层裂隙网络分形维数随工作面持续推进表现为快速增长、稳定增长两个阶段;分层开采过程中,距(9-15)06采空区40 m范围内,(9-15)08工作面底板应力集中系数急剧升高。上覆临近采空区裂隙场受(9-15)08工作面采动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结合水平裂隙密度、离层量、下沉量等关键参数的二次演化规律将其划分为强滑移区、弱滑移区、未滑移区。强滑移区纵向空间内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剧烈,而弱滑移区在纵向空间内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呈现“上弱下强”的特征,上述研究结果为初步探索巨厚煤层综放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上覆临近采空区 覆岩裂隙 二次演化
原文传递
符号回归的一种新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大同 康立山 +1 位作者 李悦乔 杜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67-1671,共5页
基于头身尾三段结构的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新算法有三大改进:(1)采用模拟退火选择策略避免早熟;(2)用基因库技术保存优势基因,既加速了算法的收敛性,又提高了解的质量;(3)使用二次演化进一步提高解的精度。符号... 基于头身尾三段结构的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新算法有三大改进:(1)采用模拟退火选择策略避免早熟;(2)用基因库技术保存优势基因,既加速了算法的收敛性,又提高了解的质量;(3)使用二次演化进一步提高解的精度。符号回归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比原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算法和遗传程序设计算法收敛更快,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回归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 模拟退火 基因库 二次演化 遗传程序设计
下载PDF
平导对控制高应力隧道围岩变形的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江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0期6076-6080,共5页
传统意义上,平行导洞的作用在于为正洞开挖探明地质,并通过一系列横通道实现正洞"长隧短打"。此工艺不仅具有分部开挖的特点,还可利用导洞解决排水问题,导洞挖通后,还可改善洞内通风条件。研究的堡镇隧道右线出口高地应力环... 传统意义上,平行导洞的作用在于为正洞开挖探明地质,并通过一系列横通道实现正洞"长隧短打"。此工艺不仅具有分部开挖的特点,还可利用导洞解决排水问题,导洞挖通后,还可改善洞内通风条件。研究的堡镇隧道右线出口高地应力环境下软弱围岩中的平行导洞,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隧道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拱顶下沉、边墙内挤、喷混凝土剥落、钢拱架扭曲、底鼓及仰拱开裂翘起、衬砌开裂等,变形破坏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对称性。与平导围岩变形特征相反,平导扩挖时的变形特征具有均匀性和对称性。从工程岩体二次演化、应力场二次演化以及平导围岩和平导扩挖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平行导洞在穿越高地应力软岩中能释放应力、减弱正洞围岩变形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堡镇隧道 平行导洞 二次演化 高地应力 大变形 软岩 围岩变形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reheating of extruded Mg-Gd-Y-Zr alloy into semisolid state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磊 梁松茂 +1 位作者 陈荣石 韩恩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585-1590,共6页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n extruded Mg-8.57Gd-3.72Y-0.54Zr (mass fraction, %, GW94) alloy during reheating into the semisolid st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n extruded Mg-8.57Gd-3.72Y-0.54Zr (mass fraction, %, GW94) alloy during reheating into the semisolid st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Typical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with globular solid particles distributed in the liquid matrix is obtained over 600 ℃. The solid content of (Gd+Y) in the primary a-Mg particle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semisolid temperature.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isothermal holding time, the liquid fraction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grains grow up and spheroidize. Three method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iquid fraction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namely quantitative metallography on quenched microstructures, cooling curve thermal analysis,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were further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OLID Mg-Gd-Y alloy partial remelting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