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滤-射流补臭氧-紫外二次激发产生自由基净化微污染水源水
1
作者 曲久辉 宋强 +1 位作者 雷鹏举 刘会娟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8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超滤-射流补臭氧-紫外二次激发 自由基 净化 微污染水源水 超滤装置 降污染装置
原文传递
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陶仅德 陈真平 +3 位作者 李刚 许团新 江世健 唐煌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9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HASTE)序列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差异,探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的成像技术。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胰胆管系...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HASTE)序列和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差异,探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的成像技术。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胰胆管系统疾病且合并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行2D-HASTE和3D-SPACE MRCP检查,对2种序列的采集时间和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这2种扫描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2D-HASTE、3D-SPACE序列采集时间分别为(64±7)s、(302±22)s,2种序列的采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0,P<0.05)。2D-HASTE序列图像5分85例,占85%(85/100);4分12例,占12%(12/100);3分3例,占3%(3/100);1、2分0例。3D-SPACE序列图像5分44例,占44%(44/100);4分30例,占30%(30/100);3分18例,占18%(18/100);2分5例,占5%(5/100);1分3例,占3%(3/100)。2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3,P<0.05)。结论相对3D-SPACE序列,2D-HASTE序列在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图像质量更佳,采集时间更短,更适合大量腹腔积液患者MRCP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维半傅立叶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下载PDF
基于双光子激发荧光和二次谐波产生的非线性光谱分辨成像技术用于皮肤瘢痕的研究
3
作者 朱小钦 卓双木 +1 位作者 郑莉琴 陈建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4-5,共2页
病理性瘢痕不但可以导致患者畸形,影响美观,还可引起功能障碍,奇痒,甚至发生癌变。目前对瘢痕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使得它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困扰皮肤科和整形外科的难题。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瘢痕,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创伤... 病理性瘢痕不但可以导致患者畸形,影响美观,还可引起功能障碍,奇痒,甚至发生癌变。目前对瘢痕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使得它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困扰皮肤科和整形外科的难题。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瘢痕,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创伤修复研究与揭示瘢痕产生、发展等内在规律的关键。以二次谐波产生和多光子激发荧光作为信号源的多光子显微技术,因其对组织微结构的高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成像、对生物组织的低杀伤性和成像深度深等特点,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瘢痕研究进展的综述,探讨基于双光子激发荧光和二次谐波产生的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用于瘢痕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应用前景。这种技术有望实现在临床医学中通过早期无损探测和实时监测等方式对病理性瘢痕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解决由于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的缺乏而限制人类对病理性瘢痕的临床和实验室的研究进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瘢痕 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镜 谐波成像显微镜 双光子激发荧光和谐波复合成像
下载PDF
X荧光分析系列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润生 唐涛 +3 位作者 高学奎 吴卫国 沙振舜 潘元胜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共5页
介绍了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分析的原理、应用以及用
关键词 X荧光分析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 X荧光谱仪 低能X射线 二次激发 实验
下载PDF
浅述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余荣台 余祖发 《佛山陶瓷》 2006年第9期33-35,共3页
主要介绍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探测器 二次激发
下载PDF
埕北工区使用ARKTOS气枪震源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
作者 张树明 马跃军 《国外油气勘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X期53-57,共5页
ARKTOS气枪震源结构简介 ARKTOS气枪震源由六大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履带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电器系统和地震设备系统。 其地震设备系统包括:空压机、水枪、泥枪、MACHA控制器、发电机组、操纵台等。其中水枪有16支,成鱼形(Fi... ARKTOS气枪震源结构简介 ARKTOS气枪震源由六大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履带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电器系统和地震设备系统。 其地震设备系统包括:空压机、水枪、泥枪、MACHA控制器、发电机组、操纵台等。其中水枪有16支,成鱼形(Fish)排列组合,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KTOS气枪震源 施工分析 激发能量 资料质量 二次激发 改进建议
下载PDF
基于SHG/TPEF检测小鼠肝脏弹性纤维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巍 严旭禛 +3 位作者 杨爱婷 黄涛 赵文姗 尤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建立二次谐波与双光子激发荧光(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脏弹性纤维的方法。方法将8周龄雄性Col1α1-GF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注射CCl4和橄榄油12周建立肝纤维化及对照小鼠模型。小鼠处死后获得肝组织... 目的建立二次谐波与双光子激发荧光(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脏弹性纤维的方法。方法将8周龄雄性Col1α1-GF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注射CCl4和橄榄油12周建立肝纤维化及对照小鼠模型。小鼠处死后获得肝组织并进行肝脏脱细胞处理,基于SHG/TPEF识别肝细胞外基质骨架结构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荧光信号。结果肝组织块脱细胞后骨架结构清晰可见,形态改变较小,弹性纤维伴随胶原纤维沉积,定位于汇管区和纤维间隔中;CCl4腹腔注射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12.4%vs.4.2%,P<0.001)和弹性纤维面积百分比(2.8%vs.1.7%,P<0.01)均显著升高。结论 SHG/TPEF可用于脱细胞后肝组织弹性纤维成像,较传统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肝脏 谐波与双光子激发荧光 脱细胞 细胞外基质骨架 弹性纤维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HIFU回波信号降噪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颜上取 汤昊 +2 位作者 刘备 张含 钱盛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5,共7页
由于传统的降噪处理方法很难干净地去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信号中的噪声,提出利用压缩感知(CS)对HIFU回波信号进行降噪。在观测矩阵的设计中将传统的高斯随机观测矩阵改进为稀疏循环结构化矩阵,减少了构造观测矩阵和重构信号的时间。... 由于传统的降噪处理方法很难干净地去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信号中的噪声,提出利用压缩感知(CS)对HIFU回波信号进行降噪。在观测矩阵的设计中将传统的高斯随机观测矩阵改进为稀疏循环结构化矩阵,减少了构造观测矩阵和重构信号的时间。仿真实验表明,与带通滤波器、小波降噪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D)降噪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信号的重构信噪比(RSNR)更高,重构均方差(RMSE)和最大误差(ME)更小。用不同方法对不同温度下获得的HIFU回波信号进行去噪并提取二次谐波激发效率,发现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二次谐波激发效率曲线方差和波动更小,验证了该降噪方法在实测信号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降噪 压缩感知 稀疏循环结构化矩阵 谐波激发效率
下载PDF
金属构件疲劳微裂纹非线性超声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师小红 敦怡 +2 位作者 王锋 王震 徐章遂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通过对固体非线性超声传播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裂纹静态压力与超声波作用力对裂纹超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反映裂纹区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弹性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以及反映裂纹闭合状态转换的碰撞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 通过对固体非线性超声传播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裂纹静态压力与超声波作用力对裂纹超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反映裂纹区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弹性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以及反映裂纹闭合状态转换的碰撞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裂纹尖端区的二次谐波激发效率与裂纹的开口区和闭合区及裂纹最终扩展的极限长度有关。因此,可使用二次谐波激发效率作为定量表征金属试件疲劳微裂纹缺陷的特征参数,实验中使用了自主研制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这种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更为方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 谐波激发效率 疲劳裂纹
下载PDF
基于倍频双晶复合传感器的构件疲劳微裂纹非线性超声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师小红 敦怡 +2 位作者 王锋 王震 徐章遂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5-878,共4页
通过对固体中非线性超声传播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裂纹静态压力与超声波作用力对裂纹超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裂纹区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弹性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以及反映裂纹闭合状态转换的碰撞接触机制超... 通过对固体中非线性超声传播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裂纹静态压力与超声波作用力对裂纹超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裂纹区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弹性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以及反映裂纹闭合状态转换的碰撞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基于上述理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裂纹尖端区的二次谐波激发效率与裂纹的开口区和闭合区及裂纹最终扩展的极限长度有关。因此,可使用二次谐波激发效率作为定量表征金属试件疲劳微裂纹缺陷的特征参数,实验中使用了自主研制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这种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作在线检测更为方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 谐波激发效率 疲劳裂纹
下载PDF
硬币材料特征峰幅度的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俊林 王春梅 沈国土 《物理实验》 2019年第5期17-21,共5页
利用X射线实验仪测量了不同模式下单元素金属及多元素合金次级X射线K_α特征峰峰值随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变化.当入射角与出射角相同时,单元素金属的次级X射线特征峰峰值不随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当入射角不变时,单元素金属的次级X射线特征峰... 利用X射线实验仪测量了不同模式下单元素金属及多元素合金次级X射线K_α特征峰峰值随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变化.当入射角与出射角相同时,单元素金属的次级X射线特征峰峰值不随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当入射角不变时,单元素金属的次级X射线特征峰峰值随出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验证了X射线一次荧光激发的理论.对于多元素FeZn合金,当入射角与出射角相同时,Fe的总X射线荧光强度随出射角的增大而增大,Zn的总X射线荧光强度随出射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入射角不变时,Fe的总X射线荧光强度随出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而Zn的总X射线荧光强度随出射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验证了X射线二次荧光激发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Kα特征峰 荧光激发 荧光激发
下载PDF
磁暴期间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在美洲扇区的GPS网观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涛 丁锋 +1 位作者 万卫星 宁百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552,共8页
利用国际IGS网和美国CORS网提供的GPS TEC观测资料,构建了北美地区的二维TEC扰动图像,分析研究了2012年7月14日一次强磁暴期间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在北美地区的二维结构以及扰动沿着70°W左右的子午线在南北半球的分布与传播特性... 利用国际IGS网和美国CORS网提供的GPS TEC观测资料,构建了北美地区的二维TEC扰动图像,分析研究了2012年7月14日一次强磁暴期间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在北美地区的二维结构以及扰动沿着70°W左右的子午线在南北半球的分布与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磁暴急始开始90分钟后,伴随着一次亚暴的膨胀相,在北半球发生了一次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事件.该扰动在北美地区形成幅度1.2-2.2 TECU,宽度达4000 km的等相面,以190°的传播方位角,西南向传播了2000 km,扰动的周期和水平相速度分别为40-60 min,500 m/s.通过台链观测发现,该扰动向西南方向一直传播到约30°N,在传播过程中,扰动的绝对振幅在55°N至42°N之间逐渐增强并达到最大值2.2 TECU,在42°N以南逐渐衰减.通过对相关时间段内北美亚极光带地磁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在65°N至85°N、100°W至150°W之间,地磁场水平分量在LSTID发生前出现明显变化,显示极光电集流增强,这一区域是北美地区观测到的LSTID事件最可能的源区.北半球的电离层扰动消失之后约1小时,通过南半球GPS台链观测到南向电离层扰动,该扰动的绝对振幅为1.8 TECU,相速度为400 m/s左右,传播范围局限在16°S至20°S.在南北半球的低纬赤道区,台链观测没有发现与北美LSTID关联的电离层扰动.根据台链上扰动传播的中断,我们认为,南半球台链观测到的电离层扰动并不是北半球LSTID直接跨赤道传播到南半球的结果,而是北半球电离层扰动在赤道地区的耗散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扰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TEC 大尺度行进式扰动 维扰动图 台链 二次激发
原文传递
空气输配系统噪声综合控制研究——某核电厂主控室暖通空调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海成 《工业技术创新》 2016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厂主控室内噪声值约定为56dB(A)左右,经噪声控制后噪声值为53dB(A)左右。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新建项目主控室的环境噪声限值要达到45dB(A)。据此,监测在运行核电厂主控室内噪声,识别室内声场模拟及声源,发现:...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厂主控室内噪声值约定为56dB(A)左右,经噪声控制后噪声值为53dB(A)左右。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新建项目主控室的环境噪声限值要达到45dB(A)。据此,监测在运行核电厂主控室内噪声,识别室内声场模拟及声源,发现:暖通空调系统之空气输配系统产生的风口噪声、风管本身辐射的二次激发噪声及固体声是主控室内声环境的最主要声源。研究表明:风口噪声超标主要因素有系统消声设计不合理,系统气流再生噪声计算不精确,消声设备性能与系统未合理匹配及缺乏相关工程经验等。本文针对问题,系统阐述了噪声不同产生机理应该采用不同降噪措施,分析了风管本身辐射的二次激发噪声及固体声超标解决对策,并从暖通空调空气输配系统控制噪声出发,提出了暖通空调系统综合降噪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口噪声 二次激发噪声 消声设计 工程经验
原文传递
上皮组织的深度分辨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建新 卓双木 +3 位作者 罗天舒 罗腾 陈煌林 严旭辉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7年第B10期132-137,共6页
基于多光子激发自体荧光和谐波信号的非线性光谱分辨成像技术,将多光子显微镜和光谱测量技术的优点集于一身,它可以同时获得组织内在成分的微结构和光谱特性.利用LSM510META激光扫描显微镜系统和深度分辨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对活体小鼠... 基于多光子激发自体荧光和谐波信号的非线性光谱分辨成像技术,将多光子显微镜和光谱测量技术的优点集于一身,它可以同时获得组织内在成分的微结构和光谱特性.利用LSM510META激光扫描显微镜系统和深度分辨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对活体小鼠皮肤的微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深度非线性光谱分辨成像技术能够识别活体小鼠上皮组织的细胞层和基质层结构,能够监测上皮细胞的NADH、细胞内间质黄素蛋白、基质层的胶原蛋白、毛干中的角蛋白和黑色素等不同组织成分的发射光谱.实验观察部位的小鼠皮肤的HE染色、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特殊染色的结果也证明了利用深度分辨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获得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微型、便捷的多光子显微镜系统的出现,深度分辨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对上皮肿瘤组织的早期直接、实时、客观、无损地探测、诊断和监测提供可能,将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分辨光谱成像技术 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 活体小鼠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extrusion ratio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developments of high-temperature extruded AZ31 Mg alloy 被引量:1
15
作者 LI NaLi HUANG GuangJie +1 位作者 XIN RenLong LIU Q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90-495,共6页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xtrusion ratio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developments of AZ31 Mg alloy during forward extrusion. The forward extrusion was undertaken at 400℃ with extru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xtrusion ratio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developments of AZ31 Mg alloy during forward extrusion. The forward extrusion was undertaken at 400℃ with extrusion ratios of 10, 18, and 25 after the alloy was homogenized at 410℃ for 12 h. Partially recrystallized micro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in all the extruded rods examined. The texture of the large elongated deformed grains appeared strongly centered at (1010) dominating the extrusion texture, while the recrystallized grains exhibited much more randomized texture. For the alloy with the largest ER (25), coarse secondary recrystallized grains were found which presented a different texture component with (11 2 0) parallel to the 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arse secondary recrystallized grains in the alloy with the largest ER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at the large ER raised the die exit temperature during extrusion and thus promoted significantly grain growth after the extruded rod exited from extrusion die. The intensities of different texture components varied with ER because ER affected the contents of the deformed grains, DRX grains and coarse secondary recrystallized grains. In particular, the maximum intensity of fiber texture was decreased as ER increased due to the decrease of the large elongated deformed g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 extrusion ratio TEX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