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万繁 袁仁斌 +2 位作者 徐何 曹敏 卓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20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20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3~5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24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患者予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疗效较好,可改善术后免疫功能,降低肿瘤远期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下载PDF
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波 贺厚光 +1 位作者 韩从辉 吴天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R-TURBt)治疗膀胱肿瘤73例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治疗膀胱肿瘤67例的临床资料,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目的:探讨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R-TURBt)治疗膀胱肿瘤73例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治疗膀胱肿瘤67例的临床资料,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TURBt+R-TUR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结论:TURBt+R-TURBt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操作、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浸润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膀胱部分除术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T2期膀胱癌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梅茂 王晓荣 +3 位作者 赵雁 王忠军 甘进 胡映秋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142-1143,11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影像学及病理均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但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10例。首次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切...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影像学及病理均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但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10例。首次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切除肿瘤至膀胱壁浆膜层,术后4-6周再行经尿道膀胱二次电切。术后1周开始行盐酸吉西他滨膀胱灌注规律化疗,每周1次,共6周,然后每月1次,共1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等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病理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48个月,平均(24±1.5)个月。术后至今有3例患者复发,其中术后5个月复发1例,再次行经尿道电切后未见复发;术后9个月复发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未见复发;还有1例术后12个月2次复发,予以行根治性膀胱切除,预后良好。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对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胥金斌 徐建林 邵建中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二次电切术(repeattransurethralresection,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治疗的18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 目的观察经尿道二次电切术(repeattransurethralresection,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治疗的18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根据肿瘤突破黏膜层(T.期)为高级别癌及术后标本有无肌层组织筛选出63例患者,排除含因肿瘤波及范围较广而改行膀胱癌根治术或因某些原因而未继续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7周行ReTUR术,术后第一天即开始规范化疗,记录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63例行ReTUR术的患者中40例(63.5%)发现无肿瘤残留,23例(36.5%)有肿瘤残留;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9例残留肿瘤未侵及肌层,其中Ta期11例,T,期8例;4例(17.4%)肿瘤侵及肌层均为高级别癌。8例(12.7%)在初次切除时肿瘤分期被低估,Ta期、T.期各为4例。ReTUR术中3例(4.8%)发生膀胱穿孔;2例发生膀胱出血。所有均获随访,随访6~48个月,平均(24±1.5)个月。结论TUR治疗膀胱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容易复发或进展,应于初次手术后4~7周常规行ReTUR术,能早期发现及清除残留复发的肿瘤,并可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及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封志强 许志宏 +2 位作者 施国洪 张旭 毛仕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5期4974-4976,共3页
目的探讨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80例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传统组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二次组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 目的探讨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80例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传统组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二次组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灌注化疗处理。随访2年,对比2组患者肿瘤复发及进展状况。结果二次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初次经尿道电切术后肿瘤残留率达32.5%。患者术后膀胱出血发生率为2.5%,膀胱穿孔发生率为2.5%,经处理后均痊愈。随访2年,二次组患者术后2年总复发率20.0%,较传统组的47.5%明显降低(P<0.05)。二次组患者术后2年肿瘤总进展率10.0%,较传统组的2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_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中远期疾病复发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1期 经尿道膀胱肿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浅表性膀胱癌二次经尿道电切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武 盛斌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2817-2819,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表浅性膀胱癌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指征和意义。方法:以确立的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入选标准对12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手术,满足条件的81例患者中32例拒绝二次手术为A组,49例在术后4周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 目的:探讨对表浅性膀胱癌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指征和意义。方法:以确立的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入选标准对12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手术,满足条件的81例患者中32例拒绝二次手术为A组,49例在术后4周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B组,2组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相同。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2组间膀胱肿瘤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2年随访中共有14例出现复发,分别为术后半年3例,1年内8例,1年至2年间6例。B组的16.3%(8/49)患者在第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2年随访期间复发8例,其中1年内3例,1年后5例,2组间在肿瘤复发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切除标本中有无肌层是明确手术切除彻底的标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泉芳 唐华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2例分为2组,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4周内行ReTUR 30例为实验组;以同期单次行TURBT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2例分为2组,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4周内行ReTUR 30例为实验组;以同期单次行TURBT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处理,观察两组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随访2年期间内,实验组有8例(26.7%)肿瘤复发,3例(10%)肿瘤进展;对照组有19例(59.4%)肿瘤复发,7例(21.9%)肿瘤进展。实验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较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电切术可以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但不能减少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复发率 吡柔比星
下载PDF
二次TUR联合即刻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翟忠奇 罗晓辉 +2 位作者 汤正岐 殷锋彦 郑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观察二次TUR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0例分为2组:实验组58人,患者在第一次TUR术后24h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周行二次TURBt,以后按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 目的:观察二次TUR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0例分为2组:实验组58人,患者在第一次TUR术后24h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周行二次TURBt,以后按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62人,TUR术后1周常规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肿瘤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总复发率21.7%(26/120)。实验组1年内复发1例(1.7%),1-2年内复发4例(6.9%);对照组1年内复发8例(12.9%),1-2年内复发13例(21.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8例,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及二次TUR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并无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术后即刻膀胱灌注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9
作者 戴强 郑航 +1 位作者 周治军 徐康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的相对适应证,为临床规范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住院ReTURBt患者85例,根据其首次电切肿瘤组织肿瘤大小、个数以及病理分级、分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的相对适应证,为临床规范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住院ReTURBt患者85例,根据其首次电切肿瘤组织肿瘤大小、个数以及病理分级、分期来比较行ReTURBt后组织阳性率。结果首发肿瘤分级为高级别或分期为T1期组,其ReTURBt标本癌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低级别或Ta期组。而首发肿瘤的个数及大小与二次电切标本癌细胞阳性率间无明显关联。结论对分级为高级别或分期为T1期的膀胱癌,无论其肿瘤大小及数量如何,均应行ReTURBt。若多发肿瘤与单个肿瘤直径〉3cm这两项危险因素中仅存一项,且无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分期为T1或分级为高级别),则无需ReTUR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组织病理 癌细胞阳性率 经尿道膀胱肿瘤
原文传递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复发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昊 李原学 王永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56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对照组)。患者随访3—6年,每3个月...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56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对照组)。患者随访3—6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观察患者膀胱癌复发、进展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7/56)比44.6%(25/56)和12.5%(7/56)比23.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元死亡病例。两组膀胱癌复发部位比较,观察组原发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2/56)比23.2%(13/56)和8.9%(5/56)比21.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癌进展患者需行根治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6)比16.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需行姑息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疗效可靠,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复发 预后 回顾胜研究 经尿道膀胱肿瘤
原文传递
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中行膀胱黏膜随机活检价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1
作者 杨帆 郭锥锋 +3 位作者 巫嘉文 秦亮 王杭 陆旭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中行膀胱黏膜随机活检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100例中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中行膀胱黏膜随机活检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100例中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为随机活检(50例),在二次电切术中,进行随机黏膜活检,包括膀胱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顶壁、三角区、颈部的黏膜。对照组为靶向活检(50例),在二次电切术中根据镜下表现对可疑黏膜进行靶向活检,而肉眼正常黏膜不进行活检。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尿路上皮癌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活检阳性9例(18%),高于对照组的2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在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实验组活检阳性8例(16%),高于对照组的2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最大直径≥3 cm及原发肿瘤合并原位癌将增加活检阳性的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中行膀胱黏膜随机活检,可及时发现伴发的肿瘤,尤其是对于高危和极高危组患者。同时可重新评估肿瘤分级分期及阶段性治疗效果,并为术后改变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随机黏膜活检
原文传递
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门同义 杨吉伟 +6 位作者 王建宁 张晓明 李现铎 李广云 李浩 梁婧 李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5-838,共4页
目的观察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0~85岁,平均65岁。入组患者均在第一次TURBt术后4~6周行二... 目的观察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0~85岁,平均65岁。入组患者均在第一次TURBt术后4~6周行二次TURBt,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分为2组:DC组40例,对照组40例。DC组自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DC,加入该患者的肿瘤抗原共培养,获取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DC;在二次TURBt术后6~8周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DC回输,每周1次,共4次,每次腹股沟皮下注射细胞数不低于1×10^6个,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4×10^6个。观察DC组免疫指标改变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比例。结果80例患者第一次TURBt病理分级G,17例(21.3%)、G254例(67.5%)、G39例(11.2%);二次TURBt病理检查发现残存肿瘤27例,总阳性率33.7%;Ta期8例(29.6%)、T1期19例(70.4%);G1 3例(11.1%)、G219例(70.4%)、G3 5例(18.5%)。二次TURBt时T。期8例中分级同第一次TURBt6例,分级升高2例;T.期19例中分级同第一次TURBt12例,分级升高5例,降级2例。单发16例,均位于原电切处;多发11例,其中原电切处可见菜花样肿瘤7例。DC回输治疗时出现寒战、发热5例,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治疗后缓解。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2年患者血中自细胞、SCr、AL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年及2年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年后及2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组1年内复发1例(2%),2年内复发3例(6%);对照组中1年内复发6例(20%);2年内复发9例(3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DC回输治疗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率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树突状细胞
原文传递
二次TURBT联合表柔比星、吉西他滨序贯膀胱灌注治疗T_1期高危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敬毅 王乾 +1 位作者 吴刚 王淇超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评价二次TURBT联合表柔比星(EPI)与吉西他滨(GEM)序贯膀胱灌注治疗T1期高危膀胱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初次行TURBT治疗的病理分型为T1期高危(G2、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三组。EPI组17例,给予EPI50mg... 目的:评价二次TURBT联合表柔比星(EPI)与吉西他滨(GEM)序贯膀胱灌注治疗T1期高危膀胱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初次行TURBT治疗的病理分型为T1期高危(G2、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三组。EPI组17例,给予EPI5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GEM组19例,给予GEM1 00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EPI+GEM组20例,给予EPI50mg、GEM1 00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三组术后6周均采用二次TURBT治疗,比较三组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改变及灌注化疗不良反应的差异。随访周期12~24个月,比较三组无复发生存率及进展率的变化。结果:EPI组、GEM组、EPI+GEM组病理分级下降率分别为35.3%(6/17)、36.8%(7/19)及45%(9/20),EPI+GEM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组、GEM组、EPI+GE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10.4%、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EPI组、GEM组、EPI+GEM组为70.6%(12/17)、73.7%(14/19)、80.0%(16/20),EPI+GEM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组、GEM组、EPI+GEM组膀胱癌进展率分别为5.9%、5.2%、5.0%,各组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1期高危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采用二次TURBT术联合EPI、GEM序贯膀胱灌注化疗,术后病理分级下降,2年复发率降低,较单用EPI及GEM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不能改变膀胱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高危 经尿道膀胱肿瘤 序贯灌注
原文传递
2-TURBT治疗NMIBC的疗效及对近期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伟亮 陈瑛 +2 位作者 颜伟 王宓 吴振启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268-2270,共3页
目的探讨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泌尿外科治疗的90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讨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泌尿外科治疗的90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首次TURBT,观察组患者实施2-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分别为13.33%、4.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和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时间为(6.92±0.71)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5±0.62)个月,原发部位复发率占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分期Tis12例,Ta20例,T113例,对照组肿瘤分期Tis11例,Ta22例,T112例,观察组T1期肿瘤复发率(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T1期肿瘤复发率(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Tis及Ta期肿瘤复发率(16.67%、10.00%)与对照组Tis和Ta期肿瘤复发率(36.36、31.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TURBT治疗NMIBC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