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评价正常犬肝脏超声学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政 刘梅 +1 位作者 左松 高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 :评价瞬间反应二次谐波显像 (Transientresponsesecondharmonicimaging ,TRSHI)对正常肝脏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 ,并与常规连续二次谐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6只健康杂种犬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分别用... 目的 :评价瞬间反应二次谐波显像 (Transientresponsesecondharmonicimaging ,TRSHI)对正常肝脏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 ,并与常规连续二次谐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6只健康杂种犬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分别用常规二次谐波显像和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扫描肝脏。造影效果评价使用视觉评分和视频密度分析。结果 :常规二次谐波显像有 4次 1级增强、4次 2级增强和 2次 3级增强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则有 1次 2级增强和 11次 3级增强。常规和瞬间显像产生的造影增强视频密度值分别为 12 9 0 6± 17 3 6和 161 2 4± 12 8(P <0 0 1)。结论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可以显著提高肝脏声学造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
下载PDF
二次谐波显像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志丹 郑智超 魏刘东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0-21,共2页
目的 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 ,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 4 7例。采用美国HPSONOS 5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4MHz。该仪器配有二... 目的 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 ,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 4 7例。采用美国HPSONOS 5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4MHz。该仪器配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 ,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及二腔切面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 17例 (36 .17% )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 ,所有患者获得了准确的测量结果并明确了诊断。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显像 超声心动图 肥厚型心肌病
下载PDF
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的对比研究——间断二次谐波显像与基波显像技术
3
作者 左松 刘政 +1 位作者 高云华 黄晓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6-267,287,共3页
目的:评价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对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并与基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3只患有VX2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氟碳声学造影剂,采用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及基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间... 目的:评价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对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并与基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3只患有VX2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氟碳声学造影剂,采用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及基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间断二次谐波显像肿瘤均为3级显影;基波显像为11次1级,2次2级显影。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及基波显像产生的造影增强视频密度差值分别为118.38±18.41和40.02±10.18(P﹤0.001)。结论: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可以显著提高等回声小肝癌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间断二次谐波显像 基波显像技术 实验性肝肿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二次谐波显像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漏诊分析)
4
作者 李金国 林丽珍 陈良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20-421,共2页
关键词 二次谐波显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性
下载PDF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评价左房增大自发性声学显影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刘霞 魏丽萍 +1 位作者 郄占军 王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1-82,F003,共3页
目的 应用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 (Tissueharmonicimaging ,THI)检查风心病左房增大患者 ,补充常规超声检查所不能显示的自发性声学显影 (SEC) ,提高超声对自发性显影的诊断能力 ,为临床提供风心患者发生血栓的诊断依据。方法 对 2 2... 目的 应用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 (Tissueharmonicimaging ,THI)检查风心病左房增大患者 ,补充常规超声检查所不能显示的自发性声学显影 (SEC) ,提高超声对自发性显影的诊断能力 ,为临床提供风心患者发生血栓的诊断依据。方法 对 2 2例左房扩大风心患者 ,按左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测后 ,使用二次谐波显像功能观测左房、左心耳内自发性显影回声 ,与常规超声对比。结果 在风心病组左房增大者Ⅰ组常规超声及THI均未检测到自发性显影 ;Ⅱ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能检测自发性显影 ,而THI全部检测到自发性显影。自发性显影呈星云状回声 ,逆时针旋转 ,在有陈旧性血栓患者也可见显影。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心脏血栓的诊断率 ,是常规超声不可缺少的补充。自发性声学显影预示着左房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的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 自发性声学 左房血栓
下载PDF
二次谐波显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捍平 冯萍娟 +2 位作者 蔡丽萍 何洁 倪松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二次谐波显像 超声图像
下载PDF
二次谐波显像评价左心房自发性声学显影
7
作者 李维军 刘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5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应用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THI)提高超声对自发性显影(SEC)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提供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发生血栓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2例左心房扩大风心患者,按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测后,使用THI观... 目的应用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THI)提高超声对自发性显影(SEC)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提供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发生血栓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2例左心房扩大风心患者,按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测后,使用THI观测左心房、左心耳内SEC回声,与常规超声对比。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在风心病组左心房增大者Ⅰ组常规超声及THI均未能检测到SEC;Ⅱ组常规超声未能检测到SEC,而THI全部检测到SEC,SEC呈星云状回声,逆时针旋转,在有陈旧性血栓患者也可见显影。两组均与正常组相比。结论THI能够提高心脏血栓的诊断率,是常规超声不可缺少的补充。自发性声学显影预示着左心房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可能会发展为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 自发性声学 风湿性心脏病 左心房 血栓
下载PDF
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提高超声心动图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双和 何鑫 王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是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少见的亚型,对于一般的肥厚型心肌病,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诊断手段,已为临床广泛应用和接受,但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常受肺气、胸壁和体形的影响而致心尖...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是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少见的亚型,对于一般的肥厚型心肌病,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诊断手段,已为临床广泛应用和接受,但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常受肺气、胸壁和体形的影响而致心尖部位显示不满意导致漏诊。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图像分辨率^[1],尤其是近场图像分辨率,为本病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清晰地显示心尖部组织结构。为了获得心尖部满意的图像,本次研究对临床怀疑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在心尖四腔心、三腔心、二腔心和心尖短轴切面,启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明显增加了心尖部的分辨率,提高了对该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 维超声心动图 组织结构 检出率 图像分辨率 非梗阻型 诊断手段
下载PDF
心脏组织结构的二次谐波显像——灰阶定量研究
9
作者 岑琪美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声学组织灰阶定量技术评价二次谐波显像在不同切面、不同深度心肌与基波显像的差别。方法 :采用美国HewlettParkardImagePointHX心脏超声诊断仪和 2 - 4MHz探头。在增益、抑制、TGC和LGC不变的情况下 ,对 2 0例患...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声学组织灰阶定量技术评价二次谐波显像在不同切面、不同深度心肌与基波显像的差别。方法 :采用美国HewlettParkardImagePointHX心脏超声诊断仪和 2 - 4MHz探头。在增益、抑制、TGC和LGC不变的情况下 ,对 2 0例患者 ,分别用基波显像和二次谐波显像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左室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心切面。用Windows 98支持下的Photoshop 6 .0软件对图象进行分析。结果 :示二次谐波显像后近场的前间隔灰阶均值、离散度、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及优势灰阶分别高于基波显像 19%、31%、2 4 %、10 %、15 %和 32 % ;远场的左室后壁的心肌灰阶均值、离散度、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及优势灰阶分别高于基波显像 2 1%、4 5 %、2 1%、17%、2 5 %和 4 6 %。进一步研究发现二次谐波显像后左室侧壁的心肌灰阶均值、离散度、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及优势灰阶心肌灰阶各测值低于基波显像 12 %、4 7%、11%、16 %、19%和 30 %。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后心脏结构的轮廓更为清晰 ,尤其在透声条件不佳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组织结构 二次谐波显像 灰阶定量分析 透声条件 心内膜
下载PDF
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的二次谐波显像评价钬激光心肌再血管化治疗实验性心肌缺血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峰 李澎 +3 位作者 王立清 勒斌 刘汉英 胡盛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利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的二次谐波技术非损伤性评价钬激光心肌再血管化(transmyocardiallaserrevascularization,TMLR)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本实验包括11条杂种犬,体重15~... 目的利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的二次谐波技术非损伤性评价钬激光心肌再血管化(transmyocardiallaserrevascularization,TMLR)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本实验包括11条杂种犬,体重15~28kg。超声二次谐波显像条件下分别于正常、缺血及心肌激光打孔后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FX430(0.01ml/kg)。肉眼观察心肌血流灌注并定量分析心肌声学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正常心肌声学造影显像良好,心肌灌注均匀。缺血后显示缺血区明显,缺血部位与结扎的冠状动脉供血范围一致。心肌打孔后造影效果表明,心肌供血改善并可清晰地见到造影剂沿透壁隧道注入心肌。(2)缺血区结扎冠状动脉前后声学密度分别为1169±1.61dB,540±181dB,P<0.001;打孔后为1102±201dB,较缺血时显著提高,P<0.001,与正常心肌接近,P>0.05。(3)缺血前待结扎冠状动脉供血区(1169±161dB)与对照部位(1326±182dB)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后540±181dBvs12.60±1.82dB,P<0.001;打孔后1102±201d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声学造影 二次谐波显像 TMLR
原文传递
二次谐波触发显像声学造影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贤胜 高云华 +3 位作者 杨未晓 夏红梅 王晓燕 陈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55-856,共2页
目的 采用二次谐波触发显像超声造影评价急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方法 对 10只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气体声学造影剂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测量心肌灌注缺损面积 ,与心肌病理染色对照。结果 造影后正常心肌回声显著增强... 目的 采用二次谐波触发显像超声造影评价急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方法 对 10只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气体声学造影剂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测量心肌灌注缺损面积 ,与心肌病理染色对照。结果 造影后正常心肌回声显著增强。缺血心肌呈现灌注缺损。缺损面积与心肌病理染色测值相关良好。结论 自制的声学造影剂安全有效 ,能用于动物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声学造影剂 谐波触发显像 急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高数值孔径二次谐波显微术的分子取向探测
12
作者 王湘晖 林列 曾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9-2133,共5页
基于矢量衍射理论和格林函数法,利用坐标变换分析高数值孔径条件下二次谐波强度随胶原纤维取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原纤维垂直于z轴时,聚焦光场Ey、Ez分量的增强导致二次谐波相对强度极小值的上升;随着胶原纤维极角的改变,二... 基于矢量衍射理论和格林函数法,利用坐标变换分析高数值孔径条件下二次谐波强度随胶原纤维取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原纤维垂直于z轴时,聚焦光场Ey、Ez分量的增强导致二次谐波相对强度极小值的上升;随着胶原纤维极角的改变,二次谐波强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发生变化,同时前向和后向二次谐波之间的强度变化也出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微术 高数值孔径 矢量衍射理论 格林函数法
下载PDF
折射率失配下的二次谐波显微术矢量理论模型
13
作者 郝淑娟 何巍巍 +2 位作者 邱忠阳 丁军荣 崔海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二次谐波显微术在对厚样品进行成像或探测时,会受到折射率失配现象的影响。本文利用平面波角谱法和通用琼斯矩阵建立了折射率失配条件下的二次谐波显微术的矢量理论模型,以胶原纤维为具体的观测对象,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折射率失配... 二次谐波显微术在对厚样品进行成像或探测时,会受到折射率失配现象的影响。本文利用平面波角谱法和通用琼斯矩阵建立了折射率失配条件下的二次谐波显微术的矢量理论模型,以胶原纤维为具体的观测对象,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折射率失配对聚焦激发光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微术 矢量理论模型 折射率失配
下载PDF
间歇式显像评价兔正常肝脏血流灌注
14
作者 陈翠京 梁圣斌 简文豪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应用时间触发间歇式超声显像观察兔正常肝脏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经静脉注射氟碳微泡造影剂后,应用基波显像、间歇式显像观察兔正常肝脏血流灌注。结果:造影后,增强了正常肝脏组织显影,应用时间触发的间歇式显像造影增强稳... 目的:应用时间触发间歇式超声显像观察兔正常肝脏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经静脉注射氟碳微泡造影剂后,应用基波显像、间歇式显像观察兔正常肝脏血流灌注。结果:造影后,增强了正常肝脏组织显影,应用时间触发的间歇式显像造影增强稳定。持续时间长于常规谐波显像。结论:间歇式显像可明显增强兔正常肝脏显影效果,延长显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歇式显像 二次谐波显像 声学造影剂 肝脏 灌注
下载PDF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对肾动脉狭窄评估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向彬 蔡雪莲 +3 位作者 杜毅力 曹永政 彭格红 梁红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755-757,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检测分析22例肾动脉狭窄,探讨VE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CDFI)、二次谐波显像(SHI)技术及VET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采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检测分析22例肾动脉狭窄,探讨VE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CDFI)、二次谐波显像(SHI)技术及VET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ET与SHI技术比较,SHI11例显示不清晰者,VET能显示出7例,诊断狭窄程度>60%者VET多4例,<60%者多3例;VET检查与CDFI比较,CDFI 8例显示不清晰者,VET能检出4例,狭窄程度>60%及<60%者VET均多诊断2例。结论 VET对RAS检出率显著提高,与SHI、CDFI联合应用其价值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 二次谐波显像 肾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管增强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16
作者 杨凯 李越 杨起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29-1630,共2页
目的应用血管增强技术(VET)可将用常规基波显像(FI)及二次谐波显像(SHI)显示不清的透声条件较差的动脉显示清晰,以提高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诊断能力。方法对79例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应用SONOLINE Antares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 目的应用血管增强技术(VET)可将用常规基波显像(FI)及二次谐波显像(SHI)显示不清的透声条件较差的动脉显示清晰,以提高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诊断能力。方法对79例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应用SONOLINE Antares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使用FI、SHI以及VET三种显像方法来检测下肢动脉管壁、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VET能检测到8%的FI、SHI显像均检测不清的病灶。结论VET能够提高超声对AS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结构增强技术 基波显像 二次谐波显像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超声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与冠脉造影比较
17
作者 石梅 何锦霞 +3 位作者 海力比努尔 杨嵘 杨红妮 陆维奇 《新疆医学》 2004年第3期72-73,共2页
本文对5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采用二次谐波显像观察左室壁运动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以了解其符合舷率,探讨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诊断 冠心病 冠脉造影 二次谐波显像 左室壁运动
下载PDF
基于点扫描结构光的SHG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美婷 吴文帅 +4 位作者 汪磊 郑晓敏 贾伯良 陈嘉杰 邵永红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3-190,共8页
二次谐波产生(SHG)成像技术是一种针对非中心对称生物组织的免标记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衍射极限使得SHG技术无法分辨衍射极限以下的精细结构。虽然超分辨显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SHG的相干非线性过程限制了... 二次谐波产生(SHG)成像技术是一种针对非中心对称生物组织的免标记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衍射极限使得SHG技术无法分辨衍射极限以下的精细结构。虽然超分辨显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SHG的相干非线性过程限制了SHG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点扫描结构光照明SHG超分辨显微(SHG-psSIM)技术,实现了氧化锌颗粒和小鼠尾腱的超分辨SHG显微成像。在传统的SHG显微系统的激发光路中引入电光调制器,通过对激发光正弦调制产生点扫描结构照明图案。基于点扫描结构照明图案与样本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莫尔条纹效应,将原本不可探测的样本高频信息搬移到显微镜通频带内,并利用光电倍增管探测。最后,利用软件重构出超分辨率图像。对比传统SHG系统,SHG-psSIM分辨率提高了1.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产生 谐波产生 结构光照明 超分辨
原文传递
肝脏VX_2肿瘤声学造影的动态变化时相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政 谢峰 +3 位作者 李澎 王红 刘梅 简文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 观察兔肝脏VX2 肿瘤在二次谐波声学造影中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时相。方法  1 7只接种VX2 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FX5 30 ,采用Sequoia5 1 2超声仪的二次谐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增强过程 3min。结果 VX2... 目的 观察兔肝脏VX2 肿瘤在二次谐波声学造影中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时相。方法  1 7只接种VX2 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FX5 30 ,采用Sequoia5 1 2超声仪的二次谐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增强过程 3min。结果 VX2 肿瘤在声学造影中出现了三个特异性的动态变化时相 ,即动脉相、门脉相和延迟相。动脉相 (造影后 5~ 1 0s)中出现肿瘤血管早期增强 ;门脉相 (造影后 1 0~ 30s)中肝实质逐渐增强 ,肿瘤血管影像减弱 ;延迟相 (造影 30s以后 )肝实质强烈增强 ,VX2 肿瘤呈弱回声病灶。结论 新型声学造影方法可以发现VX2 肿瘤特异性的造影动态变化 ,显著提高肿瘤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显像 造影剂 肝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