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甘薯栽培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25-21626,21633,共3页
[目的]探讨最优设计在甘薯栽培试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研究、建立甘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优化提出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结果]扦插密度、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3个供试因... [目的]探讨最优设计在甘薯栽培试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研究、建立甘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优化提出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结果]扦插密度、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3个供试因子对鲜薯产量和净产值的效应大小和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具体的技术措施决策时,应该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经优化,甘薯栽培试验中最优农艺方案为:甘薯(浙薯13)的扦插密度57 000~63 000株/hm2;追肥纯N用量152 kg/hm2左右;基肥K2O用量169 kg/hm2左右。[结论]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可用于甘薯栽培试验中农艺方案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甘薯 栽培试验
下载PDF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被引量:41
2
作者 焦志勇 周绍美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第2期46-49,42,共5页
最优设计就是从试验误差方差为最小的基本目的出发得出的一种设计方法.然而人们仍想在提高试验精度的同时,尽量缩小试验的规模,减少剩余自由度,提高试验效率.效率最高的回归试验就是要确定的未知参数个数与试验点的个数相等,也就是回归... 最优设计就是从试验误差方差为最小的基本目的出发得出的一种设计方法.然而人们仍想在提高试验精度的同时,尽量缩小试验的规模,减少剩余自由度,提高试验效率.效率最高的回归试验就是要确定的未知参数个数与试验点的个数相等,也就是回归自由度与总体自由度相等.这种设计就称为饱和设计.由于它没有剩余自由度,因而无法估计误差.若想进行误差估计,应当设置若干个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饱和D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用微机BASIC语言程序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夕水 张子学 《山东农业科学》 1991年第1期50-52,共3页
《山东农业科学》1989年第2期刊载的“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一文(以下简称原文)。读后我们很受启发,该文主要是通过具体算例比较清晰的介绍了“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算法模型,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较为有益。
关键词 微机 BASIC语言 程序设计 二次饱和
下载PDF
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洪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20-21,共2页
总结了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的过程,包括结构矩阵、转置矩阵、系数矩阵、逆矩阵、回归系数等参数的测算,指出该方法具有设计度高、计算简便等优点,可在农业生产的试验设计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 回归模型 EXCEL
下载PDF
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优化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汝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184-185,共2页
为探索瓮安县水稻旱育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生产,于2007年4~9月在瓮安县渔河乡前川做了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优化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抛栽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多而下降,但与氯化钾的施用量关系不大。
关键词 水稻 旱育免耕抛栽技术 优化二次饱和D-最优 贵州瓮安
下载PDF
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高寒牧区无芒雀麦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伊发春 《养殖与饲料》 2008年第5期86-89,共4页
采用3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草地栽培措施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播种密度、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播种行距三因素条件下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不... 采用3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草地栽培措施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播种密度、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播种行距三因素条件下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不同播种行距对高寒牧区无芒雀麦地上部分牧草产量、种子产量关系的函数模型:y1=3.43+0.177X1+0.133x2+0.097x3+0.024X1X2+0.06X1x3-0.02Xzx3+0.168X12-0.1xz2—0.22x3z;yz=49.6+1.2X1-1.9x2+2.2x3+3.3X1xz+3.1X1x3+7.3xzx3-7.7X12-6.9X22+4.9x32;并提出高寒牧区老芒麦生产性能的优良农艺措施;播种密度为411~929株丛/m^2、播种行距为24~31cm、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日期为2005年6月12日~7月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无芒雀麦 生产性能 栽培措施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凤 王维成 +1 位作者 樊华 马富裕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大于氮素效应;甜菜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与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取步长为0.6,固定氮素水平,水分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各水平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固定水分水平,氮素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氮素水平间虽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滴灌较露地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67%,有效促进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以根产量高于60000kg/hm2、含糖率15.3%~21.0%为目标所制定优化方案为:灌水3426-3600m3/hm2,施纯氮139~177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水氮互作 产量 产糖量
下载PDF
扦插密度与氮、钾肥用量对浙薯13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伟明 彦柏霖 +1 位作者 赵益福 吴列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选择扦插密度、尿素用量和硫酸钾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建立了浙薯13产量和净产值回归方程,优化并提出了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扦插密度3 300-3 600株/667m2;追肥尿素用量20-24 kg/667m2,基肥硫酸钾... 选择扦插密度、尿素用量和硫酸钾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建立了浙薯13产量和净产值回归方程,优化并提出了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扦插密度3 300-3 600株/667m2;追肥尿素用量20-24 kg/667m2,基肥硫酸钾用量20-25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浙薯13 扦插密度 施肥技术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于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保华 于继庆 +2 位作者 牟萌 郑红霞 郑鑫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4期65-69,共5页
为了探索芦笋产量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按照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于2年生芦笋的优化施肥结构做了初步探究。通过解析,建立了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函数模型。利用模型解析,得到了主... 为了探索芦笋产量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按照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于2年生芦笋的优化施肥结构做了初步探究。通过解析,建立了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函数模型。利用模型解析,得到了主因子效应、单因子效应、边际效应以及交互效应与2年笋生育指数的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芦笋在第1年肥料最佳用量分别为:纯氮素425.595 kg/hm2,P2O5为290.595 kg/hm2,K2O为116.3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二次饱和D 生育指数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的摩尔多瓦葡萄富硒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 蒋代华 +10 位作者 吴代东 白厚义 庞东 吴艳艳 黄伟华 黄永才 刘洁云 牟海飞 韦绍龙 黄雁飞 刘永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的摩尔多瓦葡萄富硒效应,为开展广西富硒土原位生产富硒葡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摩尔多瓦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以石灰石粉(x_1)、AM菌剂(x_2)、营养调节剂(x_3)为因变量,以... 【目的】探讨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的摩尔多瓦葡萄富硒效应,为开展广西富硒土原位生产富硒葡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摩尔多瓦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以石灰石粉(x_1)、AM菌剂(x_2)、营养调节剂(x_3)为因变量,以试验结果中葡萄硒含量为自变量(y),设11个处理(处理1~处理11),经回归分析明确试验因素对葡萄硒含量的影响,优选生产富硒摩尔多瓦葡萄的外源物质施用量。【结果】施用石灰石粉、AM菌剂和营养调节剂各处理(除处理1外)摩尔多瓦葡萄的硒含量比对照(CK)提高1.1~1.8倍,最高增幅达87.2%。多项式回归方程中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石灰石粉、AM菌剂和营养调节剂施用量分别为2400.00、69.00和39.98 kg/ha时,摩尔多瓦葡萄硒含量最高,为11.56μg/kg;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两互作对摩尔多瓦葡萄硒含量的影响排序为x_1x_3>x_1x_2>x_2x_3。【结论】摩尔多瓦葡萄分别开沟施用石灰石粉、AM菌剂和营养调节剂2400.00、69.00和39.98 kg/ha,其果实硒含量达富硒水平。因此,施用石灰石粉、AM菌剂和营养调节剂等外源物质可作为生产富硒葡萄的新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多瓦葡萄 富硒土壤 富硒葡萄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营养调节剂
下载PDF
种植紫花苜蓿对云南酸性土壤酸碱性和土壤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仕仙 杨思林 +1 位作者 李永梅 陶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303-530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石灰调节酸性土壤pH后,不同播种量、施磷量和行距对土壤成分的影响以及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结果]紫花苜蓿不同播种量、施磷量和行距对土壤pH没有显著的影响,土... [目的]探讨利用石灰调节酸性土壤pH后,不同播种量、施磷量和行距对土壤成分的影响以及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结果]紫花苜蓿不同播种量、施磷量和行距对土壤pH没有显著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播种量和施磷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与行距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速效氮含量与播种量和施磷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行距呈0.01水平显著的负相关;种植不同作物1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且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种植苜蓿和三叶草能在0.05水平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但种植小麦和南瓜对全氮含量没有影响。种植豆科牧草(苜蓿和三叶草)均在0.01水平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而种植小麦和南瓜对碱解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酸性土壤引进种植紫花苜蓿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酸性土壤 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 不同作物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三种花生田土壤处理除草剂优化配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富军 曲明静 +5 位作者 路兴涛 刘海龙 王绍伦 陈小姝 高华援 李春雨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9,共8页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三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配施剂量对花生田杂草干重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单施时显著影响杂草干重和荚果产量,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235g·L^(-1)乙氧氟草醚EC>330g·L^(-1)二甲戊灵EC&g...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三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配施剂量对花生田杂草干重和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单施时显著影响杂草干重和荚果产量,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235g·L^(-1)乙氧氟草醚EC>330g·L^(-1)二甲戊灵EC>960g·L^(-1)精异丙甲草胺EC;在低浓度水平时,随除草剂施用剂量增加,杂草干重逐渐降低,而荚果产量逐渐提高。三种除草剂配施时,杂草干重最低值319.00kg·hm^(-2),最优配施组合为960g·L^(-1)精异丙甲草胺EC 865.92g·hm^(-2)+330g·L^(-1)二甲戊灵EC 693.31g·hm^(-2)+235g·L^(-1)乙氧氟草醚EC 120.35g·hm^(-2);花生荚果产量最高为4338.88kg·hm^(-2),最优配施组合为960g·L^(-1)精异丙甲草胺EC 852.44g·hm^(-2)+330g·L^(-1)二甲戊灵EC 725.66g·hm^(-2)+235g·L^(-1)乙氧氟草醚EC 137.98g·hm^(-2)。本试验条件下,三种除草剂配施杂草干重≤600kg·hm^(-2)、荚果产量≥4000kg·hm^(-2)的最优配施剂量组合为:960g·L^(-1)精异丙甲草胺EC 644.06~808.74g·hm^(-2)、330g·L^(-1)二甲戊灵EC 701.66~866.41g·hm^(-2)、235g·L^(-1)乙氧氟草醚EC 111.04~137.11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土壤处理除草剂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优化配施
下载PDF
回归最优设计进行无花果施肥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双峰 叶书有 张影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应用回归正交设计中的二次饱和D 设计对无花果的合理施肥进行试验 。
关键词 回归正交设计 二次饱和D-设计 施肥 无花果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_2葡萄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彦平 岳才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525-5527,共3页
[目的]建立人参细胞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人参皂苷Rh2葡萄糖基转移酶(UGRh2GT)活性测定体系。[方法]以人参皂苷Rh2为底物,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选取合适的温度和pH值,用提取的人参细胞酶液催化Rh2生成Rg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建立人参细胞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人参皂苷Rh2葡萄糖基转移酶(UGRh2GT)活性测定体系。[方法]以人参皂苷Rh2为底物,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选取合适的温度和pH值,用提取的人参细胞酶液催化Rh2生成Rg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Rg3的生成量,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结果]人参细胞中UGRh2GT活性测定体系的最优pH值是9.3,最优温度是34.1℃。[结论]建立的酶活测定体系能够较好较方便地测定UGRh2GT的比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细胞 葡萄糖基转移酶 高效液相色谱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下载PDF
黄岩紫莳药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试验研究
15
作者 陈孝赏 陈伟强 +2 位作者 房玉伟 蔡东升 刘守坎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7期18-22,共5页
研究黄岩紫莳药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和减少不合理施肥所造成浪费和污染。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研究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对紫莳药块茎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紫莳药高产... 研究黄岩紫莳药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和减少不合理施肥所造成浪费和污染。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研究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对紫莳药块茎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紫莳药高产栽培中,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用量和磷肥用量,且氮肥用量和磷肥用量是负向作用,钾肥用量是正向作用。由此可见,控氮、增钾、适磷的施肥措施是紫莳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紫莳药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0万~2.5万株/hm^2,产量高于27.0 t/hm^2的优化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用量185.06~333.94 kg/hm^2,磷肥用量65.30~189.69 kg/hm^2,钾肥用量342.83~559.30 kg/hm^2。不能为了高产偏面加大肥料用量,需要氮肥、磷肥、钾肥配合施肥,同时应做好土壤培肥工作。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可用于黄岩紫莳药栽培中的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岩 紫莳药 密度 优化施肥技术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下载PDF
秦油2号油菜高产栽培中喷肥优化配方研究
16
作者 张子学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46-51,共6页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Sr(NO3)2(x1)、KH2PO4(x2)和Na2B4O7·10H2O(x3)叶面喷施对秦油2号油菜的产量效应,获得回归方程:y=247.485+7.0048x1+2.29...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Sr(NO3)2(x1)、KH2PO4(x2)和Na2B4O7·10H2O(x3)叶面喷施对秦油2号油菜的产量效应,获得回归方程:y=247.485+7.0048x1+2.29244x2—9.82646x3—0.2535x1x2—13.8524x1x3:—3.37475x2x3+27.0575X21—16.3036x22—8.7678x23结果表明St(NO3)2。有明显的增产作用.x1x3的交互作用(效应)最大.通过计算机模拟.其最佳因子组合为Sr(NO3),0.1%、KH2PO40.3%和硼砂0.01%,预计产量可达296.46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油2号油菜 叶面喷肥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作物产量 决策变量
下载PDF
回归最优设计在大麦播期播量试验中的应用
17
作者 俞秀英 应武 《杭州农业与科技》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大麦适时播种是全苗、壮苗、争取高产的—个重要环节。适宜的播量则是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群体,争取合理的有效穗的基础。我们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对大麦播期播量2个因素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法进行试验,以探讨最佳技术。
关键词 麦播期 回归最优设计 播种期 重要环节 播量 基本苗 二次饱和 进行试验 播种量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紫罗兰块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云彬 陈孝赏 +2 位作者 陆国权 陈伟强 刘守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54-158,共5页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研究密度与氮、磷、钾施用量对紫色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保证足够的群体密度及控氮、增钾、适磷的肥料运筹是紫色马铃薯取得高产的有效措施。紫色马铃薯在浙东地区2月上旬播种,...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研究密度与氮、磷、钾施用量对紫色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保证足够的群体密度及控氮、增钾、适磷的肥料运筹是紫色马铃薯取得高产的有效措施。紫色马铃薯在浙东地区2月上旬播种,单产大于22.5t/hm2的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方案为播种密度5.59~5.88万株/hm2,氮肥用量141.27~161.79kg/hm2,磷肥用量103.68~118.68kg/hm2,钾肥用量242.22~264.7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紫罗兰 播种密度 施肥技术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小静 许瑞丽 +3 位作者 闫庆祥 李开绵 叶剑秋 黄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31-2335,共5页
以华南8号木薯为研究对象,通过311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试验,探讨N、P、K配施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立地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鲜薯产量为46.62 t/hm2,此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67.13、26.51、179.82 kg/hm2。单因子... 以华南8号木薯为研究对象,通过311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试验,探讨N、P、K配施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立地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鲜薯产量为46.62 t/hm2,此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67.13、26.51、179.82 kg/hm2。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氮、磷、钾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以钾肥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小。双因子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N、K双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最大,N、P二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明显,P、K与木薯产量的效应小于N、K效应,大于N、P效应;按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氮、磷、钾配施对木薯淀粉含量和干物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氮磷钾配施 三元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 产量 互作效应
下载PDF
肥料与生长调节剂对甜菜产质量影响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文 王鑫 +2 位作者 温暖 李万军 孙恩博 《中国糖料》 2012年第3期7-12,共6页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饱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对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建立了以根产量和含糖率为目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甜菜产量明...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饱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对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建立了以根产量和含糖率为目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甜菜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模拟寻优,决选出了根产量67704.46kg/hm2,含糖率22.3%以上的调控措施为:在施用P2O5150kg/hm2基础上,施纯N 119.85kg/hm2,K2O 144.79 kg/hm2,纯Mn 5.26 kg/hm2,纯B 1.16 kg/hm2;叶面喷施BR和ETH,浓度分别为10.42mg/L和225.5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数学模型 回归饱和设计 优化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