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配体3,6-双(9-O-二氢奎尼丁)哒嗪的合成及其在烯烃不对称氨羟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司堃 张生勇 +2 位作者 李晓晔 姜茹 南鹏娟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1-624,共4页
采用改进的方法,以NaH作为碱,在温和条件下通过二氢奎尼丁和3,6二氯哒嗪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手性配体3,6双(9O二氢奎尼丁)哒嗪((DHQD)2PYDZ),配体的产率为78%.以N氯代氨基甲酸苄酯钠为氧化供氮试剂,由(DHQD)2PYDZ与OsO4原位生成的催化... 采用改进的方法,以NaH作为碱,在温和条件下通过二氢奎尼丁和3,6二氯哒嗪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手性配体3,6双(9O二氢奎尼丁)哒嗪((DHQD)2PYDZ),配体的产率为78%.以N氯代氨基甲酸苄酯钠为氧化供氮试剂,由(DHQD)2PYDZ与OsO4原位生成的催化剂在6种烯烃的不对称氨羟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83%~92%)和区域选择性(79∶21~88∶12),反应主产物的化学产率为4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配体 3 6-(9-O-奎尼丁)哒嗪 烯烃 不对称氨羟化 手性Β-氨基
下载PDF
一种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苷的NMR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亚 孔维雪 原忠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7R,8S)-脱氢双松柏醇-4,9-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从中药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Fr.Schmidt ex Miquel)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采用2D NMR技术对... (7R,8S)-脱氢双松柏醇-4,9-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从中药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Fr.Schmidt ex Miquel)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采用2D NMR技术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归属 (7R 8S)-脱松柏-4 9--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北沙参
下载PDF
二氢去氢双松柏醇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盖晓红 余伯阳 刘吉华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318-322,共5页
利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以Bacillus subtilisYD 016为转化菌株,对二氢去氢双松柏醇的转化进行研究。该菌株可以将二氢去氢双松柏醇完全转化,主要得到3种转化产物(记为HMZG-1、HMZG-2、HZMG-3)。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方法对转化产... 利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以Bacillus subtilisYD 016为转化菌株,对二氢去氢双松柏醇的转化进行研究。该菌株可以将二氢去氢双松柏醇完全转化,主要得到3种转化产物(记为HMZG-1、HMZG-2、HZMG-3)。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方法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ESI-MS、~1H-NMR和^(13)C-NMR分析,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二氢去氢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HMZG-1)、二氢去氢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HMZG-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HMZG-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物转化情况进行检测,建立转化产物和底物的标准曲线。根据HPLC结果计算可知,3种转化产物的转化率分别为:17.34%,14.29%,66.41%。该研究丰富了Bacillus subtilis YD 016的底物作用范围,为二氢去氢双松柏醇葡萄糖苷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去氢双松柏醇糖苷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YD 016 微生物糖基化 分离纯化
原文传递
(3aS,6aR)-1,3-双(4-甲氧苄基)-四氢-1H-噻吩并[3,4-d]咪唑-2,4-二酮的不对称合成
4
作者 李丹 熊方均 +1 位作者 熊非 陈芬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富马酸经溴加成,对甲氧基苄胺化保护,三光气闭环及脱水反应制得(3aS,6aR)-1,3-双(4-甲氧苄基)-二氢-1H-呋喃并[3,4-d]咪唑-2,4,6(6aH)-三酮(12),12经奎宁催化不对称醇解、高区域选择性还原,硫代反应制得(+)-生物素关键中间体(3aS,6aR)-1... 富马酸经溴加成,对甲氧基苄胺化保护,三光气闭环及脱水反应制得(3aS,6aR)-1,3-双(4-甲氧苄基)-二氢-1H-呋喃并[3,4-d]咪唑-2,4,6(6aH)-三酮(12),12经奎宁催化不对称醇解、高区域选择性还原,硫代反应制得(+)-生物素关键中间体(3aS,6aR)-1,3-双(4-甲氧苄基)-四氢-1H-噻吩并[3,4-d]咪唑-2,4-二酮,总收率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3aS 6aR)-1 3-(4-甲氧苄基)-四-1H-噻吩并[3 4-d]咪唑-2 4- 不对称 中间体 合成
原文传递
(S)-羰基还原酶Ⅱ与葡萄糖脱氢酶共催化高效合成(S)-苯乙二醇 被引量:3
5
作者 姜佳伟 张荣珍 +4 位作者 周晓天 李坤鹏 李静 李尧慧 徐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47-1655,共9页
【目的】通过优化获得最佳酶活配比,设计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的(S)-羰基还原酶Ⅱ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p.)YX-1葡萄糖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体系,实现重组菌高效催化2-羟基苯乙酮,合成(S)-苯乙... 【目的】通过优化获得最佳酶活配比,设计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的(S)-羰基还原酶Ⅱ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p.)YX-1葡萄糖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体系,实现重组菌高效催化2-羟基苯乙酮,合成(S)-苯乙二醇。【方法】分别从重组大肠杆菌中纯化了(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研究了2种酶共催化2-羟基苯乙酮的最佳酶活比例,最适催化温度和pH,由此构建(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的共表达体系。【结果】(S)-羰基还原酶Ⅱ的比酶活力为1.3 U/mg,葡萄糖脱氢酶的比酶活力为13.5 U/mg。在总酶活力为1 U时,(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共催化体系中,确定了2种酶的最佳比例在1∶1到5∶1(U/U)之间,最适反应温度为30℃,pH为7.0。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比为1∶1的共表达体系,共表达重组菌破碎上清液中(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酶活分别为0.76 U/mg和0.73 U/mg,两者的酶活比例为1∶1。在上述确定的最适催化条件下,其催化10 g/L 2-羟基苯乙酮,产物(S)-苯乙二醇的光学纯度和得率均高达99%以上。与仅含有(S)-羰基还原酶Ⅱ的重组大肠杆菌相比,共表达体系转化产物(S)-苯乙二醇的得率明显提高,且转化时间由原来的24 h缩短为13 h。【结论】通过确定(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最佳酶活配比,为构建手性催化的靶酶和辅酶再生酶共表达体系,为实现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制备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羰基还原酶Ⅱ 葡萄糖脱 (S)-苯乙 不对称还原 酶偶联体系
原文传递
石蒜科植物朱顶红中非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广树 张沐新 +1 位作者 杨晓虹 徐景达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8-499,共2页
目的研究石蒜科植物朱顶红中非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肢、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坚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非生物碱类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双松柏醇(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反-N-(4-羟基苯乙基)... 目的研究石蒜科植物朱顶红中非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肢、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坚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非生物碱类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双松柏醇(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反-N-(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trans-N-(4-hydroxyphenethyl)ferulam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科 朱顶红 去氢松柏 阿魏酸酰胺
下载PDF
GC-MS衍生化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内源性5-雄烯二醇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秋菊 杨代晓 +2 位作者 杨建云 肖炳坤 黄荣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967,共7页
目的:采用SIM模式,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GC-MS衍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5-雄烯二醇。方法:以脱氢表雄甾酮-2,2,3,4,4,6-d_6(DHEA-d_6)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过甲基叔丁基醚(MTBE)提取,离心,取上清液氮气吹干,通过BSTFA-TMCS(99∶1)衍生化后... 目的:采用SIM模式,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GC-MS衍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5-雄烯二醇。方法:以脱氢表雄甾酮-2,2,3,4,4,6-d_6(DHEA-d_6)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过甲基叔丁基醚(MTBE)提取,离心,取上清液氮气吹干,通过BSTFA-TMCS(99∶1)衍生化后进行GC-MS分析。RESTEK色谱柱:Rxi~-5 ms(30 m×0.25μm×0.25 m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维持1 min,以40℃·min^(-1)速率升至220℃,再以5℃·min^(-1)的速率升至300℃,维持5 min;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5-雄烯二醇的定性离子为m/z 434、344,定量离子为m/z 344,DHEA-d6的定性离子为m/z 366、276,定量离子为m/z 276。结果:血浆中5-雄烯二醇质量浓度在80~5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低、中、高3个浓度的准确度在70%~103%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提取回收率(n=4)在75.96%~104.01%;低、高2个浓度的血浆样品在室温放置12 h,4℃冰箱中放置24 h,-20℃保存30 d、反复冻融4次,以及衍生化后的样品室温放置4、8、12、24 h均能保持稳定。大鼠皮下注射5-雄烯二醇混悬液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药代学参数为T_(1/2)为(26.45±8.40)h,AUC_(0-t)为(2 887.46±1 033.70)μg·h^(-1)·L^(-1)。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作为大鼠血浆中5-雄烯二醇含量的测定方法,适合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雄烯 内源性激素 抗辐射药物 表雄甾酮内标 DHEA-d_6 血药浓度 药动学研究 (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 BSTFA 三甲基氯硅烷 TMCS 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原文传递
水飞蓟素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淑香 陈志申 马玉萍 《河南化工》 CAS 1998年第11期13-14,共2页
论述了由二氢槲皮素及松柏醇合成水飞蓟素的原理及方法,并测定了其熔点,IR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和天然的水飞蓟素一致,且具有对抗肝中毒和保护肝脏作用。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槲皮素 松柏 合成 保肝药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the promotional effect of Au on Pt/WO_3 in hydrogenolysis of glycerol to 1,3-propanediol 被引量:5
9
作者 Chaojun Yang Fan Zhang +6 位作者 Nian Lei Man Yang Fei Liu Zhili Miao Yongnan Sun Xiaochen Zhao Aiqi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Pt/Au/WO_3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of Pt onto preformed Au/WO_3,obtained by a hexadecyl tr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assisted one-pot synthesis method.The resulting Pt/Au/WO_3 catalysts... Pt/Au/WO_3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of Pt onto preformed Au/WO_3,obtained by a hexadecyl tr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assisted one-pot synthesis method.The resulting Pt/Au/WO_3 catalysts exhibited remarkable synergistic effec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glycerol to 1,3-propanediol.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doping of Au promoted the reduction of both Pt and W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uniform dispersion of Pt on the WO_3 support. Furthermore, more low-valence Pt species were produced on the WO_3 surface after introduction of Au. These changes in electronic properties resulted in enhancement of both glycerol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for 1,3-propanedi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etallicPt/Au/WO3 Glycerol 1 3‐PropanediolHydrogenolysis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法的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10种成分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琼 何宇鸿 +3 位作者 刘璐群 张韦深 曹颖男 汪雪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404,共1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250 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280 nm(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295 nm(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他9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分别在2.110~84.40 mg·L^(-1)(r=0.9994)、7.730~309.2 mg·L^(-1)(r=0.9998)、1.570~62.80 mg·L^(-1)(r=0.9996)、0.4300~17.20 mg·L^(-1)(r=0.9993)、24.64~985.6 mg·L^(-1)(r=0.9997)、3.460~138.4 mg·L^(-1)(r=0.9994)、1.230~49.20 mg·L^(-1)(r=0.9993)、3.709~151.6 mg·L^(-1)(r=0.9999)、14.53~581.2 mg·L^(-1)(r=0.9994)和5.410~216.4 mg·L^(-1)(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8.42%(1.5%)、100.1%(0.82%)、97.92%(1.1%)、96.87%(1.2%)、100.1%(0.62%)、98.90%(0.81%)、97.96%(1.3%)、99.19%(0.90%)、99.58%(0.57%)和99.01%(1.4%)。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含量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作为复方苦参肠炎康片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肠炎康片 大车前苷 毛蕊花糖苷 异毛蕊花糖苷 木通苯乙苷B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苦参 苦参酮 槐属黄酮G
下载PD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Modified by PEGylated Hyaluronic Acid as a Hybrid Nanocarrier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岸杰 李雪 +6 位作者 王伟伟 韩尚聪 刘鉴锋 刘金剑 赵军强 许舒欣 邓联东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6年第3期237-246,共10页
In recent years,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carriers are explored for effective drug delivery and preferable disease treatments. In this study, using 5-fluorouracil(5-FU)as electronegative model drug, a new type of ... In recent years,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carriers are explored for effective drug delivery and preferable disease treatments. In this study, using 5-fluorouracil(5-FU)as electronegative model drug, a new type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drug delivery system(LDH/HA-PEG/5-FU)was conceived and manufactured by the adsorption of PEGylated hyaluronic acid(HA-PEG)on the surface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 prepared via hydrothermal method)and the intercalation of 5-FU in the interlamination of LDH via ion exchange strategy. The drug loading amount of LDH/HA-PEG/5-FU achieved as high as 34.2%. LDH, LDH/5-FU and LDH/HA-PEG/5-FU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TGA,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and SEM. With the benefit of p Hdegradable feature of LDH and enzyme-degradable feature of HA, LDH/HA-PEG/5-FU showed p H-degradable and enzyme-degradable capacity in in vitro drug release. Moreover, the drug carrier LDH/HA-PEG contained biocompatible PEG and tumor-targeted HA, resulting in lower cytotoxicity and better endocytosis compared with LDH in vitro.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drug delivery system, which was endowed with the properties of controlled release, low toxicity and tumor-targeting delivery for ameliorative cancer therapy, was advisable and might be applied further to fulfill other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HA-PEG intercalation/adsorption controlled releas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下载PDF
川党参中的1个木脂素类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莉 黄多临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1期54-54,共1页
目的:对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党参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化合物,其结构鉴定分别为去氢双松柏醇[1]。结论:该化合物为首... 目的:对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党参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化合物,其结构鉴定分别为去氢双松柏醇[1]。结论:该化合物为首次从党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党参 党参属 化学成分 去氢松柏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消渴灵片中7种成分的含量
13
作者 乔春凤 陈洪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32-835,共4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消渴灵片中毛蕊花糖苷、马替诺皂苷、五味子醇甲、麦冬甲基黄烷酮A、五味子甲素、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 mL·...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消渴灵片中毛蕊花糖苷、马替诺皂苷、五味子醇甲、麦冬甲基黄烷酮A、五味子甲素、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 mL·L^(-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330(检测毛蕊花糖苷和马替诺皂苷),296(检测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和217 nm(检测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结果 7种成分分别在4.67~116.75,2.39~59.75,1.46~36.50,0.93~23.25,1.54~38.50,0.58~14.50和1.26~3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98.11%,97.92%,98.23%,100.01%,96.99%和97.89%;RSD值分别为0.96%,1.33%,1.40%,0.71%,0.82%,1.11%和1.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消渴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灵片 毛蕊花糖苷 马替诺皂苷 五味子 麦冬甲基黄烷酮A 五味子甲素 甲基麦冬高异黄酮B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异己二醇合成工艺研究
14
作者 刘荣杰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3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异己 合成工艺 研究 丙酮 原料 催化加
原文传递
花椒果皮中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涛 吕双 +3 位作者 贾红梅 于猛 刘晓秋 邹忠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632,共7页
目的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果皮中的糖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花椒果皮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目的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果皮中的糖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花椒果皮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花椒果皮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糖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裂-去氢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1)、(-)-异落叶松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3)、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9′-O-β-D-葡萄糖苷(4)、淫羊藿苷E5(5)、菠叶素-7-O-β-D-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槲皮素-3-O-β-D-阿拉伯糖苷(8)、槲皮素-3-O-(4″-甲氧基)-α-L-鼠李糖基(9)、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10)、异鼠李素-7-O-β-D-葡萄糖苷(11)、淫羊藿苷D1(12)、苯乙基芸香糖苷(13)和2-苯乙基-O-β-D-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4,9~10和12~13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花椒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果皮 糖苷 裂-松柏-4-O-β-D-葡萄糖苷 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
原文传递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杜仲盐制前后差异性成分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瑞 吴杭莎 +5 位作者 李亚飞 赵明方 方可儿 张海瑞 葛卫红 杜伟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8-1531,共14页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对杜仲盐制前后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差异性成分。方法利用UPLC-Triple-TOF/MS检测杜仲中的化学成分,液相采用Waters HSS-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对杜仲盐制前后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差异性成分。方法利用UPLC-Triple-TOF/MS检测杜仲中的化学成分,液相采用Waters HSS-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3µL。质谱采用负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根据一级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信息进行化合物的分析与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杜仲盐制前后进行差异成分分析。结果共解析出杜仲中52种成分,结合OPLSDA筛选出14个影响杜仲盐制前后质量的潜在差异性成分,分别为京尼平苷、绿原酸、杜仲醇、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eucomoside B、异绿原酸C、teuhircoside硫酸脂、橄榄素二葡萄糖苷、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中脂素二葡萄糖苷和去氢二松柏醇葡萄糖苷。结论建立了杜仲盐制前后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方法,筛选出盐制前后杜仲质量变化的潜在差异性成分,为杜仲盐制的增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杜仲质量控制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盐制 UPLC-Triple-TOF/MS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乘法-判别分析 差异性成分 京尼平苷 绿原酸 杜仲 桃叶珊瑚苷 松脂葡萄糖苷 京尼平苷酸 京尼平 eucomoside B 异绿原酸C teuhircoside硫酸脂 橄榄素葡萄糖苷 丁香脂素葡萄糖苷 中脂素葡萄糖苷 去氢松柏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五味子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艳 刘爽 +7 位作者 彭紫琪 王思艺 姜轶铠 潘娟 管伟 郝智超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959-5971,共13页
目的研究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干燥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综合运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色谱方法对五味子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利用MS... 目的研究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干燥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综合运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色谱方法对五味子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利用MS、NMR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评价分离得到化合物对H2O2诱导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从五味子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7个化合物,包括22个苯丙素类:C-藜芦酰乙二醇(1)、baihuaqianhuaside(2)、methyl-4-O-comaroylquinate(3)、7R,8S-threo-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二氢去氢双松柏醇(5)、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6)、(-)-seco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7)、(+)-异落叶松树脂醇(8)、ent-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9)、schizandriside(10)、左旋马尾松树脂醇(11)、罗汉松脂素(12)、2-hydroxy-2-(3′,4′-dihydroxy-phenyl)methyl-3-(3′′,4′′-dimethoxy-phenyl)methyl-γ-butyrolactone(13)、去甲络石苷(14)、络石苷(15)、牛蒡子苷(16)、(+)-neo-olivil(17)、mata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18)、3,7-dihydroxy-1,2,13,14-tetramethoxydibenzocyclooctadiene12-O-β-D-glucopyranoside(19)、五味子酯D(20)、leptolepisolD(21)、xanthiumnolicC(22);7个单萜类:反式-索布瑞醇(23)、magnoliaterpenoidC(24)、(1S,2S,4R)-2-hydroxy-1,8-cineole-β-D-glucopyranoside(25)、(1S,4R,6R)-6-hydroxy-bornan-2-one 6-O-β-D-glucopyranoside(26)、(1R,4R,5S)-5-endo-hydroxycam-phor5-O-β-D-glucopyrao-side(27)、鸡矢藤苷(28)、paediatrics acid methyl ester(29);5个芳香族类:3-ethoxy-4-hydroxy-benzoicacid(30)、没食子酸乙酯(31)、benzylβ-D-glucopyranoside(32)、3,4-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33)、草夹竹桃苷(34);2个黄酮类:表儿茶素(35)、taxifolin-3-O-β-D-xylopyranoside(36),以及1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rhoiptelol C(37)。结论化合物1~3、6~7、13~17、21、25~31、37为首次从木兰科中分离出来,化合物4~5、9~12、22~23、32、34、36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8、33、35为首次从五味子中分离得到。体外神经保护活性研究表明,在6.25μmol/L时苯丙素类化合物3、10、17细胞存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五味子 苯丙素 神经细胞保护 C-藜芦酰乙 氢去松柏
原文传递
小娃娃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帅 张敬文 +3 位作者 张银勇 单连海 黄晶 周先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研究川东特有植物小娃娃皮Daphne gracil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娃娃皮全株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 目的研究川东特有植物小娃娃皮Daphne gracil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娃娃皮全株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豆甾-4-烯-3-酮(3)、豆甾-4-烯-3,6-二酮(4)、羽扇豆醇(5)、豆甾醇(6)、1,3-二硬脂酸甘油酯(7)、1-二十二烷酸甘油酯(8)、十八醇(9)、植醇(10)、去氢双松柏醇(11)、epoxyconiferyl alcohol(12)、齐墩果瑞香酮(13)、14-姜酮醇(14)、马台树脂醇(15)。结论 1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7-9、11、12、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2、14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娃娃皮 瑞香属 木栓酮 羽扇豆 豆甾-4-烯-3-酮 去氢松柏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在肝能滴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娟 钟瑞娜 +6 位作者 刘肖 庞建云 汪小涵 沈成英 申宝德 夏厚林 袁海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肝能滴丸及其原料药中8种成分(去氢双松柏醇、波棱醇I、波棱内酯A、波棱甲素、波棱素、herpetetrone、波棱酮、波棱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波棱甲素为内参物,建立波棱甲素与其他7种指标成分的相对校...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肝能滴丸及其原料药中8种成分(去氢双松柏醇、波棱醇I、波棱内酯A、波棱甲素、波棱素、herpetetrone、波棱酮、波棱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波棱甲素为内参物,建立波棱甲素与其他7种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_(k/m)),并计算各待测成分的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5批肝能滴丸及原料药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比较一测多评法所得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以验证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在一定线性范围内,波棱甲素与去氢双松柏醇、波棱醇I、波棱内酯A、波棱素、herpetetrone、波棱酮、波棱乙素的f_(k/m)分别为0.908、0.728、0.516、0.720、0.461、0.623、0.410,在不同情况下重现性良好;5批肝能滴丸及原料药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波棱甲素为内参物,同时测定肝能滴丸及原料药中8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肝能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肝能滴丸 质量控制 去氢松柏 波棱I 波棱内酯A 波棱甲素 波棱素 herpetetrone 波棱酮 波棱乙素
原文传递
定心藤枝叶中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芝华 冯兴阳 +6 位作者 郭微 王伊童 王婷婷 柴玲 刘艳萍 黄泽豪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2-287,共6页
目的研究定心藤属植物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 目的研究定心藤属植物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定心藤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hydroxy-4,6-megastigmadien-3-one(1)、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blumenol A(3)、9,10-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4)、5,12-epoxy-9-hydroxy-7-megastigmen-3-one(5)、5,12-epoxy-6,9-hydroxy-7-megastigmen-3-one(6)、黑麦草内酯(7)、落叶松树脂醇(8)、异落叶松树脂醇(9)、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10)、橄榄脂素(11)、去氢双松柏醇(12)、chushizisin I(13)、3,3-didemethoxyverrucosin(14)、4-epi-larreatricin(15)和glycerol monolinoleate(16)。其中化合物1~7为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8~15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6为脂肪酸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定心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茱萸科 定心藤 降碳倍半萜 木脂素 黑麦草内酯 落叶松树脂 橄榄脂素 去氢松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