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体内外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文 麦明晓 +3 位作者 李海霞 王英 周贞鉴 李文广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2341-2344,共4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体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活性,探讨DMY-Ni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DMY-Ni对临床30例白假丝酵母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最低...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体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活性,探讨DMY-Ni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DMY-Ni对临床30例白假丝酵母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同时模拟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分组给药,SPSS17.0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Y-Ni对白假丝酵母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MBC为12.5~200μg/ml,分别于模型组和给药前比较,4种剂量组给药7 d后小鼠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落数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阴道局部病变肉眼观察逐渐好转,且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 4种剂量DMY-Ni对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小鼠都有明显治疗效果,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另外3种剂量组,为获得临床治疗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 白假丝酵母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文 李海霞 +1 位作者 陈丽珍 翟锐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22-126,共5页
以黄酮类二氢杨梅素和乙酸镍盐为原料,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确证为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 以黄酮类二氢杨梅素和乙酸镍盐为原料,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确证为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MIC为6.25~12.5μg/mL、MBC为6.25~25μg/mL。其抗酵母菌能力明显强于配体二氢杨梅素,但对细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金属配合 合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性初探
3
作者 张慧 郭清泉 +4 位作者 舒绪刚 谢宇 谭威 刘迪 张亚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34-3739,共6页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μg/m 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和48 h)下,DM Y与DM Y-Ni对小鼠正常肝实质细胞AM L12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DM Y与镍离子配合后可生成DM Y-Ni。10、20和40μg/m L DM Y或DM Y-Ni分别作用AM 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0μg/m L及以上浓度的DMY-Ni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01),160μg/m L的DMY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DM Y或DM Y-Ni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ML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0、222.84μg/m L。由此得出,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都具有相对低毒性,且DMY-Ni对AML12细胞的毒性较DMY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 合成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海霞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5期70-73,共4页
以天然产物藤茶的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方法,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配合物。采用Fenton方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清除羟基自由基作用。结果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颜色... 以天然产物藤茶的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方法,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配合物。采用Fenton方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清除羟基自由基作用。结果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颜色为土黄色,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强于配体二氢杨梅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金属配合 合成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新型聚乙烯弹性体导向的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秋月 闫国春 +5 位作者 王建立 李艺 张世杰 王权超 马艳平 孙文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88,共26页
乙烯与α-烯烃共聚所制备的聚烯烃弹性体是聚烯烃材料的热点,可广泛应用于塑料相容剂、鞋底基材、光伏封装胶膜、微电子封装材料和弹性体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在我国缺少α-烯烃单体的形势下,迫切需要跨越传统共聚体系的新型催化剂... 乙烯与α-烯烃共聚所制备的聚烯烃弹性体是聚烯烃材料的热点,可广泛应用于塑料相容剂、鞋底基材、光伏封装胶膜、微电子封装材料和弹性体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在我国缺少α-烯烃单体的形势下,迫切需要跨越传统共聚体系的新型催化剂。Brookhart型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催化剂能够实现单一乙烯聚合制备聚乙烯弹性体,是特别值得重视和推进产业化的催化剂体系。该类催化剂在催化乙烯聚合过程中采用“链行走”机理,“通过调控催化剂结构,不仅可以调节催化活性,更重要地可实现对所得聚乙烯支链的有效剪裁”;这些微观结构可控的聚乙烯弹性体在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涵盖了从低分子量(降凝剂)、中等分子量(膜材)到高分子量(高强度树脂)各个范围的聚合产物。综述了可制备乙烯低聚物,油性低分子量、中等分子量、高分子量甚至超高分子量全系列支化聚乙烯的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最新结构演变进展,对结构的改性包括N-芳基取代基的修饰、配体骨架结构的修饰和双核配体的利用三个部分;从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两方面探讨了配合物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合成简单,具有中试放大基础和产业化推进的潜能,为单一乙烯聚合制备多品种新型聚乙烯弹性体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胺配合 链行走机理 乙烯低聚 乙烯聚合 聚乙烯弹性体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袁娟 郭清泉 +1 位作者 曾金华 舒绪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2-986,共5页
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DMY-Zn),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TG-DTA)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与Zn2+离子形成了配合物,其组成为[C15H10O8Zn].2H2O。采用EB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滴定法和粘度法... 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DMY-Zn),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TG-DTA)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与Zn2+离子形成了配合物,其组成为[C15H10O8Zn].2H2O。采用EB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滴定法和粘度法进一步研究了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发现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与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和EB竞争与DNA结合,插入到ctDNA相邻的碱基对中,其作用方式为插入作用,Stern-Volmer线性猝灭常数Ksq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配合 DNA 荧光光谱法 粘度法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β-环糊精包络物抗氧化稳定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玉祝 麻成金 +2 位作者 李志平 杨朝霞 刘炫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7-40,共4页
考查了二氢杨梅素及其β-环糊精包络物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0℃温度下,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溶液用0.08 mol/L KClO3氧化5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13.91%和12.84%;在60℃温度下,用0.1mol/L KClO3反应6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 考查了二氢杨梅素及其β-环糊精包络物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0℃温度下,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溶液用0.08 mol/L KClO3氧化5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13.91%和12.84%;在60℃温度下,用0.1mol/L KClO3反应6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26.58%和22.79%。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的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40℃和60℃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83 3、0.280 8 h-1和0.489 8、0.392 1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Β-环糊精包络 稳定性 动力学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严赞开 陈冬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铜配合物(DMY-Cu),通过红外光谱、原子吸收法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氢杨梅素铜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MY-Cu的组成为[C15H10O8Cu.H2O]n.激发波长为288 nm时,BSA的发射峰位于34... 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铜配合物(DMY-Cu),通过红外光谱、原子吸收法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氢杨梅素铜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MY-Cu的组成为[C15H10O8Cu.H2O]n.激发波长为288 nm时,BSA的发射峰位于345 nm,DMY-Cu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由温度对DMY-Cu与BSA体系荧光猝灭速率的影响和动态猝灭常数(Ksv)以及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的计算得出,DMY-Cu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BSA-DMY-Cu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荧光猝灭常数为1.33×105L.mol-1;由反应前后热力学函数ΔHθ<0,ΔSθ>0推出DMY-Cu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在BSA分子上荧光敏感部位有1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4.95×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配合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螯合型杂芳基甲胺串联合成双核钴1,4-二氢吡嗪配合物过程跟踪与机理研究
9
作者 蔡金 刘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为了探索3d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导向鳌合型芳基甲胺的串联反应,拓展芳基甲胺的配位-自缩合-环加成反应序列,选取了2种底物:苯并[d]噻唑基-2-甲胺(S1)和(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胺(L1),研究其与CoCl_(2)·6H_(2)O在120℃溶剂热... 为了探索3d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导向鳌合型芳基甲胺的串联反应,拓展芳基甲胺的配位-自缩合-环加成反应序列,选取了2种底物:苯并[d]噻唑基-2-甲胺(S1)和(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胺(L1),研究其与CoCl_(2)·6H_(2)O在120℃溶剂热条件下的反应。该反应并没有获得和以往类似的吡嗪衍生物,而是得到了含有1,4-二氢吡嗪配体的双核钴配合物2(化合物2):[CoCl(HPy)]_(2)(HPy^(-):2,2′,2″-(6-(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1,4-二氢吡嗪-2,3,5-三基)三(苯并[d]噻唑)阴离子)。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技术,证明化合物2中具有去质子化的1,4-二氢吡嗪阴离子(HPy^(-))有机骨架。利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对反应溶液进行跟踪,检测到了一系列关键中间体片段(i、ii和[1-CoCl_(2)+H]^(+)),结合控制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包括S1和L1分别与Co^(2+)配位、胺的氧化自缩合以及交叉缩合、[3+3]环加成等5步连续转化。该反应实现了6个共价键(4个σ键和2个π键)的连续构筑。同时,Co^(2+)与1,4-二氢吡嗪中N原子的配位作用稳定了1,4-二氢吡嗪环,表明基于3d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导向的芳香甲胺的氧化缩合-环加成串联序列是合成新颖杂环非常有潜力的策略,在串联反应的设计、杂环的性质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反应 1 4-吡嗪配合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晶体学 自由基捕获剂 胺氧化缩合 环加成
下载PDF
2,6-二氨基嘌呤Cu(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10
作者 赵红昆 姚世博 +4 位作者 李来仪 王修光 丁波 刘忠义 李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例以2,6-二氨基嘌呤(Hdap)和硫酸根(SO_(4)^(2-))为混合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Hdap)(H_(2)O)_(2)(SO_(4))]_(n).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磁化率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例以2,6-二氨基嘌呤(Hdap)和硫酸根(SO_(4)^(2-))为混合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Hdap)(H_(2)O)_(2)(SO_(4))]_(n).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磁化率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a=1.46300(14)nm,b=1.19353(8)nm,c=1.34118(12)nm,α=90°,β=90°,γ=90°,V=2.3419(4)nm^(3),Z=8.中性的Hdap作为桥联配体,连接相邻的六配位铜(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N—H…O氢键拓展为二维双壁层结构,通过O—H…O氢键拓展成为三维超分子结构.硫酸根作为氢键的受体,在构筑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为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氨基嘌呤 硫酸根 铜(Ⅱ)配合 磁性能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及其氧钒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高剑 叶振锋 +2 位作者 柴栋 唐敬 陆家政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2,420,共5页
二氢杨梅素是藤茶中重要的药效物质。合成了一种二氢杨梅素的氧钒配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ESI-MS、~1HNMR和^(13)CNMR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淬灭和流体力学等方法分别测定二氢杨梅素及其氧钒配合物与DNA的键合能力。结... 二氢杨梅素是藤茶中重要的药效物质。合成了一种二氢杨梅素的氧钒配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ESI-MS、~1HNMR和^(13)CNMR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淬灭和流体力学等方法分别测定二氢杨梅素及其氧钒配合物与DNA的键合能力。结果显示,这两种化合物都能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DNA断裂实验证实该新型配合物可较好地断裂p BR322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氧钒配合 DNA键合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焦小利 刘凤芝 刘海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合成二氢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二氢杨梅素为配体合成其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MTT,RT-PCR方法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考察。结果:二氢杨梅素金属锌配合... 目的:合成二氢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二氢杨梅素为配体合成其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MTT,RT-PCR方法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考察。结果:二氢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成功合成;MTT显示细胞凋亡率,随配合物作用时间,浓度增加而增加;RT-PCR显示caspase-3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上调,bcl-2基因表达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下调。结论:配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有关配合物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金属配合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镧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密度泛函计算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小凤 董涛涛 +4 位作者 秦忆 吴忠倩 傅荷峰 肖圣雄 蒙艳斌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7年第6期16-20,42,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以藤茶天然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为配体与稀土元素镧合成二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测定络合比表明镧离子与二氢杨梅素在物质的量比为1∶3时... 采用溶剂热法,以藤茶天然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为配体与稀土元素镧合成二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测定络合比表明镧离子与二氢杨梅素在物质的量比为1∶3时有最大吸光度,并结合热重分析推测其化学组成为La(DMY)_3·4H_2O。采用密度泛函(DFT)中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下,对该配合物进行模拟与表征,证实了实验所得出的配位构型的准确性,同时证明了该种构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预期为实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配合 光谱分析 分子轨道能量
下载PDF
基于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配体的锌(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应臣 陈书阳 +2 位作者 邱东方 冯玉全 宋文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7-1522,共6页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BBPY)和2,6-吡啶二羧酸(DPA)的锌髤配合物[Zn(BBPY)(DPA)].H2O(1)及镍髤配合物[Ni(BBPY)2]SO4(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BBPY)和2,6-吡啶二羧酸(DPA)的锌髤配合物[Zn(BBPY)(DPA)].H2O(1)及镍髤配合物[Ni(BBPY)2]SO4(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45(12)nm,b=1.2721(9)nm,c=1.0658(7)nm,β=92.506(12)°。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2,6-吡啶二羧酸中的1个氮和2个羧基氧原子与锌髤配位,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35(8)nm,b=1.3838(8)nm,c=2.0270(11)nm,β=106.133(10)°。配体中每个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镍髤配位,也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在428.9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2-苯并咪唑基)吡啶 锌髤配合 配合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含溴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乙烯聚合反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建超 梅铜简 +1 位作者 王学虎 刘玉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0-1204,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溴α-二亚胺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用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支化度的聚乙烯,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溴α-二亚胺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用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支化度的聚乙烯,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Al/Ni摩尔比为800时,该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55 g PE/(mol Ni.h.Pa),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不含吸电子基团Br的同类催化剂相比,活性相当,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聚合所得聚乙烯支化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溴α-亚胺 (Ⅱ)配合 乙烯聚合 支化聚乙烯
下载PDF
二茂铁基长链烷基β-二酮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液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占梅 牛童 +3 位作者 师海霞 丁二润 王红宇 连锡山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65-368,共4页
以二茂铁基长链烷基β-二酮为配体与醋酸镍反应,合成了五个新的二茂铁基长链烷基β-二酮镍(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热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NiL2·2H2O(L=C5H5FeC5H4... 以二茂铁基长链烷基β-二酮为配体与醋酸镍反应,合成了五个新的二茂铁基长链烷基β-二酮镍(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热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NiL2·2H2O(L=C5H5FeC5H4COCHCOCnH2n+1,n=5~9,对应配合物Ⅰ~Ⅴ).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DSC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液晶行为,发现这五个含混合金属铁/镍的配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铁 Β- 液晶 配合 合成
下载PDF
二氰基二硫纶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镍(Ⅱ)配合物的光谱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正合 蔡苹 +3 位作者 房晨婕 郭文勇 邓克检 周运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5-771,共7页
报道了标题配合物Ni(mnt)(dmbpy)溶液的电子光谱、粉末样品部分IR光谱及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结果.PM3方法的几何优化表明,该配合物分子为平面结构,其对称性属于C_(2v)点群,基态为自旋三重态.结合ZINDO方法的CI计算,解释了实测电子光谱,发... 报道了标题配合物Ni(mnt)(dmbpy)溶液的电子光谱、粉末样品部分IR光谱及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结果.PM3方法的几何优化表明,该配合物分子为平面结构,其对称性属于C_(2v)点群,基态为自旋三重态.结合ZINDO方法的CI计算,解释了实测电子光谱,发现该配合物在可见区450~550nm存在本质上属于配体dmbpy到配体mnt^(2-)的荷移跃迁(LL′CT).建立了解析复杂分子振动光谱的一种新方法:根据理论计算所得三维动态图象,对于每一个正则模,先给出固定不动的点,再给出关键性的振动类型.在本方法中,用符号η(X)定义了一种新的沿给定方向起伏或跳动式的振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甲基2 2-联吡啶 (Ⅱ)配合 光谱 氰基硫纶 IR光谱 电子光谱 解析振动光谱
下载PDF
新型α-二亚胺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乙烯聚合的催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敏 李向柳 +4 位作者 崔咪咪 孟浩 姜湃 宋小雪 侯彦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骨架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L及其Ni(Ⅱ)配合物Cat,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NMR)、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进而探究了在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的作用下,聚合温度、压力及铝镍比...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骨架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L及其Ni(Ⅱ)配合物Cat,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NMR)、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进而探究了在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的作用下,聚合温度、压力及铝镍比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GPC、13C NMR分别对聚乙烯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压力的增加将导致聚合活性的增加,在聚合压力为0.5 MPa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温度先升后降,并在温度为50℃时达到最高值为4.22×106 g/(mol·h).同时,当聚合温度从50℃升高至70℃后,聚乙烯数均分子质量从143 kg/mol降低到125 kg/mol,支化度则从125个支链/1 000 C升高到了135个支链/1 000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胺 配合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乙烯聚合 支化聚乙烯
下载PDF
基于3,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氧化石墨烯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Anti-IgG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丽燕 刘峥 +2 位作者 李巍 周昱 黄红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应用物理吸附法将羊抗人IgG抗原直接固定于3,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适合检测Anti-IgG浓度。同时探讨了缓冲液pH... 应用物理吸附法将羊抗人IgG抗原直接固定于3,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适合检测Anti-IgG浓度。同时探讨了缓冲液pH值、扫描速度、免疫反应温度、抗原与抗体配比对循环伏安峰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0mV/s扫速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孵育最优条件为25℃,h-IgG与Anti-IgG配比为1∶1。循环伏安法研究还表明Anti-IgG浓度在0.01-26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3,检出限(S/N=3)为0.006μg/L,据此建立了检测Anti-IgG浓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3 5-溴水杨醛席夫碱配合 Anti—IgG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镍-二硫代乙烯类配合物R_n[Ni(bbdt)_2]的电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志峰 余坚 +2 位作者 余林 唐宗薰 史启祯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在合成Rn[Ni(bbdt) 2 ]系列配合物的基础上 ,通过EPR谱、XPS谱、变温磁化率和室温电导率的测定 ,研究了配合物的电磁学性能 .结果表明 ,在Rn[Ni(bbdt) 2 ](n =0 ,0 .5 ,1,2 )系列配合物中 ,n =0 ,0 .5 ,1对应的配合物室温EPR谱中有特征... 在合成Rn[Ni(bbdt) 2 ]系列配合物的基础上 ,通过EPR谱、XPS谱、变温磁化率和室温电导率的测定 ,研究了配合物的电磁学性能 .结果表明 ,在Rn[Ni(bbdt) 2 ](n =0 ,0 .5 ,1,2 )系列配合物中 ,n =0 ,0 .5 ,1对应的配合物室温EPR谱中有特征的单电子信号 ;XPS测定的结合能数据说明 ,中心Ni离子对阴离子部分的荷电量不敏感 ,而配体S原子的结合能随荷电量有较大变化 ;n =0 ,0 .5对应的配合物表现出较好的电磁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Rn[Ni(bbdt)2] 电磁学性能 1 2-硫代乙烯 变温磁化率 室温电导率 结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