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戊酸单药治疗对癫癎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敏 王晓川 +1 位作者 王莹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单药治疗对癫癎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指导VPA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门诊首次确诊并给予VPA单药治疗的癫癎患儿。以二氢若丹明荧光染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通过流...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单药治疗对癫癎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指导VPA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门诊首次确诊并给予VPA单药治疗的癫癎患儿。以二氢若丹明荧光染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患儿服药前和服药6个月时的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率和刺激指数;收集健康儿童全血,分别加适量VPA配成0、50、100、150和200μg.mL-1浓度进行培养,于培养后6、18和24h检测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率和刺激指数(SI),观察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特征。结果研究期间纳入癫癎患儿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全身性发作22例,部分性发作7例;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率为(6.41±3.14)%,治疗后为(12.30±7.73)%;治疗前SI为440.6±32.4,治疗后为429.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身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间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率和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率随VPA浓度升高而增高,SI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VPA 50μg·mL-1培养6h后中性粒细胞SI轻度升高,但培养24h后显著降低;VPA 200μg·mL-1培养后各时间点均见中性粒细胞SI显著降低。结论VPA单药治疗癫癎患儿体内存在中性粒细胞的自身活化现象,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率的升高呈浓度依赖性,SI的降低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VPA单药治疗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显著下降,且该作用与癫癎发作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中性粒细胞 二氢若丹明 免疫 儿童 癫癎
下载PDF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自身活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章迁 朱文胜 +3 位作者 王晓川 俞晔珩 周利君 徐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自身活化水平,研究PMN在全身型JIA病程中的自身活化状况,比较全身型JIA与少关节型JIA,川崎病(K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其他风湿性疾病PMN自身活化区别,并探讨PMN... 目的通过检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自身活化水平,研究PMN在全身型JIA病程中的自身活化状况,比较全身型JIA与少关节型JIA,川崎病(K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其他风湿性疾病PMN自身活化区别,并探讨PMN自身活化在全身型JIA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全身型JIA18例,少关节型JIA15例,KD10例,SLE9例,另设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27例。使用二氢若丹明(DHR)荧光染色外周血样本PMN,流式细胞术检测PMN自身活化水平,即DHR分析[活化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全身型JIA活动期PMN自身活化率为(33·94±24·95)%,MFI为10·68±5·0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自身活化率为(8·02±8·11)%,MFI为3·18±1·05,P<0·01];其他风湿性疾病PMN自身活化率和MFI分别为:少关节型JIA[(5·58±2·77)%,3·38±0·69],KD[(10·65±6·65)%,4·19±1·14],SLE[(7·29±2·97)%,3·73±0·8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复查全身型JIA患儿PMN自身活化率较JIA活动期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第1次随访自身活化率下降至(7·00±2·96)%,MFI为4·32±1·31,与JIA活动期比较,P<0·01。结论PMN在全身型JIA活动期存在明显的自身活化;随着病情缓解,PMN的自身活化率降低;本组其他风湿性疾病DHR分析显示PMN无明显自身活化现象。提示PMN在全身型JI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评价外周血PMN自身活化水平,可能为诊断全身型JIA及鉴别其他风湿性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 二氢若丹明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及S100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童敏 王莹 +1 位作者 桂永浩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KD)急性期的功能及S100A8/A9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KD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手术患儿为本研究对照组。通过二...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KD)急性期的功能及S100A8/A9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KD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手术患儿为本研究对照组。通过二氢若丹明荧光染色法分析KD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D患儿中性粒细胞S100A8/A9 mRNA表达。结果共纳入KD患儿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个月至7岁2个月,平均(2.1±1.9)岁。冠状动脉损害者6例,无冠状动脉损害者26例;对照组手术患儿20例。KD急性期中性粒细胞明显活化,使用IVIG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活化百分比下降。KD急性期中性粒细胞S100A8/A9 mRNA的表达增加;IVIG治疗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S100A8/A9 mRNA表达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损害患儿S100A8/A9mRNA表达升高。结论KD急性期中性粒细胞活化,并存在相关的活化蛋白高表达,提示中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且在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中性粒细胞S100A8/A9 mRNA持续高表达,提示中性粒细胞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中性粒细胞 二氢若丹明 S100A8 S100A9
下载PDF
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自然活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文胜 俞晔珩 王晓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使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菌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PMNs)活化状态,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 0 0 3年2月至2 0 0 4年8月4 2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患儿和随机抽取的2 7例正常对照儿童,抽取周围静脉血0 . 5m... 目的 使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菌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PMNs)活化状态,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 0 0 3年2月至2 0 0 4年8月4 2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患儿和随机抽取的2 7例正常对照儿童,抽取周围静脉血0 . 5mL ,佛波脂(phorbolmyristateacetate ,PMA)刺激以排除PMNs功能缺陷。FCM检测PMNs无其他刺激物时自然活化比例,对细菌培养(血、痰、中段尿)阳性病例和细菌培养阴性但是临床特征符合细菌感染及抗生素治疗有效的病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FCM实验室指标(PMNs活化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4 2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中,细菌培养阳性2 6例(6 1 .9% ) ,细菌培养阴性但是临床特征符合细菌感染及抗生素治疗有效者16例。PMNs活化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在细菌培养阳性患儿[(33. 33±2 3 .0 3) % ,6 . 5 0±4. 82 ]、细菌培养阴性患儿[(2 3. 10±2 1 .6 8) % ,4 . 74±2 .2 8]均高于正常对照[(8 .0 2±8 .0 1) % ,3 .18±1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血培养阳性的全身感染PMNs活化率最高,中段尿培养及痰培养阳性者PMNs活化率与正常对照相比也增高,但低于血培养阳性者。4 2例感染组患儿PMNs活化增加占78 .6 % ,C反应蛋白(CRP)增高仅占31%。结论 细菌感染患儿PMNs明显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二氢若丹明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