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的成分鉴定及其抗炎、抗肿瘤活性检测
1
作者 王最 尤月娇 +3 位作者 刘闯 张炜 王一飞 王治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3-538,共16页
目的:针对性分离艾叶(Artemisia argyi L.)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并评估其抗炎、抗肿瘤活性,以期为高效低毒的抗炎、抗肿瘤药物先导物提供基础。方法:将风干的艾叶碾碎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精油。利用多种... 目的:针对性分离艾叶(Artemisia argyi L.)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并评估其抗炎、抗肿瘤活性,以期为高效低毒的抗炎、抗肿瘤药物先导物提供基础。方法:将风干的艾叶碾碎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精油。利用多种分离色谱柱(硅胶柱、ODS、MCI、LH-20、半制备HPLC等)对精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活性;使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结果:从艾叶中分离得到28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单萜、21个倍半萜、1个二萜和3个脂肪醇类化合物。化合物4、5、6、9、10、14、15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4、9与15的抗炎活性显著,其IC 50值分别为(1.8±0.3)μmol/L、(1.2±0.1)μmol/L与(1.5±0.2)μmol/L,CC 50分别是(28.6±1.5)μmol/L、(15.6±0.6)μmol/L和(18.9±0.7)μmol/L。化合物4、5、6、9、14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4与5的抗肿瘤活性较为显著,对肿瘤细胞U251与A549的IC 50值分别为(5.9±0.6)μmol/L、(6.3±0.1)μmol/L与(13.5±0.9)μmol/L、(20.5±0.6)μmol/L,对正常细胞BV2的CC 50值分别为(41.0±1.2)μmol/L与(37.4±0.2)μmol/L,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从艾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分离出28个化合物,化合物1、9、11、12、23、24为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9与15展现出显著的抗炎活性,而化合物4与5则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药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临界二氧化 萜类化合 倍半萜内酯 抗炎 抗肿瘤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元宝枫籽油工艺优化
2
作者 蒋雨桥 赵仲恺 张文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5,共6页
为了得到品质优良的元宝枫籽油产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元宝枫籽油,以油脂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所得元宝枫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理化指标、甾醇和生育酚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 为了得到品质优良的元宝枫籽油产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元宝枫籽油,以油脂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所得元宝枫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理化指标、甾醇和生育酚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元宝枫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380~830μm(20~40目)、二氧化碳流量28 L/h、萃取温度37℃、萃取压力44 MPa、萃取时间100 min,在该条件下油脂萃取率达(98.7±0.2)%;元宝枫籽油中神经酸含量高达9.34%,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总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分别为988.1μg/g和991.4μg/g,综合品质优于正己烷萃取和低温压榨制取的油脂。综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元宝枫籽油的萃取率高,产品品质优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籽油 临界二氧化 脂肪酸组成 油脂品质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茵陈蒿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志平 尹笃林 +2 位作者 胡江宇 石爱华 欧阳玉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6-68,共3页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从菌陈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夹带剂种类和pH值对黄酮类化合...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从菌陈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夹带剂种类和pH值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NaNO2-Al(NO3)-NaOH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研究表明:与溶剂提取法相比,SCDE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后续分离易于进行、品质较高等特点;100g原料,当pH值为9~10的70%乙醇做夹带剂,用量600mL、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150min时,菌陈蒿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 菌陈蒿 黄酮类化舍
下载PDF
凹叶厚朴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建南 刘中秋 +3 位作者 苏子仁 曾元儿 刘良 伍孝先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9期460-460,共1页
本文对凹叶厚朴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检出和厚朴酚、厚朴酚、异厚朴酚、按叶醇等15种成分,其中十六酸、9,8-十八碳二烯酸为首次从该药物中检出。
关键词 凹叶厚朴 临界 二氧化 GC-MS 中药
下载PDF
麻疯树叶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廖金旭 颜钫 +4 位作者 徐莺 唐琳 王胜华 张志林 陈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4-705,共2页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及常用的溶剂提取法(SolventDraw)研究麻疯树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用气 质联用(GC/MS)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及常用的溶剂提取法(SolventDraw)研究麻疯树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用气 质联用(GC/MS)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两种提取法结果显示: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具有对有效成分提取完全、效率高、耗时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叶 二氧化 临界 化学成分 溶剂提 GC/MS联用
下载PDF
野菊花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周欣 莫彬彬 +1 位作者 赵超 杨小生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研究贵州产野菊花 (ChrysanthemumindicumL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菊花挥发性成分 ,用气相色谱 质谱进行分离测定 ,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应用... 目的 研究贵州产野菊花 (ChrysanthemumindicumL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菊花挥发性成分 ,用气相色谱 质谱进行分离测定 ,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水蒸汽蒸馏提取物得率是 0 .32 % ,鉴定出 4 6个化学成分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得率是 3.4 % ,鉴定出 6 0个化学成分。结论 贵州产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 ,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耗时少、准确、效率高和提取完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挥发油 水蒸汽蒸馏法 临界CO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测定玩具中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琳 林力 +4 位作者 曹国洲 王谦 金献忠 卫碧文 曹良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6,共6页
该文以欧盟新玩具指令中限用或禁用的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玩具中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最佳萃取... 该文以欧盟新玩具指令中限用或禁用的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玩具中15种致敏芳香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300 bar,二氧化碳流速30g/min,夹带剂甲醇含量3%,动态萃取30 min,静态萃取30 min.萃取物经DB-17MS色谱柱分离后,采用质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15种化合物在0.02~60 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2~0.9999,检出限(S/N=10)为0.02~0.09 μg/mL.该法检测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的回收率分别为79.6%~114.5%、75.0%~118.9%、72.7%~114.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1.0%、0.6%~11.6%、3.5%~11.0%.建立的方法灵敏、环保,可用于玩具中致敏芳香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气质联用仪 致敏芳香化合 玩具
下载PDF
沙枣花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振华 俞维 +2 位作者 王基云 王晶霞 王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沙枣花进行萃取,对萃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DPPH法测定分离釜I和分离釜II的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 目的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沙枣花进行萃取,对萃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DPPH法测定分离釜I和分离釜II的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结果分离釜II总的萃取物的清除能力明显大于分离釜I总的萃取物的清除能力,但是分离釜I的经石油醚萃取后的水层,醋酸乙酯层,正丁醇层,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的水层的清除能力分别大于了分离釜II各组分的清除能力。结论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且与体积浓度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临界二氧化 DPPH.
下载PDF
金银花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苏香萍 龚大春 +1 位作者 张亚雄 龚美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2-834,共3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SFE)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研究金银花的5种提取工艺,即SFE萃取、SFE-C萃取(C表示带夹带剂)、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共水蒸馏(SD)法提取,所得提取原液药物对6种细菌,即金黄色... 目的研究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SFE)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研究金银花的5种提取工艺,即SFE萃取、SFE-C萃取(C表示带夹带剂)、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共水蒸馏(SD)法提取,所得提取原液药物对6种细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5种提取原液药物对6种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SFE萃取物对绿脓杆菌的MIC为1∶16;SFE-C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MIC均为1∶16。结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采用SFE-C和SFE工艺得到的萃取物含非绿原酸类热敏抗菌物质,提高了金银花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二氧化临界 夹带剂 体外抑菌
下载PDF
蓬莪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欣 李章万 +2 位作者 王道平 莫彬彬 梁光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23-1225,共3页
关键词 莪术油 Β-榄香烯 脾经 干燥根 止痛 化学成分 中医理论 二氧化临界 研究 姜科植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披针叶黄华总生物碱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智慧 倪传根 +2 位作者 贾瑞琴 沈敏亮 王海云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0-72,共3页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的方法,研究了披针叶黄华萃取工艺,得到总生物碱。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披针叶黄华萃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CDE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kg/h、萃取时间80min。在此条件...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的方法,研究了披针叶黄华萃取工艺,得到总生物碱。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披针叶黄华萃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CDE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kg/h、萃取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披针叶黄华 总生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α型β-香附酮与香附烯酮含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晓虹 李岩 +1 位作者 唐星 张悦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47nm;... 目的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47nm;柱温:40℃。结果α型β-香附酮进样量在20.84-208.4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1.83%,n=6);香附烯酮进样量在5.220-52.20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2.12%,n=6)。3批供试品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含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96%(RSD=1.22%,n=3)、11.31%(RSD=1.24%,n=3)、11.30%(RSD=0.96%,n=3)和2.23%(RSD=1.62%.n=3)、2.27%(RSD=1.16%,n=3)、2.15%(RSD=1.42%,n=3)。结论HPLC法可同时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含量;供试品中α型β-香附酮和香附烯酮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二氧化临界流体 α型β-香附酮 香附烯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焦淑清 侯巍 +1 位作者 李来军 沈连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0-611,共2页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测定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粒度65目,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温度为45℃,夹带剂用量1.5 m l/g。结论采用超临界...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测定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粒度65目,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温度为45℃,夹带剂用量1.5 m l/g。结论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满山红中黄酮类物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 满山红 黄酮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中药苦参的生物总碱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立伟 毛建明 杨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9-130,共2页
The extraction of alkaloids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with CO2SFE was studied.By use of orthogonal design ,the effects of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abilities of alkaloid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 The extraction of alkaloids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with CO2SFE was studied.By use of orthogonal design ,the effects of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abilities of alkaloid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CO2SFE were:pressure 30 MPa,temperature 45℃,time 5h for the extraction,with NH4OH as an alkalizer and MeOH as an entrainer.The extraction rate of 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 was about 24 times as that of traditional solvent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总碱 苦参
下载PDF
松花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降血脂功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孟浩 王敬文 +2 位作者 张金萍 汪永义 高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171-3173,3176,共4页
目的研究松花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实验选择10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受试者,其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或血清三酰甘油(TG)≥2.26mmol/L,按血脂水平、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食组50例... 目的研究松花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实验选择10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受试者,其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或血清三酰甘油(TG)≥2.26mmol/L,按血脂水平、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食组50例,对照组50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组间和自身两种对照设计,试食期间保持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试食组服用松花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2粒,连续给样30d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并观察试验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松花粉超临界CO2萃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5),有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其总有效率为70.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在试验中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结论松花粉超临界CO2萃取物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并对高血脂症患者安全,值得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粉临界CO2 调节血脂 高血脂症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选β-环糊精包合蛇床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产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爽 弥宏 +3 位作者 秦明明 刘旬 汪旭 金向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9-980,共2页
目的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对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蛇床子超临界萃取产物的工艺参数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产率及包合率两个指标,综合考察β-CD与萃取物、β-CD与水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等四因素对包合工艺的... 目的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对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蛇床子超临界萃取产物的工艺参数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产率及包合率两个指标,综合考察β-CD与萃取物、β-CD与水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等四因素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物相鉴别。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A2B2C2D3。即β-CD与萃取物的比例为2∶1(g∶g),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6 h,β-CD与水的比例为1∶32(g:m l)。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可行,且包合物产率、包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临界二氧化 Β-环糊精包合 逆向混合搅拌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蔓荆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亚敏 林文津 +2 位作者 徐榕青 刘洪旭 严杨彤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7-388,共2页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探讨蔓荆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蔓荆子萃取物得率为9.36%,GC-MS共分离出66个组分,初步鉴定出3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9,17-十八烷二烯酸、7-异丙基...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探讨蔓荆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蔓荆子萃取物得率为9.36%,GC-MS共分离出66个组分,初步鉴定出3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9,17-十八烷二烯酸、7-异丙基-1,1,4 a-三甲基-1,2,3,4,4 a,9,10,10 a-八氢菲等,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是提取蔓荆子萃取物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临界流体 夹带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凛 陶宁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154,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对萃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夹带剂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生产最... 本实验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对萃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夹带剂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生产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55℃、萃取压力200BAR(1BAR=0.1MPa)、萃取时间为150min、夹带剂用量0.35ml/min。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 橘皮 总黄酮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缬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雪华 朱荣华 +2 位作者 周颖 方颖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探讨缬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提取缬草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鉴定了51个化合物,占缬草油总量的78.4%。结论该法分离效果良好,可对缬草的开发应用研... 目的探讨缬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提取缬草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鉴定了51个化合物,占缬草油总量的78.4%。结论该法分离效果良好,可对缬草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临界二氧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椒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迎春 曾健青 +1 位作者 刘莉玫 金雪松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93-494,共2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椒目超临界CO_2萃取物,分离出59个组分,鉴定出其中35种化合物,占出峰总面积的96.22%。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椒目所得产物的化学成分中,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含量的90.83%,而...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椒目超临界CO_2萃取物,分离出59个组分,鉴定出其中35种化合物,占出峰总面积的96.22%。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椒目所得产物的化学成分中,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含量的90.83%,而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仅占4.03%。萃取产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依次为油酸(38.91%)、棕榈酸(29.45%)、亚油酸甲酯(10.80%)和亚麻酸甲酯(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目 临界CO_2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