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固定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应用现状和问题初探
1
作者 郁丹 唐人 王艾荣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碳监测是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我国“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技术方向。随着碳监测技术的发展成熟,固定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逐渐具备了推广的条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 碳监测是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我国“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技术方向。随着碳监测技术的发展成熟,固定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逐渐具备了推广的条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结合当前我国相关政策要求和标准发布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碳监测管理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 连续监测 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应用现状
下载PDF
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左其亭 赵晨光 +2 位作者 马军霞 秦西 张志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梳理水资源行为与“双碳”目标关联的基础上,阐述水资源行为对“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及度量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保护4个维度,提出水资源行为(water resource behavior,WRB)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arbon dioxide ... 在梳理水资源行为与“双碳”目标关联的基础上,阐述水资源行为对“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及度量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保护4个维度,提出水资源行为(water resource behavior,WRB)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arbon dioxide emission equivalent analysis,CEEA)方法,构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函数表(function tabl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equivalent analysis,FT-CEEA),包括16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arbon dioxide emission equivalent,CEE)计算公式,为水资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效应核算提供一个参考“标尺”,以河南省为例,开展CEEA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河南省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2 888.61万t,水资源利用行为(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behavior,WRUB)是主要贡献者;水资源开发行为(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behavior,WRDB)、水资源配置行为(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behavior,WRAB)及水资源利用行为(WRUB)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效应,水资源保护行为(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behavior,WRPB)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效应,4种WRB的CEE分别为1 187.54万、564.99万、1 448.38万、-312.30万t。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水资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核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行为(WRB) “双碳”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EE) 当量分析(EA)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EEA)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函数表(FT-CEEA)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及空间非均衡性
3
作者 蒋国栋 左其亭 +2 位作者 赵晨光 马军霞 张志卓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EEA)方法计算了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的16种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EE),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中国水资源行为CEE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来源。结...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EEA)方法计算了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的16种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EE),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中国水资源行为CEE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水资源行为CEE总量为13 819.84万t,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水资源行为CEE总量分别为21 297.68万、4 371.45万、-3 141.71万、-8 707.58万t;水资源行为CEE整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江苏和广东是水资源行为CEE最大的省份;多数水资源行为CEE具有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其中水力发电行为CEE的Dagum基尼系数为0.73,其CEE空间非均衡性最强,地区间净值差异是水资源行为CEE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贡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行为 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非均衡性
下载PDF
焦炉煤气制氢的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4
作者 姬存民 惠武卫 +2 位作者 赵合楠 周强 于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27,共4页
介绍了2种典型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并对焦炉煤气直接制氢过程进行了碳排放分析,计算了该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指出焦炉煤气制氢相较于传统天然气制氢可减排二氧化碳88%以上,是当下重要的低碳氢来源路径之一,同时指出发展工业副产气... 介绍了2种典型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并对焦炉煤气直接制氢过程进行了碳排放分析,计算了该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指出焦炉煤气制氢相较于传统天然气制氢可减排二氧化碳88%以上,是当下重要的低碳氢来源路径之一,同时指出发展工业副产气制氢对推动我国氢能供应体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焦炉煤气 碳减排
下载PDF
炼化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碳减排探讨
5
作者 张晓琳 程光剑 +3 位作者 徐冰 苏文 谢佳彤 徐新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为掌握某炼化企业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措施,参照相关指南核算了该企业的年度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范围包括发电设施和石油化工装置。对于CO_(2)排放占比较多的工艺过程,采取或规划了高效合理的减排措施,包括开展CO_(2)捕集纯化侧线... 为掌握某炼化企业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措施,参照相关指南核算了该企业的年度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范围包括发电设施和石油化工装置。对于CO_(2)排放占比较多的工艺过程,采取或规划了高效合理的减排措施,包括开展CO_(2)捕集纯化侧线试验、建设燃煤烟气CO_(2)捕集示范装置、研发及应用一氧化二氮(N_(2)O)分解催化剂以及提高装置电气化率等。降碳措施的实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企业的CO_(2)排放量,促进了低碳环保、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工作的开展,可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 炼化企业 降碳措施
下载PDF
模压工艺对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6
作者 麦成猛 蒋政 +5 位作者 余斌斌 黄湘琦 文哲 龙雪彬 熊一鸣 武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丙纶纤维复合材料、20%质量分数的矿物填充聚丙烯材料制备某车型的汽车门板零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工艺,制备同一零件的质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提高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可以提高树脂对纤维的浸润和包裹力,减少孔隙,但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会出现滑动释压、结构坍塌现象,破坏纤维网络结构;随着前处理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10℃时达到最大值29.7 MPa,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呈上升的趋势;随模压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弯曲强度呈下降的趋势,弯曲模量先升高后降低,在22 MPa时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值2839 MPa;与传统的20%质量分数滑石粉增强的聚丙烯材料(PP-TD20)注塑成型工艺比较,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零件刚性更好,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丙纶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区域经济复杂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芷若 闵慧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一、前言。“十四五”以来,国家不断深入推进“双碳”政策的实施,结合我国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现状,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推进碳减排有助于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 一、前言。“十四五”以来,国家不断深入推进“双碳”政策的实施,结合我国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现状,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推进碳减排有助于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等[1]。以上措施可以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而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在经济复杂度指数上,因此经济复杂度作为一种灵敏的经济指标,能够描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是研究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性时可以利用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复杂度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氧化碳排放 产业链优化 能源消费结构 碳减排 优化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
下载PDF
煤炭实验室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分析
8
作者 郭坦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50-52,共3页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我国将全面推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煤炭实验室作为能源计量检测和核查的重要机构,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标准成为制约碳排放交易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现有煤炭实验室的核算方法...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我国将全面推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煤炭实验室作为能源计量检测和核查的重要机构,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标准成为制约碳排放交易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现有煤炭实验室的核算方法和标准,对比分析了两种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碳交易市场发展的需要,对煤炭实验室如何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核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实验室 碳核算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研究
9
作者 王伟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2期418-426,共9页
为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研究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可促进其制定合理的减碳政策,本文先使用灰色关联系数用于筛选出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构建BP神经网络中的输入层,再利用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 为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研究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可促进其制定合理的减碳政策,本文先使用灰色关联系数用于筛选出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构建BP神经网络中的输入层,再利用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预测安徽省二氧化碳量。选取近23年数据进行相关验算,预测结果表明:1) 与GM (1, 1)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组合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14%,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2) 利用该模型预测出安徽省2023至202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往年相比,二氧化碳增加较少,趋于稳定,得到一定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BP神经网络 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 安徽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及趋势浅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文栋 梁雪石 +4 位作者 郑福云 魏延军 聂晶 乔磊 刘晓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并努力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2017年12月,中国发电企业正式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这给国内发电企业带...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并努力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2017年12月,中国发电企业正式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这给国内发电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对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消耗种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分析,探讨了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和排放效率,并对提升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和缓解发电企业压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发电企业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袁振洲 袁晓敬 +2 位作者 杨洋 吉祥雨 吴先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102,共6页
目的: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二氧化碳排放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等数据,考虑了电网碳排放因子的时空变化动态特性,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二... 目的: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二氧化碳排放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等数据,考虑了电网碳排放因子的时空变化动态特性,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模型和LMDI(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模型。以我国城轨系统为实例,对其进行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的应用求解。结果及结论:2010—2019年研究期内,我国城轨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演变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 366.20万t,较2010年增长了2.88倍。我国电网碳排放因子在交通运输业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体现为南方城市电网碳排放因子整体低于北方;随着电力生产结构的优化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电网碳排放因子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因素对我国城轨系统二氧化碳排放影响效应最为显著,且体现为正效应。其他各影响因素效应值由强到弱依次为:交通运输业能源结构强度、生产效率、能源消耗强度、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人口规模因素,其影响效应值分别为67.53万t、-53.82万t、12.64万t、-6.09万t和4.92万t。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在预测城市轨道交通二氧化碳排放上是可行与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二氧化碳排放 影响因素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基于面板VAR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刘章发 高建刚 何丽娜 《重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9期111-124,共14页
基于中国1995—2021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两之间均为因... 基于中国1995—2021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两之间均为因果关系;(2)东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显著关系,中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正向显著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正向显著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分析均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冲击较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重点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出台相关制度与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面板VAR
下载PDF
IEA发布《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铃(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0,共1页
2023年3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根据IEA的分析,由于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热泵和能源效率的增长,减小了在全球能源危机中煤炭和石油使用增加所造成的影响,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增长... 2023年3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根据IEA的分析,由于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热泵和能源效率的增长,减小了在全球能源危机中煤炭和石油使用增加所造成的影响,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增长了不到1%,远低于全球GDP增长3.2%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能源署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效率 IEA GDP增长 电动汽车 全球能源危机 太阳能
下载PDF
房间空调器的二氧化碳排放生命周期气候性能分析
14
作者 周孟怡 张华 李芳 《制冷技术》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CCP)方法,研究并分析了使用的城市、能耗、制冷剂、电网电力排放因子、废弃空调器的回收等因素对房间空调器全寿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剂年均泄漏率β分别为0%、1%、2%和3%时,房间空调器...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CCP)方法,研究并分析了使用的城市、能耗、制冷剂、电网电力排放因子、废弃空调器的回收等因素对房间空调器全寿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剂年均泄漏率β分别为0%、1%、2%和3%时,房间空调器的直接碳排放依次减少,β为3%时的直接碳排放约为β为0%时的4倍;制冷剂R22导致的空调器直接碳排放量分别约为R410A和R32的1.1倍和3.9倍;制冷季节广州地区的房间空调器间接碳排放量是上海地区的1.8倍,上海地区制热季节与制冷季节相比,制热季节的房间空调器间接碳排放量约为制冷季节的1.55倍;寿命期内空调器碳排放主要依赖能源结构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生命周期气候性能 房间空调器 二氧化碳排放 绿色电力
下载PDF
制造业生产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
15
作者 祁垒 朱方霞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选取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生产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制造业生产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主要有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两个渠... 选取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生产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制造业生产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主要有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两个渠道,且对多数省份来说,能源消费结构渠道在中介效应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国家应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提高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制造业生产效率 “倒U型”关系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16
作者 李高元 《甘肃金融》 2023年第11期57-61,75,共6页
文章根据我国2007—2021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为双向促进关系,且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更大的乘数效应;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为双向促进关系... 文章根据我国2007—2021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为双向促进关系,且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更大的乘数效应;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为双向促进关系,且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更大的乘数效应;技术进步(非能源偏向性技术占主导地位)促进二氧化碳排放,而二氧化碳排放对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由此可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且技术进步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路径依赖效应明显。因此,我国应积极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创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改善能源消耗结构等完成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二氧化碳排放 联立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世界钢协调整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17
《柳钢科技》 2023年第1期19-20,共2页
世界钢协每年采用8项指标衡量钢铁行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绩效表现,见表1。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一项关键的行业指标,因此,世界钢协首次单独报告了使用高炉一转炉流程、以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流程和以直接还原... 世界钢协每年采用8项指标衡量钢铁行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绩效表现,见表1。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一项关键的行业指标,因此,世界钢协首次单独报告了使用高炉一转炉流程、以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流程和以直接还原铁为原料的电弧炉流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见表2)。这些数据是对多年来一直报告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数据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衡量 钢铁行业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直接还原铁 绩效表现 行业指标 电弧炉 社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欧洲制浆造纸生产商正通过创新技术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18
作者 陈京环(译) 《造纸信息》 2023年第11期61-61,共1页
为了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欧洲制浆造纸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可以使造纸行业的能源需求减少80%,并展示了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行业参与者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推动了技术创新最近进展的加速。欧洲纸业联盟(Cepi)... 为了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欧洲制浆造纸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可以使造纸行业的能源需求减少80%,并展示了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行业参与者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推动了技术创新最近进展的加速。欧洲纸业联盟(Cepi)领导着一个由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实地专家组成的团队,即能效解决方案团队(EESF),成员涵盖了在欧洲各地为制浆造纸行业的公司和供应商工作的工程师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企业 可再生能源 制浆造纸行业 二氧化碳排放 制浆造纸生产 能源需求 工程师们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河北省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姜佳男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9期267-268,共2页
选取VAR模型研究方法,将经济增长、能源生产率、能源结构、碳生产率等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探讨河北省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提升碳生产率和能源生产率会对未来GDP产生负面效应;提升非煤炭能源消耗比重,做好能源结构的... 选取VAR模型研究方法,将经济增长、能源生产率、能源结构、碳生产率等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探讨河北省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提升碳生产率和能源生产率会对未来GDP产生负面效应;提升非煤炭能源消耗比重,做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及能源生产的持续优化是驱动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以上结果提出河北省水泥行业低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模型 二氧化碳排放 水泥行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广西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二氧化碳排放预测
20
作者 鄢世阳 刘慧琳 +5 位作者 莫招育 农川 陈志明 王志峰 李昊 陈雪梅 《大众科技》 2023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广西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节能降碳存在问题,探索广西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通过对电力行业全面调研,结合广西“十四五”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预测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得出了广西...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广西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节能降碳存在问题,探索广西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通过对电力行业全面调研,结合广西“十四五”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预测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得出了广西电力行业碳达峰平台期。结果表明,广西电力结构相对清洁,2021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55.1%(全国2020年平均水平44.7%),火力发电量占比为55.7%(全国2020年平均水平68.5%),电力结构在全国处于较优水平。随着广西经济强劲复苏,用电需求量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2.86×10^(12)和3.69×10^(12) kW·h,年均增速约7.1%和5.3%,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9.4×10^(7)和1.5×10^(8) kW,发电量分别为2.96×10^(12)和4.23×10^(12) kW·h。由于非化石能源发电受资源禀赋、气象条件、储能技术等多种制约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发电,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广西煤电发电量占全区发电量比例分别为45%和30%,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煤电仍然主要为城市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因此,按电力发展规划现状情景发展,预计2030年广西碳排放量达9.21×10^(7) t,2029年至2032年进入发电行业碳达峰平台期,峰值为1.07×10^(8)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二氧化碳排放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