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气水交替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宫长红 张建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9期102-103,共2页
中国陆上东部油田经过长时期的注水开发,逐步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但是总体上水驱开发后采收率偏低,且地下储量基数大,仍然具有丰富的矿场资源。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通过三次采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地层流体相态、... 中国陆上东部油田经过长时期的注水开发,逐步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但是总体上水驱开发后采收率偏低,且地下储量基数大,仍然具有丰富的矿场资源。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通过三次采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地层流体相态、细管最小混相压力驱替试验以及长岩芯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资料进行油气藏地质精细描述、油藏工程分析和注气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二氧化碳气水交替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以便有效改善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储量的动用程度,探索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实验 相态拟合 二氧化碳气水交替混相驱 采收率
下载PDF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混相驱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茂林 谭光天 +4 位作者 梅海燕 张桂林 郭平 郭肖 汤勇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根据新疆葡北油田的地质特征和气水交替混相驱开发生产历史 ,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 ,在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之后 ,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动态预测方案中 ,模拟计算了 4个气水交替混相驱开发方案。在分析对比... 根据新疆葡北油田的地质特征和气水交替混相驱开发生产历史 ,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 ,在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之后 ,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动态预测方案中 ,模拟计算了 4个气水交替混相驱开发方案。在分析对比了各个开发方案的主要开发动态指标之后 ,建议该油田继续保持注气 2~ 3a之后 ,将注气井转为注水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葡北油田 交替 混相驱 数值模拟 研究
下载PDF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烃混相驱开发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平 杜志敏 +4 位作者 张茂林 王仲林 孙玉凯 谭光天 刘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5-27,37,共4页
对我国第一个注烃混相驱开发的砂岩油田葡北油田进行实例分析 ,该油田储层渗透率 110 .5× 10 -3 μm2 ,构造完整 ,连通性好 ,断裂系统不发育 ,属典型挥发性油藏 ,最小混相压力 (MMP)为 33MPa ,注入气为油田伴生气。长岩心的实验表... 对我国第一个注烃混相驱开发的砂岩油田葡北油田进行实例分析 ,该油田储层渗透率 110 .5× 10 -3 μm2 ,构造完整 ,连通性好 ,断裂系统不发育 ,属典型挥发性油藏 ,最小混相压力 (MMP)为 33MPa ,注入气为油田伴生气。长岩心的实验表明先注气比先注水原油采收率更高 ,为了对比先注气还是先注水好 ,采用东边先注水西边先注气的开发方式 ,地层压力保持在 35MPa ,早期采用 7采 8注共 15口井开发 ,到目前有采油井 9口 ,注气井 2口、注水井 7口 ;区块日产油 4 4t,日注水 14 4m3 ,日注气 14 .5 5× 10 4m3 ,到 2 0 0 1年 10月 ,已开发 3年 ,原油采出程度 19.0 5 % ,油田综合含水 3% ,有部份井气油比有所上升 ,但未出现气明显突破现象。设计是气水交替 ,但由于水井转注气注不进而未能实施。介绍了油田地质概况、基础研究实验、方案设计、开发情况、动态监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注烃混相驱 交替
下载PDF
马36油藏(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斌 张茂林 +2 位作者 梅海燕 郭平 彭裕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36,共4页
根据马 36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生产历史 ,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 ,在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之后 ,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动态预测方案中 ,模拟计算了 4种气 (氮气 )水交替非混相驱井网 ,共计 2 9套开发方... 根据马 36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生产历史 ,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 ,在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之后 ,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动态预测方案中 ,模拟计算了 4种气 (氮气 )水交替非混相驱井网 ,共计 2 9套开发方案。在分析对比了各个开发方案的主要开发动态指标之后 ,认为该油田通过气 (氮气 )水交替非混相驱与注水开发相比 ,10年后可提高采出程度 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交替 混相驱 油田开发 数值模拟 马36油藏
下载PDF
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艳玉 李洪君 韩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典型剖面模型,在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气驱时机、段塞尺寸、气水段塞比、注入... 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典型剖面模型,在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气驱时机、段塞尺寸、气水段塞比、注入速度等因素对于改善开发效果均存在最佳取值,现场应用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该区块最佳转气驱时机为注水0.4Vp(总烃类孔隙体积)后,最佳注入段塞尺寸为0.05Vp^0.1Vp,最佳气水比为1∶1,合理注入速度为30~45 m3/d,建议注气时各油层全部射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交替 混相驱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采收率
下载PDF
马36长岩心气水交替驱替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茂林 彭裕林 +4 位作者 梅海燕 何建华 郭平 刘耀文 孙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38-41,共4页
马 3 6井区长岩心气 (氮 )水交替非混相驱替试验主要用于对比和确定注水、注气(氮 )交替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率和驱油效果。在完成油藏流体相态拟合之后 ,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1~ 3] ,对马 3 6井区的 2组长岩心气水交替驱替试验数据进行... 马 3 6井区长岩心气 (氮 )水交替非混相驱替试验主要用于对比和确定注水、注气(氮 )交替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率和驱油效果。在完成油藏流体相态拟合之后 ,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1~ 3] ,对马 3 6井区的 2组长岩心气水交替驱替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数值模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试验数据 ,对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管压力曲线[4] 等参数进行修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岩心 交替 试验 数值模拟 混相驱 江汉油田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一段油藏CO_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平 陈林媛 +1 位作者 王秋梅 费明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350-353,共4页
水驱废弃的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探索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新途径,在濮城油田沙一段水驱废弃油藏开展了CO2/水交替驱先导试验。通过细管实验确定了该区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利用长岩心物理模拟开展了完... 水驱废弃的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探索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新途径,在濮城油田沙一段水驱废弃油藏开展了CO2/水交替驱先导试验。通过细管实验确定了该区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利用长岩心物理模拟开展了完全水驱后CO2/水交替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该区注CO2的最小混相压力为18.42 MPa,目前油藏条件下,CO2/水交替驱可提高采收率35.89%。现场优选了1个井组开展先导试验,生产动态资料表明,地层压力保持在最小混相压力之上,产出油质变轻,驱替达到了混相,单井最高增油量16 t/d,采出程度提高5.15%。研究表明,CO2/水交替驱可以获得比水驱更高的采收率,试验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废弃油藏 CO2/交替混相驱 采收率 濮城油田沙一段油藏
下载PDF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俊 周自武 +1 位作者 王伟胜 陶林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87,共3页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井关井降压等多项研究,解决了注入井气水切换的问题。葡北油田实施混相驱开发以来,地层压力和流压保持水平均在混相驱开发确定的压力界限以上,地层流体黏度由原始的0.67mPa·s降为目前的0.20mPa·s,体积系数由2.210增大为2.819,饱和压力由29.44MPa上升为目前的32.86MPa,原油组分变化明显,中间烃含量由23.79%上升至25.12%,证明葡北油田实现混相驱开发,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葡北油田 注气混相驱 开发机理 交替注入
下载PDF
气水交替比和流速对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驱的影响试验研究
9
作者 H.S.AL-Shuraiqi 李睿姗 +1 位作者 王晓春 李莉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4年第1期80-87,共8页
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但是关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实验室研究还没有见到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了一... 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但是关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实验室研究还没有见到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了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1)研究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注入法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2)阐明驱替过程的驱油机理;(3)为有效开展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准数据系列。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而不用岩心是为了使我们首次直观地观察每个气水交替试验过程中流体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的间接混相气水交替驱油试验是按气水比分别为1:1、4:1、1:4进行的。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完成这些试验以研究毛管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把它们的驱替动态与水驱和简单的混相驱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驱油效率是速度和气水比的函数,还发现模拟用油-水和溶剂-水相对渗透率是不同的,尽管事实上油和溶剂是一次接触混相。如果这一结论对油藏流体成立的话,则清楚地表明一次接触混相将影响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 驱油效率 驱替试验 岩心 油藏流体 混相驱 驱油试验 流速 重力 非均质性
下载PDF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研究
10
作者 张俊 袁玉梅 乔继红 《吐哈油气》 200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气水交替驱作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主体技术之一,在我国该项技术尚处于矿场试验阶段。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以葡北油田为例,结合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出现的注水转注气无法实施的实际问题,进行多因素分析,... 气水交替驱作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主体技术之一,在我国该项技术尚处于矿场试验阶段。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以葡北油田为例,结合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出现的注水转注气无法实施的实际问题,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大量室内基础实验、现场试验和机理研究,最终成功解决注入井气水切换问题,确保了注气混相驱的顺利实施。同时,还针对葡北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为我国在低渗透油田实施气水交替驱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现场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 葡北油田 矿场试验 提高采收率 提高原油采收率 注气混相驱 开发效果 中国 技术 油田采收率
下载PDF
氮气——水气交替法提高原油采收率
11
作者 李莉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5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前世界上许多水驱开发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和不利的油水流度比,储层中存在大量水驱后残余油。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产量要求,各主要产油国均投入很大的力量对各种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进行深入的室内研究和各... 目前世界上许多水驱开发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和不利的油水流度比,储层中存在大量水驱后残余油。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产量要求,各主要产油国均投入很大的力量对各种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进行深入的室内研究和各种规模的矿场试验。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如何提高原油采收率一直是困扰石油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世界上许多具有EOR潜力的油藏均属于这类油藏。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石油工作者进行了多年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了一些经济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氮气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法对于油藏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渗透率较低难以开展化学驱的油藏来说,是一种应用前景比较广阔的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原油采收率 交替 氮气 提高采收率技术 石油工作者 驱开发油田 地层矿化度 非均质性 矿场试验 室内研究 高矿化度 油藏温度 混相驱 中后期 流度比 残余油 产油国 EOR 化学驱 渗透率 世界 储层 难题
下载PDF
CO_2非混相驱注气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健 郭平 《新疆石油科技》 2012年第3期22-24,共3页
气—水交替注入技术可控制流度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大大提高宏观采收率,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针对某低渗油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考虑注入次序、注入速度、气水比、注气段塞、交替周期5个影响因素,以采... 气—水交替注入技术可控制流度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大大提高宏观采收率,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针对某低渗油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考虑注入次序、注入速度、气水比、注气段塞、交替周期5个影响因素,以采出程度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法,得到注入参数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各参数的影响顺序为:注入速度>气水比>交替周期>注气段塞>注入次序,其中注入速度对CO2-水交替驱效果存在最为显著影响,注入次序影响最小;同时也优选出CO2-水交替驱注入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非混相驱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气-交替注入 CO2-交替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艳玉 崔红霞 +2 位作者 韩会军 韩冰 李洪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3,i0007,共4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在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天然气驱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天然气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气水交替驱是最佳的开发方式,并且水驱后气水交...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在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天然气驱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天然气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气水交替驱是最佳的开发方式,并且水驱后气水交替驱的效果比投产初期就采用气水交替驱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天然气驱 数值模拟 交替 混相驱 开发方式
下载PDF
国外CO_2驱油防止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工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彪 唐汝众 +1 位作者 栾传振 蒋维红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在简述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的基础上 ,对国外采取的工艺措施进行了调研。针对广泛使用的水气交替注入 (WAG)法 ,介绍了设计原则、注入方案及存在的不足。泡沫注入法是在WAG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关键在于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使用。最... 在简述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的基础上 ,对国外采取的工艺措施进行了调研。针对广泛使用的水气交替注入 (WAG)法 ,介绍了设计原则、注入方案及存在的不足。泡沫注入法是在WAG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关键在于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使用。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外最新研究的稠化泡沫的原理和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混相驱 表面活性剂 稠化泡沫 交替注入 采收率
下载PDF
气水比和流速对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驱的影响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睿姗 王晓春 李莉 《国外油田工程》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的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的研究结果,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是... 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的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的研究结果,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是为了能够直观地观察每个气水交替试验过程中流体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的间接混相气水交替驱油试验是按气水比分别为1∶1、4∶1、1∶4进行的。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完成这些试验以研究毛管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把它们的驱替动态与水驱和简单的混相驱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驱油效率是速度和气水比的函数,还发现模拟用油水和溶剂水相对渗透率是不同的,尽管事实上油和溶剂是一次接触混相。如果这一结论对油藏流体成立的话,则清楚地表明一次接触混相将影响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 试验研究 流速 驱油效率 人造岩心 相对渗透率 交替注入 数值模拟 非均质性 研究结果 驱替试验 相互作用 试验过程 驱油试验 油藏流体 玻璃珠 混相驱 速度 溶剂 段塞
原文传递
英东油田注气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管奕婷 郭平 +2 位作者 汪周华 周琳淞 柴小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研究英东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在室内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芯驱替实验,确定注气开发的最小混相压力及不同注入开发方式下的驱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英东油田注气开发方式应为非混相驱;直接气驱、气水交... 为了研究英东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在室内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芯驱替实验,确定注气开发的最小混相压力及不同注入开发方式下的驱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英东油田注气开发方式应为非混相驱;直接气驱、气水交替驱和水驱后气水交替驱这3种不同的注气开发方案中,气水交替驱的驱油效率最高,可达到5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东油田 混相驱 注气开发 交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