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设计的五灵胶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1
作者 刘妍 郝佳萌 +5 位作者 刘妍如 唐志书 宋忠兴 刘红娜 周建平 曹兆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47,共9页
目的 基于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plackett 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实验设计,建立五灵胶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B设计实验,以两峰分离度、归一化分离因子、色谱信息量和色谱分层响应效能作为评价... 目的 基于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plackett 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实验设计,建立五灵胶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B设计实验,以两峰分离度、归一化分离因子、色谱信息量和色谱分层响应效能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影响指纹图谱液相分析的因素(检测波长、柱温、线性梯度时间、进样体积、流速、乙腈初始比例、甲酸比例和色谱柱类型)。进一步以CCD设计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建立的最佳工艺。以建立的测定方法计算10批五灵胶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各批样品的质量。结果 基于优化的测定条件,建立了五灵胶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确认了15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其专属性、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均良好。10批五灵胶囊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结论 基于PB-CCD设计建立的五灵胶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五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灵胶囊 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PB-CCD) 超高效液相色谱 水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五味子的二次提取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殷殷 李岩 +1 位作者 李子行 曹智启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3期8-12,共5页
目的分别采取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五味子的两次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UV法于278 nm波长处测定木脂素含量,以木脂素含量为因变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剂倍量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依次优选五味子2次提取工艺。结果第一... 目的分别采取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五味子的两次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UV法于278 nm波长处测定木脂素含量,以木脂素含量为因变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剂倍量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依次优选五味子2次提取工艺。结果第一次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药材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五味子70 min,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为r=0.8900,提取率实际值比预测值大;第二次提取以10倍药材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五味子40 min,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为r=0.8445,验证试验所得木脂素平均值为8.953 mg/g,真实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0%。结论分次进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所得的五味子提取工艺预测性好,缩短了提取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响应面 次提取 木脂素 五味子醇甲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参芪二皮冬茶提取工艺
3
作者 冉铮婷 李希 +5 位作者 冯建安 王玉 黄嫣 楼冠华 陈诗韵 王佳佳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2期79-84,共6页
目的:优化参芪二皮冬茶提取工艺。方法:结合处方中各药的质量标志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以HPLC法建立参芪二皮冬茶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的归属,选取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总多糖含量以及干膏... 目的:优化参芪二皮冬茶提取工艺。方法:结合处方中各药的质量标志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以HPLC法建立参芪二皮冬茶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的归属,选取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总多糖含量以及干膏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权重系数;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实验对提取时间、加水倍数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评分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优化结果为12倍水量煎煮2次,每次95 min。结论:该方法因其具备良好的可行性、稳定性,可为参芪二皮冬茶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皮冬茶 提取工艺 指纹图谱 层次分-熵权 星点设计响应面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被引量:6
4
作者 部娜 王承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0-934,共5页
目的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将凡士林的质量、乳化剂的用量、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和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卓酮(A-zone)的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雄黄对小鼠离体皮肤12 h累计体外透皮吸收量为优化指标,采用星... 目的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将凡士林的质量、乳化剂的用量、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和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卓酮(A-zone)的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雄黄对小鼠离体皮肤12 h累计体外透皮吸收量为优化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用于预测处方中各组分的最优配比。结果最佳处方为凡士林质量7.01 g、乳化剂用量6.03 g、HLB值10.05、透皮吸收促进剂Azone质量4.5 g。该处方下,制备的雄黄乳膏剂12 h体外累计透皮吸收量为(16.01±3.63)μg。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地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并且建立的二次多元回归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乳膏剂 星点设计-效应面 次多元回归模型
下载PDF
2,4-二硝基苯腙的薄层层析——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层析系统
5
作者 王桂真 杨汝登 祝介平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S1期41-44,共4页
本文以环己酮、环戊酮、丁酮作为对象,讨论了其衍生物——2,4-二硝基苯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薄层层析,应用正交设计法选择最佳层析系统。
关键词 2 4-硝基苯腙 正交设计 选择层 薄层层 环戊酮 丁酮 环己酮 硅胶G 位级 Rf值
下载PDF
二氢丹参酮I自微乳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研究
6
作者 许宁 牛霞 李桂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5期420-431,共12页
目的 构建难溶性天然活性物质二氢丹参酮I(DHI)自微乳药物递送系统(DR),以提高DHI的溶解度,并使其具备一定的被动肝靶向性。方法 以药物在其中的溶解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出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种类,并通过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和星点设计-... 目的 构建难溶性天然活性物质二氢丹参酮I(DHI)自微乳药物递送系统(DR),以提高DHI的溶解度,并使其具备一定的被动肝靶向性。方法 以药物在其中的溶解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出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种类,并通过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和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法筛选出DR的最佳处方,之后对DR进行形貌表征、体外释放考察、稳定性评价及肝靶向性和肠滞留性研究。结果 DR最佳处方组成为DHI 3 mg(0.1%)、中碳链三甘油酯614.4mg(20.5%)、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944.1mg(31.5%)、PEG4001438.6mg(48%)。DR在室温下为红色澄清溶液,载药量为(1.240±0.014)mg/ml,显著提高了DHI的溶解度(40 ng/ml)。DR加水后形成微乳体系,呈淡蓝色乳光,TEM透镜观察可见粒子为均一的类球形,通过粒度仪测定其粒径为(104.50±0.45)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41±0.004,Zeta电位为(–10.600±0.462)m 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与DHI原料药相比,DR的释放速度和累积释放率提高了3~4倍,不同分散介质及稀释倍数(20~1000倍)对所形成微乳体系的粒径和PDI无明显影响。室温放置3个月后,DR的外观、粒径、PDI及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其稳定性良好。体内分布研究表明,DR与原料药相比表现出显著的肝靶向性和肠道滞留性。结论 DHI自微乳给药系统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显著提高了DHI的溶解度和体外释放速率,同时具有肝靶向性和肠道滞留性,可为DR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丹参酮I 自微乳给药系统 星点设计-响应面 肝靶向性 肠道滞留性
下载PDF
基于PB-CCD设计的化香树果序碱提酸沉提取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汪芸兰 张鹏 +6 位作者 胡坤霞 韩立柱 邱金清 赵佩媛 张新博 宋逍 唐志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6期1051-1055,1067,共6页
目的:基于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PB-CCD)优化化香树果序碱提酸沉提取工艺。方法:以鞣花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B设计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提液pH和酸沉液体积分数对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采用CCD设计对... 目的:基于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PB-CCD)优化化香树果序碱提酸沉提取工艺。方法:以鞣花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B设计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提液pH和酸沉液体积分数对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采用CCD设计对筛选出的因素进一步优化,确定化香树果序碱提酸沉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化香树果序碱提酸沉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85℃、碱提液pH 13、酸沉液体积分数10%。结论:基于PB-CCD设计确定的化香树果序碱提酸沉的最佳提取工艺模型预测性良好、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平析因-星点设计法 化香树果序 碱提酸沉 鞣花酸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β-胡萝卜素主要影响因子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亚萍 程卫东 +1 位作者 翟金兰 田洪磊 《保鲜与加工》 CAS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胡萝卜素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时间(p=0.0145)、温度(p=0.0189)、料液比(p=0.0180)和提取次数(p=0.0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Β-胡萝卜素 超声波提取 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下载PDF
叶酸修饰的槐属二氢黄酮G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志欣 张丽芬 +3 位作者 邢希旺 汤海霞 刘佳佳 王艳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8-565,共8页
目的制备叶酸(FA)修饰的槐属二氢黄酮G(SFG)壳聚糖(CTS)纳米给药系统,以期实现其靶向、缓释作用效果。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FA-SFG-CTS纳米粒,以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星点设计,考察三聚磷酸钠(TPP)与CTS质量比、SFG用量等因素对... 目的制备叶酸(FA)修饰的槐属二氢黄酮G(SFG)壳聚糖(CTS)纳米给药系统,以期实现其靶向、缓释作用效果。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FA-SFG-CTS纳米粒,以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星点设计,考察三聚磷酸钠(TPP)与CTS质量比、SFG用量等因素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冻干粉,从粒径、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等对复溶后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最优处方投药量为4.70 mg,TPP与CTS质量比为0.1,TPP体积为4.0 mL(浓度为2.0 mg·mL^(-1)),CTS浓度为2.0 mg·mL^(-1),叶酸8.0 mL(浓度为1.0 mg·mL^(-1))。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69.03±1.89) nm,分散系数(PDI)为(0.18±0.01),Zeta 电位为(-35.2±0.99)mV,包封率为(68.74±1.35)%,载药量为(8.25±0.16)%。以4%的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在-40℃下预冻8h,-10℃下升华干燥25 h,25℃下解吸干燥5h,即得冻干制剂。FA-SFG-CTS纳米粒复溶后粒径为(177.70±2.11)nm,PDI 为(0.20±0.02),Zeta 电位为(-34.9±1.16)mV,包封率为(67.34±1.41)%,载药量为(7.82±0.18)%。体外释放结果表明,SFG原料药6h基本释放完全,平均累积释放率达到98.34%;FA-SFGCTS纳米粒6 h平均累计释放率达到71.34%,36 h累积释放率达到88.94%。结论星点效应面法用于FASFG-CTS纳米粒处方优化适用性好,优化后的FA-SFG-CTS纳米粒处方粒径适宜,包封率高,缓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属氢黄酮G 叶酸 壳聚糖 纳米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二元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晶 高苑 +2 位作者 王新蕾 刘芳 郝保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84-2288,共5页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二元脂质体温敏凝胶,并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冷溶法制备凝胶。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白芨多糖用量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再采用HPLC和Franz立式扩散池...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二元脂质体温敏凝胶,并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冷溶法制备凝胶。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白芨多糖用量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再采用HPLC和Franz立式扩散池法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优处方为P407用量18%,P188用量4%,多糖用量0.6%,胶凝温度(37.5±0.3)℃。所得二元脂质体温敏凝胶在48 h内的累积释放率为(65.52±0.63)%,与脂质体及温敏凝胶相比缓释作用更明显。结论甘草酸二铵二元脂质体温敏凝胶可减缓药物在直肠内的释放速率,并增加其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元脂质体 温敏凝胶 体外释药行为 冷溶 星点设计-效应面 HPLC Franz立式扩散池
下载PDF
甘草次酸介导的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的工艺优化与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责语 周小影 +4 位作者 刘宇萌 夏昭睿 张雪 张国帅 管庆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对甘草次酸(GA)修饰的马钱子碱(brucine,B)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PSG)纳米粒进行处方与工艺优化。方法:选择溶剂乳化超声法制备B-GPSG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 目的:对甘草次酸(GA)修饰的马钱子碱(brucine,B)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PSG)纳米粒进行处方与工艺优化。方法:选择溶剂乳化超声法制备B-GPSG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筛选B-GPSG纳米粒的最优处方及工艺,并对使用最优处方和最优工艺所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最优处方及工艺为:超声时间3 min,磁力搅拌时间40 min,磁力搅拌速度900 r/min,磁力搅拌温度65℃,GPSG用量10 mg,表面活性剂选择泊洛沙姆188(F68)与卵磷脂合用,卵磷脂的用量8 mg,选择GPSG聚合物与油酸的比例为1∶2,有机相与水相比例为0.37,F68浓度为0.12%,药物用量1.02 mg。优化后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119.24±1.79)nm,PDI为0.187±0.005,Zeta电位为(-23.88±0.67)mV,包封率为(69.33±1.66)%,载药量为(1.36±0.03)%。通过表征,样品外观为淡蓝色乳光液体,粒径分布均匀,马钱子碱以非结晶态存在于马钱子碱纳米粒内。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B-GPSG纳米粒的处方与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马钱子碱 聚乙-硫代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 星点设计-效应面
下载PDF
基于QbD的二冬汤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12
作者 袁袁 阮佳 +1 位作者 詹雁 徐超群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5-1083,共9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对二冬汤颗粒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设计L9(34)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总多糖为评价指标,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选二冬汤最佳提取工艺;以成型率...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对二冬汤颗粒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设计L9(34)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总多糖为评价指标,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选二冬汤最佳提取工艺;以成型率、溶化率、休止角、吸湿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二冬汤颗粒成型工艺;以相对均齐指数、松密度、振实密度、水分、吸湿率、休止角、豪丝纳比为指标,建立物理指纹图谱,评价颗粒质量一致性。结果二冬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不浸泡,提取3次,每次30 min。3批重复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数为54.24,RSD为1.09%。二冬汤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干膏粉与辅料比为1∶0.6,润湿剂体积分数87%,润湿剂用量16%,在80℃下干燥30 min。5批颗粒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9。结论该法稳定可行,可为二冬汤颗粒工业化生产以及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汤颗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 质量源于设计 物理指纹图谱 层次分-客观权重赋权 工艺
原文传递
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晓颖 贾庆涵 +1 位作者 刘丽娜 程远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制备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方法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碱纳米粒,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转速和聚乙烯醇浓度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优化工艺。碳二亚胺... 目的制备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方法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碱纳米粒,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转速和聚乙烯醇浓度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优化工艺。碳二亚胺法制备麦胚凝集素修饰苦参碱纳米粒,以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比例、麦胚凝集素加入量和孵化时间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和修饰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工艺。结果苦参碱纳米粒的最佳条件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0.594∶1,转速815 r/min,聚乙烯醇浓度为0.46%,平均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112.04 nm、-15.38 m V、90.05%和27.14%。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的最佳条件为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比例2.8∶0.12,麦胚凝集素加入量3 mg,孵化时间14 h,平均粒径、电位和修饰率分别为474.7 nm、-5.2 m V和69.51%。结论该制备工艺可靠,所得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纳米粒 麦胚凝集素 复乳化-溶剂挥发 亚胺 星点设计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以天然产物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酯为乳化剂的亚微乳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新刚 胡洁 +3 位作者 赵秀丽 胡海洋 赵庆春 陈大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酯(digalactosyl diglyceride,DGDG)作为一种乳化剂使用的可行性。方法:以香叶油为模型药物,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 目的:探讨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酯(digalactosyl diglyceride,DGDG)作为一种乳化剂使用的可行性。方法:以香叶油为模型药物,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确定的最终制备工艺为,60 ℃,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于组织匀浆机中匀浆10 min,高压均质于80 Pa下循环10次,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灭菌,充氮灌封即得。最优处方为:DGDG用量1.6%;大豆油用量1.1%;油酸钠用量0.16%。其中香叶油用量为0.3%。所得亚微乳外观细腻洁白,所制3批样品粒径为168.0~169.3 nm,Zeta电位-25.53~24.90 mV,pH 8.48~8.52,最佳处方的验证结果与预测值相差1.8%。在高温、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DGDG可作为香叶油亚微乳的乳化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半乳糖基酰甘油酯 香叶油 亚微乳 星点设计-效应面
原文传递
呋喃二烯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宁 杨静 +4 位作者 姜伟化 孙林林 王琳 王东凯 殷栋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883-1889,共7页
目的:制备呋喃二烯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呋喃二烯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磷脂浓度、脂药比和磷脂/胆固醇的比例为自变量,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预测较优... 目的:制备呋喃二烯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呋喃二烯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磷脂浓度、脂药比和磷脂/胆固醇的比例为自变量,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预测较优处方且进行验证,按优化条件制备脂质体,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结果:最佳制备条件:磷脂浓度为11.95 mg·m L-1,脂药比为9.77,磷脂/胆固醇为8.32,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81.35%,载药量为4.86%,粒径为114.5 nm。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度均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 脂质体 星点设计-效应面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成分变化优化麦冬硫熏工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席啸虎 刘瑢 刘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基于麦冬经不同程度硫熏后,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优化麦冬硫熏的适宜工艺。方法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麦冬多糖的量;运用HPLC-ELSD法测定麦冬皂苷D和D′的量,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漂移管温度40℃,氮气体积流量2.0 L/min;运用HP... 目的基于麦冬经不同程度硫熏后,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优化麦冬硫熏的适宜工艺。方法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麦冬多糖的量;运用HPLC-ELSD法测定麦冬皂苷D和D′的量,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漂移管温度40℃,氮气体积流量2.0 L/min;运用HPLC-UV法进行麦冬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研究,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7 nm,同法测定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和B的量。以硫熏麦冬的总多糖、麦冬皂苷D和D′、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和B的质量分数及指纹图谱得分为综合考察指标,以硫磺用量和硫熏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麦冬硫熏工艺。结果在实验设计范围内,随着硫磺用量和硫熏时间的增加,多糖的量先增加后降低,麦冬皂苷D和D′的量轻微增加后降低,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和B的量逐步降低。最终确定麦冬硫熏工艺为硫磺用量120~200 g/m^3,硫熏时间0.6~1.5 h,多元2项式方程为Y=0.574+0.054 3 X_1-0.008 13 X_2-0.518 X_(12)+0.131 X_(22)+0.153 X_1X_2,R-Sq=0.971。工艺验证结果表明偏差绝对值小于3%。结论本研究明确麦冬硫熏后相关化学成分变化情况,建立适宜麦冬的硫熏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总多糖 麦冬皂苷 甲基麦冬氢高异黄酮 硫磺熏蒸 指纹图谱 星点设计-效应面
原文传递
基于成分变化和体外降糖活性优选麦冬的“酸甘化阴”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研究
17
作者 席啸虎 王世伟 高建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7-1417,共11页
目的:基于成分含量和体外降糖活性优选麦冬、山药、五味子配伍比例及提取工艺。方法:以配伍比例、甲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为因素,以麦冬皂苷D(OPD)、麦冬皂苷D′(OPD′),麦冬甲基二氢高异黄酮A(MA)、麦冬甲基二氢高异黄酮B(MB),... 目的:基于成分含量和体外降糖活性优选麦冬、山药、五味子配伍比例及提取工艺。方法:以配伍比例、甲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为因素,以麦冬皂苷D(OPD)、麦冬皂苷D′(OPD′),麦冬甲基二氢高异黄酮A(MA)、麦冬甲基二氢高异黄酮B(MB),五味子醇甲(SA),尿囊素(DA)含量及体外HepG2细胞糖代谢改善、STZ损伤NS-1细胞修复等为指标,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G1-熵权法优化麦冬山药五味子配伍比例及提取工艺。结果:麦冬、山药、五味子体外降糖最佳配伍比例为麦冬20~28 g、山药5~15 g、五味子10~14 g;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范围为甲醇浓度>85%、溶剂倍数>8、提取时间>90 min。其中,麦冬15 g、山药7 g、五味子6 g配伍后,用6倍91%甲醇提取60 min,所得提取物对HepG2细胞试验组上清葡萄糖消耗量较少,平均为2.13 mmol·L^(-1);对INS-1细胞活力增殖较低,吸收度A平均为1.12。麦冬25 g、山药25 g、五味子6 g配伍后,用10倍91%甲醇提取120 min,所得提取物对HepG2细胞试验组上清葡萄糖含量消耗较多,平均为3.24 mmol·L^(-1),对INS-1细胞活力增殖较高,吸收度A平均为1.97。配伍比例优化试验拟合方程为Y=0.155+0.14X_(1)+0.013X_(2)+0.096X_(3)+0.12X_(1)X_(1)+0.10X_(2)X_(2)+0.082X_(3)X_(3)+0.054X_(1)X_(2)-0.15 X_(1)X_(3)-0.20X_(2)X_(3)(R-Sq=96.59%);提取工艺优化实验拟合方程为Y′=0.63-0.010X′_(1)+0.11X′_(2)+0.12X′_(3)-0.099X′_(1)X′_(1)-0.075X′_(2)X′_(2)-0.069X′_(3)X′_(3)+0.054X′_(1)X′_(2)+0.12X′_(1)X′_(3)+0.011X′_(2)X′_(3)(R-Sq=94.86%)。在此条件下,分别进行3次验证试验,试验数据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数据,从麦冬、山药、五味子主要降糖成分和体外降糖活性情况考虑,明确配伍比例及提取工艺范围,为麦冬的“酸甘化阴”配伍中降糖活性组分研究提供参考。麦冬、山药、五味子配伍可促进细胞对上清液中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可不同程度增加STZ致INS-1细胞损伤增殖的活力,促进细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山药 五味子 麦冬皂苷 麦冬甲基氢高异黄酮 五味子醇甲 尿囊素 酸甘化阴 G1-熵权 体外降糖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 多指标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