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孙洁 刘东 +1 位作者 卫栋 陈静瑜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8-2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均分为三组。采用阻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肺IRI模型(IRI组)。DMOG组予腹腔注射DMOG 60mg/kg后制备肺IRI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 目的探讨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均分为三组。采用阻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肺IRI模型(IRI组)。DMOG组予腹腔注射DMOG 60mg/kg后制备肺IRI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左肺门,但不阻断。处死大鼠,计算肺组织肺湿干重比(W/D),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组相比,IRI组肺组织W/D、MDA、MPO及TNF-α、IL-1β、IL-6、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而SOD降低(P<0.05)。与IRI组相比,DMOG组W/D、MDA、MPO及TNF-α、IL-1β、IL-6水平均降低(P<0.05),而SOD、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DMOG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早期肺IRI,其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HIF-1α基因转录后的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HIF-1α-iNOS-cGMP通路激活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焕新 王晓樑 +3 位作者 武烨 李晓宇 赵荣瑞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 探讨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效应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及其下游通路有关.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及cGMP... 目的 探讨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效应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及其下游通路有关.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及cGMP的含量.结果 后处理缩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梗面积[(27.30±4.16)%比 (36.00±5.29)%,P<0.01],减少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比活性:(1.85±0.50)比(3.79±0.64),P<0.01),上调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5.76±0.55) 比(2.85±0.13),P<0.01)的同时,提高了iNOS的表达及其cGMP的含量.预先给予HIF-1α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使后处理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进一步上调后,iNOS的表达及cGMP含量随之增加,同时后处理减轻心肌损伤的效应[心梗面积:(17.95±2.00)% 比 (27.30±4.16)%,P<0.01; Caspase3比活性:0.43±0.13比1.85±0.50,P<0.01]也进一步增强.结论 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的效应可能与其激活心肌组织中HIF-1α-iNOS-cGMP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 低氧诱导因子-1 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
下载PDF
DMOG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美飞 江荣林 +2 位作者 雷澍 王灵聪 刘骞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在缺氧缺血清环境下,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SCs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得到,分为:常氧条件下溶剂对照组(N-DMSO)、缺氧条件下溶剂对照组(H-DMSO)... 目的探讨在缺氧缺血清环境下,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SCs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得到,分为:常氧条件下溶剂对照组(N-DMSO)、缺氧条件下溶剂对照组(H-DMSO)、20μM DMOG加药组(D-20μM)、100μM DMOG加药组(D-100μM)及500μM DMOG加药组(D-500μM),观察以下指标:(1)通过缺氧条件下CCK-8检测DMOG在20μM、100μM及500μM剂量下对MSCs的保护作用,确定DMOG的最佳剂量;(2)通过Matrigel实验观察DMOG促进MSCs血管新生的作用;(3)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新生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组DMOG对缺氧损伤MSCs的影响:N-DMSO组OD值3.25±0.05,H-DMSO组2.23±0.14,D-20μM组2.68±0.43,D-100μM组3.11±0.25,D-500μM组3.23±0.04。与N-DMSO组比较,H-DMSO组OD值降低(P<0.01),与H-DMSO组比较,D-20μM组、D-100μM组、D-500μM OD值均升高(P<0.05或0.01)。(2)不同浓度组DMOG对正常MSCs的影响:D-20μM组3.19±0.02,D-100μM组3.15±0.06,D-500μM组2.51±0.08。与N-DMSO组比较,D-500μM组OD值降低(P<0.01),D-20μM组、D-100μM组与N-DMSO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DMOG在20μM及100μM对细胞无毒性。(3)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表达:与H-DMSO组相比,D-100μM组缺氧3、6及24h HIF-1α均增加(1.44±0.32 vs 7.79±0.23,2.4±0.28 vs 3.51±0.79,0.93±0.37 vs2.46±0.07,P<0.05或0.01),p AKT则在缺氧6h增加(0.47±0.15 vs 0.71±0.03,P<0.05),VEGF在缺氧6、24h均增加(0.63±0.10 vs 0.87±0.14,0.42±0.06 vs 0.70±0.06,P<0.05或0.01),以缺氧24h最为显著。pm TOR/m TOR及p ERK/ERK蛋白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MOG通过抑制HIF-1α降解及促进AKT磷酸化提高缺氧环境下MSCs的血管新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 血管新生 缺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