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4,5-二硫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甲叉基)蒽-10(9H)-酮的合成及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玉兰 阚玉和 +3 位作者 林元奎 潘万龙 苏忠民 崔亨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16-1920,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D π A结构的有机分子 ,9 (4 ,5 二硫甲基 1,3 二硫杂环戊烯 2 甲叉基 )蒽 10 (9H) 酮(C19H14 OS4) .以1HNMR ,FTIR ,元素分析和UV vis进行了表征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D π A结构的有机分子 ,9 (4 ,5 二硫甲基 1,3 二硫杂环戊烯 2 甲叉基 )蒽 10 (9H) 酮(C19H14 OS4) .以1HNMR ,FTIR ,元素分析和UV vis进行了表征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 ,在 6 3 1G(d)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的基础上用TDDFT的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用TDHF的方法计算了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与蒽醌相比 ,其第一超极化率 β较大 ,为12 .0 3× 10 -3 0 esu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 5-二硫甲基-1 3-杂环戊烯-2-甲叉基)蒽-10(9H)-酮 合成 量子化学 蒽醌衍生物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1,2—二氰基,二硫甲基乙烯的制备与晶体结构
2
作者 李良学 汤跃群 《荆州师专学报》 1997年第2期66-67,11,共3页
合成1,2—二氰基,二硫甲基乙烯[C6H6S2N2],进行了1HNMR谱定性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的结构参数a=14.2477(28),b=12.7259(28),c=9.2627(24... 合成1,2—二氰基,二硫甲基乙烯[C6H6S2N2],进行了1HNMR谱定性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的结构参数a=14.2477(28),b=12.7259(28),c=9.2627(24)×10-10m,β=102.89(2),d密度=1.383g/cm3,Z=8,属P2空间群,为单斜晶系.通过键长、键角的分析,阐明该分子骨架为近平面结构,分子呈蛙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 二硫甲基 乙烯 晶体结构 配位能力 制备
全文增补中
夏季东中国海大气二甲基硫浓度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恒 张洁 +3 位作者 贺慧泽 王娇 张宜升 刘晓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共10页
海洋源排放的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 DMS)是全球大气硫循环的主要参与者。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法构建了夏季东中国海12 km×12 km分辨率海表DMS浓度清单,基于该清单和WRF-CMAQ模型模拟了2016年夏季东中国海DMS的海洋释放和DMS在... 海洋源排放的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 DMS)是全球大气硫循环的主要参与者。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法构建了夏季东中国海12 km×12 km分辨率海表DMS浓度清单,基于该清单和WRF-CMAQ模型模拟了2016年夏季东中国海DMS的海洋释放和DMS在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探究了夏季东中国海大气DMS及其氧化产物的浓度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表DMS浓度随离岸距离增大而降低,平均浓度为7.66 nmol/L;与全球海表DMS浓度数据库在东中国海的结果相比,本研究计算的海表DMS浓度是其2~3倍,与观测浓度更为接近,也更好地再现了海表DMS空间分布特征。DMS海-气通量受海表DMS浓度及风速等因素影响,研究海域海洋释放DMS通量为3.0~47.2μmol/(m^(2)·d)。东中国海夏季大气DMS浓度为1.54~16.73 nmol/m^(3),渤海(7.22 nmol/m^(3))>东海(5.92 nmol/m^(3))>黄海(5.38 nmol/m^(3))。大气DMS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在08:00和18:00左右浓度较高,午间和夜晚浓度较低,这主要与DMS的被大气中自由基的氧化等过程有关;大气DMS的氧化转化使夏季东中国海SO2、SO42-和MSA月均浓度分别升高了0.02~0.92、0.01~1.08、0.01~0.06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CMAQ 机器学习 东中国海
下载PDF
冬、夏季长江口海域二甲基硫化物的时空分布及对海水酸化和铁添加的响应
4
作者 孙茂祥 于娟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0,共13页
本文于2022年2和7月测定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及重要断面海水中的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 DMS)、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浓度;基于DMS生产速率、消耗速率和溶解态DMSP(DMSPd)降解速率,综合评... 本文于2022年2和7月测定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及重要断面海水中的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 DMS)、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浓度;基于DMS生产速率、消耗速率和溶解态DMSP(DMSPd)降解速率,综合评价了DMS的迁移转化速率,并通过船基培养实验探究了二甲基硫化物对海水酸化和Fe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季长江口海域DMS、DMSPd、颗粒态DMSP(DMSPp)平均浓度分别为(1.55±0.96)、(3.55±2.38)和(4.42±3.11) nmol·L^(-1);夏季分别为(8.45±5.76)、(18.90±6.86)和(22.41±15.99) nmol·L^(-1)。冬、夏两季长江口二甲基硫化物高浓度主要出现在远岸,垂直方向上呈现出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的变化特征。冬季和夏季的DMS海气通量分别为2.23和22.96μmol·m^(-2)·d^(-1)。夏季DMSPd的转化率和DMS生物产率高于冬季,使得夏季DMS浓度较高。微生物消耗是长江口海域DMS的主要去除途径。船基培养实验表明,在pH=7.7、7.9条件下,海水酸化抑制了DMS和DMSP的产生,而Fe的添加促进了它们的释放。因此,未来海水酸化和Fe的输入会对长江口DM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甲基巯基丙酸内盐 时空分布 生产消费 海气通量 海水酸化 长江口
下载PDF
pH值对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与α-淀粉酶结合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奚宇 余美宏 +3 位作者 赵劲灵 曹瑞 程洁仪 李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1-179,共9页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is(2-methyl-3-furyl)disulfide,BMFDS]是肉类的一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与口腔中的α-淀粉酶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对香气的感知。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检测、蛋白质表面...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is(2-methyl-3-furyl)disulfide,BMFDS]是肉类的一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与口腔中的α-淀粉酶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对香气的感知。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检测、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分子对接分析等方法研究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pH值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自发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基态复合物,对α-淀粉酶的荧光产生了静态猝灭。不同pH条件下其相互作用强度顺序为pH 7.0>pH 8.5>pH 5.0,但都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pH会影响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但并不会改变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应类型。总之,BMFDS和α-淀粉酶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使α-淀粉酶结构松散,且在3种pH条件下的作用强度有差异。该研究可为后续肉类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甲基-3-呋喃基) Α-淀粉酶 相互作用机制 pH 疏水相互作用
下载PDF
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二甲基硫排放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杜晓明 刘厚田 +2 位作者 柳若安 陆妙琴 王玉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4-36,共3页
通过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二甲基硫(DMS)浓度及其日变化的测定,估算了厦门近海海域海水DMS的排放通量。测定结果表明;①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中的DMS浓度有较大季节差异,春季为191~365ng/L,平均为288ng/L;秋... 通过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二甲基硫(DMS)浓度及其日变化的测定,估算了厦门近海海域海水DMS的排放通量。测定结果表明;①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中的DMS浓度有较大季节差异,春季为191~365ng/L,平均为288ng/L;秋季为119~351ng/L,平均为215ng/L。春季高于秋季,两季平均可达2515ng/L。②厦门近海海水DMS浓度还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夜间2∶00~4∶00最小,中午12∶00~14∶00最大,浓度变化可达3倍。海水DMS排放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厦门近海海域海水春季DMS的排放通量为1612μmol/(m2·d)(以S计,下同),秋季为2984μmol/(m2·d),秋季明显大于春季。主要原因是由于厦门近海春秋两季海风风速不同导致的DMS传输速率K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海水 甲基 浓度 排放通量 海洋污染
下载PDF
青岛近岸海域二甲基硫排放和大气中二甲基硫浓度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奇菊 胡敏 +2 位作者 田旭东 刘玲莉 朱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研究我国受人为干扰严重的近岸海域DMS排放规律 ,利用固体吸附 解吸的富集采样方法和冷却预浓缩的分析方法 ,分别在 2 0 0 1年夏秋季和 2 0 0 2年春秋季 ,对青岛近岸海域海水和大气中的二甲基硫进行了采样和分析 .结果表明 ,海水中DM... 为研究我国受人为干扰严重的近岸海域DMS排放规律 ,利用固体吸附 解吸的富集采样方法和冷却预浓缩的分析方法 ,分别在 2 0 0 1年夏秋季和 2 0 0 2年春秋季 ,对青岛近岸海域海水和大气中的二甲基硫进行了采样和分析 .结果表明 ,海水中DMS浓度和海气排放通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 .夏季 ,青岛近岸的海水DMS平均浓度最高 ,达 116 9 4 7ng·L-1;春季最低 ,只有 2 2 6 99ng·L-1.河口区、风景旅游区和奥运赛场区在夏季有显著的从高到低的浓度梯度变化 ,而春秋季不明显 .DMS海气排放通量主要由海水浓度决定 ,因此两者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 .海洋大气中的DMS也呈现夏季较高 (2 5 6 4 4ng·m-3 ) ,秋季较低 (195 6 4ng·m-3 )的季节变化 .文中还初步探讨了大气DMS的日变化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近岸 甲基 海气通量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海洋二甲基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和阳 王大志 +1 位作者 林益明 洪华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5-725,共11页
近 2 0年来 ,海洋二甲基硫研究一直是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生源硫化物二甲基硫 ,是海洋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 ,也是大气硫化物的重要来源 ,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关系着酸雨形成、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问题 ,因此该研究有着重... 近 2 0年来 ,海洋二甲基硫研究一直是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生源硫化物二甲基硫 ,是海洋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 ,也是大气硫化物的重要来源 ,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关系着酸雨形成、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问题 ,因此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许多大型研究计划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根据 2 0多年来国际上有关海洋二甲基硫的研究成果 ,对二甲基硫的生产机制、转化过程、海 -气通量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结合我国这方面的工作 ,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我国的海洋二甲基硫研究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研究进展 海洋 循环
下载PDF
海水中二甲基硫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敏 唐孝炎 +1 位作者 李金龙 禹仲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二甲基硫(DMS)是雨水天然酸性的主要贡献者和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痕量气体本文海水中DMS测定方法:即采用冷却预浓缩技术处理海水样品,用带有火焰光度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分析,此方法的精密度为12%,准确度为10%,对100ml海水样品最小检测量为0... 二甲基硫(DMS)是雨水天然酸性的主要贡献者和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痕量气体本文海水中DMS测定方法:即采用冷却预浓缩技术处理海水样品,用带有火焰光度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分析,此方法的精密度为12%,准确度为10%,对100ml海水样品最小检测量为0.054ng(DMS).同时对色谱柱的选取、实验材料的选择、浓缩柱填充材料的选择、鼓气效率、干燥管、样品解析、样品保存等有关实验步骤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甲基 海水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海洋微藻培养液中二甲基硫与二甲基硫丙酸的同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成旭 徐继林 +2 位作者 严小军 侯云丹 蒋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8-1312,共5页
基于水体中二甲基硫(DMS)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微藻培养液中DMS、溶解态二甲基硫丙酸(DMSPd)和颗粒态二甲基硫丙酸(DMSPp)的同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在0.0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10.... 基于水体中二甲基硫(DMS)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微藻培养液中DMS、溶解态二甲基硫丙酸(DMSPd)和颗粒态二甲基硫丙酸(DMSPp)的同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在0.0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10.6pg,加标回收率为(93.1±1.3)%;相对误差范围小于5%。将4种微藻培养液高速离心,上层和下层溶液分别加固体NaCl后立即测定DMS,加NaOH溶液反应12h后测定DMS含量,根据其数值的差值可得到各微藻培养液中DMS与DMSP的含量。检出结果与文献报道具有相似的结论:甲藻和定鞭藻是DMS(P)的重要生产者。其中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单位细胞DMSPp的检出含量为(13.8±0.9)pg/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培养液 甲基 甲基丙酸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二甲基硫醚光解及二甲基二硫醚生成速率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钟晋贤 杨文襄 +2 位作者 牟玉静 李哲 陈大舟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30,共4页
用低压汞灯照射二甲基硫醚(DMS),在20m的长光池中用富里叶红外光谱仪测量其光解产物,结果表明二甲基硫醚光解生成二甲基二硫醚(DMDS)和乙烷。测量其不同光照时间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在直角坐标上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二... 用低压汞灯照射二甲基硫醚(DMS),在20m的长光池中用富里叶红外光谱仪测量其光解产物,结果表明二甲基硫醚光解生成二甲基二硫醚(DMDS)和乙烷。测量其不同光照时间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在直角坐标上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二甲基二硫醚生成按一级反应进行,其生成的速率常数为8.70×10-5s-1。用低压汞灯照射DMS+H2O2体系,富里叶红外光谱检测其产物,在有足够的H2O2情况下,生成了CH2O和CH3SO3。在辐照DMS+NO体系时,富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产物为CH3SSCH3,C2H6和CH3SNO,探讨了其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解 甲基 甲基 生成常数
下载PDF
东海二甲基硫丙酸的分布及其制约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焦念志 柳承璋 陈念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531,共7页
于1994年4月对东海水域二甲基硫面酸(DMSP)浓度进行观测,结合对叶绿素和营养盐的监测结果,分析研究了DMSP分布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DMSP浓度范围为0.17-5.66nmol/L,最高浓度出现于410站(125.0°E,29.3°N)。垂... 于1994年4月对东海水域二甲基硫面酸(DMSP)浓度进行观测,结合对叶绿素和营养盐的监测结果,分析研究了DMSP分布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DMSP浓度范围为0.17-5.66nmol/L,最高浓度出现于410站(125.0°E,29.3°N)。垂直分布浓度最大层出现在表层20m以内。DMSP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基本一致,与硝酸氮(NO3-N)的关系在NO3-N浓度小于0.5μmol/L时是正相关,而在NO3-N浓度高于10μmol/L时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酸 叶绿素α 硝酸氮 东海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二甲基硫和浮游植物细胞二甲基硫丙酸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永华 焦念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50,共5页
建立了顶空GC/FPD测定海水中二甲基硫(DMS)和浮游植物细胞中二甲基硫丙酸(DMSP)的方法,并研究盐度、温度、气液相比DMS诸因素对DMS项空灵敏度的影响。该法对DMS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为106%,最低检出限为20ng/... 建立了顶空GC/FPD测定海水中二甲基硫(DMS)和浮游植物细胞中二甲基硫丙酸(DMSP)的方法,并研究盐度、温度、气液相比DMS诸因素对DMS项空灵敏度的影响。该法对DMS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为106%,最低检出限为20ng/L。细胞DMSP先经碱作用转化为DMS,在50℃下作用时间不少于6h,峰高与浓度的双对数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对1994年冬、1995年夏采自胶州湾的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一般海洋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甲基丙酸 海水 浮游植物细胞
下载PDF
海洋中二甲基硫的生物生产与消费过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桂朋 康志强 景伟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8,共7页
DMS是海洋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产生重要影响。DMS的生物生产与消耗主要发生在海洋真光层。生物的生产与消耗被认为是海洋中DMS的主要来源和去除途径。海洋中DMS的生物生产和消耗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速... DMS是海洋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产生重要影响。DMS的生物生产与消耗主要发生在海洋真光层。生物的生产与消耗被认为是海洋中DMS的主要来源和去除途径。海洋中DMS的生物生产和消耗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速率基本保持平衡。目前,有关DMS生物生产与消费速率的测定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和加抑制剂2种,后者颇受青睐,不过有关抑制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生物生产 生物消耗 抑制剂
下载PDF
胶洲湾海水中二甲基硫的测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敏 唐孝炎 +1 位作者 李金龙 禹仲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对胶州湾海域二甲基硫(DMS)进行了两年的季节监测.海水中DMS浓度在0.06—8.97nmol/L范围内,春季最大,而冬季最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值(平均值为5.85nmol/L和6.58nmol/L)与冬... 对胶州湾海域二甲基硫(DMS)进行了两年的季节监测.海水中DMS浓度在0.06—8.97nmol/L范围内,春季最大,而冬季最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值(平均值为5.85nmol/L和6.58nmol/L)与冬季最小值(平均值为1.40nmol/L)之比约为4.胶州湾海域DMS海气排放通量在1.70—7.97μmol/(m2d)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排放通量 海水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春季厦门海域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的含量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晓英 袁东星 +1 位作者 陈猛 李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厦门海域20个站位表层海水中DMS二甲基硫的含量,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MS含量在0 65~40 69nmol·L-1,平均浓度为12 83nmol·L-1。其中,西海域的含量最高,东海域次...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厦门海域20个站位表层海水中DMS二甲基硫的含量,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MS含量在0 65~40 69nmol·L-1,平均浓度为12 83nmol·L-1。其中,西海域的含量最高,东海域次之,同安湾最低。与其它海域海水中DMS浓度比较,厦门海域DMS含量较高,浓度变化范围大,与叶绿素a浓度及表层水温、盐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甲基 厦门海域
下载PDF
海水中二甲基硫含量与海洋环境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敏 任久长 +2 位作者 蒋林 方晨 唐孝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以青岛沿岸海水为典型水域,设8个采样点于1996-03、1996-05和1996-10进行了3次DMS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青岛沿岸海水海洋环境因子的特点及海水中DMS浓度与浮游植物物种和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 以青岛沿岸海水为典型水域,设8个采样点于1996-03、1996-05和1996-10进行了3次DMS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青岛沿岸海水海洋环境因子的特点及海水中DMS浓度与浮游植物物种和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洋浮游植物生成DMS的生物机理较为复杂,青岛沿岸海水中DMS含量与叶绿素a浓度及海洋环境因子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甲基 海洋环境 环境监测 海洋监测
下载PDF
海洋生物对二甲基硫生产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桂朋 厉丞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3-460,542,共9页
二甲基硫(DMS)是参与全球硫循环的最主要的海洋生源硫化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产生重要影响。海洋中DMS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浮游植物病毒感染、浮游动物摄食和DMSP裂解酶的活动。根... 二甲基硫(DMS)是参与全球硫循环的最主要的海洋生源硫化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产生重要影响。海洋中DMS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浮游植物病毒感染、浮游动物摄食和DMSP裂解酶的活动。根据海洋生物活动在二甲基硫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起着的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国际海洋科学工作者十几年来在DMS生物生产过程研究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甲基巯基丙酸 摄食 病毒感染 DMSP裂解酶
下载PDF
前沟藻(Amphidinium hoefleri)和角刺藻(Chaetoceros gracilis)二甲基硫生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敏 任久长 +2 位作者 蒋林 方晨 唐孝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共4页
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着重研究硅藻的角刺藻(Chaetocerosgracilis)和浮游甲藻的前沟藻(Amphidiniumhoefleri)生长过程中DMS的生产及不同氮营养条件下对前沟藻DMS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着重研究硅藻的角刺藻(Chaetocerosgracilis)和浮游甲藻的前沟藻(Amphidiniumhoefleri)生长过程中DMS的生产及不同氮营养条件下对前沟藻DMS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沟藻和角刺藻都可以生产二甲基硫(DMS),但2者DMS生产能力有很大差别,前沟藻DMS平均生产率大约是角刺藻的100倍.(2)不同生理阶段的DMS产量不同.对数增长期的前沟藻细胞释放DMS的能力最强,其DMS速率是指数增长期的3倍.静止期和衰老期的前沟藻细胞DMS的生产能力下降.(3)低氮条件对前沟藻细胞DMS有促进作用.其中低浓度组(0.5mg/LNaNO3)DMS产率是高浓度组(50mg/L)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刺藻 前沟藻 甲基 海洋环境 海洋监测
下载PDF
厦门西海域典型站位二甲基硫化物的周日变化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倩 金晓英 +1 位作者 李猛 袁东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探讨了厦门西海域某典型站位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MS、总DMSP(DMSPt)、颗粒态DMSP(DMSPp)、溶解态DMSP(DMSPd)均呈现出...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探讨了厦门西海域某典型站位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MS、总DMSP(DMSPt)、颗粒态DMSP(DMSPp)、溶解态DMSP(DMSPd)均呈现出白天高、夜晚低的变化规律,与浮游生物昼夜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DMSO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浮游植物优势种和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影响DMS,DMSPt,DMSPp和DMSPd的浓度,未见其对DMSO的影响.DMS,DMSPt和DMSPd的浓度与叶绿素a的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突如其来的暴雨使表层海水中DMS和DMSP的浓度显著增加,亦未见其对DMSO影响.海水中的盐度和硝酸盐浓度与DMS,DMSP和DMSO浓度的周日变化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甲基 甲基巯基丙酸 甲基亚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