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簧”初义及二簧腔形成地辨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海震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0,共5页
二簧腔是京剧唱腔的两种主要腔调之一(另一种是西皮腔),它与由其衍生的“反二簧腔”一起,对京剧唱腔的特点及其音乐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二簧”一词的具体涵义还缺乏了解,对二簧腔形成地探讨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二簧腔是京剧唱腔的两种主要腔调之一(另一种是西皮腔),它与由其衍生的“反二簧腔”一起,对京剧唱腔的特点及其音乐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二簧”一词的具体涵义还缺乏了解,对二簧腔形成地探讨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笔者经研究发现:“二簧”之初义是指两根弦的胡琴。“二簧腔”早期是清乾隆年间十分流行的“胡琴腔”的别名。今存京剧等剧种中的板腔体二簧腔不同于乾隆年间的“二簧腔”。我们对京剧中所唱的二簧腔形成地的探讨不应囿于今天的行政区划,而应联系京剧的传统演唱语音、有关的史料记载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方言语音探讨其形成地。种种迹象表明,二簧腔可能形成于以鄂东北为中心的“楚语”方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簧腔 京剧 二簧
原文传递
清代“吹腔”源流及其与周边声腔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志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9,共9页
清中叶吹腔的兴起,给剧坛带来深刻的影响。考索吹腔的源流,发现我国南北存在两种吹腔:一为秦吹腔,一为安庆吹腔,二者在南方有融合的趋势。安徽伶人以吹腔为主,融合梆子腔创立高拨子,形成二簧腔;江西伶人以西秦腔为主,融合吹腔创立二凡调... 清中叶吹腔的兴起,给剧坛带来深刻的影响。考索吹腔的源流,发现我国南北存在两种吹腔:一为秦吹腔,一为安庆吹腔,二者在南方有融合的趋势。安徽伶人以吹腔为主,融合梆子腔创立高拨子,形成二簧腔;江西伶人以西秦腔为主,融合吹腔创立二凡调,形成宜黄腔。二簧腔、宜黄腔皆是吹腔向板腔体二黄腔演进的过渡声腔形态。考察吹腔源流及其与周边声腔的关系,对于全面把握清代戏曲声腔演进的轨迹,尤其是探明二黄腔的形成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声 西秦 二簧腔 宜黄 四平 二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