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与玉米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二级分子结构差异研究
1
作者 赵欣雅 刘桐博 +3 位作者 田雨佳 张学炜 袁文焕 潘振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7-5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质(SCP)、阿拉伯木聚糖、总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等14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用体外发酵法评定玉米或小麦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二者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全面解析玉米与小麦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异同。试验结果显示:(1)玉米组的DM、CP、NDF、SCP、NPN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玉米组的EE极显著高于小麦组(P<0.01);(2)玉米组的总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3)玉米组的酸碱度(pH)、氨态氮(NH_(3)-N)、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都极显著低于小麦(P<0.01);(4)玉米组的TCHO1A、TCHO2A、α-螺旋区与β-折叠高度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高度比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酰胺I区峰面积和峰高、α-螺旋区峰高、β-折叠区峰高、酰胺II区峰面积和峰高均显著低于小麦组(P<0.05);(5)SCP、CP含量与酰胺I区面积、酰胺II区面积、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和、酰胺II区高度和α-螺旋区中心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证实了在营养学角度,小麦代替玉米是可行的,为小麦的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反刍动物 体外发酵 二级子结构
下载PDF
二级动态子结构法在框筒结构动力特性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阎奇武 沈蒲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2期609-613,共5页
考虑楼板变形,采用空间杆,薄板力学模型,运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将框筒结构沿高度划分为两级子结构,对框筒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使计算过程得以上586微机上实现。
关键词 二级动态子结构 框筒 结构 动力特性 空间分析
下载PDF
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红 安乐乐 +2 位作者 田雨佳 盛子阳 石明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试验以Lentinus edodes菌株的3个亚种和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分别与玉米秸秆共同培养,处理0、1、3、6、9、12周,分别使用ANKOM 2000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分别测...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试验以Lentinus edodes菌株的3个亚种和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分别与玉米秸秆共同培养,处理0、1、3、6、9、12周,分别使用ANKOM 2000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分别测定4种菌株处理玉米秸秆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等纤维组分,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二级分子结构,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木质素吸收峰的峰高(LH)及峰面积(LA)、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峰高(STCHOH)、纤维素吸收峰的峰高(FH)及峰面积(FA)、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高(TCHO1H)及峰面积(TCHO1A)、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TCHO2H)及峰面积(TCHO2A)、总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总峰高(TCHOH)均呈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Lentinus edodes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Pleurotus eryngii,且Lentinus edodes处理中Lentinus edodes-513最优,不同处理时间对饲料NDF、ADF及ADL含量与FH、FA、TCHO1H、TCHO1A、TCHO2A、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TCHO3H)及峰面积(TCHO3A)、TCHOH和TCHOA影响均极显著(P<0.01)。ADL和NDF均与FA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尤其ADL与FA相关系数最高,达0.806,说明真菌处理能通过改变FA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研究表明,真菌处理会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产生影响,改变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提高其营养价值,其中,Lentinus edodes的处理效果比Pleurotus eryngii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真菌处理 二级子结构 纤维组分
下载PDF
考虑局部非线性影响的设备-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姜忻良 张崇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6-113,共8页
针对某些设备在地震时容易破坏的特点,进行考虑设备非线性因素影响的设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分析。引入了能考虑局部非线性的混合动态子结构法,并将设备作为非线性二级子结构参与分析,导出了线性与非线性耦合的混合动态子结构方程。... 针对某些设备在地震时容易破坏的特点,进行考虑设备非线性因素影响的设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分析。引入了能考虑局部非线性的混合动态子结构法,并将设备作为非线性二级子结构参与分析,导出了线性与非线性耦合的混合动态子结构方程。应用该方法进行了设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三种不同计算模型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考虑非线性设备与线性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反应有所减小,设备反应增大,具体结果不仅与结构自身特性有关而且与地震动类型密切相关。提出的该方法具有计算可靠、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态子结构 二级子结构 设备 -结构 动力相互作用 有限元 局部非线性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营养价值与瘤胃发酵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王欣 王慧 +4 位作者 田雨佳 张学炜 刘鼎阔 胡鹏程 魏勇跃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本试验旨在揭示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的营养指标、霉菌毒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究营养指标与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体外法评价处理后小麦秸秆在奶牛瘤胃... 本试验旨在揭示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的营养指标、霉菌毒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究营养指标与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体外法评价处理后小麦秸秆在奶牛瘤胃内的发酵效果。试验以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将高粱和小麦作为培养基质,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组、灭菌组和微贮组,发酵时间分别为5、8、11周。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为小麦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较高粱组分别降低了3.71%、4.32%、18.45%;灭菌组在11周时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木质素含量最低,相较于8周分别降低了74.90%、31.16%,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微贮组在8周时NDF、ADF、CF含量最低。NDF、ADL与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和第三亚峰的峰高、峰面积,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峰高、峰面积呈负相关,ADF与它们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NDF、ADL含量与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峰面积均呈正相关。微贮组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灭菌组的乙酸:丙酸值最低,且灭菌组样品的氨态氮(NH3-N)和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降低,30 h产气量(GP30)提高(P<0.01)。由此可见,Pleurotus eryngii真菌处理小麦秸秆通过改变总碳水化合物、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性碳水化物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和营养指标。相较于常规组,灭菌组发酵培养11周、微贮组培养8周效果最佳,且在该培养时间5种霉菌毒素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霉菌毒素 真菌 二级子结构 体外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