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维司群与依西美坦在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唐丹 袁进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对比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使用氟维司群与依西美坦进行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72例一线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目的对比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使用氟维司群与依西美坦进行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72例一线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氟维司群组和依西美坦组,每组36例。氟维司群组给予剂量为500 mg(每28天肌内注射1次)、依西美坦组给予剂量为25 mg(每天口服1次)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临床获益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不良事件。结果氟维司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依西美坦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依西美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维司群组患者注射部位反应较为常见。2组患者均出现乏力、潮热、头痛、恶心、关节疼痛等Ⅰ~Ⅱ级不良反应。结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采用氟维司群的疗效优于依西美坦,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氟维司群 依西美坦 激素受体阳性 二线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更换抗雄药物治疗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晚期前列腺癌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剑平 孙宏斌 +5 位作者 朱佳庚 苏江浩 徐郑 许露伟 窦全亮 贾瑞鹏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晚期前列腺癌更换抗雄激素药物的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方法 48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药物或手术去势联合比卡鲁胺(50mg,qd)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初始治疗失效后更换抗雄药物为氟他胺(250mg,tid)进行二线内分... 目的观察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晚期前列腺癌更换抗雄激素药物的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方法 48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药物或手术去势联合比卡鲁胺(50mg,qd)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初始治疗失效后更换抗雄药物为氟他胺(250mg,tid)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以血清PSA值是否下降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氟他胺治疗。29例(60.4%)血清PSA值下降,其中17例(35.4%)下降>50%,中位有效时间(10.2±3.5)个月;12例(25.0%)下降<50%,中位有效时间(7.4±2.7)个月。19例(39.6%)治疗无效。统计分析显示一线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长者可获得良好的二线内分泌治疗反应(P<0.05),而Gleason评分,一、二线内分泌治疗前PSA及治疗后PSA谷值均与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无关。结论晚期前列腺癌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后,部分患者更换抗雄激素药物仍可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细胞毒化疗前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全雄激素阻断 二线内分泌治疗 氟他胺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比卡鲁胺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钱苏波 沈海波 齐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是前列腺癌的致命形式,预后较差,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8个月。目前国内仍缺乏治疗CRPC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比卡鲁胺治疗CRPC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认为比卡鲁胺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是CRPC的有效治疗策略,...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是前列腺癌的致命形式,预后较差,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8个月。目前国内仍缺乏治疗CRPC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比卡鲁胺治疗CRPC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认为比卡鲁胺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是CRPC的有效治疗策略,对国内CRPC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具体疗效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二线内分泌治疗 比卡鲁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