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偏移剖面闭合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陆光辉 张国钦 +2 位作者 朱玉波 吴川 鲍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2期121-125,115,共6页
二维地震偏移剖面只是沿测线进行了一次二维偏移 ,在三维空间作图时测线交点无法闭合。我们依据几何地震学的原理 ,应用计算机技术 ,实现偏移剖面的闭合 ,达到三维空间上的归位 。
关键词 二维偏移剖面 闭合方法 断层 构造 地震资料解释
下载PDF
利用微机完成二维偏移作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桂林 扬春风 张永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2期63-69,共7页
69本文根据三维偏移处理两步法的原理,即先沿主测线方向进行二维偏移,然后在垂直主测线方向上抽取时间剖面,再做一次二维偏移(次序反过来也一样),就可以达到真三维偏移效果。本文根据该原理在二维t0图偏移过程中,使用全部二维叠... 69本文根据三维偏移处理两步法的原理,即先沿主测线方向进行二维偏移,然后在垂直主测线方向上抽取时间剖面,再做一次二维偏移(次序反过来也一样),就可以达到真三维偏移效果。本文根据该原理在二维t0图偏移过程中,使用全部二维叠偏剖面的解释成果数据,并利用已建立的三维速度场,先沿主测线做一次垂直测线方向的t0图偏移,再沿联络测线做一次垂直测线方向的t0图偏移,最后做变速时一深转换来编制构造图。这种方法除了沿二维测线作侧面校正外,同时还验证了偏移校正后反射界面真正垂直时间的交点闭合情况。此外,本文还阐述了人机联作工作站上利用叠偏剖面作图的解释方法及交点闭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偏移 微机作图 作图 地震资料解释
下载PDF
塔中地区二维偏移测线闭合差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利 赵铁枫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二维偏移剖面解释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统一的闭合差校正 ,其校正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构造成图的精度、钻探井位的优选乃至整个风险探区的勘探步伐。影响闭合差的因素很多也较复杂 ,本次研究是在可靠的理论分析和因素分析基础上 ,对地... 二维偏移剖面解释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统一的闭合差校正 ,其校正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构造成图的精度、钻探井位的优选乃至整个风险探区的勘探步伐。影响闭合差的因素很多也较复杂 ,本次研究是在可靠的理论分析和因素分析基础上 ,对地震道的差值结果进行一次性校正 ,把这个基于地震道的校正结果看作对所有野外采集、处理参数等因素的修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校正 二维偏移剖面 地震道 层位闭合差 应用效果 闭合差 基线间闭合差
下载PDF
二维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及成像建模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建伟 鲁烈琴 +2 位作者 强芳青 马龙 岳伏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深层低幅度构造是有利的含油气区 ,但因构造探明程度低 ,很难准确确定钻探井位 ,再加上一些地区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做构造图 ,使得小幅度构造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为了在利用二维地震资料条件下提高深层小幅度构造的可...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深层低幅度构造是有利的含油气区 ,但因构造探明程度低 ,很难准确确定钻探井位 ,再加上一些地区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做构造图 ,使得小幅度构造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为了在利用二维地震资料条件下提高深层小幅度构造的可靠性 ,进一步提高构造成像的真实性 ,提出了如下研究思路 :在时间域解决近地表静校正闭合差和提高资料信噪比 ;在深度域消除相交测线的速度闭合差 ;进行二维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基于这种思路 ,在时间域首先对每条二维测线做初至折射静校正 ,以便消除由近地表引起的剖面闭合差。然后利用二维测线按照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建立全区统一的速度场 ,并从该速度场中抽取每条二维测线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 ,使每条二维测线准确成像。从最终结果来看 ,新剖面较老剖面在信噪比和成像精度上有较大的提高 ,新落实的小幅度构造与井分层数据吻合较好。因此认为 ,依据所提思路和方法进行连片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中深层低幅度构造的成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震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 速度场 信噪比 成像精度 油气成藏
下载PDF
经济的二维叠后可西霍夫深度偏移
5
作者 侯春丽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通过地震剖面的倾斜信息来估算入射波的方向 ,可以提高可希霍夫偏移的效率 ,只在入射波的方向上才需射线追踪 ,因此追踪量大大减小。不同于传统的可希霍夫偏移 ,该方法不需建立旅行时表 ,因此只需占用少量内存。输入数据的压缩 ,将每次... 通过地震剖面的倾斜信息来估算入射波的方向 ,可以提高可希霍夫偏移的效率 ,只在入射波的方向上才需射线追踪 ,因此追踪量大大减小。不同于传统的可希霍夫偏移 ,该方法不需建立旅行时表 ,因此只需占用少量内存。输入数据的压缩 ,将每次图像抽样限制在它的射线区的浮子区内 ,都将减少计算时间。野外数据测试表明 :该新算法 ,比传统的可希霍夫要快 30倍 ,在忽略一些细节的情况下 ,主要的结构特性可以很快的描述出来。在速度和图像数量上存在一种折中 ,最佳的折中可通过选择偏移参数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可西霍夫深度偏移 地震剖面 深度偏移 射线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二维叠偏剖面作构造图空校原理及方法
6
作者 张书法 刘后顺 吴志高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2期25-27,共3页
利用自激自收地震反射波原理在均匀介质条件下推导出地下反射点位置与射线路径、目的层视倾角、地震测线夹角及目的层埋深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推广到层状介质条件下,计算反射点位置的偏移量及反射点到地面的垂直深度。用垂直深度作图,... 利用自激自收地震反射波原理在均匀介质条件下推导出地下反射点位置与射线路径、目的层视倾角、地震测线夹角及目的层埋深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推广到层状介质条件下,计算反射点位置的偏移量及反射点到地面的垂直深度。用垂直深度作图,主测线联络测线可同时利用,精度高,形态逼真,断裂系统联接合理。此方法解决了目前二维叠加偏移剖面作图中存在的不闭合及数据为法线深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偏移 叠偏剖面 空间校正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复杂构造区二维地震勘探需要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玉民 郑艳清 曾维望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第7期53-56,共4页
充分认识二维地震方法的固有缺陷,合理部署二维地震方案和勘探井,可有效降低地质勘探风险并提高勘探准确性。通过分析复杂地区的典型二维地震实例,讨论了二维地震勘探部署不当,二维地震剖面所反映的地层形态空间偏差过大导致的控制不足... 充分认识二维地震方法的固有缺陷,合理部署二维地震方案和勘探井,可有效降低地质勘探风险并提高勘探准确性。通过分析复杂地区的典型二维地震实例,讨论了二维地震勘探部署不当,二维地震剖面所反映的地层形态空间偏差过大导致的控制不足问题,大断裂附近异常波极为发育、无法合理解释造成的工作量浪费问题。提出了利用二维时间剖面数据和时深转换速度进行计算机地质成图时,数据空白区网格化质量的问题和相应的人工干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部署 二维偏移 计算机成图
下载PDF
南海西部深水区二维叠前地震成像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林 黄安敏 +3 位作者 李添才 杨平华 李三福 陈剑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9-302,共4页
南海西部深水区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受水深变化大、海底崎岖以及地层速度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深水区时间域构造不能代表正确的地下构造形态,而常规的时深转换方法解决不了该地区构造畸变的问题。在分析南海西部深水区地层速度变化规律及... 南海西部深水区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受水深变化大、海底崎岖以及地层速度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深水区时间域构造不能代表正确的地下构造形态,而常规的时深转换方法解决不了该地区构造畸变的问题。在分析南海西部深水区地层速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深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正演模拟分析,针对性地应用速度趋势法建模,消除了常规速度建模方法导致的构造畸变,改善了断层和中深层的二维叠前地震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深水区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趋势法 地震成像
下载PDF
隧道瞬变电磁克希霍夫偏移成像与地质灾害探测 被引量:8
9
作者 戚志鹏 郭建磊 +2 位作者 孙乃泉 李貅 樊亚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5,共7页
隧道绿色施工不仅需要预报工作面前方突水突泥等低阻异常,更需要查明灾害体的地质构造,为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保障。传统的瞬变电磁解释方法仅能够提供单一电阻率信息不能满足隧道地质灾害治理要求。因此,将虚拟波场成像技术引入到瞬变... 隧道绿色施工不仅需要预报工作面前方突水突泥等低阻异常,更需要查明灾害体的地质构造,为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保障。传统的瞬变电磁解释方法仅能够提供单一电阻率信息不能满足隧道地质灾害治理要求。因此,将虚拟波场成像技术引入到瞬变电磁隧道探测技术中,期望实现灾害体电性与结构综合解释。首先,根据波场变换原理将瞬变电磁数据转换到虚拟波场;然后,利用电阻率成像算法计算工作面前方电阻率建立虚拟波场速度模型,利用波动方程克希霍夫积分解进行波场延拓实现瞬变电磁虚拟波场偏移成像;最后,综合电阻率与偏移成像结果对工作面前方地质体进行解释,判断地质灾害体的电性与构造特征。分别采用充水溶洞、充水断层两类常见灾害模型对算法进行验证。充水断层模型电阻率成像结果可以识别工作面前方低阻异常,但是异常分布范围略有增加,且不易判断倾斜角度;而偏移成像结果有效地识别异常的边界位置且对应准确,更易容判断异常倾斜方向。充水溶洞模型电阻率成像结果可识别溶洞的低阻异常与位置,但是异常形态与实际模型略有偏差;偏移成像结果圈定了模型的前后边界且与模型吻合较好。实测数据偏移成像结果有效圈定了低阻异常位置与裂隙形态,预测结果与已知出水孔情况相符。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虚拟波场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结果既包含地质灾害体的电阻率分布,又能识别灾害体电性分界面,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探测 瞬变电磁 波场逆变换 克希霍夫积分 二维偏移成像
下载PDF
图偏移在二维偏数据中的应用
10
作者 Whit.,DN 刘玉班 《海上油气译丛》 1995年第1期75-89,15,共16页
在图偏移量新应用中,使用了二维时间偏移剖面的解释数据,在作完地震剖面的二维偏移后,用图偏移技术在垂直于等值线的方向上完成地下界面的全二维偏移。这种方法除改变了二维反射层的时间和位置外,还对二维偏移资料的振幅进行了校正。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偏移 二维偏移 地震数据
原文传递
用2-D地震进行3-D构造成图 被引量:1
11
作者 Richard T.Houck 刘宝玉 《国外油气勘探》 1997年第5期589-597,共9页
每个试图用2-D地震网格作构造图的人都知道,不能用2-D地震唯一地作出3-D构造图。即使你完全准确地拾取了反射时间,并把时间转化成了深度,但仍然有许多可能产生相同2-D拾取值的反射面。通常仅把这个不唯一性纯粹作为采样问题来处理,由于... 每个试图用2-D地震网格作构造图的人都知道,不能用2-D地震唯一地作出3-D构造图。即使你完全准确地拾取了反射时间,并把时间转化成了深度,但仍然有许多可能产生相同2-D拾取值的反射面。通常仅把这个不唯一性纯粹作为采样问题来处理,由于在测线之间没有任何重叠,所以可任意以地质合理的方式画出这些地区的等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二维偏移 构造图 3-D构造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