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翼型实验的侧壁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志敏 王大海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采用油流显示技术、测量模型弦向和展向压力分布的方法 ,对二维翼型风洞中的侧壁附面层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能更详细了解侧壁对模型的影响 ,采用不同弦长的模型和两个不同风洞的实验结果比较的方法 ,由油流显示揭示侧壁干扰流动图画 ... 本文采用油流显示技术、测量模型弦向和展向压力分布的方法 ,对二维翼型风洞中的侧壁附面层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能更详细了解侧壁对模型的影响 ,采用不同弦长的模型和两个不同风洞的实验结果比较的方法 ,由油流显示揭示侧壁干扰流动图画 ,利用侧壁抽气技术和干扰修正方法 ,来消除侧壁对模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选取合理的抽气方式可得到有效的二维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翼型实验 侧壁效应 油流显示 侧壁抽气技术
下载PDF
架构导向实验性二维动画短片规格书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涛 孙述平 《三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73,共7页
架构导向实验性二维动画短片规格书,采用结构行为合一(Structure-Behavior Coalescence,简称为SBC)架构描述语言(Architure Descripution Language,简称ADL)进行动画设计规格建置,可以有效地描述出实验性二维动画短片规格书的结构以及... 架构导向实验性二维动画短片规格书,采用结构行为合一(Structure-Behavior Coalescence,简称为SBC)架构描述语言(Architure Descripution Language,简称ADL)进行动画设计规格建置,可以有效地描述出实验性二维动画短片规格书的结构以及故事结构脉络发展的行为。"SBC架构描述语言",将实验性二维动画短片的剧本以架构导向动画规格书的样态呈现出来,其中以SBC-ADL的架构阶层图及行为互动流程图呈现动画制作规格书,结果可作为动画导演来检验剧本的动画呈现完整度,并可作为动画制作人员制作过程中的标尺,架构导向开发之动画制作规格书可以作为其他类型动画制作动画规格书的参考依据,以提升制作动画的效率和作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构描述语言 结构行为合一架构 实验动画规格书
下载PDF
光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乐 郑雪丽 +5 位作者 杨骏骏 张腾 叶陈钦 韩雅彤 陶智霖 何光宏 《物理实验》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设计了光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涵盖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6个光学实验: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光栅衍射、二维光栅衍射、圆孔衍射和巴比涅原理验证.学生可以使用电脑端进入交互性强的3D虚拟现实实验环境中,进行沉浸式、亲临式学习.该平台... 设计了光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涵盖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6个光学实验: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光栅衍射、二维光栅衍射、圆孔衍射和巴比涅原理验证.学生可以使用电脑端进入交互性强的3D虚拟现实实验环境中,进行沉浸式、亲临式学习.该平台使用Blender,VS Code和Unity平台进行自主开发,通过对实验仪器进行3D建模、实验场景搭建、脚本代码设计、实验现象呈现、代码调试与漏洞完善等步骤,复现了线下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本文以光栅衍射为例,介绍了虚拟平台上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UNITY 光学实验 单缝衍射实验 光栅实验
下载PDF
二维条码在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月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9-60,共2页
本文以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实验室为模型,针对其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二维条码技术的新思路.本文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设计符合高校实验室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实验室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 本文以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实验室为模型,针对其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二维条码技术的新思路.本文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设计符合高校实验室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实验室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对外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条码 管理 信息系统
下载PDF
气顶边水油藏衰竭开发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
5
作者 沈畅 刘海涛 彭雪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H油田为气顶边水油藏,以天然能量开发为主。目前该油田采出程度较大,剩余油分布零散且研究手段有限,油田挖潜难度大。为了认清该油田油水运移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论证现阶段转变开发方式的可行性,基于二维物理模拟实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H油田为气顶边水油藏,以天然能量开发为主。目前该油田采出程度较大,剩余油分布零散且研究手段有限,油田挖潜难度大。为了认清该油田油水运移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论证现阶段转变开发方式的可行性,基于二维物理模拟实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H油田衰竭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气顶高部位渗透率较低的储层中,转屏障注水和布调整井对采收率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作用,但仍然不能弥补由于渗透率差异导致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考虑到H油田气顶边水窄油环的特殊性,布调整井仍然面临成本高以及气窜和水窜的风险,对目标油田实施屏障注水井,措施实施后累增油4.8×10^(4)m^(3),井组提高采收率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边水 剩余油 二维实验
下载PDF
二维码在实验仪器标签以及橱卡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金易 邵海兵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5年第2期88-89,共2页
笔者从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角度出发,将实验室仪器标签以及橱卡的制作作为案例,从现代教育技术角度浅谈如何将二维码应用到实验室管理当中,并且作为创新点来推动到其它实验室工作中来。
关键词 实验仪器 标签 橱卡
原文传递
二维码技术在初中物理自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杨海兰 《苏州教育信息化》 201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的介入推动了学校教育更快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当前,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研究正在有序推进,而二维码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的介入推动了学校教育更快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当前,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研究正在有序推进,而二维码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将是支持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根据笔者在初中物理实验自主教学中运用二维码技术的实践经验,谈一谈二维码实验视频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视频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利用二维平抛运动实验器对平抛运动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8
作者 王平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年第2期67-68,共2页
现行高中物理对平抛运动的实验主要采用J2135型碰撞实验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难度大,准确率低,效果不理想。利用二维平抛运动实验仪器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设计,该实验仪器中的数据采集器准确的在计算机上描绘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促进教... 现行高中物理对平抛运动的实验主要采用J2135型碰撞实验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难度大,准确率低,效果不理想。利用二维平抛运动实验仪器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设计,该实验仪器中的数据采集器准确的在计算机上描绘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实验 数据采集器
下载PDF
烟道气对蒸汽腔影响可视化研究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壮壮 李兆敏 +2 位作者 鹿腾 杨建平 王宏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为了研究烟道气对SAGD蒸汽腔扩展的影响,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开展了SAGD和烟道气辅助SAGD物理模拟实验,并通过冷凝传热实验分析了烟道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AGD开发过程中,加入烟道气能使蒸汽腔先向上发育,形成气顶后再逐渐横向扩展,... 为了研究烟道气对SAGD蒸汽腔扩展的影响,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开展了SAGD和烟道气辅助SAGD物理模拟实验,并通过冷凝传热实验分析了烟道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AGD开发过程中,加入烟道气能使蒸汽腔先向上发育,形成气顶后再逐渐横向扩展,显著提高了蒸汽的波及效率;蒸汽腔在烟道气影响下的"二次发育"说明烟道气能促进蒸汽渗流传热,使更多热量进入岩心深部。分析认为:一方面烟道气通过指进为后续蒸汽开辟通道,加速蒸汽渗流;另一方面能抑制蒸汽与周围介质冷凝传热,减少渗流过程中的散热,使蒸汽携带更多热量向深部运移,即2种机理共同作用导致烟道气对蒸汽渗流传热起促进作用。该结果对深入认识烟道气的作用机理提供借鉴,对烟道气辅助SAGD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 烟道气 可视实验 蒸汽腔扩展 冷凝传热 辽河油田
下载PDF
光纤-固相微萃取耦合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多溴联苯醚及其甲氧基衍生物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冠勇 余益军 +1 位作者 刘红玲 于红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4-759,共6页
建立了普通光纤-固相微萃取(Optical fiber-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OF-SPME)耦合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多溴联苯醚(PBDEs)及其甲氧基衍生物(MeO-PBDEs)的方法。采用设计单因素实验结合二维交互实验进行条件优化实验,确定OF-SPME的... 建立了普通光纤-固相微萃取(Optical fiber-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OF-SPME)耦合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多溴联苯醚(PBDEs)及其甲氧基衍生物(MeO-PBDEs)的方法。采用设计单因素实验结合二维交互实验进行条件优化实验,确定OF-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搅拌速率1000 r/min,30%(V/V)甲醇,温度40℃,萃取90 min。13种PBDEs和5种MeO-PBDEs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10.3%,0.1%~5.0%和1.8%~14.0%;方法检出限在0.48~1.94 ng/L之间;在1.5~60 ng/L浓度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R2>0.9954。将本方法应用于生活污水中PBDEs和MeO-PBDEs的加标测定,在3个加标浓度下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7.4%,0.3%~9.9%和1.9%~13%。本方法是一种可用于自然水体或者实验室PBDEs暴露水样中PBDEs和MeO-PBDEs分析的廉价、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纤 固相微萃取 单因素实验 交互实验 基质干扰
下载PDF
煤系致密砂岩气运聚动力与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研究——以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陶士振 李昌伟 +5 位作者 黄纯虎 曾溅辉 张响响 杨春 高晓辉 公言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7-1777,共11页
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是中国陆相盆地主要的致密砂岩气类型,这种致密砂岩气源来自煤系烃源岩。中国煤系致密砂岩气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最为典型。煤系烃源岩呈广覆式分布,大面积生排烃,进入大范围砂体后,天然气运移... 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是中国陆相盆地主要的致密砂岩气类型,这种致密砂岩气源来自煤系烃源岩。中国煤系致密砂岩气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最为典型。煤系烃源岩呈广覆式分布,大面积生排烃,进入大范围砂体后,天然气运移聚集过程中,砂体的非均质性控制了致密砂岩气局部富集和甜点形成。基于典型气区解剖和地质建模,开展了不同粒径砂与黏土相似材料模拟致密砂岩气运聚机理实验研究,以揭示煤系致密砂岩气充注、运移和聚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砂体渗透率级差控制天然气聚集的有效性、速率和含气饱和度。当砂体渗透率级差值为2.8时,即砂体非均质性较弱时,砂体内天然气不能有效聚集,而是运移和散失;当砂体的非均质性增强,渗透率级差值增加到5.4时,其中的天然气开始聚集成藏;当砂体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渗透率级差值增加到9.0以上时,砂体内天然气发生大规模的有效聚集和成藏。在气源充足的条件下,大面积非均质性砂体中,物性相对越好的局部砂体,且该局部好砂体中均质性和连通性越好,含气饱和度越高。有断层连通的情况下,砂体的成藏速率增大。致密砂岩气运聚机理研究表明,勘探中应找分流河道、岩屑溶蚀相、断层裂缝和局部构造等部位物性较好的砂体,而其外围被物性较差的砂体或泥岩围限,则有利于天然气有效聚集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致密砂岩气 煤成气 运聚动力 模拟实验 渗透率级差 运聚机理 三叠系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六种苯并咪唑化合物的NMR分析
12
作者 赵春欣 宗春蕾 +2 位作者 高翔 郭娟 孙伟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74-76,123,共4页
苯并咪唑化合物是苯环与咪唑环相连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含这类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杀菌、杀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产品中。其结构中质子数量少且化学环境相似,核磁共振(NMR)氢谱芳香区易出现谱峰重叠,不利于质子化学位移指认... 苯并咪唑化合物是苯环与咪唑环相连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含这类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杀菌、杀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产品中。其结构中质子数量少且化学环境相似,核磁共振(NMR)氢谱芳香区易出现谱峰重叠,不利于质子化学位移指认。13C核性质较稳定,测量精度较高,谱图化学位移值范围较大,不易发生谱峰重叠。本文通过1H NMR、13C NMR、ROESY、HSQC、HMBC对谱峰重叠严重质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区分,准确归属1H、13C核的化学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归属 二维实验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下载PDF
DNTF的核磁表征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民昌 毕福强 +4 位作者 张皋 栾洁玉 徐敏 宁艳利 樊学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8,共6页
为了完善3,4-双(4'-硝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DNTF)的核磁表征,采用NMR实验与GIAO-NMR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区分并归属13C和15N的化学位移。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d6)、丙酮(Acetone-d6)和氯仿(CDCl3)为溶剂,进行了DNTF的一维13C... 为了完善3,4-双(4'-硝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DNTF)的核磁表征,采用NMR实验与GIAO-NMR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区分并归属13C和15N的化学位移。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d6)、丙酮(Acetone-d6)和氯仿(CDCl3)为溶剂,进行了DNTF的一维13CNMR和15NNMR实验,并在DMSO-d6中获得DNTF的所有核磁信号。采用二维INADEQUATE实验完成了13CNMR的归属。采用高斯09程序,在DFT-B3LYP/6-311+G(2d,p)水平上优化了DNTF结构,用GIAO方法在不同基组上计算了13CNMR和15NNMR的化学位移,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结果表明,受氧化呋咱环上氧原子O(22)吸电子作用的影响,C(9)与C(13)的化学位移出现较大的差别,与C(13)相比,C(9)出现在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DNTF 核磁表征 碳碳相关稀核双量子转移实验(INADEQUATE) 理论研究
下载PDF
天煌教仪系列产品介绍
14
作者 郑玲玲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天煌教仪系列 THYK-1 高级运动控制实验系统 产品介绍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weld pool geometry in GTA welding of pure aluminum 被引量:2
15
作者 A.H.Faraji A.Bahmani +2 位作者 M.Goodarzi S.H.Seyedein M.O.Shab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0-26,共7页
A 2-D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shape of weld pool in stationary GTA welding of commercial pure aluminium, without considering fluid flow in the weld pool. A Gaussian current density and heat input ... A 2-D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shape of weld pool in stationary GTA welding of commercial pure aluminium, without considering fluid flow in the weld pool. A Gaussian current density and heat input distribu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were considered. The parameters of Gaussian distribution were modified by comparing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ones.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are fimctions of applied current and arc length. Effects of arc length, applied current and welding time on the geometry of the weld pool were investigated. To check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In general, the agreement between calculated overall shape of the weld pool and the experimental one was acceptable, especially in low applied currents. 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n pure aluminium, the heat conduction is dominant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in the weld p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odel GTA welding pure aluminium weld pool
下载PDF
A new two-dimensional experimental 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remediation processes
16
作者 顾莹莹 付融冰 +1 位作者 李鸿江 安慧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389-1397,共9页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soils is a promising soil decontamination technology. Various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nd 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electro...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soils is a promising soil decontamination technology. Various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nd 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using different experimental apparatus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closed two-dimensional(2D) apparatus that can better simulate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nd accurately monitor the most important electrochemical parameter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The innovative features of the new apparatus include the outer and inner electrodes designed to apply a non-uniform electrical field across the specimen as in the field electrochemical remediation process, the probes installed to measure the 2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voltage, and the gas and fluid volume measurement devices used to accurately monitor the gas generation and electroosmotic flow rates at both electrodes as a function of time. The components of this new apparatus and the features of each component are described. The operating procedure and some typical results from three experiments with the apparatus are demonstr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gas generation rat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lectric current. Their relation provides a valid evalua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system and Faraday's laws of electrolysis. The 2D profiles of cadmium concentration and voltage distribution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reveal the great effects of a non-uniform electrical field on the contaminant mob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2D experimental apparatus Non-uniform electrical field Gas generation rate
下载PDF
DIS电磁定位板的研发与实验应用(Ⅱ)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容士 李鼎 赵进 《物理教学》 2017年第8期18-22,14,共6页
DIS电磁定位板是一种新型的二维运动实验工具。本文追溯其研发过程对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作了剖析,并对该定位板支持的不同实验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电磁定位板 运动实验
原文传递
DIS电磁定位板的研发与实验应用(Ⅰ)
18
作者 冯容士 李鼎 赵进 《物理教学》 2017年第7期26-28,14,共3页
概述DIS电磁定位板是一种新型的二维运动实验工具。本文追溯其研发过程,对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作了剖析,并对该定位板支持的不同实验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电磁定位板 运动实验
原文传递
Pattern transition of two-dimensional Faraday waves at an extremely shallow depth
19
作者 XiaoChen Li XiaoMing Li ShiJun Lia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58-60,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transition of two-dimensional Faraday waves at an extremely shallow depth in a Hele-Shaw cell. Several patterns of Faraday waves are observed, which have some s... In this paper,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transition of two-dimensional Faraday waves at an extremely shallow depth in a Hele-Shaw cell. Several patterns of Faraday waves are observed, which hav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ave profile,wave height and wave length. It is found that, in a wide range of the forcing frequency f, there always exists a region of the acceleration amplitude A, in which there exist the so-called hysteretic jumps between different patterns of Faraday waves. All of thes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could enrich our knowledges about the Faraday waves and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related topic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aday waves extremely shallow water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