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面探的高温合金GH4169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璋 王婧辰 +1 位作者 陈禹锡 高玉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二维面探X射线衍射法测试高温合金GH4169的残余应力。方法由于GH4169是Ni基高温合金,Ni合金在Cr靶下有较强衍射峰,因此采用Cr靶来测试GH4169合金的残余应力。二维面探仪有500个探测头,均匀分布在一个面上,根据每一个探测器测得... 目的通过二维面探X射线衍射法测试高温合金GH4169的残余应力。方法由于GH4169是Ni基高温合金,Ni合金在Cr靶下有较强衍射峰,因此采用Cr靶来测试GH4169合金的残余应力。二维面探仪有500个探测头,均匀分布在一个面上,根据每一个探测器测得的衍射角变化,就能得到500个方向上的应变值,再根据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残余应力。结果 GH4169合金的德拜环只有一个衍射峰,而且衍射峰的强度随着角度α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该材料的应力取向不均匀,存在较为明显的织构。该材料表面主应力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测试值为-968 MPa,误差为62 MPa;切向上的残余应力测试值为24 MPa,误差为43 MPa。由于测试的GH4169合金是经过喷丸处理的,主应力方向上受残余压应力,而其测试结果确为负值,说明此次测试结果可信。结论通过二维面探X射线衍射方法测试材料残余应力从原理和实际操作上都是可行的,并成功测试出GH4169合金的残余应力。经喷丸处理后的GH4169材料受残余压应力的作用,且应力分布不均匀,存在较为明显的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GH4169 X射线衍射 二维面 残余应力 喷丸
下载PDF
基于压电复合材料的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尚宫 洪晓东 李永川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1,35,共5页
采用锆钛酸铅陶瓷基环氧树脂1-3复合压电材料,制作了一种64(8×8)阵元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实验测试表明: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一致性良好,回波带宽为40.8%,中心频率为5.0 MHz,与理论设计的3.5 MHz中心频率保持基... 采用锆钛酸铅陶瓷基环氧树脂1-3复合压电材料,制作了一种64(8×8)阵元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实验测试表明: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一致性良好,回波带宽为40.8%,中心频率为5.0 MHz,与理论设计的3.5 MHz中心频率保持基本一致。对二维面阵超声换能器的声场进行仿真模拟和表征,验证了该超声换能器产生聚焦声场和涡旋声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复合压电材料 超声换能器 二维面 声场特性
下载PDF
B-rep结构中二维面的步进三角划分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钰 陈卓宁 +1 位作者 严晓光 宾鸿赞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1,共3页
针对可展钣金CAD系统,提出了一种对任意二维面进行三角划分的通用算法,并给出了算法应用的一个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三角划分 CAD 板金零件 二维面 B-rep结构
下载PDF
基于Si-SOI键合工艺的CMUT二维面阵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月 何常德 张文栋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8-532,共5页
该文设计、制作并测试了一种用于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的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CMUT)二维面阵。根据二维面阵指向性分析,设计了中心频率1 MHz、阵元间距0.7λ(λ为波长)的16×16阵元CMUT二维面阵,并利用硅-绝缘体上硅(Si-SOI)键合工... 该文设计、制作并测试了一种用于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的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CMUT)二维面阵。根据二维面阵指向性分析,设计了中心频率1 MHz、阵元间距0.7λ(λ为波长)的16×16阵元CMUT二维面阵,并利用硅-绝缘体上硅(Si-SOI)键合工艺完成了CMUT二维面阵的加工。通过对CMUT二维面阵进行电容-电压(C-V)测试,发现静态电容测试值与设计值基本一致,测量了CMUT二维面阵中64个阵元的电容,测量的平均电容为26.3 pF,其标准差为4.27 pF,验证了所制造的器件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在水中测试了CMUT二维面阵的超声发射和接收功能,得到测试距离与实际距离偏差不到1%,实验表明,不同距离下CMUT的发射和接收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CMUT) 二维面 硅-绝缘体上硅(Si-SOI)键合 电容-电压(C-V)测试 收发特性
下载PDF
路基空洞二维面波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富杭 张建智 王平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11期301-306,共6页
中国城市路面塌陷情况严重,道路病害探测和预警已成为城市道路安全运营的日常工作,但受制于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和方法,一般采用地质雷达可以快速探测0~3 m范围内的病害,但对深部病害很难控制。面波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地球物理方法,已广... 中国城市路面塌陷情况严重,道路病害探测和预警已成为城市道路安全运营的日常工作,但受制于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和方法,一般采用地质雷达可以快速探测0~3 m范围内的病害,但对深部病害很难控制。面波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从路基空洞的二维面波正演模拟出发,研究空洞的面波数值模拟响应特征,并采用CMP方法提取共中心点道集,通过提取频散曲线、反演获得面波波速断面与模型基本相同。并通过二维面波探测路基空洞、孤石的案例,证实二维面波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塌陷 二维面 正演模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二维面阵子阵划分及PADBF算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晔 李瑞 李晓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7,共4页
在雷达系统抗干扰优化问题的研究中,自适应数字滤波为主要手段。应用二维面阵子阵划分方法与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中,子阵划分是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为基础。针对二维面阵子阵划分,对降低子阵划分工程实现复杂度大,提出了... 在雷达系统抗干扰优化问题的研究中,自适应数字滤波为主要手段。应用二维面阵子阵划分方法与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中,子阵划分是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为基础。针对二维面阵子阵划分,对降低子阵划分工程实现复杂度大,提出了等功率噪声法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子阵划分方法,可使同一子阵单元紧密相邻同时避免栅瓣出现。为改善子阵级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波束旁瓣电平,采用归一法的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可有效地对干扰进行抑制,显著改善波束旁瓣电平。通过建立二维面阵信号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为雷达系统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 子阵划分 二维面
下载PDF
用于超宽带高分辨率成像的二维稀疏MIMO面阵拓扑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谭恺 吴世有 +3 位作者 王友成 叶盛波 陈洁 方广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9-785,共7页
分析并总结了超宽带二维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面阵拓扑结构设计的两条原则——等效孔径的均匀性与无明显遮蔽性,并根据这两条原则提出了一种用于超宽带近距离高分辨率成像的新型面阵拓扑结构.与尺寸、阵... 分析并总结了超宽带二维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面阵拓扑结构设计的两条原则——等效孔径的均匀性与无明显遮蔽性,并根据这两条原则提出了一种用于超宽带近距离高分辨率成像的新型面阵拓扑结构.与尺寸、阵元数相同的MIMO面阵相比,该新型面阵结构在仿真获取的方向图中具有更好的聚焦效果和旁瓣抑制能力.并且,不同距离下的聚焦结果显示,该面阵的峰值旁瓣水平均要低于另两个阵列2dB以上.对复杂目标成像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阵列良好的成像性能.结合其等效阵元数量较少的特点,文中提出的这种新型MIMO面阵拓扑结构为高效、实时的超宽带近距离高分辨率成像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技术 高分辨率成像 MIMO阵列 二维面阵拓扑结构
下载PDF
二维碰撞的简化计算及其电脑程序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晓波 黄奚超 邹毅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二维面碰撞简化为一般的点碰撞和点碰撞方程的混合求解法进行了推导。对碰撞后事故车的滑转过程及等效附着系数作了说明 ,最后用自编的简化电脑程序计算了实际的事故案例。
关键词 混合求解法 等效附着系数 二维面碰撞 点碰撞 滑转过程 简化计算 交通事故
下载PDF
利用二维PSD器件测量小角度的研究 一种新型的自准直仪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小平 张永年 +1 位作者 杨自本 陈允昌 《现代计量测试》 2001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章中对二维PSD用于二维小角度测量的研制的原理方法和试验结果作了介绍 ,同时对二维PSD自准直仪的性能特点也有较详细的分析论述 ,也为小角度测量仪器的开发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方法。
关键词 自准直仪 二维面阵位置敏感器件 小角度测量仪器 接收器 结构 测量原理
下载PDF
一种新型便携式二维激光测振仪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深逢 刘杰坤 +2 位作者 马修水 宋云峰 叶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01-20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便携式二维激光测振仪。该激光测振仪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原理,采用激光自混合技术,能够实现对振动物体二维面内振动测量,具有出色的频率和相位响应,满足高精度和高速测量需求。介绍了该测振仪的工作原理,针对测振仪实际... 介绍了一种新型便携式二维激光测振仪。该激光测振仪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原理,采用激光自混合技术,能够实现对振动物体二维面内振动测量,具有出色的频率和相位响应,满足高精度和高速测量需求。介绍了该测振仪的工作原理,针对测振仪实际运用过程中两激光束间夹角易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激光束间夹角的校正方法,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此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振仪 多普勒效应 激光自混合 二维面内振动 非接触式测量
下载PDF
二维瞬态面波在隧底隐伏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先龙 《高速铁路技术》 2020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隧底隐伏岩溶探测方法-基于共中心点道集的二维瞬态面波方法。基于共中心点道集(CMPCC)的二维瞬态面波方法观测系统采用固定排列和滚动排列两种方式,数据处理时采用叠加的方式来压制随机噪音干扰,从而提高了数据质量...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隧底隐伏岩溶探测方法-基于共中心点道集的二维瞬态面波方法。基于共中心点道集(CMPCC)的二维瞬态面波方法观测系统采用固定排列和滚动排列两种方式,数据处理时采用叠加的方式来压制随机噪音干扰,从而提高了数据质量,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本文采用钻孔的方式来固定检波器,从而保证了检波器和地面的耦合;采用30 kg尼龙棒敲击橡胶垫的方式达到激发低频信号的目的,从而保证了数据质量。后续钻探验证表明,面波处理结果和钻探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方法在隧底隐伏岩溶探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 二维面 探测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铝互连线热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月花 李志国 +3 位作者 刘志民 吉元 胡修振 廖京宁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03-406,共4页
采用二维面探测器X射线衍射(XRD)测量1μm和0.5μm厚Al互连线退火前后的残余应力.沉积态Al线均为拉应力,且随膜厚的增加而减小.沿长度方向的应力明显高于宽度方向的应力,表面法线方向应力最小.250℃退火2.5h后,互连线在各方向上的应力... 采用二维面探测器X射线衍射(XRD)测量1μm和0.5μm厚Al互连线退火前后的残余应力.沉积态Al线均为拉应力,且随膜厚的增加而减小.沿长度方向的应力明显高于宽度方向的应力,表面法线方向应力最小.250℃退火2.5h后,互连线在各方向上的应力都减弱,其中1μm Al线应力减弱幅度高于0.5μm互连线.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测量退火前后Al互连线(111),(100),(110)取向晶粒的IQ值.退火后平均IQ值提高,互连线残余内应力随之减小.EBSD分析结果与XRD应力测试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面探测器XRD EBSD 残余应力 IQ值 退火温度
下载PDF
基于快速面探测方法的碳化硅表面残余应力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帅 林彬 陈经跃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5,共6页
陶瓷加工后表面残余应力的测量通常采用一维X射线衍射线探测法,该方法存在测量过程烦琐、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采用新型快速二维面探测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对碳化硅陶瓷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实验中测量了3种不同品牌碳... 陶瓷加工后表面残余应力的测量通常采用一维X射线衍射线探测法,该方法存在测量过程烦琐、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采用新型快速二维面探测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对碳化硅陶瓷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实验中测量了3种不同品牌碳化硅工件的初始表面和抛光后表面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此新方法单次测量即可获得样品500点的衍射信息,特别适用于陶瓷材料的应力测量。同时还发现:对于被加工表面的残余压应力,抛光加工最高能够消除近80%的残余应力,但不能改变工件的残余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面探测 X射线衍射 陶瓷加工 表面残余应力
下载PDF
对《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俭 《建筑师》 2003年第5期6-11,共6页
1.对论文的哲学基础,空间原型和结构原型,层级构造理论思考。2.通过对人的运动的分析,提出连续二维面是经验空间里的基本形态。3.在二维面上的各种垂直限定关系不是空间关系,而是“功能”关系。
关键词 逻辑还原论 连续二维面 建造 “功能”关系
下载PDF
受限水声阵列阵型定位算法比较研究
15
作者 董真杰 张维全 郑琛瑶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5期20-24,共5页
空气信道中的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进行多个目标同时定位,经过适配后应用在水下信道中,可以实现水声定位。空间信号到达方向是阵列信号处理的重要环节,利用特征结构的子空间方法确定相同范围内一个或多个信号源的空间地理位置,常用的方... 空气信道中的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进行多个目标同时定位,经过适配后应用在水下信道中,可以实现水声定位。空间信号到达方向是阵列信号处理的重要环节,利用特征结构的子空间方法确定相同范围内一个或多个信号源的空间地理位置,常用的方法是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在工程实践中,多个阵元仅有有限路信号采集通道形成受限水声阵列,在受限水声阵列条件下,如何选取阵型,匹配相应算法,对水声定位结果至关重要。选择二维面阵,包括L阵型、双L阵型、均匀面阵型、“口”字阵型,用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分析比较定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阵型匹配相应算法,在定位精度或计算速度方面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工程需求,可以选取相应的阵型,对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水声阵列 定位算法 MUSIC算法 降维MUSIC ESPRIT 二维面 “口”字阵型 定位精度
下载PDF
基于Fourier级数拟合的阵列天线RCS快速算法
16
作者 蒋斌 周建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针对电大尺寸飞行器表面周期性布阵阵列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计算,文中在分析已有电磁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矩量法与信号处理中的Fourier级数拟合有机结合,通过子阵外推得到了一种二维面阵RCS的快速计算方法... 针对电大尺寸飞行器表面周期性布阵阵列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计算,文中在分析已有电磁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矩量法与信号处理中的Fourier级数拟合有机结合,通过子阵外推得到了一种二维面阵RCS的快速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传统电磁商用软件FEKO的效率进行对比,效率提高了将近25倍,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与正确性.通过进一步的二维面阵暗室实测与仿真数据对比,RCS曲线主瓣与周围副瓣基本贴合,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面 RCS 矩量法 FOURIER级数 子阵外推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力雷达扩展目标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罗杰 孔令峰 张坤峰 《电子科技》 2023年第9期93-102,共10页
针对高分辨力雷达扩展目标回波模拟,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分辨力雷达扩展目标模拟系统。建立了一维距离像目标、二维面目标、三维体目标的目标回波模型,结合宽带射频接收机技术、大瞬时带宽基带回波信号产生技术、目标RCS(Radar Cross... 针对高分辨力雷达扩展目标回波模拟,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分辨力雷达扩展目标模拟系统。建立了一维距离像目标、二维面目标、三维体目标的目标回波模型,结合宽带射频接收机技术、大瞬时带宽基带回波信号产生技术、目标RCS(Radar Cross Section)数据获取与调制技术以及宽带捷变频率合成器等关键技术完成了高分辨力雷达扩展目标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用该系统对某典型战斗机目标进行了射频仿真和二维成像处理,并将射频仿真和二维成像处理结果与使用RadBase仿真软件对该典型战斗机目标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射频仿真二维成像处理结果和RadBase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目标 回波模型 一维距离像 二维面目标 三维体目标 高分辨力雷达
下载PDF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WO-DIMENSIONAL T-S WAVE IN LOCALIZED ROUGH BOUNDARY LAYER
18
作者 陆昌根 吴卫国 戚琴娟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9年第3期192-198,共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wo- dimensional (2-D) Tollmien-Schlichting (T-S) wave on a localized rough boundary layer. The three-dimensional (...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wo- dimensional (2-D) Tollmien-Schlichting (T-S) wave on a localized rough boundary layer.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numerical solution of a base flow on a boundary layer is obtained for the localized rough wall with the local- ized ejection, the localized su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jection and suction.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processes of stable and the most instabl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he 2-D disturbance T-S wave a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form on the localized roughness, the intens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n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2-D T-S wave and the growth rate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flow induced by the lo- calized rough wall is a key factor causing the fast growth of the disturbance wave. 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aver- age flow profile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spanwise velocity, the localized rough wall enhances the instability of the flow. Consequently, the instable region of the neutral curve is enlargened, and the maximnum growth rate of the 2-D T-S wave is in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2-D disturbance T-S wave, with the in- crease of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 the most instable 2-D disturbance wave triggers the appearance of the 3-D dis- turbance wave and the high-frequency harmonic wave. Its streamwise wave number and the frequency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2-D disturbance wave. The spanwise velocity can excite the growth of the 2-D disturbance wave, the instability of 2-D wave,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eamwise vortex, and the generation of 3-D disturbance wav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roughness boundary layers 2-D T-S wave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of vacuum preload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electroosmosis coupling considering impacts of distribution of soil’s electrical potential 被引量:2
19
作者 FENG Jian-ting SHEN Yang +1 位作者 XU Jun-hong SHI 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544-2555,共12页
Combining vacuum preloading technology and electroosmosis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by uti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ethods.Many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soil electrical potential i... Combining vacuum preloading technology and electroosmosis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by uti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ethods.Many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soil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non-linearly distributed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by the combined method.However,in the previous theoretical study,the non-linear-distribution impacts of soil’s electrical potential on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It is always assumed to be linear distribution,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n this paper,the coupling consolidation model of this technology under the two-dimensional plane strain condition is initially established;and the well resistance effect,the vacuum load decreasing along the soil depth and the non-linear variation of electrical potential in the soil are considered.Then,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averag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oil’s consolidation degree in the anode affected area are acquired based on the soil’s electrical potential distribution.Finally,the rationality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testified by conducting an experimental model test,which proves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adopted to better predict the dissipation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oil consolidation degree when using the combined technology.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with more accuracy for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s of this combined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preloading-electroosmosis non-linear distribution 2D plane strain coupling consolidation model pore water pressure
下载PDF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Kevlar Fibers
20
作者 贺弘 李荣志 +2 位作者 朱鹤孙 孙慕瑾 胡宝蓉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2年第1期66-74,共9页
Cold plasma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treat the surface of Kevlar-49 fibers.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wetting, contact-angles and surface energy of the fiber before and al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o see the chan... Cold plasma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treat the surface of Kevlar-49 fibers.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wetting, contact-angles and surface energy of the fiber before and al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o see the changes in the wetting property. ESCA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were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attached free radicals of the fiber surface. The results, together with changes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contact-angle and the number of free radicals with time after the plasma treatment do not show any ageing effect. Single filament test revealed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was not impaired but even improved somewhat after the plasma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of Kevlar fiber reinforced epoxy resin compo- site is increased for more than 60%% after th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VLAR surface modification composite materials adhsions/plasma graf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