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层状二维γ-In_(2)Se_(3)的各向异性生长及其光学特性
1
作者 雷子煊 张文婷 +1 位作者 夏晓凤 王红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5,共8页
非层状二维(2D)γ-In_(2)Se_(3)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在超薄柔性器件和光电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相较于层状的类石墨烯材料,非层状材料固有的各向同性化学键,使得其二维各向异性生长面临较大的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 非层状二维(2D)γ-In_(2)Se_(3)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在超薄柔性器件和光电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相较于层状的类石墨烯材料,非层状材料固有的各向同性化学键,使得其二维各向异性生长面临较大的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策略,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2Dγ-In_(2)Se_(3).首次选用低熔点的铟粉为前驱体,有效降低了生长温度.此外,生长过程去除了CVD法合成二维硒化物时不可避免的危险气体H_(2),这不仅能有效抑制InSe副产物的形成,还降低了实验危险性.通过探究原料用量、生长温度及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厚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生长窗口.详细表征了2Dγ-In_(2)Se_(3)的微观形貌、化学组分、晶体结构和光学特性等.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强烈的光致发光(PL)效应,与γ-In_(2)Se_(3)的直接带隙属性相吻合.随着厚度的减小,PL峰会发生蓝移,说明光学带隙随之增大.Raman光谱显示,不同厚度的样品其特征峰也会发生移动,说明厚度会影响2Dγ-In_(2)Se_(3)的分子振动行为.由此可见,通过生长参数调控2Dγ-In_(2)Se_(3)的厚度,可实现对其光学带隙和分子振动行为的调控,这将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光电器件应用提供基本的材料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层状材料 γ-In_(2)Se_(3) 化学气相沉积 各向异性生长 带隙
下载PDF
二维层状α⁃In_(2)Se_(3)(2H)铁电材料的各向异性光响应
2
作者 吕宝华 李玉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1-1918,共8页
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了2H相α⁃In_(2)Se_(3)[α⁃In_(2)Se_(3)(2H)]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拉曼光谱、球差电镜和压电力显微镜对纳米片的结构和铁电性能进行详细表征,确定纳米片为具有特殊结构的α⁃In_(2)Se_(3)(... 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了2H相α⁃In_(2)Se_(3)[α⁃In_(2)Se_(3)(2H)]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拉曼光谱、球差电镜和压电力显微镜对纳米片的结构和铁电性能进行详细表征,确定纳米片为具有特殊结构的α⁃In_(2)Se_(3)(2H)铁电材料。进一步在SiO_(2)/Si基片上成功构造了基于α⁃In_(2)Se_(3)(2H)铁电的平面四端器件,详细研究其在各个方向的光响应。结果表明,具有本征结构的α⁃In_(2)Se_(3)(2H)在相互垂直方向均没有光响应。在器件两端分别施加电压后,α⁃In_(2)Se_(3)(2H)器件在相互垂直方向均出现了明显的光响应,尤其在接近于易极化轴方向施加电压后,α⁃In_(2)Se_(3)(2H)器件出现了各向异性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α⁃In_(2)Se_(3)(2H) 机械剥离法 铁电性 各向异性光响应
下载PDF
Fe、La掺杂和氧缺陷对CeO_(2)表面吸附As_(2)O_(3)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
作者 卢鲲鹏 张凯华 张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61,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荷转移密切相关。纯CeO_(2)表面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能绝对值大于−4.22 eV,电荷转移量为(−0.19)−(−0.31)e,As_(2)O_(3)得到电荷带负电,起表面受主作用,因此吸附量较小。FeCeO(110)表面新增Fe顶位和Bridge-2桥位两个吸附位,其中,Fe顶位为化学吸附,Fe掺杂改变了FeCeO表面电子分布和晶格结构,但并未改变As_(2)O_(3)与Fe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因此,As_(2)O_(3)仍呈负离子形式吸附。LaCeO(110)表面新增了三个吸附位:La顶位、Bridge-3桥位和Hollow-2空位,La掺杂改变了As_(2)O_(3)与La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使得As_(2)O_(3)失电子呈正离子吸附,起表面施主作用,因此,吸附能力增强。无O_(2)环境下,单一O缺陷LaCeO(110)表面吸附能力低于完整LaCeO表面;有O_(2)环境下,O缺陷有利于As_(2)O_(3)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氧化铈 Fe、La掺杂 as_(2)o_(3)吸附 o缺陷
下载PDF
二维As_(2)O_(3)光催化性质理论研究
4
作者 王晓雯 左雅敏 王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7-1043,1064,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P-3m1相二维As_(2)O_(3),并研究其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计算结果显示,二维As_(2)O_(3)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并具有1.04 eV的间接能隙.基于形变势理论进一步...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P-3m1相二维As_(2)O_(3),并研究其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计算结果显示,二维As_(2)O_(3)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并具有1.04 eV的间接能隙.基于形变势理论进一步计算了As_(2)O_(3)的载流子迁移率,发现其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沿armchair和zigzag方向的电子/空穴迁移率分别为1259.91/115.41 cm^(2)·V^(-1)·s^(-1)和1254.21/36.12 cm^(2)·V^(-1)·s^(-1),这说明As_(2)O_(3)具备很低的电子-空穴复合率,拥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对比标准氢电极的氧化还原势发现,二维As_(2)O_(3)具备2.57 eV的氧化势能,能够光催化水裂解出O_(3),O_(2)和H_(2)O_(2)等.此外,二维As_(2)O_(3)对可见光和紫外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效果,吸收系数高达10^(5) cm^(-1).这表明二维As_(2)O_(3)在纳米电子器件和光催化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_(2)o_(3) 载流子迁移率 光催化 光学性质
下载PDF
As_(2)O_(3)与Cu-ZSM-5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5
作者 张欢 史一林 +4 位作者 刘梁 王晨星 孙瑞彬 贾里 金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3-201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NO和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吸附性能.通过确立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对As3+在其活性位点吸附的反应路径进行研究,计算As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反应活化能垒和决速步骤,揭示As_(2)O_(3)与活...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NO和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吸附性能.通过确立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对As3+在其活性位点吸附的反应路径进行研究,计算As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反应活化能垒和决速步骤,揭示As_(2)O_(3)与活性位点Cu-O-Cu的成键机制和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O和As_(2)O_(3)都以非氧端吸附在Cu-ZSM-5活性位点Cu-O-Cu的晶格氧位,吸附能分别为-218.515kJ/mol和-206.422kJ/mol,吸附过程中有电荷转移且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As_(2)O_(3)在Cu-ZSM-5活性位点Cu-O-Cu的晶格氧上的氧化过程分两步进行,As^(3+)作为Lewis碱与Lewis酸中心的Cu-O-Cu发生非均相氧化反应,第一阶段的氧化产物As_(2)O_(4)在相邻的活性位点上发生二次氧化反应,生成的As_(2)O_(5)成为As^(3+)吸附后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中,生成As_(2)O_(4)的反应阶段需要跨越242.75kJ/mol的能垒,成为整个氧化进程的决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 as_(2)o_(3) 吸附 氧化反应 能垒
下载PDF
一维链状超分子化合物[Zn(dafo)_2(H_2O)_2](NO_3)_2(dafo=4,5-二氮芴-9-酮)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晨 毛红艳 +4 位作者 张鸿云 刘红磊 吴庆安 侯红卫 朱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9-542,共4页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hain complex [Zn(dafo)2(H2O)2](NO3)2 was synthesized.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UV, TG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P1 s...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hain complex [Zn(dafo)2(H2O)2](NO3)2 was synthesized.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UV, TG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P1 space group.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a = 0.702 7(14) nm, b = 0.828 95(17) nm, c = 10.225(2) nm, α = 95.02(3)°, β = 91.45(3)°, γ = 99.85(3)°. The crystal structur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Zn(Ⅱ) ion was coordinated with the four nitrogen atoms of two dafo and two oxygen atoms of two coordination water molecules, respectively. The complex ha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hydrogen b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状超分子化合物 [Zn(dafo)2(H2o)4(No3)2 4 5-氮芴-9-酮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锌配合物 超分子化学
下载PDF
Al_(2)O_(3)色谱柱对微量丙二烯和1,2-丁二烯测定的影响
7
作者 刘英 刘锦绣 +3 位作者 朱蕊 张强 张亚宾 张明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37-39,共3页
为了解决抽余碳四组分中微量丙二烯和1,2-丁二烯的重复性较差的问题,在保证同等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对比分析Al_(2)O_(3)/S毛细管色谱柱和Al_(2)O_(3)/KCl毛细管色谱柱的出峰情况,得出结论:Al_(2)O_(3)/S毛细管色谱柱对微量丙二烯和1,2-... 为了解决抽余碳四组分中微量丙二烯和1,2-丁二烯的重复性较差的问题,在保证同等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对比分析Al_(2)O_(3)/S毛细管色谱柱和Al_(2)O_(3)/KCl毛细管色谱柱的出峰情况,得出结论:Al_(2)O_(3)/S毛细管色谱柱对微量丙二烯和1,2-丁二烯有较为明显的吸附现象,而Al_(2)O_(3)/KCl毛细管色谱柱对微量丙二烯和1,2-丁二烯没有明显的吸附现象,更适用于含微量丙二烯和1,2丁二烯的碳四组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S 毛细管色谱柱 Al_(2)o_(3)/KCl 毛细管色谱柱 1 2-丁
下载PDF
固体酸SO_(4)^(2-)-/ZrO_(2)-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研究
8
作者 张兴福 贾太轩 梁寒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研究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以癸二酸和异辛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确定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 本研究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以癸二酸和异辛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确定了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浸渍浓度、硫酸浸渍时间、陈化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5 h、硫酸浸渍浓度为0.6 mol/L、硫酸浸渍时间为9 h、陈化温度为-20℃时,制备出的SO_(4)^(2-)/ZrO_(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癸二酸的酯化率可以达到99.66%,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酯化率降至9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浸渍法 So_(4)^(2-)/Zro_(2)-γ-Al_(2)o_(3) 酯化 催化剂 辛酯
下载PDF
二维-三维杂化结构Ti_(3)C_(2)T_(x)/CF作为钒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秦野 王硕 +2 位作者 韩松 刘畅 井明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2-2279,共8页
碳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钒电池电极材料,但其应用于钒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严重制约了钒电池性能。针对该问题,采用湿法刻蚀制备了二维Ti_(3)C_(2)T_(x)材料,利用简单高效的物理浸渍工艺将其修饰在三维碳毡(CF)纤维表... 碳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钒电池电极材料,但其应用于钒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严重制约了钒电池性能。针对该问题,采用湿法刻蚀制备了二维Ti_(3)C_(2)T_(x)材料,利用简单高效的物理浸渍工艺将其修饰在三维碳毡(CF)纤维表面,成功制备了高催化活性的二维-三维杂化Ti_(3)C_(2)T_(x)/CF负极材料。结果表明,负载了Ti_(3)C_(2)T_(x)的碳毡复合电极显示出更好的亲液性;比表面积达到7.8596 m^(2)/g,是空白碳毡的4.7倍;且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以Ti_(3)C_(2)T_(x)/CF复合材料为负极的电池在200和3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相比以空白碳毡为负极的电池,其能量效率分别提升了5.8%和7.3%,具有更高的电池效率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电池 负极 Ti_(3)C_(2)T_(x) 复合电极材料 材料
下载PDF
Cr_2O_3二维薄膜的气敏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羊旺 陈凯 +1 位作者 郑顺镟 郭斯淦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15,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r2O3 二维薄膜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在乙醇蒸气中和氨蒸气的气敏透射光谱,发现其光学透过率随乙醇蒸气和氨蒸气浓度增加而显著地单调上升,敏感波段扩展到整个可见光区域。其气敏光学特性的灵敏度、单... 本文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r2O3 二维薄膜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在乙醇蒸气中和氨蒸气的气敏透射光谱,发现其光学透过率随乙醇蒸气和氨蒸气浓度增加而显著地单调上升,敏感波段扩展到整个可见光区域。其气敏光学特性的灵敏度、单调性及可重复性均可满足光纤传感技术的要求,有望成为制造气敏光纤传感器的新材料。本文亦讨论了Cr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3薄膜 半导体材料 气敏光学 薄膜
下载PDF
Al_(2)O_(3)基材作载体制备MoP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11
作者 邹洁 李翔 +2 位作者 盛强 尚森森 王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合成了富含五配位Al^(3+)物种的氧化铈改性Al_(2)O_(3)(Ce-Al_(2)O_(3))和介孔-大孔Al_(2)O_(3)(M-Al_(2)O_(3));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浸渍法负载的Mo的磷酸盐前驱体制备了MoP催化剂。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 采用低温燃烧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合成了富含五配位Al^(3+)物种的氧化铈改性Al_(2)O_(3)(Ce-Al_(2)O_(3))和介孔-大孔Al_(2)O_(3)(M-Al_(2)O_(3));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浸渍法负载的Mo的磷酸盐前驱体制备了MoP催化剂。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含硫化合物评价了其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M-Al_(2)O_(3)上制备纯相MoP所需磷酸盐前驱体的P/Mo摩尔比在1~1.2之间。DBT在MoP催化剂上转化率大小为MoP(1)/SiO_(2)>MoP(1)/Ce-Al_(2)O_(3)>MoP(1.2)/M-Al_(2)O_(3)。动力学研究表明,DBT在MoP(1)/Ce-Al_(2)O_(3)和MoP(1.2)/M-Al_(2)O_(3)上的HDS反应活化能几乎相同,显著小于MoP(1)/SiO_(2)上的活化能。在MoP催化剂上,直接脱硫(DDS)路径选择性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的温度下(如280℃),DBT主要通过加氢(HYD)反应路径脱硫;在较高的温度下(如360℃),DDS和HYD两条反应路径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P 磷酸盐前驱体 程序升温还原 Al_(2)o_(3) 加氢脱硫 苯并噻吩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在二维多孔Si/Al_(2)O_(3)/SiC薄膜透射电镜截面微观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伟杰 刘灿辉 +1 位作者 陶莹雪 贺振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二维多孔Si/Al_(2)O_(3)/SiC薄膜材料的透射电镜截面微观结构表征中,存在薄膜易脱落、脆性大、耐磨性差,以及选区制备难度大、制样效率低、成功率低等问题。采用聚焦离子束技术,成功地进行了二维多孔Si/Al_(2)O_(3)/SiC薄膜的透射电镜... 二维多孔Si/Al_(2)O_(3)/SiC薄膜材料的透射电镜截面微观结构表征中,存在薄膜易脱落、脆性大、耐磨性差,以及选区制备难度大、制样效率低、成功率低等问题。采用聚焦离子束技术,成功地进行了二维多孔Si/Al_(2)O_(3)/SiC薄膜的透射电镜截面微观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聚焦离子束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减少二维多孔薄膜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损伤,进行高质量进行透射电镜截面微观结构表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Si/Al_(2)o_(3)/SiC薄膜 聚焦离子束 透射电镜 截面样品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南天竹根对抗肿瘤药As_(2)O_(3)减毒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小梅 吴志瑰 +6 位作者 黄潇 阚瑞 刘婧 彭财英 裴建国 刘应蛟 毛喜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5,I0011-I0014,共9页
目的研究南天竹根不同萃取部位对As_(2)O_(3)所致肝、肾毒性的保护作用,采用UPLC-Q-TOF-MS/MS技术探寻其减毒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在As_(2)O_(3)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模型上,南天竹根70%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物灌胃后,... 目的研究南天竹根不同萃取部位对As_(2)O_(3)所致肝、肾毒性的保护作用,采用UPLC-Q-TOF-MS/MS技术探寻其减毒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在As_(2)O_(3)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模型上,南天竹根70%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物灌胃后,记录各组大鼠体征变化,测定各组大鼠组织中肾脏系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from 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HE染色检测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变化,以此筛选南天竹根的拮抗毒性部位,并采用UPLC-Q-TOF-MS/MS对拮抗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体征均呈现恢复趋势,肾脏系数、SOD、CAT、MDA、AST、ALT、Ccr、BUN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缓解,肝、肾病理损伤程度有所改善,其中以氯仿部位拮抗毒性效果最为明显。经LC-MS对氯仿部位分析鉴定发现,该部位共鉴定得到25个化合物,包括18个生物碱类成分。同时氯仿部位与主要单体成分——小檗碱对As_(2)O_(3)所致肝、肾毒性保护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表明南天竹根不同萃取部位对As_(2)O_(3)所致肝、肾毒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拮抗毒性成分可能为生物碱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竹根 as_(2)o_(3) 减毒部位 物质基础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穆杨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H_(2)O_(2)模型组以及H_(2)O_(2)+二甲双胍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H_(2)O_(2)模型组以及H_(2)O_(2)+二甲双胍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TM3细胞睾酮的分泌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睾酮合成酶StAR、P450scc、17β-HSD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M3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_(2)O_(2)模型组TM3细胞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睾酮合成酶StAR、P450scc和17β-HSD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亦显著降低(P均<0.05),MDA含量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_(2)O_(2)模型组相比,H_(2)O_(2)+二甲双胍组TM3细胞的睾酮水平显著升高,睾酮合成酶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均<0.05),MDA含量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减轻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双胍 H_(2)o_(2) 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 细胞损伤
下载PDF
二维聚合物[MnNa(Salicylate)_2(CH_3OH)(H_2O)]_n·0.5n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伟 徐英凯 +1 位作者 王红梅 刘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6-518,共3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polymeric complex [MnNa(Salicylate)2(CH3OH)(H2O)]n·0.5nH2O was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d complex is... In this paper, a novel polymeric complex [MnNa(Salicylate)2(CH3OH)(H2O)]n·0.5nH2O was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d complex is crystallized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0.763 82(15) nm, b= 1.037 1(2) nm, c=1.290 9(3) nm, α= 103.59(3)°, β=104.65(3)°, γ=109.50(3)°, V=0.873 6(3) nm 3, Z=2, Dc=1.556 Mg/m 3, Mr=409.20, μ=0.823 mm -1, F(000)=418, R=0.0614, wR= 0.147 6. The activity in catalyzing the superoxygen anionic free radical dismutation was determin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MnNa(Salicylate)2(CH3oH)(H2o)]n·0.5nH2o 合成 锰配合物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晶体结构 模拟酶
下载PDF
Ru/γ-Al_(2)O_(3)改性及其催化加氢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俊峰 韦梅峻 +3 位作者 孙中华 谢京燕 何明阳 陈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4-1612,共9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Ru/γ-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田菁粉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及焙烧温度对Ru/γ-Al_(2)O_(3)催化剂催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加氢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Ru/γ-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田菁粉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及焙烧温度对Ru/γ-Al_(2)O_(3)催化剂催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加氢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2-TPD和NH3-TPD表征。结果表明,Ru/γ-Al_(2)O_(3)改性的最佳条件为田菁粉和柠檬酸添加量分别为拟薄水铝石质量的1.0%和3%,700℃焙烧4 h,Ru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3%。在温度150℃、压力5 MPa和空速0.25 h^(-1)的工艺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转化率为98.9%,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的选择性高达97.1%,经过30 d的稳定性测试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γ-Al_(2)o_(3) 邻苯甲酸异壬酯 加氢 1 2-环己烷甲酸异壬酯 增塑剂 催化技术
下载PDF
Co改性Ru/γ-Al_(2)O_(3)催化加氢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俊峰 吴中 +2 位作者 钟兆雅 何明阳 陈群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1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研究了Co改性的Ru/γ-Al_(2)O_(3)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催化加氢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DINCH)的反应性能,并采用N2低温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H2程序升温脱... 研究了Co改性的Ru/γ-Al_(2)O_(3)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催化加氢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DINCH)的反应性能,并采用N2低温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和原子发射光谱(ICP)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与Ru的协同作用使得Ru/γ-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增加。当Ru负载量为载体质量的1%,Co为载体质量的0.5%,反应压力为2 MPa、温度为120℃、转速为600 r/min、反应时间为5 h,催化DINP制备DINCH,DINCH选择性达100%,收率为99.4%。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产物DINCH收率都能维持在99%以上,表明该催化剂在催化DINP加氢制备DINCH中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甲酸异壬酯 环己烷甲酸异壬酯 Ru-Co/γ-Al_(2)o_(3) 催化加氢
下载PDF
二维层状材料Ti_3C_2T_x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时志强 吕国霞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4,共7页
为了探究二维材料Ti_3C_2T_x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电化学性能,采用浓氢氟酸对Ti3AlC2进行液相刻蚀获得Ti_3C_2T_x,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拉曼测试(Raman)表征... 为了探究二维材料Ti_3C_2T_x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电化学性能,采用浓氢氟酸对Ti3AlC2进行液相刻蚀获得Ti_3C_2T_x,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拉曼测试(Raman)表征产物的形貌、结构以及表面状态,并分析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结果表明:适当地延长刻蚀时间,MAX相中A层原子被刻蚀的程度加剧,导致产物的层间距增大,但刻蚀时间过长引起片层发生重新堆叠;刻蚀温度的提升会使材料结构的完整性降低;最佳实验参数为常温条件下进行24 h的氢氟酸刻蚀,合成as-Ti_3C_2T_x,但是as-Ti_3C_2T_x表面测得含有一定量的O类和F类官能团;作为负极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中,在20 mA/g时,as-Ti_3C_2T_x的质量比容量可达130 mA·h/g,在100 mA/g下经过500次长循环,容量可以保持在75 mA·h/g,循环性能良好,且接触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Ti3C2Tx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储钠性能
下载PDF
二维配位聚合物[Cd(C_8H_7NO_2)_2]_n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迎新 张少峰 宋海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在中温水热条件下 ,利用醋酸镉和 3 (3 吡啶基 )丙烯酸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d(C8H7NO2 ) 2 ]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 =0 .5 0 3... 在中温水热条件下 ,利用醋酸镉和 3 (3 吡啶基 )丙烯酸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d(C8H7NO2 ) 2 ]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 =0 .5 0 31(2 )nm ,b =0 .810 9(3)nm ,c =0 .95 31(4 )nm ,α =6 9.4 11(6 )°,β =80 .5 5 4 (6 )° ,γ =76 .0 2 0 (7)°,V =0 .35 19(2 )nm3 ,Z =1,dc=1.92 9g/cm3 ,μ =1.5 75mm-1,F(0 0 0 ) =2 0 2 ,R1=0 .0 313,wR2 =0 .0 6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Cd(C8H7No2)2]n 水热合成工艺 晶体结构 醋酸镉 3-(3-吡啶基)丙烯酸 晶胞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光柱 徐国良 +2 位作者 曹鸿雁 于晓风 睢大筼 《人参研究》 2018年第2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μmol/LH_2O_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μmol/LH_2O_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100μmol/LH_2O_2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升高TNF-α含量。G-Rb3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过氧化氢损伤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提高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降低TNF-α含量,表明对100μmol/L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G-Rb3可明显增强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甲双胍 血管内皮细胞 H_2o_2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