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孙曼卿 付景皓 +2 位作者 程颢颐 陈佳欣 张学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探讨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 methoxy-8-methoxy flavone,DMF)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 目的探讨4′,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piperazine methoxy-8-methoxy flavone,DMF)通过Bclaf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DMF作用后人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JC-1荧光探针探究DMF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免疫荧光检测DMF对人肝癌细胞中Bclaf1表达情况和定位;CRISPR-Cas9技术敲除Bclaf1基因;Western blot检测DMF作用后人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Bclaf1表达情况。结果DMF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DMF作用后肝癌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值降低,Cleaved caspase 3、Cyt-c表达量增多。Bclaf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有少量分布;DMF作用后Bclaf1的表达量降低,将Bclaf1敲除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F+sgRNA组线粒体凋亡现象明显,Bcl-2/Bax比值更低。结论DMF抑制Bclaf1的表达,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二羟基-7-哌嗪甲氧基-8-甲氧基黄酮 肝癌 线粒体凋亡 Bcl-2相关转录因子1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转化得到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的优良菌株筛选
2
作者 马媛 孙鹏 +3 位作者 王恒 李卓凡 陈刚 石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目的以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微生物转化筛选优良菌株。方法使用10种真菌(CGMCC 3.149、CGMCC 3.193、CGMCC 3.3402、CGMCC 3.739、CGMCC 3.2462、CGMCC 3.2886、CGMCC 3.3400、CGMCC 3.577、CGMCC 3.970、Zw-4... 目的以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微生物转化筛选优良菌株。方法使用10种真菌(CGMCC 3.149、CGMCC 3.193、CGMCC 3.3402、CGMCC 3.739、CGMCC 3.2462、CGMCC 3.2886、CGMCC 3.3400、CGMCC 3.577、CGMCC 3.970、Zw-4)进行转化菌株的初筛和复筛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化液中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含量,将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转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转化率较高且初筛和复实验结果一致的菌株作为优良菌株。结果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在2.56~81.79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初筛实验中转化率最高的菌株是CGMCC 3.3400;复筛中转化率最高的菌株是CGMCC 3.970。结论优良菌株为CGMCC 3.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β 15α-羟基-18β-甘草次酸 菌株筛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生物转化
下载PDF
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邹晓青 郑兴 +2 位作者 曹建国 卿凤翎 彭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 研究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及白杨素乙酰化、卤化、三氟甲基化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目标化合物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 目的 研究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及白杨素乙酰化、卤化、三氟甲基化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目标化合物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 )体内抗肿瘤作用 ;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对人胃癌(SGC 790 1 )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白杨素及白杨素乙酰化、卤化、三氟甲基化衍生物对体外培养人胃癌 (SGC 790 1 )细胞 ,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HL 6 0 )细胞和人结肠癌 (HT 2 9)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 ;以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作用最强 ,其对SGC 790 1细胞 ,HT 2 9细胞和HL 6 0细胞的IC50 分别是 2 5 1 ,1 96和 0 1 8μmol·L-1 。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原发瘤及自发性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呈剂量依赖关系。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 (1~ 2 μmol·L-1 )能使SGC 790 1细胞周期阻滞于G1 期。结论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白杨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使细胞周期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6 8--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基白杨素 疗作用
下载PDF
烟草甲虫性信息素(7S)-(-)-4,6-二甲基-7-羟基-3-壬酮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被引量:4
4
作者 古昆 李鲜 +2 位作者 陈静波 刘复初 林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62-663,共2页
Using an available compound 3 pentanone(1) as starting material, the key intermediate compound 4,6 dimethyl 3,7 nonandione(5)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addition elimination of silylenol ether and Michael addition of... Using an available compound 3 pentanone(1) as starting material, the key intermediate compound 4,6 dimethyl 3,7 nonandione(5)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addition elimination of silylenol ether and Michael addition of α methylene 3 pentanone(4) with silylenol ether(2). In the presence of chiral reagent 6 β phenyl amino 3 β,5α chlorestandiol(7), compound (5) was reduced by KBH 4 directly to give Tobacco Beetle Pheromone (7S) (-) 4,6 dimethyl 7 hydroxyl 3 nonanone(6). 25 D=-35 87°( c =0 23, CHCl 3), overall yield 2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虫 性信息系 手性试剂 立体选择性合成 (7S)-(一)-4 6-甲基-7-羟基-3-壬酮
下载PDF
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勇 李林玺 +2 位作者 赵东保 张卫 刘绣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61-1366,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IS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O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ISO和BSA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二者的结合常数为7.41&#...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5,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IS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O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ISO和BSA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二者的结合常数为7.41×1011L/mol,结合位点数为1.98.ISO与BSA作用的活性部位为其分子内的7-OH和5-OH,且7-OH活性强于5-OH,并且随着ISO浓度增大,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羟基-4′-甲氧基氢黄酮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下载PDF
Δ^5-3β,7β-二羟基甾醇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的立体选择合成及其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陆伟刚 张军 +1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2-206,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支链结构的Δ5-3β,7β-二羟基甾醇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以3个不同支链结构的Δ5-3β-羟基甾醇为起始物,先乙酰化保护3β-羟基,再烯丙位氧化引入7-羰基,该羰基分别用NaBH4-CeCl3和L-selectrid... 目的研究不同支链结构的Δ5-3β,7β-二羟基甾醇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以3个不同支链结构的Δ5-3β-羟基甾醇为起始物,先乙酰化保护3β-羟基,再烯丙位氧化引入7-羰基,该羰基分别用NaBH4-CeCl3和L-selectride还原成不同取向的羟基,最后水解除去保护基得到6个不同支链结构的Δ5-3β,7β-二羟基甾醇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进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合成的6个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无明显的抑制活性(IC50>100 μmol·L-1),对丁酰胆碱酯酶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 32 μmol·L-1),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9.5 μmol·L-1).结论 7位羟基的取向和不同的支链结构对化合物1~6发挥丁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合物制备 化学合成 Δ^5- 7β-羟基甾醇 Δ^5- 7α-羟基甾醇 胆碱酯酶
下载PDF
5,7-二羟基双氢黄酮治疗大鼠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庆山 马天 +4 位作者 杨志宏 庞宗然 黄秀兰 张梓倩 崔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4-6,共3页
目的评价5,7-二羟基双氢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模型,予5,7-二羟基双氢黄酮1、3、9mg/kg灌胃,测定模型血糖、胃肠慢波电位、小肠壁内神经蛋白含量,并观察胃肠推进功能变... 目的评价5,7-二羟基双氢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模型,予5,7-二羟基双氢黄酮1、3、9mg/kg灌胃,测定模型血糖、胃肠慢波电位、小肠壁内神经蛋白含量,并观察胃肠推进功能变化及胃肠对乙酰胆碱、阿托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双氢黄酮各剂量组胃肠慢波电位频率下降、胃肠推进功能提高、胃肠壁内神经蛋白含量增加。结论5,7-二羟基双氢黄酮可改善糖尿病导致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羟基双氢黄酮 糖尿病 胃肠功能 神经病变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酮的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景明 李季文 +1 位作者 樊秦 师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建立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A∶B=50∶50,1... 目的建立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A∶B=50∶50,15~60min,A∶B=55∶45;检测波长260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1,7-二羟基-3,8-二甲氧酮和木犀草素分别在0.084~0.84μg和0.184~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2%和97.19%,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行好,可作为湿生扁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1 7-羟基-3 8-甲氧基[口山]酮 木犀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的抗胃癌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勇 张海涛 王娟 《肿瘤药学》 CAS 2011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研究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dFMAChR)的体外抗胃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NF-κB、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dFMAChR)的体外抗胃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NF-κB、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dFMAChR显著抑制体外培养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性;dFMAChR有效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dFMAChR下调NF-κB(p65)、Bcl-2蛋白表达,同时,上调Bax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具有抗胃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下调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白杨素 6 8--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 治疗作用
下载PDF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秋云 俞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6-980,共5页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2 98K下 ,测得这一反应的最大结合数为 35~ 40 ,结合常数为 6 .1× 10 5L mol。还研究了溶液基本条件如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对 8Q5SA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在pH =3.34条件下 ,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0 .2 0~ 46 .90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 8-羟基-3 6-磺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平衡透析法 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
下载PDF
手性3,7-二甲基-5,6-二羟基-辛-7-烯醛中间体的合成
11
作者 贾彦兴 吴滨 涂永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4-586,共3页
以天然长叶薄荷酮 [R-(+) -Pulegone]为起始原料 ,经过一系列立体选择性化学反应步骤 ,成功地建立了 3个手性中心 ,从而完成了具有抗艾滋病活性 Didemnaketals类似物的关键中间体 3 ,7-二甲基 -5,6-二羟基 -辛 -7-烯醛中间体的合成 .发... 以天然长叶薄荷酮 [R-(+) -Pulegone]为起始原料 ,经过一系列立体选择性化学反应步骤 ,成功地建立了 3个手性中心 ,从而完成了具有抗艾滋病活性 Didemnaketals类似物的关键中间体 3 ,7-二甲基 -5,6-二羟基 -辛 -7-烯醛中间体的合成 .发现 PCC与三级环氧醇 8和 9的非对映选择性反应 ,使得 9被完全氧化 ,而8以 93 %的产率回收 ,其 de值高达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缩酮 手性3 7-甲基-5 6-羟基--7-烯醛中间体 抗艾滋病活性 合成
下载PDF
Δ~5-3β,7β-二羟基甾醇及其C-7差向异构体波谱特征及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英文)
12
作者 陆伟刚 张翠仙 +2 位作者 郑康成 苏镜娱 曾陇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93-895,共3页
本文对△^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 本文对△^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活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β-羟基甾醇 △^5- 7α-羟基甾醇 胆碱酯酶 面角
下载PDF
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及两个副产物的分离确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海霞 王礼琛 余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改进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方法。方法以间氨基苯甲醚为原料,经N-酰化和分子内傅-克烃化反应合成。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两步反应的总收率为59%,并且分离出第二步反应的两个副产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确证。结论改进的... 目的改进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方法。方法以间氨基苯甲醚为原料,经N-酰化和分子内傅-克烃化反应合成。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两步反应的总收率为59%,并且分离出第二步反应的两个副产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确证。结论改进的合成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基-3 4--2(1H)-喹啉酮 问氨基苯甲醚 合成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8-氯甲基-5,7-二羟基黄酮合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白杨素、多聚甲醛为原料,ZnCl2为催化剂,经氯甲基化反应合成8-氯甲基-5,7-二羟基黄酮。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比等因素对白杨素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 以白杨素、多聚甲醛为原料,ZnCl2为催化剂,经氯甲基化反应合成8-氯甲基-5,7-二羟基黄酮。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比等因素对白杨素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ZnCl2与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0.8∶1,白杨素与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3∶1,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为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氯甲基-5 7-羟基黄酮 氯甲基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5,7-二硝基-8-羟基喹哪啶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润莱 李树安 +2 位作者 张珍明 马晓波 吴琼 《化工时刊》 CAS 2011年第9期1-3,8,共4页
实验以8-羟基喹哪啶为底物,混酸为硝化剂合成5,7-二硝基-8-羟基喹哪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混酸体积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8-羟基喹哪啶、硝酸和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投料比为1∶2.7∶13.9,反应混合物... 实验以8-羟基喹哪啶为底物,混酸为硝化剂合成5,7-二硝基-8-羟基喹哪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混酸体积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8-羟基喹哪啶、硝酸和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投料比为1∶2.7∶13.9,反应混合物在温度为-5℃(温度精确到±1℃)下先反应3h,然后,室温下反应1h,经真空抽滤、氨水中和及甲醇重结晶等后处理得黄色针状晶体,纯度98.65%,收率82%。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哪啶5 7-硝基-8-羟基喹哪啶合成工艺
下载PDF
K_3[Fe(CN)_6]作为氰源合成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的正交试验研究
16
作者 史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是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反应得到5,7-二羟基-8-氯甲基黄酮.在此基础上,在碱性条件下,以无毒、廉价的K3[Fe(CN)6]为氰源,Cu(OAc)2为催化剂,合成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探... 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是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反应得到5,7-二羟基-8-氯甲基黄酮.在此基础上,在碱性条件下,以无毒、廉价的K3[Fe(CN)6]为氰源,Cu(OAc)2为催化剂,合成5,7-二羟基-8-氰甲基黄酮.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摩尔比、K3[Fe(CN)6]与原料摩尔比及碱与原料摩尔比等因素对氰基化反应的影响,从而确定氰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Cu(OAc)2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004∶1,K3[Fe(CN)6]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1∶1,Na2CO3与原料的摩尔比为1.5∶1,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为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羟基-8-氯甲基黄酮 5 7-羟基-8-氰甲基黄酮 氰基化
下载PDF
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伏建峰 史清海 +5 位作者 楼林 冉继华 袁文常 刘正祥 葛迪 郑江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THF)对内毒素(LPS)刺激巨噬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不同浓度LPS刺激对RAW264.7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不同浓度THF对100μg/LLPS诱导的RAW264.... 目的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THF)对内毒素(LPS)刺激巨噬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不同浓度LPS刺激对RAW264.7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不同浓度THF对100μg/L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LPS(10、100、1000μg/L)可显著上调RAW264.7细胞ST2 mRNA的表达,依LPS浓度升高ST2 mRNA表达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而以20~160mg/LTHF干预后,则可显著下调LPS(100μg/L)上调的ST2 mRNA表达。结论THF可在基因水平上拮抗LPS对巨噬细胞ST2 mRNA表达的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 6’ 7-羟基氢黄酮醇 内毒素 ST2 MRNA
下载PDF
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
18
作者 葛迪 史清海 +2 位作者 伏建峰 刘正祥 郑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TNF-α、IL-6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RAW264.7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mg/L)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预处理后,EL... 目的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TNF-α、IL-6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RAW264.7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mg/L)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预处理后,ELISA法分别检测LPS(100μg/L)刺激的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的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TNF-αmRN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以排除实验用量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预处理后,可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显著抑制TNF-αmRNA的表达,并都具有量效关系。MTT实验结果显示,低于320 mg/L浓度的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 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能够拮抗LPS对炎症反应细胞的刺激效应,有望成为脓毒症防治药物的候选药物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 6' 7-羟基氢黄酮醇 内毒素 巨噬细胞 TNF-Α IL-6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春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制备了Br?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氯铟酸盐([HO_3S-pmim]Cl-InCl_3),并用于无溶剂条件下催化间氨基苯酚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合成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结果表明:InCl_3与[HO_3S-pmim]Cl的摩尔比为2.0:... 制备了Br?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氯铟酸盐([HO_3S-pmim]Cl-InCl_3),并用于无溶剂条件下催化间氨基苯酚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合成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结果表明:InCl_3与[HO_3S-pmim]Cl的摩尔比为2.0:1.0时,[HO_3S-pmim]Cl-InCl_3可以较好地催化间氨基苯酚与丙烯酸甲酯发生串联的酰化和分子内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且对水不敏感,可以回收利用。在间氨基苯酚20mmol,丙烯酸甲酯20mmol,离子液体1.84g,110℃反应3h条件下,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收率96.0%,离子液体重复使用10次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基-3 4--2(1H)-喹啉酮 BR nsted-Lewis酸性离子液体 烷基化 酰化 催化
下载PDF
6,7-二羟基香豆素的分子光谱性质及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威 黄银飞 +3 位作者 李紫艳 符志鹏 祖秀 唐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56-63,共8页
选择了狼把草药物成分6,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究了基态分子构型的电荷分布、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拉曼、圆二色等光谱性质.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较小.我们通过对分子前沿轨道、分子能量、F... 选择了狼把草药物成分6,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究了基态分子构型的电荷分布、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拉曼、圆二色等光谱性质.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较小.我们通过对分子前沿轨道、分子能量、Fukui函数、二级微扰能及NBO分析等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推导出6,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以供电子性质为主,其酯基与酚羟基为分子类药理活性位点.这些结果连同分子能量数据,系统地为6,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的活性做了理论解释,为后续实验的设计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羟基香豆素 狼把草 密度泛函 药理活性 DRFT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