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戏曲文化研究——以武陟二股弦为例
1
作者 杨鑫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第20期58-60,共3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文化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许多戏曲剧种逐渐失传...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文化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许多戏曲剧种逐渐失传,面临着丧失活力和独特性的困境。因此,对黄河流域戏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的稀有剧种二股弦为切入点,对黄河流域的戏曲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揭示二股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演变特点以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流域的戏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股弦 戏曲剧种 戏曲文化 稀有剧种 河南省焦作市 文化多元化 丧失活力
下载PDF
二股弦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2
作者 何娟 《焦作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1-82,100,共3页
二股弦起源于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司马村,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戏剧之一,以用二股弦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二股弦 地方戏曲 地理环境 形成 发展
下载PDF
武陟民间小戏“二股弦”音乐初探
3
作者 荆贝贝 《焦作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二股弦是豫西北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其唱腔独特,板式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演出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戏,多于农闲或重大节日在村中或庙会上演出。笔者结合田野调查从音乐本体出发,阐释二股弦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 二股弦 板式 唱腔 曲牌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股弦戏调查研究
4
作者 刘海利 《戏剧之家》 2016年第7期13-14,共2页
二股弦戏是历史悠久的稀有剧种,起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二股弦的唱腔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板式丰富,剧目以家庭伦理、儿女情长为主要内容,深受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们的喜爱。二股弦的发展历经坎坷,采取相应措施抢救和... 二股弦戏是历史悠久的稀有剧种,起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二股弦的唱腔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板式丰富,剧目以家庭伦理、儿女情长为主要内容,深受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们的喜爱。二股弦的发展历经坎坷,采取相应措施抢救和保护二股弦已显得非常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股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二股弦戏源流述略
5
作者 刘海利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61-62,共2页
二股弦戏是河南省武陟县一个鲜为人知的稀有剧种,是梆子腔体系中一个极富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曲艺术样式。考察其源流和生成以及在社会变迁中二股弦戏的发展轨迹,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地方稀有剧种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二股弦 源流 发展轨迹
下载PDF
濒于灭绝和期待重生--稀有剧种二股弦戏田野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丁永祥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二股弦是流传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稀有剧种。关于二股弦的产生有多种说法,从有关情况看它已有较长的历史。二股弦的唱腔极有特点,板式丰富,剧目以表演家庭生活、情感故事为主,深受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们的喜爱。二股... 二股弦是流传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稀有剧种。关于二股弦的产生有多种说法,从有关情况看它已有较长的历史。二股弦的唱腔极有特点,板式丰富,剧目以表演家庭生活、情感故事为主,深受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们的喜爱。二股弦的发展历尽坎坷,目前仅剩一个剧团,其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优化文化生态环境,采取相应措施抢救和保护二股弦已显得非常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剧种 二股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原文传递
二股弦戏传统剧目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利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77,共5页
二股弦戏是河南省武陟县一个鲜为人知的稀有剧种,是梆子腔体系中一个极富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曲艺术样式。考察其剧目来源,发掘其传统剧目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地方稀有剧种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二股弦 传统剧目 文本特色
原文传递
一个被戏曲史忽略了的稀有剧种——大司马二股弦调查研究
8
作者 张英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98,共2页
发源于大司马的民间稀有剧种二股弦,曾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武陟及周边地区盛极一时,但由于历史变革等因素,二股弦现今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走到了消亡的边缘。本文通过探寻二股弦的历史发展及兴衰起落,揭示二股弦这一民间小戏的存... 发源于大司马的民间稀有剧种二股弦,曾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武陟及周边地区盛极一时,但由于历史变革等因素,二股弦现今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走到了消亡的边缘。本文通过探寻二股弦的历史发展及兴衰起落,揭示二股弦这一民间小戏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从而促进人们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股弦 困境 发展
原文传递
易俗社秦腔音乐演奏史迹考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雷震中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易俗社 板胡 胡琴 司鼓 秦腔音乐 传统剧目 杨觉民 锣鼓经 鼓师 新编剧目 二股弦 平剧 戏曲 京剧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以《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为个案
10
作者 张艺峰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3-184,共2页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采用了晋中祁太秧歌和晋剧音乐语言。乐器则吸纳了晋剧文场的代表,胡胡、二股弦。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通过对音乐素材的整理加工,紧扣祁太文化内核,淋漓尽致地反映了祁太音乐中,胡汉文化融合的音乐特色,是对传统...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采用了晋中祁太秧歌和晋剧音乐语言。乐器则吸纳了晋剧文场的代表,胡胡、二股弦。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通过对音乐素材的整理加工,紧扣祁太文化内核,淋漓尽致地反映了祁太音乐中,胡汉文化融合的音乐特色,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歌 胡胡 二股弦
原文传递
中国戏曲史上应勘正的一段历史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立功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5,共6页
在"花雅"之争中,同州梆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同州梆子早期艺术家魏长生等人以及同州梆子的代表性乐器琥珀、二股弦,说明了清乾隆、嘉庆之前为同州梆子时代,剧种名称应统一为同州梆子。梆子系统各剧种与同州梆子的分离与异化... 在"花雅"之争中,同州梆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同州梆子早期艺术家魏长生等人以及同州梆子的代表性乐器琥珀、二股弦,说明了清乾隆、嘉庆之前为同州梆子时代,剧种名称应统一为同州梆子。梆子系统各剧种与同州梆子的分离与异化,是本土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州梆子 山陕梆子 魏长生 二股弦 本土化
原文传递
地方戏曲剧种之陇剧
12
《当代戏剧》 2021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甘肃省独有的传统戏曲艺术。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
关键词 传统戏曲艺术 陇东道情 民间音乐 陇剧 唱腔音乐 渔鼓道情 二股弦 皮影
原文传递
晋剧文武场乐器简论
13
作者 荆晶 《戏友》 2021年第4期14-17,共4页
晋剧是山西省的主要戏曲声腔之一,是梆子腔腔系向北流传的一个重要支脉。主要流布于山西的中北部地区,受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粗犷豪放。在伴奏乐器上,须由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共同完成,以此呈现不同的音响特... 晋剧是山西省的主要戏曲声腔之一,是梆子腔腔系向北流传的一个重要支脉。主要流布于山西的中北部地区,受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粗犷豪放。在伴奏乐器上,须由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共同完成,以此呈现不同的音响特质与音乐效果。一、晋剧文武场乐器及规制晋剧乐队,同众多梆子腔一样,由文武场不同乐器组成。传统的晋剧乐队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文四武五共九人,即所谓七紧八慢九消停。文场分别由呼胡、二股弦、三股弦与四股弦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武场 伴奏乐器 戏曲声腔 晋剧 梆子腔 音乐风格 音乐效果 二股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