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氢和二硫化铁对1,3─二苯丙烷分解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魏贤勇 宗志敏 +1 位作者 小方英辅 二木锐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以1,3─二苯丙烷(DPP)作为煤相关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在400℃下分子氢和催化剂对DPP分解反应的作用。DPP的分解反应主要经C_烷─C_烷键的断裂进行,由DPP的分解产生的苄基自由基(PhCH_2)等活性自由基显... 以1,3─二苯丙烷(DPP)作为煤相关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在400℃下分子氢和催化剂对DPP分解反应的作用。DPP的分解反应主要经C_烷─C_烷键的断裂进行,由DPP的分解产生的苄基自由基(PhCH_2)等活性自由基显著促进DPP中C_烷─C_烷键的断裂。分子氢与PhCH_反应,产生可夺取DPP中a-亚甲基上的氢或附加在DPP中苯环的ipso位上游离氢原子;分子氢还可以还原作为DPP分解产物的苯乙烯,从而防止其与PhCH_2反应。由于这些作用,分子氢促进DPP的分解反应。在加压氢气存在下添加二硫化铁进一步加速DPP分解反应的进行,而添加超细铁粉抑制DPP的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铁 二苯丙烷 分解 相关模型化合物
下载PDF
供氢化合物对1,3-二苯丙烷热分解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魏贤勇 小方英辅 +1 位作者 宗志敏 二木锐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1,3-二苯丙烷(DPP)作为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几种供氢化合物(HDC)对DPP热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HDC抑制DPP的热分解。
关键词 供氢化合物 1 3-二苯丙烷 热分解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亲木质素多肽的设计及其与苯丙烷二聚体的分子对接
3
作者 耿青杰 孙见良 +3 位作者 杨文萍 刘浩 李兵云 付时雨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5期74-78,共5页
用多肽"阻隔"木质素是一种减少纤维素酶无效结合的新技术。本研究设计了10个多肽序列并构建了三维模型,其中序列FPLGPNHTNPSF与松柏醇和芥子醇的二聚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该序列中的天冬酰胺与木质素芳核的酚羟基和甲氧基通过... 用多肽"阻隔"木质素是一种减少纤维素酶无效结合的新技术。本研究设计了10个多肽序列并构建了三维模型,其中序列FPLGPNHTNPSF与松柏醇和芥子醇的二聚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该序列中的天冬酰胺与木质素芳核的酚羟基和甲氧基通过氢键连接,其亮氨酸、组氨酸和苏氨酸则与木质素的苯环和脂肪链形成疏水作用。该序列与苯丙烷二聚体的结合能低于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的纤维素结合域(CBM),可用于"阻隔"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无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木质素 亲和性 丙烷聚体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及其烷基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巧茹 程国平 +2 位作者 朱迎迎 董跟来 杨维春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6-68,共3页
以邻硝基氯苯和水合肼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反应合成苯并三氮唑,并进一步合成了1,3-二(1H-苯并三氮唑基)丙烷,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合成 并三氮唑 1 3-(1H-并三氮唑基)丙烷
下载PDF
含1,10-邻菲罗啉和1,3-双(二苯膦基)丙烷的Cu(Ⅰ)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及光物理性质
5
作者 林森 范伟伟 +8 位作者 王果 崔洋哲 刘建明 施林熙 李中峰 金琼花 杨玉平 张振伟 刘月英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6,共10页
用1,10-邻菲罗啉(phen)和1,3-双(二苯膦基)丙烷(dppp)作为配体合成了5种配合物[Cu(dppp)(phen)]X,X=BF_4(1)、SO_3CF_3(2)、NO_3(3)、SCN(4)、I(5).在室温下,这些配合物的固体粉末在560~600 nm都显示了良好的光物理性质.配合物1~5的固... 用1,10-邻菲罗啉(phen)和1,3-双(二苯膦基)丙烷(dppp)作为配体合成了5种配合物[Cu(dppp)(phen)]X,X=BF_4(1)、SO_3CF_3(2)、NO_3(3)、SCN(4)、I(5).在室温下,这些配合物的固体粉末在560~600 nm都显示了良好的光物理性质.配合物1~5的固态发射位于绿光到黄绿光光谱区域内.配合物5的量子产率(Φ_p)较高,约为18%,室温下的寿命(τ_p)约为10.1~11.2μs,因此在制备发射器件上有潜在应用.本文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配合物1~5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进行理论计算.从单晶结构可知,在配合物2中,相邻的phen配体间存在强的π-π堆积作用,并在空间堆积成二维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Ⅰ)配合物 1 10-邻菲罗啉 1 3-双(膦基)丙烷 光物理性质 太赫兹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原文传递
新型可降解聚富马酸硅基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德杰 韩念凤 +1 位作者 唐新德 刘宗林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以富马酸二叔丁基酯和2,2-双(p-二甲基-氯硅氧基苯)丙烷为单体,通过缩聚合成得到聚[富马酸-2,2-双(p-二甲基硅氧烷-苯基)丙烷硅基酯],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聚合物。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重... 以富马酸二叔丁基酯和2,2-双(p-二甲基-氯硅氧基苯)丙烷为单体,通过缩聚合成得到聚[富马酸-2,2-双(p-二甲基硅氧烷-苯基)丙烷硅基酯],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聚合物。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 912,聚合度为15.6,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7℃,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在48 h基本降解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叔丁基酯 2 2-双(p-甲基-氯硅氧基)丙烷 缩聚 聚硅基酯 降解
下载PDF
国内外双酚A的需求和生产概况
7
作者 吕荣先 《石化技术》 199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本文简述了双酚A国内外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比较了硫酸性、氯化氢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法等三种生产双酚A的工艺技术,提出对我燕化公司拟建的双酚A装置的建议。
关键词 双酚A 羟基丙烷 聚碱酸酯 环氧树脂 原料
下载PDF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base organocatalyzed one-pot strategy for the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novel 3,6-diaryl-4-methylpyridazines
8
作者 Mehdi Rimaz Farkhondeh Aal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7-525,共9页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new three‐component strategy for the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tri‐substituted pyridazines via a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DABCO)‐catalyzed condensation of propiophenon...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new three‐component strategy for the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tri‐substituted pyridazines via a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DABCO)‐catalyzed condensation of propiophenones, arylglyoxalmonohydrates and hydrazine hydrate in water. This method provides a green and convenient one‐pot route toward a diverse set of 3,6‐diaryl‐4‐methylpyridazines bearing various aryl substituents. This procedure is highly regioselective, operationally simple, uses water as a saf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lvent, and DABCO as a green base‐organocatalyst, and affords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of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Diazabicyclo[2.2.2]octane (DABCO) PROPIOPHENONE Arylglyoxalmonohydrate PYRIDAZINE
下载PDF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Fiber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9
作者 钱和生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7年第5期604-609,共6页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fib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400℃ to 750℃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 fib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400℃ to 750℃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on its composition of pyrolysates.At 400℃,pyrolysis of molecular chain could occur,only 13 pyrolysates could be identified.The trimethylene moieties bound to the macromolecular core by ester bonds are cleaved at around 400℃.At 550℃-750℃,pyrolysis of molecular chain could completely take place,46 pyrolysates could be found.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the compositions of pyrolysate are distinctly increased.Several compounds,especially benzoic acid,monopropenyl-p-phthalate,2-propenyl benzoate,di-2-propenyl ester,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benzene,1,5-hexadiene,biphenyl and 1,3-propanediol dibenzoate could be formed.The thermal degradation mechanism,which is determined by structure and amount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s,are described.During pyroly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meric chain scissions take place a peeling reaction as a successive removal of the dimer units from the polymeric chain.The chain scissions are followed by the elimination reaction,linkage action and secondary reactions,which bring about a variety fra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 PYROLYSIS thermal degrada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双酚—A国内外发展概况
10
作者 沈振玉 王嘉向 《燕山油化》 1992年第2期120-123,119,共5页
1 概况 2,2—双—(4′羟苯基)丙烷或称二羟基苯丙烷,简称双酚—A(以下简称BPA)。 1923年德国库尔特·阿尔贝尔特公司开始BPA工业化生产,自40年代末环氧树脂(以下称EPX)获得应用后,BPA的发展极其迅速。早期生产厂家是法国普洛基尔和... 1 概况 2,2—双—(4′羟苯基)丙烷或称二羟基苯丙烷,简称双酚—A(以下简称BPA)。 1923年德国库尔特·阿尔贝尔特公司开始BPA工业化生产,自40年代末环氧树脂(以下称EPX)获得应用后,BPA的发展极其迅速。早期生产厂家是法国普洛基尔和德国拜尔公司。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4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羟基丙烷
下载PDF
抽动障碍大鼠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车立纯 刘秀梅 +2 位作者 陈琅 刘世国 衣明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74-1277,1286,共5页
目的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DOI)两种抽动障碍(TD)模型的行为学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其血浆及纹状体中的多巴胺(DA)与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水平,为更好地选择TD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揭示TD... 目的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DOI)两种抽动障碍(TD)模型的行为学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其血浆及纹状体中的多巴胺(DA)与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水平,为更好地选择TD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揭示TD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SD大鼠腹腔注射IDPN和D01分别建立IDPN和DOI抽动障碍大鼠模型,应用双盲法观察记录两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从运动行为、刻板行为和分类刻板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两种模型鼠大脑纹状体和血浆中DA与5-HT等神经递质的含量,探讨IDPN与DOI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机制。结果IDPN组大鼠和DOI组大鼠的运动行为评分和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PN组大鼠的旋转、舞蹈样运动高于对照组和DOI组,DOI组大鼠的口爪运动、自咬高于对照组和ID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PN组大鼠血浆及纹状体中的DA(5.70±3.12,137.45±2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32土0.12,68.13±12.34)和DOI组(1_01±0.74,88.56±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3~8.6,P〈0.05)。DOI组大鼠纹状体中5-HT(56.83±34.72)明显低于对照组(109.14±14.05)和IDPN组(72.52土1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5,P〈0.05)。结论IDPN模型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抽动,DOI模型主要以局部抽动为主。IDPN模型可能通过影响DA系统,而DOI模型则可能通过激活5-HT受体系统,从而引起大鼠出现抽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动物模型 亚氨基丙腈 2 5-甲氧-4-碘-2氨基丙烷 行为学 多巴胺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车立纯 刘秀梅 衣明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1-2,5-dimethoxy-4-iodophenyl-2-aminopropane,DOI)诱导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动物模型的运动抽动和刻板行为表现,为选择可以更好地模... 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1-2,5-dimethoxy-4-iodophenyl-2-aminopropane,DOI)诱导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动物模型的运动抽动和刻板行为表现,为选择可以更好地模拟TD特征性行为的造模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3组,每组10只。IDPN组大鼠给予IDPN 150mg/kg腹腔注射,连续7d,DOI组大鼠给予DOI 1mg/kg腹腔注射,连续15d,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d,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造模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在造模结束第1至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的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和分类刻板行为评分。结果 IDPN组和DOI组大鼠在第1至第4天的运动评分、刻板行为评分,除理毛、舔咬笼子以外的分类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且IDPN组大鼠在第5、6、7、14、21、28天的运动评分和第5、7、14、21、28天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和DO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PN组大鼠的吃木屑、旋转、摆头、舞蹈样运动等分类刻板运动评分均高于DOI组,DOI组大鼠口爪运动、自咬等分类刻板运动评分均高于I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PN模型与DOI模型均可以模拟抽动患者的兴奋性增高,活动增多和抽动等症状,表观效度较好。与DOI模型相比较,IDPN模型具有建模时间短,模型维持时间长久,且花费较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动物模型 亚氨基丙腈 2 5-甲氧-4-碘-2-氨基丙烷 行为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