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1
作者 周春仲 郑伟清 +2 位作者 袁晓怡 欧志坚 姜一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6-9,13,共5页
目的探讨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MTT法评估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3T3-L1细胞增殖的... 目的探讨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MTT法评估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3T3-L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分析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3T3-L1细胞分化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基因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对PPARγ和C/EBP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良姜二苯庚化合物(0、0.05、0.2、0.4 g/L)在24、48 h对前脂肪细胞的生长表现为增殖趋势,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浓度为0.4 g/L时3T3-L1增殖[(7.02±0.35)、(17.23±0.95)g/L]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94、10.843,P均<0.05)。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3T3-L1细胞的增殖。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处理显著抑制了3T3-L1细胞的脂肪细胞分化,并减少了脂滴的积累;100μmol/L处理组,PPARγ和C/EBP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通过抑制PPARγ和C/EBPα基因的表达,调控了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减少了脂肪滴的积累。结论高良姜二苯庚烷化合物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其机制与PPARr/EBPα的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二苯庚烷化合物 3T3-L1前脂肪细胞 分化
下载PDF
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雷香 周长新 +10 位作者 黄可新 宋丽艳 郑群雄 于荣敏 张荣平 伍义行 曾苏 郑汉其 赵昱 李校 瞿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研究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1~5)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吸光度测试法检测化合物于50 mg.L–1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同法检测化合物(1~5)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之半数清除浓度(IC50),用MDA检测法检查化合物... 目的:研究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1~5)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吸光度测试法检测化合物于50 mg.L–1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同法检测化合物(1~5)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之半数清除浓度(IC50),用MDA检测法检查化合物于100 mg.L–1浓度下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以及用MTT法研究化合物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损伤的活性,并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人慢性髓源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DR)的细胞毒活性(IC50)。结果:化合物1~5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化合物5的清除作用最强,IC50(22.6±2.4)μmol.L-1;化合物1,3和4有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100 mg.L–1其抑制率分别为(66.3±15.4)%,(68.7±15.8)%,(72.2±10.6)%;化合物1,3和4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化合物3对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DR)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34.9±0.6),(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二苯庚烷 抗氧化活性 超氧阴离子 抗脂质过氧化 PC12细胞保护 细胞毒 K562/ADR细胞
原文传递
姜皮中一个新的二苯庚烷二聚体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志敏 张晓娟 +4 位作者 王彦志 李曼倩 刘煜飞 胡雪雨 冯卫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76-1979,共4页
运用MCI Gel C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姜皮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二苯庚烷类化合物,通过MS和NMR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S,2'S,3R,3'R,4R,4'R,6R,6'R)-6,6'-bis((S)-1-hydrox... 运用MCI Gel C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姜皮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二苯庚烷类化合物,通过MS和NMR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S,2'S,3R,3'R,4R,4'R,6R,6'R)-6,6'-bis((S)-1-hydroxy-2-(4-hydroxyphenyl)ethyl)-2,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octahydro-2H,2'H-[3,3'-bipyran]-4,4'-diol(1)、(E)-7-(4-hydroxy-3-methoxyphenyl)-1-(4-hydroxyphenyl)hept-4-en-3-one(2)和alpinin B(3),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姜皮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皮 二苯庚烷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干姜中两个新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婉华 王彦志 +1 位作者 李泽之 郭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运用Diaion HP-20、MCI Gel CHP-20、ODS、硅胶、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干姜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通过MS、UV、IR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酮-5R-乙氧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3,4-二... 运用Diaion HP-20、MCI Gel CHP-20、ODS、硅胶、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干姜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通过MS、UV、IR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酮-5R-乙氧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庚烷(1)和3-酮-5R-乙氧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5-二羟基苯基)庚烷(2),化合物1、2均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二苯庚烷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的新合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博 张柯华 周后元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3-847,共5页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1)是氯雷他定的重要中间体。本研究以间二氯苯和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和溴化得2-(3-氯苯基)乙基溴(3)、先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和2-(2-溴乙基)-1,3-二氧戊环(5)发生亲核取...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1)是氯雷他定的重要中间体。本研究以间二氯苯和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和溴化得2-(3-氯苯基)乙基溴(3)、先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和2-(2-溴乙基)-1,3-二氧戊环(5)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2-[2-(3-氯苯基)乙基]-2-[2-(1,3-二氧戊环-2-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6),6经水解脱羧得2-[2-(1,3-二氧戊环-2-基)乙基]-4-(3-氯苯基)丁酸(7),7与甲基锂反应得到3-[2-(1,3-二氧戊环-2-基)-乙基]-5-(3-氯苯基)戊-2-酮(8),8与盐酸羟胺反应、环合得到3-[2-(3-氯苯基)乙基]-2-甲基吡啶(9),9经二氧化硒氧化得到3-[2-(3-氯苯基)乙基]-2-吡啶甲酸(10),10经分子内傅-克环合反应制得1。新路线未见文献报道,具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雷他定 中间体 8-氯-5 6-氢-11H-并[5 6]环庚烷并[1 2-b]吡啶-11-酮 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高良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抗口腔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玲 杨博 梁敬钰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9,共4页
对中药高良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黄酮及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共10个,通过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采用MTT法进行actinomyces viscosus ATCC 27044黏性放线菌和streptococc... 对中药高良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黄酮及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共10个,通过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采用MTT法进行actinomyces viscosus ATCC 27044黏性放线菌和streptococcus mutans ATCC 25175变链球菌两种口腔菌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仅化合物6对黏性放线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余化合物均无明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化学成分 黄酮 二苯庚烷 抗口腔菌
下载PDF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 庄守群 +2 位作者 周后元 王国平 陈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2-318,共7页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是合成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卢帕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 卢帕他定 8-氯-5 6-氢-11H-并[5 6]环庚烷并[1 2-b]吡啶-11-酮
原文传递
A New Antioxidant Cyclic Diarylheptanoid from the Rhizomes of Zingiber officinale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文珊 魏孝义 +3 位作者 李琳 李炎 郭祀远 郭宝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7期757-759,共3页
The bioassay was directed to the fractionation of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of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leading to the isolation of a new antioxidant cyclic diarylheptanoid.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 The bioassay was directed to the fractionation of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of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leading to the isolation of a new antioxidant cyclic diarylheptanoid.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stablished as 1, 5-epoxy-3-hydroxy-1-(3,4-dihydroxy-5-methoxy-phenyl)-7-(3,4-dihydroxyphenyl) heptane (1) on the basis of MS, 1D and 2D-NMR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giber officinale cyclic diarylheptanoids 1 5-epoxy-3-hydroxy-1-(3 4-dyhydroxy-5-methoxy-phenyl)-7-(3 4-dihydroxy-phenyl) heptane antioxidants
下载PDF
广西莪术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军 刘越 +3 位作者 李建强 陈丽霞 赵锋 邱峰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对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的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广西莪术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对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的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广西莪术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1′-hydroxy-1′-methylethyl) benzoate-1′-O-β-D-glucopyranoside](1),[4-(1′-hydroxy-1′-methylethyl) ben-zoic acid-1′-O-β-D-glucopyranoside](2),2, 3,5-trihydroxy-1-(3-methoxy-4-hydroxyphenyl)-7-(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 hep-tane(3) and 2,3, 5-trihydroxy-1-(4-hydroxyphenyl)-7-(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heptane(4),以及 1,5-epoxy-3α-hydroxy- 1-(3,4-dihydroxy-5-methoxyphenyl)-7-(3,4-dihydroxy)heptane(5),(3R′,5S′)-3,5-di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7-(3,4-dihydroxyphenyl) heptane(6),2,4,6-trihydroxyacetophenone-2,4-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7对脂多糖所致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化学成分 二苯庚烷 一氧化氮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干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婉华 王彦志 李泽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研究干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ODS,硅胶柱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干姜中分离并鉴定1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renealtin A(1),kravanhol... 目的研究干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ODS,硅胶柱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干姜中分离并鉴定1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renealtin A(1),kravanhol A(2),1,7-bis(3,4-di-hydroxyphenyl)-3-heptanone(3),二氢海因酮C(4),1,7-bis(3,4-dihydroxyphenyl)heptan-3-ylacetate(5),(5R)-1,7-双(3,4-二羟基苯基)-3-羟基苯基庚烷(6),山橘脂酸(7),4-(1-甲氧基乙基)-苯酚(8),3-吲哚甲醛(9),3,4二甲氧基苯乙酸(10),(2E,6E)-2,6-dimethylocta-2,6-dienedioic acid(11),cyclo-(D-Leu-L-Trp)(12),cyclo-(S-Pro-S-Phe)(13),8-羟基香叶醇(14)和(Z)-2,6-二甲基辛-6-烯-1,8-二醇(15)。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二苯庚烷类化合物,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氢海因酮 二苯庚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