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萘衍生物的NMR表征Ⅱ.2,2′-(3,4-四酸二酐)二苯甲酰氧基-1,1′联萘
1
作者 景凤英 吴亦洁 +1 位作者 张建国 高连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9-42,共4页
用一维 1HNMR、13CNMR方法研究了2,2′-(3,4 -四酸二酐)二苯甲酰氧基 -1,1′联萘的结构 ,并通过二维1H - 1H同核相关、13C - 1H异核相关及13C - 1H异核远程相关谱进一步地确定其1H谱和13C谱中各谱峰的归属 ,为同类化合物的表征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四酸 二苯甲酰氧基 联萘衍生物 联萘酯
下载PDF
4-正辛烷氧基二苯甲酰甲烷-邻菲口罗啉-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 被引量:7
2
作者 谭松庭 杨娜 +2 位作者 赵斌 肖尊宏 李松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1-346,共6页
以 4 正辛烷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ODBM)为配体 ,邻菲 只罗啉为第二配体与铕配位 ,合成了一种新的铕 长链烷氧基 β二酮 邻菲 只罗啉三元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配合物三氯甲... 以 4 正辛烷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ODBM)为配体 ,邻菲 只罗啉为第二配体与铕配位 ,合成了一种新的铕 长链烷氧基 β二酮 邻菲 只罗啉三元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配合物三氯甲烷溶液和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配合物的三氯甲烷溶液在浓度为 1 0 - 2 ~ 1 0 - 4 mol/L范围内浓度淬灭现象不显著 ,溶液和薄膜的荧光都强于铕 二苯甲酰甲烷 邻菲只罗啉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合成 4-正辛烷氧基苯甲甲烷 光致发光 发光材料 邻菲LUO啉
下载PDF
紫外线吸收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巴松1789)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成荣 谢思泽 +2 位作者 张翼 贺孝啸 刘风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醋酸酐、苯甲醚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先经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苯乙酮,再经过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Parsol 1789).傅克酰基化反应以磷钨酸为催化剂,n(苯甲醚)∶n(乙酸酐)=1∶1.5,反应时间4 h,反... 以醋酸酐、苯甲醚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先经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苯乙酮,再经过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Parsol 1789).傅克酰基化反应以磷钨酸为催化剂,n(苯甲醚)∶n(乙酸酐)=1∶1.5,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10℃,收率为92%.克莱森缩合反应以氨基钠为催化剂,二甲苯为溶剂,n(对甲氧基苯乙酮)∶n(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1∶1.4,反应6小时,反应温度100℃,收率68%.对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NMR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吸收剂 丁基甲氧基苯甲甲烷 合成
下载PDF
防晒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巴松1789)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程建华 汪晓军 +1 位作者 吴崇财 王建新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2年第3期9-10,共2页
以大茴香醚和甲苯为原料 ,经烷基化 ,氧化 ,酯化 ,酰基化和缩合五步反应合成了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巴松1789)防晒剂 ,傅 -克烷基化反应温度控制在 5 - 8℃转化率最高 ,为 77% ;氧化反应中加入叔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剂 ,反应时间可缩短... 以大茴香醚和甲苯为原料 ,经烷基化 ,氧化 ,酯化 ,酰基化和缩合五步反应合成了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巴松1789)防晒剂 ,傅 -克烷基化反应温度控制在 5 - 8℃转化率最高 ,为 77% ;氧化反应中加入叔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剂 ,反应时间可缩短至 4h ,酯化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苯乙酮的最佳条件为 :n(乙酸酐 ) :n(苯甲醚 ) =1.9:1;n(无水氯化锌 ) :n(苯甲醚 ) =3:4 ;反应时间为 3h ;总收率为 5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晒剂 丁基甲氧基苯甲甲烷 巴松1789 合成工艺 研究
下载PDF
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一鸣 肖林香 +1 位作者 唐瑞仁 陈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6,共4页
以2,6-吡啶二甲酸为起始物,经酯化得到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经Claisen缩合反应得到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2... 以2,6-吡啶二甲酸为起始物,经酯化得到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经Claisen缩合反应得到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的合成工艺条件:在以甲苯为溶剂.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对甲氧基苯乙酮和金属钠的摩尔比为1:2.4:2.4的条件下.将对甲氧基苯乙酮的甲苯溶液滴加到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的甲苯溶液(含有小钠珠)中,控制前期反应温度100-110℃.后期恒温100℃反应3h,产物2,6-二(对甲氧基苯甲酰乙酰基)吡啶的产率为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氧基苯甲基)吡啶 Claisen缩合 合成工艺
下载PDF
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成 吕峰平 +1 位作者 买文鹏 杨玲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55-257,共3页
以对甲氧基苯甲酸、二氯亚砜、L-酒石为原料,经过生成酰氯、酯化、酐化和水解反应得到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研究了对甲氧基苯甲酰氯的用量、反应时间和酸酐水解体系、水解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 以对甲氧基苯甲酸、二氯亚砜、L-酒石为原料,经过生成酰氯、酯化、酐化和水解反应得到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研究了对甲氧基苯甲酰氯的用量、反应时间和酸酐水解体系、水解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L-酒石酸与对甲氧基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时间4 h及酸酐水解体系为丙酮-水(V/V=1∶1),水解时间3 h,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对甲氧基苯甲 L-(-)-对甲氧基苯甲酒石酸酐 L-(-)-对甲氧基苯甲酒石酸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敏谊 魏丹 刘志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对叔丁基甲苯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制得紫外线吸收剂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其中采用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优化酯化条件,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缩合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 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对叔丁基甲苯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制得紫外线吸收剂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其中采用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优化酯化条件,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缩合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甲苯为溶剂,NaNH2作缩合催化剂,n(对甲氧基苯乙酮)∶n(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n(NaNH2)=1∶2∶4;微波辐射时间60min,微波功率320W,产率可达70.22%。利用1HNMR与UV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叔丁基-4’-甲氧基苯甲甲烷 微波辐射 合成
下载PDF
合成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新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廖能 张逸伟 林东恩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2-343,共2页
对叔丁基苯甲醛与对甲氧基苯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生成1-(4-甲氧基苯基)-3-(4-叔丁基苯基)-2-丙烯-1-酮(1,收率91%);1经溴加成,甲醇钠脱溴合成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收率89%),总收率81%,其结构经UV-V is和1H NMR表征。
关键词 对叔丁基苯甲 对甲氧基苯乙酮 4-叔丁基-4′-甲氧基苯甲甲烷 合成
下载PDF
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合成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敏谊 魏丹 +2 位作者 董刚 林序吟 周锐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研究了微波辐射合成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得到优化合成条件为:n(对甲氧基苯乙酮):n(苯甲酸乙酯):n(氨基钠)=1:15:4,微波辐射功率320W,反应时间为45min,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反应时间从7h减少到45min,收率从61.4%增加到77.4%。其结构经元... 研究了微波辐射合成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得到优化合成条件为:n(对甲氧基苯乙酮):n(苯甲酸乙酯):n(氨基钠)=1:15:4,微波辐射功率320W,反应时间为45min,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反应时间从7h减少到45min,收率从61.4%增加到77.4%。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氧基苯甲甲烷 微波辐射 对甲氧基苯乙酮 苯甲酸乙酯
下载PDF
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介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负向调节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君龄 王祥慧 +3 位作者 郭庆 徐达 周佩军 邵琨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2期99-103,120,共6页
目的研究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N-(3,4-dimethoxycinnamonyl)anthranilic acid,3,4-DAA]在小鼠皮肤移植中的免疫负调节作用,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取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7d后的BALB/C小鼠脾脏制... 目的研究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N-(3,4-dimethoxycinnamonyl)anthranilic acid,3,4-DAA]在小鼠皮肤移植中的免疫负调节作用,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取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7d后的BALB/C小鼠脾脏制得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一半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生长抑制率;另一半分为3组,分别加入RPMI1640培养液10μl(c1组)、3,4-DAA100μmol/L(c2组)、加入3,4-DAA200μmol/L(c3组),培养72h,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表达水平、用反相高压液相质谱法测定IDO活性。体内实验中,应用不同浓度3,4-DAA或合并使用西罗莫司进行药物干预,皮肤移植后10d取移植皮片行病理检查,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中IDO的表达水平,用反相高压液相质谱法测定移植小鼠血清的IDO活性。结果 体外实验中,MTT检测结果示3,4-DAA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P<0.01);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与c1组比较,c3组、c2组皮肤移植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悬液中的淋巴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且c3组的淋巴细胞生长抑制较之c2组更显著,显示3,4-DAA有抑制脾脏淋巴细胞生长的作用。体内实验中,给予3,4-DAA处理组小鼠移植皮肤免疫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示3,4-DAA处理组IDO表达水平、IDO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 3,4-DAA能够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显著减轻移植物排斥损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IDO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 4-氧基肉桂)邻氨基苯甲 曲尼司特 吲哚胺2 3-氧化酶 免疫调节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对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纯化及表征
11
作者 杨俊伟 薛希武 +3 位作者 王黎 安浩 朱永瑞 李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7期981-983,989,共4页
以三氟化硼的乙醚溶液作为纯化试剂,和对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粗品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将得到络合物同体系分离,分解,得到的对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纯度达到99%以上,并通过气-质联用、红外、紫外、差示量热扫描和热重分析对纯... 以三氟化硼的乙醚溶液作为纯化试剂,和对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粗品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将得到络合物同体系分离,分解,得到的对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纯度达到99%以上,并通过气-质联用、红外、紫外、差示量热扫描和热重分析对纯化产物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叔丁基甲氧基苯甲甲烷 三氟化硼 纯化
下载PDF
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甘氨酸的合成研究
12
作者 倪受东 舒雪桂 +1 位作者 徐广亮 黄鹏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合成 4 -羟基 - 3,5 -二甲氧基苯甲酰甘氨酸。方法 以丁香酸为起始原料 ,经乙氧羰基化、酰氯化、酰胺化、水解四步反应制得。结果 经波谱数据及元素分析认为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结论 所得化合物作为 N- (4 -羟基 - 3,5 -二... 目的 合成 4 -羟基 - 3,5 -二甲氧基苯甲酰甘氨酸。方法 以丁香酸为起始原料 ,经乙氧羰基化、酰氯化、酰胺化、水解四步反应制得。结果 经波谱数据及元素分析认为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结论 所得化合物作为 N- (4 -羟基 - 3,5 -二甲氧基苯甲酰基 ) -甘氨酰正丁基胍的中间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3 5-氧基苯甲甘氨酸 合成 丁香酸 乙氧羰基化 氯化 胺化 水解 益母草
下载PDF
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合成中微波辐射的应用
13
作者 吴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7期31-31,共1页
令对叔丁基甲苯进行微波处理,使其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以及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后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紫外线吸收剂,即4-叔丁基-4c-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文章主要针对其中酯化条件的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单因素影响的分析,并针对各类单... 令对叔丁基甲苯进行微波处理,使其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以及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后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紫外线吸收剂,即4-叔丁基-4c-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文章主要针对其中酯化条件的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单因素影响的分析,并针对各类单因素实验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缩合反应以及酯化条件的优化,取得了较为优异的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溶剂为甲苯,缩合催化剂使用的是Na NH2,而实验原料即对甲氧基苯乙酮的物质的量比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比Na NH2物质的量为1:2:4;确定微波使用功率为320W,辐射时间控制在60min,反应产物产率可以达到70.22%。并针对试验产物中的结构表征以及性能进行UV光谱以及1HNMR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叔丁基甲氧基苯甲甲烷 合成
下载PDF
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刚 李敏谊 +1 位作者 魏丹 张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726-1728,1731,共4页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醚化、克莱森酯缩合两步反应制得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优化醚化条件,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克莱森酯缩合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以DMSO和THF为混合溶剂,NaH作...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醚化、克莱森酯缩合两步反应制得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优化醚化条件,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克莱森酯缩合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以DMSO和THF为混合溶剂,NaH作催化剂,n(对甲氧基苯乙酮)∶n(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氢化钠)=1∶2∶4,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90 min,收率达78.2%。应用IR与1H NMR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氧基苯甲甲烷 对甲氧基苯乙酮 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合成
下载PDF
二对烯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酰对苯二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玉阳 高俊刚 +1 位作者 刘晓丹 罗庆君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0,169,共5页
以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末端为不饱和双键的芳香聚酰胺溶致型液晶化合物——二对烯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酰对苯二胺,最佳合成的摩尔比为∶羧酸∶对苯二胺∶吡啶=2.2∶1∶2,反应时间为1 h,用POM、FTIR、... 以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末端为不饱和双键的芳香聚酰胺溶致型液晶化合物——二对烯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酰对苯二胺,最佳合成的摩尔比为∶羧酸∶对苯二胺∶吡啶=2.2∶1∶2,反应时间为1 h,用POM、FTIR、1H NMR、DSC、XRD对液晶化合物单体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为近晶型液晶,熔点为283℃。最终产率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烯丙氧基氧基苯甲对苯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溶致液晶
下载PDF
3,4-二甲氧基苯甲酰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正性肌力作用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鸣夏 邓大为 +2 位作者 秦韵 张尊仪 杨正菀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作者对新型正性肌力药维司力农(Vasnarinone,即OPC-8212)结构进行改造,合成了十二个3,4-二甲氧基苯甲酰哌嗪新衍生物(TM-1~TM-12),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将目... 作者对新型正性肌力药维司力农(Vasnarinone,即OPC-8212)结构进行改造,合成了十二个3,4-二甲氧基苯甲酰哌嗪新衍生物(TM-1~TM-12),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将目标化合物TM-1、TM-2及中间体(3)(VPA)作药理试验,结果显示它们对豚鼠离体心房均有正性肌力作用,其中OPC-8212及VPA与二甲亚砜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的药理试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氧基苯甲哌嗪衍生物 正性肌力作用 药物合成
下载PDF
酰腙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俊先 陈立谊 +1 位作者 唐秀波 孙文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4-757,共4页
Aroylhydrazones,formed by condensation of benzoylhydrazine with benzoylaldehyde,2-methoxybenzoylaldehyde and 2,4-dimethoxybenzoylaldehyde,reacted with TiCl 4 to form their corresponding complexes.The titanium complexe... Aroylhydrazones,formed by condensation of benzoylhydrazine with benzoylaldehyde,2-methoxybenzoylaldehyde and 2,4-dimethoxybenzoylaldehyde,reacted with TiCl 4 to form their corresponding complexes.The titanium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IR,and 1H-NMR.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performed up to 104gPE/(molTi·h).The resultant PE was studied by DSC,GPC,WAXD,FT-IR analys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oduct obtained is a typical linear polyethyl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腙钛配合物 合成 乙烯 催化聚合 均相催化 聚乙烯 苯甲苯甲 苯甲 对甲基苯磺酸 2-甲氧基苯甲 2 4-氧基苯甲苯甲
下载PDF
1,5-二芳基-3-苯甲酰氧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红圣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71-874,共4页
[目的]寻找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活性分子。[方法]在苯甲酰氯的骨架中引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1,5-二芳基-1H-3-羟基吡唑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1,5-二芳基-3-苯甲酰氧基吡唑化合物,并进行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所合成目标化合物... [目的]寻找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活性分子。[方法]在苯甲酰氯的骨架中引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1,5-二芳基-1H-3-羟基吡唑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1,5-二芳基-3-苯甲酰氧基吡唑化合物,并进行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小菜蛾和朱砂叶螨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结论]1,5-二芳基-3-苯甲酰氧基吡唑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在其结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期望得到具有较高抗病毒活性的有机活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芳基-3-苯甲氧基吡唑 合成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在肝移植术后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19
作者 许勇刚 翁明哲 +4 位作者 徐军明 张金彦 张寅 温培豪 彭志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4,共3页
【摘要】目的观察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3,4-DAA)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n=22),B组:3,4-DAA400mg/(kg&... 【摘要】目的观察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3,4-DAA)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n=22),B组:3,4-DAA400mg/(kg·d)组(n=22),C组:环孢素A(CsA)5mg/(kg·d)组(n=22)。D组:3,4-DAA400mg/(kg·d)+CsA5mg/(kg·d)组(n=22)。各组于手术当天起连续口服给药,分别于术后第3、5、7天处死受体,收集血液行肝功能检测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各组另随机选4只受体观察生存时间。结果(1)4组受体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3±1.7)、(16.0±0.8)、(21.5±1.7)、(26.5±1.3)d,B组与A组比较生存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受体存活时间最长,与A、B、C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B组大鼠术后各时间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红胆素(T—BIL)值均低于A组(P〈0.05)。D组各时间点AIJT、AST、T-BIL值低于A、B、C组(P〈0.05)。(3)术后第7天肝脏排斥活动指数B组明显低于A组(P〈0.05),D组得分最低,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4-DAA能抑制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与CsA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 4-氧基肉桂)邻氨基苯甲 肝移植 急性排斥
原文传递
手性酒石酸衍生物DMTA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昱 孙晓霞 +3 位作者 郭瑛 张秋兰 辛少岗 杨金诚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39,60,共3页
研究了手性酒石酸衍生物D-或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DMTA)的合成工艺。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下,D-(或L-)酒石酸与对甲氧基苯甲酰氯和二氯亚砜作用生成D-(或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酐,然后酸酐在丙酮-水体系中水解成D-(或L-)... 研究了手性酒石酸衍生物D-或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DMTA)的合成工艺。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下,D-(或L-)酒石酸与对甲氧基苯甲酰氯和二氯亚砜作用生成D-(或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酐,然后酸酐在丙酮-水体系中水解成D-(或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两步总收率82.73%,光学纯度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氧基苯甲酒石酸 手性拆分剂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