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字幕影视的二语词汇学习中注意增强手段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怿旦 吉雪 许梦潆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8-73,共6页
探讨了字幕影视学习中视觉显著化与测试告知这两大注意力增强手段对目标词汇的学习效果,旨在推动对二语词汇学习中备受关注的注意因素在字幕影视学习中作用的研究。从词汇知识的形式识别、片段关联以及意义识别三个方面进行测试,以三项... 探讨了字幕影视学习中视觉显著化与测试告知这两大注意力增强手段对目标词汇的学习效果,旨在推动对二语词汇学习中备受关注的注意因素在字幕影视学习中作用的研究。从词汇知识的形式识别、片段关联以及意义识别三个方面进行测试,以三项成绩为因变量、词汇量为协变量、测试告知类型和字幕视觉显著化类型为独立变量进行双因子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字幕视觉显著化有助于目标词的形式识别与片段关联,但在目标词意义的进一步处理加工方面不具备明显促进作用,而测试告知则恰恰相反;同时词汇量大小也与意义识别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幕影视 二语词汇学习 注意增强手段 视觉显著化 测试告知
下载PDF
从Jiang Nan词汇表征处理模型看母语与二语词汇学习 被引量:4
2
作者 田丽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0,95,共6页
本研究从Jiang Nan的二语词汇表征和处理模型出发对母语在二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假设,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8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接受了为期6周的培训并参加了词汇的前测、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 本研究从Jiang Nan的二语词汇表征和处理模型出发对母语在二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假设,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8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接受了为期6周的培训并参加了词汇的前测、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结果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母语在词汇发展的早期对二语词汇学习起促进作用,之后便逐渐减弱并消失;母语的作用同时受学生已有词汇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和处理 母语 二语词汇学习
下载PDF
二语词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3
作者 张淑贞 李维东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为了检测词汇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对词汇水平的影响,以及词汇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对于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的效果,试验以158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接受了为期14周的自主学习策略培训,而对照组不接受培训。所有参加试验的学生... 为了检测词汇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对词汇水平的影响,以及词汇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对于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的效果,试验以158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接受了为期14周的自主学习策略培训,而对照组不接受培训。所有参加试验的学生都参加了两次词汇水平测试,分别作为前测试和后测试。测试的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检测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主学习策略的培训对于提高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词汇水平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词汇学习 学习者自主性 输入性词 产出性词
下载PDF
母语因素与二语词汇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高静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1期89-91,共3页
对于母语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影响的不乏研究,多见于母语与目标语在词义上的交织和互相影响,以及母语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过程的影响。那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的态度与其最终掌握的词汇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文章通过实验发现了其... 对于母语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影响的不乏研究,多见于母语与目标语在词义上的交织和互相影响,以及母语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过程的影响。那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的态度与其最终掌握的词汇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文章通过实验发现了其中的相关性,并发现这一相关性在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身上体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二语词汇学习 相关性
下载PDF
二语词汇学习策略中学生认知与实践差异的元分析研究
5
作者 王裕森 侯丽梅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6期63-66,共4页
基于21世纪以来国外SSCI语言类期刊关于二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性论文,本研究分析了学生在元认知、认知、社会情感和策略教学四个方面存在的认知与实践差异,探究提升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策略应用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二语词汇学习策略 认知与实践差异 元分析
下载PDF
词典多模态释义对英语二语词汇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陈贤德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词典中的多模态释义对不同学习水平的英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各阶段的被试而言:(1)多模态释义下的词汇理解和产出成绩均显著优于文字单模态释义下的成绩;(2)就不同词类而言,多模态释义下的抽象词... 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词典中的多模态释义对不同学习水平的英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各阶段的被试而言:(1)多模态释义下的词汇理解和产出成绩均显著优于文字单模态释义下的成绩;(2)就不同词类而言,多模态释义下的抽象词和具体词学习成绩均显著好于文字单模态释义下的词语学习成绩。但相比之下,具体词的理解和产出程度要好于抽象词;(3)大多数被试认同多模态释义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中“短视频+动图+音频”的模态组合形式受到了多数被试的喜爱。以上结果证实,在词典中设置纳入多模态释义有助于提高被试词汇学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多模态释义 二语词汇学习 词语抽象性
下载PDF
Focuson Form和Focuson Forms两种教学法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洪炜 王丽婧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本文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考察两种不同的形式教学法,即:意义优先、聚焦形式教学法(Focus on Form,简称FonF)和全形式教学法(Focus on Forms,简称FonFs)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意义优先、聚焦形式教学法在完成阅读理解任务的过程中学习... 本文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考察两种不同的形式教学法,即:意义优先、聚焦形式教学法(Focus on Form,简称FonF)和全形式教学法(Focus on Forms,简称FonFs)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意义优先、聚焦形式教学法在完成阅读理解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生词,而全形式教学法则采用传统的词汇表方式学习生词。实验从五个维度测量了两种教学法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全形式教学法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果更显著;尤其是在词汇搭配、词义联想方面,全形式教学法显著优于意义优先、聚焦形式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优先 聚焦形式教学法全形式教学法二语词汇学习知识
原文传递
图文双模态释义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洪炜 刘欣慰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2,共10页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图文双模态释义对不同类别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初级水平学习者,无论是学习具体词还是抽象词.图文双模态释义条件下的词汇理解和产出成绩均显著好于只提供文字单模态释义条件下的成绩。(2)对...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图文双模态释义对不同类别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初级水平学习者,无论是学习具体词还是抽象词.图文双模态释义条件下的词汇理解和产出成绩均显著好于只提供文字单模态释义条件下的成绩。(2)对于中级水平学习者,提供图文双模态释义更有助于抽象词词义的理解;而在具体词的学习中,提供图文双模态和文字单模态释义条件下词汇理解和产出成绩没有显著差异。(3)多数初、中级水平学习者主观上认同图片在词汇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但初级水平学习者的主观认同度高于中级水平学习者。以上结果支持双编码理论假设,同时表明词语抽象程度和汉语二语水平共同调节非言语编码信息的自动激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双模态释义 文字单模态释义 词语抽象性 二语词汇学习
原文传递
“显性编码”与“快速映射”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洪炜 冯聪 程梦婷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0-921,961,共13页
本研究考察显性编码和快速映射两种学习方式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三组中级水平的汉语二语者学习汉语词汇时分别接受显性编码、快速映射、快速映射+显性编码三种教学方式。研究发现:1)自由回忆任务中,显性编码组受试的即时回忆成... 本研究考察显性编码和快速映射两种学习方式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三组中级水平的汉语二语者学习汉语词汇时分别接受显性编码、快速映射、快速映射+显性编码三种教学方式。研究发现:1)自由回忆任务中,显性编码组受试的即时回忆成绩显著优于快速映射组受试,但在延时测中,三组受试的成绩无显著差异;2)词汇判断任务中,无论即时还是延时测,显性编码组、快速映射+显性编码组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快速映射组;3)语义启动任务中,快速映射组和快速映射+显性编码组在即时和延后测中的启动效应均显著大于显性编码组。以上结果表明,显性编码更有利于词汇的陈述性记忆,而快速映射则在词汇语义整合方面具有优势,这与两种学习方式采用的认知神经机制不同有关,将二者结合可能是更为高效的二语词汇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映射 显性编码 二语词汇学习 陈述性记忆 语义整合
原文传递
框架语义学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49
10
作者 汪立荣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6,共8页
成人二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二语词形对应于一语译词的意义;在第二阶段,二语词形逐渐过渡到对应于二语词义。根据框架语义学,词义以框架为依托,通过框架获得理解,而框架在许多方面因语言而异。二语词义在第一... 成人二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二语词形对应于一语译词的意义;在第二阶段,二语词形逐渐过渡到对应于二语词义。根据框架语义学,词义以框架为依托,通过框架获得理解,而框架在许多方面因语言而异。二语词义在第一阶段是完全通过一语框架获得理解的,这种理解方式一直延续到第二阶段的开始。在第二阶段该理解方式开始从一语框架转向二语框架。学习者在这个阶段能否系统建立二语框架决定学习的成败,因此帮助他们建立二语框架是二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框架语义学的相关概念之后,试图阐述二语词汇学习的两个阶段并探索在词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习者将一语框架调整为二语框架,包括梳理、重构和新建二语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语义学 框架 侧显 二语词汇学习 语词教学
下载PDF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词汇石化现象分析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秋萍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2,共4页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二语词汇心理表征与发展过程以及二语词汇石化发生的认知心理原因,即一语词目中介是造成二语词汇石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治二语词汇石化现象的策略:建立二语词汇语义网络,重新学习熟词,培养二语词汇敏感性。
关键词 心理语言学 心理词库 二语词汇学习 石化现象
下载PDF
翻译任务在二语短时词汇记忆中的有效性——来自汉语理科大学生的证据
12
作者 席旭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4-87,共4页
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考查了翻译任务在二语短时词汇记忆中的有效性。191名母语为汉语的理科大学生参加了测试。比较汉译英、英译汉以及抄写等三种任务,结果表明:三种情况下的短时词汇回忆效果都很显著,其中两种翻译任务之间没有区别,但... 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考查了翻译任务在二语短时词汇记忆中的有效性。191名母语为汉语的理科大学生参加了测试。比较汉译英、英译汉以及抄写等三种任务,结果表明:三种情况下的短时词汇回忆效果都很显著,其中两种翻译任务之间没有区别,但抄写任务的效果却显著地优于翻译任务。对此,作者提出四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词汇学习 短时记忆 翻译任务 抄写任务
下载PDF
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词汇附带学习的神经机制: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红 李澜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8,共9页
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探究我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词汇附带学习的神经机制。16名受试完成了一项阅读任务、两项语义启动任务和一项自由回想任务。阅读任务的ERP结果表明,新词诱导的N400波幅在多次呈现过程中显著减弱。词汇判... 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探究我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词汇附带学习的神经机制。16名受试完成了一项阅读任务、两项语义启动任务和一项自由回想任务。阅读任务的ERP结果表明,新词诱导的N400波幅在多次呈现过程中显著减弱。词汇判断任务的ERP结果显示,对新词的多次接触没有诱发N400语义启动效应,没有导致内隐性语义启动效应。语义辨认任务的ERP结果显示了N400语义启动效应,发现了外显性语义启动效应。研究表明词汇附带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通过语境获得的新词的语义表征存储于外显性记忆,经过不断接触后可以发展为内隐性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附带学习 阅读 神经机制 ERP 高水平英语学习
下载PDF
英语阅读中词汇修改对词汇附带学习的影响研究(英文)
14
作者 费伟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本研究对大学非英语专业93名本科生进行了实证研究。受试者被分为3组,每组受试分别阅读内容相同但却进行了不同词汇修改的三篇文章,在阅读完文章后,作者使用了两种测试方法―阅读理解多项选择和词汇测试(包括词形辨认与词意辨认)用来测... 本研究对大学非英语专业93名本科生进行了实证研究。受试者被分为3组,每组受试分别阅读内容相同但却进行了不同词汇修改的三篇文章,在阅读完文章后,作者使用了两种测试方法―阅读理解多项选择和词汇测试(包括词形辨认与词意辨认)用来测量受试的阅读效果以及词汇学习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目标词进行阐释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词的学习,而不出现目标词的简化阅读版本却会阻碍学习者对目标词的学习。对目标词的一次性接触并不能足够保证词汇学习的产生。阅读中词汇附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 阐释 阅读 语词附带学习
下载PDF
英语背景CSL学习者特异性词语混淆探因及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连跃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6,共8页
本文运用封闭语料量化统计的方法,基于多语别CSL学习者词语混淆的比对,分析并探究了英语背景CSL学习者特异性词语混淆的5种原因,即:母语词义位误推、母语词义域误推、母语同义/近义词组配关系误推、母语词词性及其特征的影响以及多重因... 本文运用封闭语料量化统计的方法,基于多语别CSL学习者词语混淆的比对,分析并探究了英语背景CSL学习者特异性词语混淆的5种原因,即:母语词义位误推、母语词义域误推、母语同义/近义词组配关系误推、母语词词性及其特征的影响以及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根据这些混淆原因的主次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背景CSL学习 易混淆词 母语影响 二语词汇学习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复现率对汉语二语者多维词汇知识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洪炜 杨静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5,共9页
本文考察了词汇复现率对中级汉语二语者不同维度词汇知识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整体上看,低复现组(3次)和中复现组(5次)被试的词汇知识掌握程度无显著差异;而高复现组(7次)被试对词汇知识的整体学习情况显著好于中、低复现组;并且... 本文考察了词汇复现率对中级汉语二语者不同维度词汇知识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整体上看,低复现组(3次)和中复现组(5次)被试的词汇知识掌握程度无显著差异;而高复现组(7次)被试对词汇知识的整体学习情况显著好于中、低复现组;并且,这一现象似乎不受词汇个体差异的影响。2)从不同词汇的知识维度来看,高复现组在词义理解、句法功能、词义联想、形义匹配方面的学习效果显著优于中、低复现组,而词语搭配的习得效果虽然显著高于低复现组,但与中复现组无显著差异。词义理解、句法功能和词语搭配成绩在一周后的延时后测中均有显著下降,而词义联想和形义匹配则得以较好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现率 汉语 二语词汇学习 知识
原文传递
合作续写的二语词汇促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梅 蔡淼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60,共9页
本研究构建合作续写任务模式,考察合作续写的二语词汇促学效果。94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分两组完成合作续写或独立续写任务后,接受即时和延时词汇后测。结果显示,合作续写组续作中目标词的使用频次、准确率及创造性使用频次均显著高... 本研究构建合作续写任务模式,考察合作续写的二语词汇促学效果。94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分两组完成合作续写或独立续写任务后,接受即时和延时词汇后测。结果显示,合作续写组续作中目标词的使用频次、准确率及创造性使用频次均显著高于独立续写组,合作续写组词形、词义和用法的学习效果也显著优于独立续写组。研究表明,合作续写把人际互动及人与文本的互动有机结合,增加了互动层次,一方面可以保证对续写过程及效果的监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互动协同效应,促进二语词汇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论 读后续写 合作写作 二语词汇学习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interlingual strategies on L2 vocabulary teaching
18
作者 LIU J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12期1-5,共5页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erlingual strategies on L2 vocabulary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L2 vocabulary teaching process, the prop...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erlingual strategies on L2 vocabulary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L2 vocabulary teaching process,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interlingual strategies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memorization of new words, and the bilingual method (both English explanatio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is welcomed by most subjects. Therefore, using L1 as a means of semantization or as a tool for checking and validating L2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word meaning should not be completely rejected, especially for adult Chinese EFL lear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ingual strategies L2 vocabulary teaching memorization of new words
下载PDF
A Case Study on Intermediate CSL Learners'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in Contextual Reading Settings 被引量:1
19
作者 Shaoqian Luo Xiaohui SU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8年第3期288-305,396,共1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of intermediate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in contextual reading settings. Two intermediate CSL learners were chosen as research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of intermediate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in contextual reading settings. Two intermediate CSL learners were chosen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and think-aloud methods and retrospective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Moustakas' data analysis procedure, CresweU's three steps and Bogdon and Biklen's data analysis metho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termediate CSL learners go through different processes of word recognition as it might be automatic, based on context, pronunciation, previous knowledge and the meaning of characters, or, in case of word recognition failure, skipping the words or skipping them but reading them again later; and their word recognition strategies in contextual reading settings mainly include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self-regulatory strategies. Among these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consist of direct transformation,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 guessing, inferring and finding key words; and self-regulatory strategies includ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behavior regulating strategies, emotion regulat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regulating strategies. A model of intermediate CSL learners' word recognition strategies can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both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CS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diate CSL learners'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es strategies contextual reading setting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